4. 楼顶天台(1)
    她不在的第6天。多吉来到教室,一些住宿的人早已坐在座位上吃着用食品塑料袋裹着的早点,因为带子又轻又薄,很容易就粘到那些又软又烫的食物上,多吉望了一眼就回到了他常待的那个靠后门的角落。


    随着后门的垃圾桶被一些无关紧要的垃圾和揉成一团的塑料袋所填满,教室里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


    今天是英语早读,英语课代表很有责任心地站在讲台上领着大家开始早读。那些在过道打扫卫生的,则趁着这个机会插科打诨,每扫个垃圾都要和坐着的人搭个话,给枯燥的早晨增添趣味,而站在门外擦玻璃的,则时而相聚又时而分离。


    靠窗的人捧着书本大声朗读,但时不时也会往外瞟上一眼,有时是外边走廊上的阳台,有时则简简单单是擦窗人留在窗户上的水渍。


    多吉前面的位置便靠窗,他掏出书本,一个人小声咕哝着。他的眼睛聚焦在书上,但他总会被书边的那个站在讲台上的虚影所吸引,他以为张馨雨又回来了,正站在讲台上呢。可奇怪的是张馨雨是语文课代表,而他却在这个英语早读频频想起,总忽的被他那不聚焦的虚影所带偏的意志,失了神。


    英语老师不久便来了,似乎大多数年轻的女英语老师都是有着棕黄色的头发,戴着眼镜穿着休闲时尚,又颇有品位,带着独特的嗓音和她那特有的行事标准与同学相处。她草草在黑板上写下今天的早读任务便加入了早读管理者的队伍。


    老师的到来打断了多吉间断性的神游,他正了正身子,以他从未有过的忧郁神情望向窗外,但很快又投入到早读当中去了。


    等上完第2节课后,学校的喇叭想起了振奋人心的乐曲——大课间到了。多吉不想参加早操,只好在融入涌进楼梯走廊的人群后,寻找契机从人群的裂缝中钻出来,有时他也不会得逞,只好乖乖下了楼梯,来到1楼大厅再做打算。


    这次他很顺利地从楼道两侧的副楼梯溜进了物理教研组的办公室,一般这个时候都是些课代表,或者哪个兴趣小组的负责人在这边漫无目的并舍弃效率地与老师们谈天说地。在讨论物理题或实验时,总要搭上几句无关紧要的家常话。在多吉看来,他们说的话毫无逻辑,他应和着,显示出他异于常人的本领——继续当个如风般的透明人。当门外风平浪静,杳无声响时,他便退了出去。


    他有意无意地辗转几个来回,又走到了他熟悉的路线上,不知不觉便到了楼顶天台。


    这上面很少来人,因为通向天台的那个最显眼的楼梯被一道铁门封住了,这自然会让人觉得没有他路可以上去。


    而平日里无所事事的多吉却知道在器材室里有个老旧的红漆木门,打开它后,便有一小撮空间,里面有个生锈的铁窗。带脏的深红色铁渣贴在铁杆上,只要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那个防盗铁栏杆只是靠在上面,螺丝早已消失不见。多吉把它拿下,便能通过窗户到主楼东侧的外悬梯。这一部分钢铁造的空中浮梯以前是国际班到楼顶开展活动的通道,梯子下面有个小型花园,后来国际班搬到了行政楼,这里就被封了,禁止通行。


    多吉来到楼顶,这是主楼的东侧,天台有三橦相邻的教学楼,一橦主楼和东西两侧副楼。他从东侧往西走,到了西侧副楼的中央往后看,隔着停车场的便是学校外围的城市风光。


    往前迈一步,便能看到楼下有一条拐着弯的林荫小路,自西向东向前延伸着,路对面是学校的优美芙餐厅。


    学校有两个食堂,沿着林荫小路往前走,走到东侧副楼便能看到左前方的第二个餐厅——三小口食堂。食堂后面再往东有个岔路口,正前方的那一边通向操场,偏左边的那一边通向男生宿舍的正门,宿舍正门对面是三小口食堂的东门——东小口,林荫小路边上的是南小口。


    这时两个熟悉的身影正好沿着临荫小路走到了南小口,一男一女,一前一后。


    由于学生都到操场参加大课间的早操了,所以这一块此时显得格外清静,乍有一两个人影蹿动还是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