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生姜与百合
    黄寄北原想着等客人少了就歇一歇,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等他们闲下来的时候,子时的更声已经打响了,竟然已经晚上十一点了!


    他们这次一共准备了三百根竹签,一部分是之前做冰糖葫芦时剩余的,另一部分是黄长植正月里在家修的,原想着最起码可以卖个三天吧,没想到才一天就全部卖完了,跟着来帮忙的白氏都惊呆了,她原本还担心一下子准备这么多卖不出去怎么办。


    看来他是低估了县城百姓的消费水平了,出发前他估摸着能卖出一百根烤香肠就已经很好了,不过这工作强度也是在太大了,估摸着明天他的手臂都要抬不起来了。


    母子俩将摊子打扫收拾后就回去了,虽然还没到十五,但今晚的月色还是很美的,照亮了他们回家的路。


    经过一个半时辰的跋涉后,他们终于看到黄家庄了,走近了才发现黄长植正拄着拐杖在树下等他们,妻儿这么晚还没回来,他在家担心的不行,以前是没办法,现在他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就想着出来等着也比在家里干着急强。


    白氏嘴上埋怨这丈夫不该出来吹风,心里却是甜滋滋的,母子俩回到家后倒头就睡,这一天他们可累坏了。


    第二天黄寄北是被四娘欢快的笑声给叫醒的,小姑娘正拿着昨天他买回来的花灯向谢婆婆展示着。


    这丫头本来是吵着要去摊子上帮忙的,黄寄北担心元宵节人太多了不安全才没同意,小姑娘可委屈了,撅着个小嘴说再也不理阿兄了。话是这么说的,可当今天她起来的时候看到床头的兔子花灯后立马眉开眼笑起来,感觉自己是全村最幸福的小孩了!


    果然,手臂好酸,没等黄寄北坐起身来黄长植已经过来把他按回了被窝。


    “还早,再睡一会。”黄长植边说着边拿起黄寄北的手臂按了起来,久病成医,对于按摩他已经很有一套了。


    真别说,阿爹按得真的好舒服呀,黄寄北原本还想挣扎,没过一会儿就缴械投降了,睡意渐浓,他又沉沉的睡了过去。


    等他再次醒来,太阳光已经照进窗台了,估摸着已经上午十点了。


    黄寄北一下子清醒了,糟了,要来不及了!


    等他穿好衣服出了屋子,却看到院子里的架子上已经晾满了香肠,架子旁是他正忙碌着的亲人们。


    范荷花挥舞着两把菜刀剁着肉泥,黄长植正带着四娘在削竹签,二娘和三娘在合作着用葫芦嘴把调制好的馅料灌进肠衣里,走进厨房,阿娘正忙着把淀粉搅拌进肉馅里,一切都是这么的井然有序。


    黄寄北突然有种想落泪的冲动,或许是由于上辈子长期独自一人的原因,他已经习惯一个人承担所有了,原来他背后有这么多的依靠,他不再是一个人。


    白氏看到黄寄北进来笑着说道:


    “醒了呀,快去吃早食吧,不急,我想过了,若是一大早就出摊,那真的是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以后我们就只做夜市了,这样早上做好了,中午晾一个时辰,下午就能出摊。”


    “有娘在,我自是放心的。”黄寄北微笑着回道。


    也许以后,他不用事事亲力亲为,他完全可以调动起身边人的力量。


    黄长植已恢复了大部分劳动能力,再加上范荷花母女的帮忙,这个元宵节黄寄北平均每天都能卖出三百根左右烤香肠,几乎包圆了整个菜市场的羊肠衣。那些卖肠衣的老板原以为过了年就没人要买肠衣做腊肠了,没想到黄寄北倒是替他们清仓了。


    正月十五那天,是整个花灯节最热闹的一天,这天会有盛大的烟花晚会,黄寄北破例带上了四娘。高冬青赶着自家的驴车,载着高叶雨和黄四娘来到了县里,他们今天也要摆摊。


    两张简单的竹登拼在一起,盖上一块素布,两个小姑娘解开自己的背囊,将她们的作品一一摆放在了台面上。


    各色的花结配上相应的流苏,虽不名贵,但胜在精致,还有她们新编手链、头绳,一眼望过去花样还真不少,为了吸引客户,黄寄北建议他们把谢婆婆编的那两个超大号花结挂在最显眼的位置。


    果然,冲着那两个特大号花结,就有不少人愿意来这个小摊子看一看,一晚上两个小姑娘居然也盈利不少,一旁的二娘和三娘看了羡慕极了,不过她们也没多少时间羡慕,她们还要忙着给烤香肠翻面,可不能分心了,二郎可是每天给他们五十文的工钱呢。


    等到元宵节过去,黄寄北在心里算起了账,这些天她们烤肠总共卖了将近两千五百根,大约入账十五两,去除原材料、摊位费和付给荷花婶一家的工钱,总共盈利6两!


