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视频)
    “席冉!客户投诉你三次了!这个视频你到底能不能剪好?”


    十一点多的地铁上,全是满脸倦容的年轻人。


    席冉没抬头,使劲摁住减音量键。


    地铁又恢复了安静。


    不久前,她将改过的第十一版视频发给客户之后,紧赶慢赶,终于是上了最后一班地铁。


    刚上地铁,老板的消息就弹出来,席冉想转文字的手没摁住语音条,带着唾沫星的骂声隔着屏幕喷到她的脸上。


    她想放空大脑,但是客户鸡蛋挑骨头的话像唐僧的紧箍咒,成群结队围着她的头一圈又一圈的转。


    “这标题不行,无法突出我们公司的经营理念。”


    “你会不会剪辑啊,这两段拼接太生硬了。”


    “速度能不能快点,我们领导赶着要。”


    “刚刚那版不行,我们领导不满意,换个基调,再剪一个。”


    “你这是对甲方的态度?信不信我投诉你。”


    席冉闭上眼睛,只觉得厌烦疲倦。


    那你投诉吧。


    给的视频素材千疮百孔,那是简单缝缝补补的问题吗?那是女娲补天。


    给个鸡蛋让她变只凤凰出来,在想屁吃。


    地铁开一阵,停一阵,席冉看着人越来越少的车厢,微微出神。


    她喜欢历史,却被迫学了新闻专业。


    算不得顶流的学校,毕业后也只能找一个面前维持生计的工作。


    不过幸好,她这两年攒了一点钱。


    手中带着红点的语音消息一条接着一条蹦出来。


    席冉低头看着,几秒的语音消息像是最后一根稻草,想辞职的心在这一刻到达了顶峰。


    包里还装着昨天从医院拿回来的病历单。


    轻度抑郁,重度焦虑。


    在这个人人挤破头只为方寸立足地的城市,席冉找不到一点存在的价值。


    回家后,她简单洗漱,将做好的历史视频发到了a站。


    她做了很久,靠每日挤出的一点点时间,和为数不多的,即将被生活榨干的热爱。


    发完视频后,她趴在桌子上想了又想,接着发了一条动态。


    【想辞职旅游,有推荐城市吗?】


    等了十几分钟,没人评论。


    她自嘲的笑了笑,将手机扔在一边,上床睡觉了。


    夜深人静,那条被随手发出的视频播放量悄无声息的攀升。


    不少人摸到了席冉的主页,在她刚发不久的动态下评论。


    【让我来看看火钳刘明是什么样子。】


    【神仙太太!三连走起,直接关注!】


    【太太想旅游?不如去西安,刚从大唐不夜城出来,强推。】


    【我附议,太太应该很喜欢大唐盛世,光看视频就能看得出。】


    【附议+2,西安真的很不错,历史厚重感保留的很好。】


    ……


    睡梦中的席冉对这一切毫无所知,一向浅眠的她这一觉睡的格外沉。


    脑海中响起机械的电子音。


    【投屏系统正在寻找宿主,请问您是否接受系统将您制作的视频进行投屏?】


    【三——二——一——】


    【无回答,系统默认宿主接受】


    【投屏准备中……】


    【时间:公元713年、地点:太极宫】


    【投屏内容:大唐不是一个王朝的名称,而是一种信仰。】


    -


    太极宫,男子一身明黄圆领袍端坐在高位之上。


    他神情严肃,坐姿端庄。


    文武百官立于台阶之下,按照官职大小列位站好。


    有好奇心重的悄悄抬头,瞧了瞧高位上的帝王,又连忙低下了头。


    今日皇帝的心情看着依旧不是很美妙。


    还是得少说话,不要触霉头。


    层层叠叠的龙袍让李隆基本不愉快的心里更添烦闷。


    三伏酷暑,烈日炎炎。


    他不能缺减一件衣裳,亦不能命宫女太监在一侧打扇。


    他是一个贤明的君主,臣子皆在下头忍着炎热,他不能贪图安逸享乐。


    他须得坐在那里,与下头的人一同流汗。


    座上擦汗的李隆基丝毫不觉得这是他谨慎过头。


    公元713年,开元元年,也是他完全掌握大权的第一个年头。


    在此之前,他的权力被一个女人分走了一大部分。


    也就是那个不久前自缢的太平公主,他的姑姑。


    几个月前,她在朝廷之中的势力甚至是达到了七位宰相,五出其门的地步。


    想来李隆基仍觉得一丝后怕,若任由她的势力发展,余下的两位宰相被替换成她的人,这皇位他是否能坐牢,尚未可知。


    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平公主的部下皆被贬谪或流放。


    李隆基看着下面站着的熟悉面孔,这些大部分都是护他夺权的功臣。


    可他的愁容未减分毫。


    他心里清楚,功臣不是能臣,他需要一个能辅佐他拨乱反正,开启政治新局面,使国家尽快步入正轨的首席宰相。


    他便览大殿上的百官,只觉得没有一人能担此重任。


    难道大唐已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李隆基不禁开始怀疑自己。


    只是疑心初起,就便被他压下。


    不至于此,不至于此,一定是有这么一个能臣存在的。


    一定有这么一个能臣,辅佐他治国安邦,传一段君臣佳话,他的名字也自当时被载入史册,千古流芳。


    如开国皇帝,唐太宗。


    想到他的曾祖,李隆基不禁心潮澎湃。


    文治国,武安邦,他的曾祖开创了一段神话。


    没有一个帝王甘愿碌碌无为,李隆基亦是想干出一番成绩,成就自己的宏图伟业。


    只是那个辅佐自己的贤臣,究竟在哪里呢?


