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敲打
    关于崔淞冒犯燕王,携带毒针赴宴一案,天子念在同是血脉相连的崔氏一族,破天荒地给了一道特赦,只判了他终生幽禁天牢。诏令发至齐州,镇山王崔叔泗上了一道罪己折子,直言管教无方,竟出了这么一个狼子野心的不孝子,请求天子去除王爵。


    天子想削的可不是崔叔泗的王爵,要的是崔叔泗在齐州的军政大权。崔叔泗这般以退为进,崔凛怒然将折子一扔,直骂此人也是个老狐狸。待冷静下来后,天子竟是下诏将崔叔泗升为了齐王,直言他大义灭亲,当为天下人的典范。诏令的最后一句,却是以国祭为由,召请崔叔泗入京参加国祭。等于是,崔叔泗接了此诏,便等于接受了入京为质。与此同时,北有楚王,南有齐王,两王并立,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制衡。


    中秋家宴有琐事羁绊,所以齐州可以只来一个崔淞,如今天子给了崔叔泗整整一个冬日赴京,只要赶上元月初一的国祭便好。崔叔泗若是还不赴京,那便是居心叵测。崔凛也好趁机治崔叔泗一个重罪,趁机削了他的权,把齐州的军政重新收归掌心。


    如此恩威并施的手段,颇有先帝当年的影子。


    崔凛这记敲山震虎,震的可不是一个齐州。各州王公各有所思,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处,这位少年天子若是翅膀彻底硬了,他们绝对没有好下场。


    崔叔泗思来想去,他是离不得齐州的,可天子那边也必须给一个交代。他环视自己的长子与次子,他已经折了一个在京畿,如今再送一个进去,他日起事必定是凶多吉少。他这个抉择,等于是亲手决断了两个儿子的生死。


    “父王,儿去。”


    “大哥比我沉稳,应当我去!”


    两个儿子都是懂事的,崔叔泗如何舍得。他垂着苍老的脸,静默着想了又想,最后抬起脸来,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你们都不必去。”崔叔泗早有不臣之心,这欺君之罪犯了便是犯了。反正离元月初一还有四月有余,找个与长子相似的伶人来,□□三个月,怎么都能有七分相似。只要沿途装病,尽量少见人,对外皆说那是世子,也算是安了崔凛的心。


    明年少年天子便十七了,若是有了子嗣,那龙椅便是坐得更稳了。所以留给崔叔泗的时日并不多,他算了又算,最后计定——那伶人只须在京畿瞒够一年,他便可以准备妥当,打个幌子杀入京畿。


    他本想慢慢筹谋,可这位天子都把刀架到他的喉咙上了,正所谓一人计短,北边那位兄长素来刚直,拉拢不得。毕竟轮起行序,崔伯烨可是他的长兄,继位比他名正言顺。西边那位韩绍公老奸巨猾,怕是要引狼入室。崔叔泗想了大半夜,最后只能选择东边的魏陵公。这最好的结盟法子,便是结成姻亲。虽然他那两位儿子都有了妻室,可大业当前,绝不可心软。于是,同年九月,他的两位儿媳先后染病不起。崔叔泗先将自己的长女嫁给了魏陵公的嫡孙,私下约定他年大业得成,后族只从魏陵公一脉中择选。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崔叔泗嫁的是女儿,在京畿这边看来,都明白崔叔泗准备的是娶儿媳,娶的还是魏陵公家的女儿。


    本来京畿众人的目光都放在昭宁郡主身上,有了崔叔泗的这些举动,他们的注意力都转向了崔叔泗那边。


    齐王如此不智的举动,等于是把自己与魏陵公绑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虽说天子会忌惮两州兵马,一时动不得他们,可也成了天子心中的一个大患。


    与此同时,京畿还多了一个流言——韩绍公勾结大夏,所以大夏才会突然来袭。万幸楚王崔伯烨击退了大夏水师,否则楚州只怕已经生灵涂炭。


    流言四起,群臣猜测,连京畿百姓也多有妄议。


    照理说,朝廷不该放任这些流言四处传播,朝廷却不管不顾,哪怕御史台提醒了天子,天子也含含糊糊地糊弄过去。再蠢的人也该看出点门道,这些流言的源头只怕就是这位少年天子。


    九月初三,早朝之上,天子连发两道恩赏的诏令,一道给了韩绍公,一道给了魏陵公,连同冷宫中的两位先王妃子都放还给了两家。那两人本是先王的妃嫔,一人是韩绍公嫡女,一人是魏陵公嫡女,因为先王制衡两边势力,是以一直没有子嗣。如今放还两地,是恩赏,也是提醒。如今只是先礼后兵,莫要以为结成姻亲就可以谋算皇权,这天下永远是他崔凛的。