    八天时间,他赚了以前一个半月的钱,加上上次的卖话本的钱,还有以前卖馄饨和茶叶蛋攒下的钱,他竟然已经有二十两银子了,这要是放在以前,他是不敢想的。


    人一旦有了钱就会想着怎么花,他们家要用钱的地方不少,他作为家中男丁长到十岁是能够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宅基地的,阿爹之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他的宅基地上盖一座青砖瓦房,显然,这些钱还不够。


    再来就是买地,农民最大的心愿永远是买更多的地,一亩上好的水田要十两,旱田也要八两,这样算来,田地虽然贵,但他们家也能买得起了。只是这年头很少有人家卖地,是以去年黄老爹卖地给黄寄南下聘的时候,土地一挂出去就被抢光了。


    手里有银子,心里不慌张,黄寄北倒是不急,一边继续做着烤肠生意,一边等待着机会。虽然元宵节已经结束了,可春日里最不缺的就是各种集市和庙会了。


    二月二,龙抬头。


    这天是郊外城隍庙的庙会,这可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庙会了。城隍庙的庙会和其他庙会不一样,这个庙会除了求神拜佛,还是农家购买种子、树苗和农具的交易场所,毕竟过了二月二春耕就要开始了,该买的都要备上才行。


    午后摊子不太忙的时候,黄长植带着四娘去挑选菜籽、树苗还有小鸡小鸭去了,如今他已经可以不用拐杖了,连谢婆婆都羡慕的说年轻人恢复起来就是快。


    除了原定就要买的山楂树、黄长植还挑了两棵葡萄树、两棵枣树和三棵橘子树,黄寄北还托他买了几十株茉莉花,白氏则是要求了两棵桂花树,各类菜籽自不必说,除恶自家留种的,其他的每年都是要买的,锄头也要再添一把······还好他们带了平板车,不然就拿不下了。


    黄长植那边买的正尽兴,黄寄北这又忙乎了起来,突然间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老板,要两根烤香肠,多少钱?”


    黄寄北抬头一看,这不是黄长杉吗?里长的大儿子。


    “长杉叔,你也来庙会呀,这两根烤肠算是小侄请客,不要钱。”黄寄北抬起头说道。


    黄长杉这才注意到这个卖烤肠的小哥竟然是黄寄北。


    “二郎,出息了呀,如今你这烤香肠可有名了,大家都说来庙会一定要尝的就是你这烤香肠,想不到这摊子竟是你家支的,你的心意我领了,不过这钱还是要给的,我可不能占你们小辈的便宜。”


    “长杉叔,过去一年我家多亏你照顾了,两根烤肠而已,给小侄一个机会,叔快拿着吧。”黄寄北说着将涂好蘸料的烤肠递了过去。


    “你这小子,还惯会做人的,这样吧,我也不占你便宜,我今儿个买了不少树苗,你看着挑两棵吧!”黄长杉指着自己身后的平板车说道。


    黄寄北往前看去,只见那平板车上密密麻麻的堆满的各式树苗。


    “呦,长杉叔,你怎么买了这么多树苗呀,这栽得下吗?”黄寄北吃惊地说道。


    “怎么栽不下,后山有的是地方,我……”黄长杉说着突然压低了声音,俯身到黄寄北耳边说道:“后山圈出来一部分地要卖,先到先选,别说长杉叔叔不照顾你。”


    说完,黄长杉心安理得的拿着两根烤香肠走了,他这个消息换两根烤肠还不是绰绰有余的嘛。


    这边黄寄北听到了消息后就再也坐不住了,把摊子托给白氏后就跑去人群里寻黄长植了。


    等他把山地的事和黄长植一说,黄长植立刻就会意了。


    “这可是个好机会,当初分家后我就是抓住机会才买到了五亩山地,若是只靠着你阿爷分给我们的两亩水田一亩旱地,可养不活一家子的,我这就先回去买地,小桃你看好了!”


    买山地一定要调好的买,要挑地势平坦的,石头少的,否则买到了也没什么用,黄长植当初买的五亩品相就一般,是以只能种些果树和木材。


    因着黄长杉的消息,黄长植是村里第一批买山地的人,得到了优先选地的机会,在他的实地查看加精挑细选下,五亩上好的山地以十两银子成交了。


    黄长植带着全家去看自己家新买的地,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他家二郎真有本事,在他卧病在床的日子里,不仅撑起了这个家,还扩大了家业,对于农村人来说,还有比买地更让人高兴的事吗!


    “孩子他爹,这么多地我们种什么呀,若是还种树就可惜了,这些地土质真不错呀。”白氏蹲在地上摸着地上的土说道。


    “二郎,你有什么看法?”黄长植对着黄寄北问道。


    “阿爹阿娘,我倒是有个主意,就是不知道可不可行?”黄寄北说道。


    “你尽管说。”黄长植说道。


    “我们可以种些可以卖得上钱的作物,比如说,生姜、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