    李隆基在思索着,他想的入神,直至一旁的宦官高力士在后面小声开口提醒:“陛下,天生异象。”


    李隆基抬头看向大殿之外,天逐渐暗了下来。


    起风了。


    文武百官开始窃窃私语。


    这不是寻常的下暴雨前的变天,天越发阴沉。


    李隆基拧眉,郑重看着外面的异常的天色,起身走下台阶,一步步走向殿门。


    有大臣出列拦住了他:“陛下,臣观天有异象,贸然出去恐生变故,不如微臣先一步,替陛下探路。”


    李隆基制止了他:“区区异象,还不至于吓退朕。”


    离殿门越近,看到的视野就越开阔。


    天上的阴云被风推着动,在太极宫之上汇聚成了奇怪的形状。


    这些阴云堆积在一起,隐约是个方形的模样。


    聚集在一处的阴云忽闪了几下,彩光乍现,模糊的画面出现在堆积的阴云上。


    皇帝出来了,作为臣子的自然是不能龟缩在大殿里。


    于是太极宫外,以李隆基为首,站了乌压压一堆的人。


    一行大字逐渐出现在阴云堆积的天幕。


    李隆基看着这一行他不认识的文字,表情凝重。


    天上究竟是为何会出现这怪异的文字?


    这字与他们平时所用之字相似,难道是上天的警示?


    李隆基唤来太监,欲将这一行字的形状记下,慢慢研究。


    此时他在心中拉响了警钟。


    这乌云密布的天气,怎么看都不像是吉兆。


    可他才刚刚上位,酷暑剩下甚至不在大殿打扇,如何会生凶兆?


    如此凶兆文武百官该怎么想他?百姓该怎么想他?


    会不会认为他德不配位?


    会不会有歹念的贼子趁以此为借口发动政变?


    他借一个又一个政变完成身份的跨越,因此对政变格外敏感。


    一个并非长子的借口,就能被太平公主作出累牍的长篇文章,试图拉将他拉下皇太子之位,如今他初登基,余党未清理干净,很容易被不怀好意之人咬一口。


    几息之后,这一行文字变成了他们熟知的常用字。


    【大唐不是一个王朝的名称,而是一种信仰。】


    有官员小声读了出来。


    “大唐?大唐不正是我们所在的朝代吗?”


    “信仰?我们这个朝代被尊为信仰?”


    “这话像是吉兆……”


    李隆基看到这行字,心下稍安。


    这句话不像是坏话,这异象或许并非如他所想的一般。


    忽有声音自天幕传来,这声音空灵,不带分毫感情,却格外好听,恍如异界传来。


    【如果让你回到中国历史上的某个朝代,你会选择哪一个?


    我想若有此机会,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想亲眼一睹大唐盛世。】


    这话如石破天惊,一石惊起千层浪。


    百官们已经不是在如小弦般切切私语,他们在大弦嘈嘈。


    场面一时混乱起来。


    “诸位,神音说的是中国历史,我们大唐成了历史?!”


    “我大唐泱泱大国,繁荣昌盛,如何能够消亡!”


    “这么说,唐要灭了?”


    一时之间,众人哭天喊地。


    “天要亡大唐啊!”


    有的被天幕说的话吓住了:“我还有几年的活头?


    有的担心场面混乱容易生变故,更理智一些:“这天幕所言也并非为真,冷静一些!”


    “或许只是障眼法,只是江湖术士的把戏,不要上了歹人的当!”


    听闻此言,部分官员逐渐闭了嘴。


    李隆基双手负后:“安静!若是神迹,自然不会伤及无辜百姓,若是龌龊手段,朕乃真龙天子,又何惧于此?”


    浑厚有力的声音给了百官以极大的心理安慰。


    此话一出,百官皆安静了。


    是的,他们现在是站在皇帝的身后,又有何惧。


    画面闪动,天幕上的内容还在变换。


    画面之中,一人骑骏马驰骋沙场,他的身后跟着铁骑无数,振臂呼喊之间,千万人应和。


    神音娓娓道来。


    【大唐卷轴握于他手中,翻手之间,便描摹出了盛世的模样。


    十六岁,他跨骑骏马,手握长矛,于雁门关下救驾。


    十八岁,他攻克长安,尊隋炀帝为太上皇,自为唐王。


    二十二岁,他一战擒两王,奠定了李唐王朝一统之大业。


    二十七岁,他登帝位,仅以六骑吓退突厥。


    二十八岁,改元贞观,开启贞观之治。】


    李隆基看着那波澜壮阔之景,听着空灵神音的赞颂,心潮澎湃。


    激昂的乐音自天上传来,配上哒哒的马蹄,万军出征之景尽现眼前。


    这便是他的曾祖,唐太宗!


    他无缘得见曾祖征战沙场的雄姿,如今借助天幕,他得以窥见其风发的意气。


    至此,李隆基完全确定,这天幕是神迹,是大吉,是对他们李家的赞颂!


    许是见到曾祖的英姿,许是画面之中大唐疆域辽阔,又或许是空灵的声音宛如神仙在侧,亦或是自天上倾泻而下的乐音激昂。


    李隆基放在衣袖的手微微颤抖。


    他目光如炬,灼灼盯着天幕,激动而又热切。


    这天幕既提到了他的曾祖唐太宗,是否还会提到其他的皇帝?


    没有一个皇帝是带着碌碌无为之心登上那至尊宝座,他正值壮年,他尚且年轻,他可以干出一番伟业。


    他现在是皇帝,他是真龙天子,他是九五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