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 9 章
    大明宫。


    朱元璋难得赞赏地看向朱棣,点头道:“老四倒是有咱的风范。”


    朱棣心里一阵得意,将来的他原来如此厉害,看,这不,他老爹都夸他了。


    “但你若是对上的是咱,咱可不会听你什么说辞,信你什么装疯,人马一到,咱废话都不和你多说,直接就踏平你的王府,说到底还是那些个大臣太过废物,脸皮也不厚。”朱元璋骂骂咧咧道,顺便自夸了一把。


    更甚的,这两个废物官员,老子立刻就要将他们贬了,贬了!!


    朱棣刚刚扬起的笑容突然垮了下来。


    朱樉见此,乐道:“父皇,您驾崩那会儿,我和大哥、三弟都已经死了,也就四弟辈分最大了,若那时我在,指不定谁做皇位呢。”


    朱元璋骂道:“咋的,你也想造反不成?那你现在反啊,不用等到你老爹我去世。”


    朱樉脸色讪讪,支支吾吾道:“父皇,您想多了,儿子只觉得您说得对,是那些个大臣太过废物而已,四弟也没有那么厉害。说不定是瞎猫碰上个死老鼠。”


    “你有本事你碰一个啊,废物东西,还能被人毒死。”朱元璋瞪着这个倒行逆施、经常为非作歹的儿子。


    朱樉:……


    【朱棣举兵占领了北平之后,迅速扫平了北平的周边,通州、蓟州、怀来、居庸关等地,他不可能放任自己的大本营周边是朝廷的兵马,首先便要将后顾之忧扫清。


    朱棣的版图扩大了,他这个时候就要对上朝廷的问责了。朱允炆得知朱棣已经造反,迅速派遣了老将耿炳文率兵赶赴前线。】


    朱元璋闻言,立刻皱紧了眉头,耿炳炆虽说能力也是不错,但此人相对攻城来说,他是比较擅长守城的,这他大明的功将不少啊,孙子怎么派了耿炳文前去迎战。


    朱棣明显也是得知耿炳文的优劣势的,只是这到底是对将来的他有利,他也就没有多问。


    然而一旁的朱标却突然道:“怎么会派耿将军去前线呢?徐达、李文忠、宋濂、蓝玉、傅友德这些人呢?这每一个派出去都强过耿炳文啊。”


    朱樉想起自己是被毒死的,便幽幽道:“谁知道这些人有没有活到那个时候……”


    他话音一落,所有人目光齐刷刷地盯向他,朱樉支支吾吾道:“之前不是说了嘛,李文忠嗝屁后,他儿子李景隆承袭爵位了。其他人可能也……”


    朱元璋恨不得以手捶心,这都是陪着他打下天下的功将啊,怎么一个个走得那么快。


    当年洪武二年时,常遇春病逝时,朱元璋就心痛得号啕大哭。


    这会儿他仿佛看到那些个功将一个个病逝的样子,张嘴就是一顿大嚎。


    众儿子见状,立刻围上前,“爹啊,生死有命,您得节哀啊……”


    【这耿炳文当时已经年近古稀了,用我们现在的话便是退休返聘差不多了。时也命也,朱元璋对这些功将嘎嘎一顿杀的时候,可没有想到他的儿子会造反,他孙子没将可用啊。】


    嚎啕大哭的朱元璋顿住:……他杀的?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吧?


    嘘寒问暖安慰着朱元璋的众儿子面面相觑,刚刚安慰得多起劲,现在就有多尴尬。


    这……以后他老爹嘎嘎一顿杀功将的时候,会不会想起这时候他们附和地可惜这些功将时的样子,进而怀疑他们有勾结,顺便也把他们一顿嘎嘎杀?


    朱元璋以拳掩唇,咳了咳几声,淡淡道:“标儿,问问这些功将怎么死的。”


    或许天上画幕能给他透露出这些功将到底是死有余辜还是仅仅是他晚年多疑的原因。


    朱标立刻往天上画幕一点,问出心中的疑问。


    诗诗余光看到直播间右下角的评论,眉眼一挑。


    【有小伙伴问蓝玉这些开国功将是怎么死的,那我简单说下,徐达、李文忠病逝的,而宋濂是因为被胡惟庸案牵连死的,傅友德牵连蓝玉案被杀,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蓝玉案,明初四大案之一,受屠杀人数几乎接近1.5万人。


    洪武后期的时候,蓝玉和朱标的关系是非常好的。本来蓝玉就是朱元璋留下辅助太子朱标的,史料记载呢,蓝玉本人对朱标是衷心耿耿的,只可惜朱标一死,朱元璋预想的很多都被打乱了。


    而《蓝玉党案考》中,吕景琳先生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后,得出蓝玉根本没有谋反,只是因为他具有谋反的实力。


    有人说,朱元璋晚年的时候因为确立了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他深怕年轻的朱允炆压制不住这些功将进而对他们嘎嘎一顿杀,就是为朱允炆清除障碍,让他能坐稳大位,稳固皇权,永葆江山。这个观点也是较多人比较认同的。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时期其实并非滥杀,他有他的考量的,或许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为了巩固皇权,就杀了仅仅是有可能导致江山动乱的人,绝对就是滥杀了,因为我们现代法律是疑罪从无。


    但古代、以及古代的君王,基本都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这也是各个时代思维不同导致的局面。】


    “疑罪从无”说起来简单,但在皇权统治下的朝政上却是极为难的,君王多疑,要如何从无。


    朱元璋沉默,大明建朝之初,他的想法也只是想让天下所有人能够吃饱饭而已,什么时候他开始在朝廷上使用帝王权术。


    朱标的死真的是一场暴风雨,他若不死,或许他晚年时期便不会做出这种屠杀几万人的事,幸而天上画幕出现,这一切还未发生,标儿未死,就算不幸还是去世,那么他的四子朱棣也有能力压下这些功将。


    这一切屠戮会消弭于无声的吧?


    朱元璋视线掠过朱标、朱棣,这二人立刻心领神会,双双跪下道:“儿子定当不负父皇所托。”


    二人都知道他们大明的功将武人集团是为彻底清除北元的预备军,不该折于君王多疑。


    朱元璋已经决定明天就召见他的老兄弟们,举杯邀想当年,拉拉关系,亲近点,重现他不是君王,他不是功将时,老兄弟间喝酒吃肉的飒爽局面。


    朱樉、朱棡、朱橚:??


    不负什么,他们怎么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