    圣旨传旨二州,两只老狐狸权衡之下,当即命两位世子带上两州的珍品,启程再赴京畿。这个时候那小皇帝左敲右打,就等谁忍不住先跳出来,好一击灭之,所以最该做的便是把小皇帝的心定一定。


    既然小皇帝想要人质,那他们给小皇帝人质便好。京畿虽然危险,可只要买通一人,他们的两位世子定能安然归来。


    不错,正是燕王萧灼。


    只不过,两家世子派来送礼的礼官来的不是时候,九月初九这日,循例,萧灼都会跟着母亲入山行猎。所以,那两家的礼官只能暂时返回驿馆,第二日再来送礼。


    “吁!”萧灼骑着照雪一马当先,突然勒马止步,拉满长弓,逆着树隙间楼下的光影,一箭穿过树隙,正中树冠之外的野鸟。


    “王上好箭法!”萧破纵马跟了上来,大声夸赞。


    萧灼得意一笑,道:“野鸟的肉质最是鲜美,你命厨子好好烹制,给泠妹妹送去。”


    “诺。”萧破领命。


    崔昭昭催马过来,打趣道:“又给弦清送去?”


    “怎么是又呢,今日才第一件!”萧灼反驳。


    萧破知道两位主子定是有话要说,当即往林中吹出一声哨响,命影卫们暂时退下,自己也策马退远。


    崔昭昭提醒道:“行事莫要太过殷勤,免得适得其反。”


    “反正礼多人不怪!”萧灼自有她的道理,“趁着现下盯着咱们的眼睛少几双,必须多多走动,让整个京畿城都见怪不怪了才好。”


    崔昭昭挑眉:“仅仅如此?”


    “那还有什么?”萧灼眨眨眼。


    崔昭昭没有说下去,她鲜少瞧见夭夭如此上心一个人,就算是做戏,可女儿的那些神情举止并没有掺和半点假意。


    萧灼觉察了崔昭昭的其他意思,当即正色道:“阿娘你乱想些什么?泠妹妹又不是什么小郎君,我与她能好到哪里去?”


    “满口胡言,欠打。”崔昭昭扬弓在萧灼额头轻敲了一下,“你要真敢有点什么……”她的话戛然而止,自忖说了什么不该说的。


    萧灼逮到了话头,笑道:“女子跟女子也能有点什么?”


    崔昭昭瞧女儿情窍未开,也是好事,当即换了话题:“韩绍公与魏陵公送来的礼物,你准备如何处置?”


    “简单,原样送给阿凛便是。”萧灼还担心这把火烧得不够旺,她得再加点柴。


    崔昭昭故作释然,微微昂头道:“今日还比么?”


    “比!反正赢了阿娘有赏,岂能错过!”萧灼扯紧缰绳,作势欲策马入林,“现下我还赢着阿娘一支箭呢!”


    咻!


    萧灼话音刚落,便见崔昭昭一箭射落一只飞鸟:“如今,平了。驾!”崔昭昭策马当先,将女儿远远甩在了身后。


    萧灼岂是示弱的主,当下紧追母亲而去。


    两人在山中行猎的同时,杨猛赶着马车,沿着崎岖的山路缓缓行往萧灼今日的行营所在。


    山道难行,马车颠簸得紧。


    银翠虽然已经在马车上垫了床被子,可还是担心自家郡主的身子。她关切地望向贴壁而坐的崔泠:“郡主,这送帖子的事,您等燕王回府了,或是差杨将军去送便好,何必亲自跑一趟呢?”


    “不一样。”崔泠手中握着请帖,那是她迁入昭宁郡主府的府宴请帖。


    银翠的脑子是想不通这其中的差别的,反正是拗不过郡主,她能做的便是照顾好郡主。


    中秋过后,燕王府每日都会送好些礼物过来,如今只怕两车都装不下了。起初银翠对燕王还有些忌怕,可瞧见燕王每次来探视郡主都笑眯眯的,看得久了,也觉得燕王顺眼了许多。


    对崔泠而言,萧灼送她的这个“其三”是再妙不过了。


    这个冬日头疼的是另外三州的王公,轮不到她的父亲,也轮不到她,她的的确确可以在京畿好好过一个寒冬。


    这几日她也试探地问过前来送礼的燕王府主簿,比如燕王喜欢什么一类的。主簿是燕王府的人,自然不会透露太多,可出乎崔泠所料的是,这主簿竟是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堆燕王喜欢的东西,从喜欢的衣裳款式到喜欢吃的东西,一应俱全,似是故意全数告之。


    好好想想,这必定是萧灼的授意。


    崔泠暗暗记下,心想这些不过是萧灼想让她知道的,那些不让她知道的,想必要费点心思才能知道。


    既然萧灼送了她三份诚意,那她也当送她三份诚意,不拖不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