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贾瑄
    大梁京都,镇南将军府。


    身着黑色劲装的青年面色焦急的看着他面前锦衣华服的年轻公子,急声催促,“少将军,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禁军马上就要上门拿人了。”


    锦衣华服的年轻公子正是镇南将军府唯一的继承人,简朝。


    简朝手里拿着的不再是往日为了伪装成纨绔而充门面的名贵折扇,而是祖上传下的麒麟剑。


    麒麟剑是一把削铁如泥的神兵,与麒麟功同为简家的传家之宝。


    此刻,简朝面色沉凝的看着面前的青年,声音低沉,“楚骏,我逃不掉的,狗皇帝既然决定动手了,必是做了万全准备,即便我走出了将军府,也离不开京城。”


    谁都可以放走,唯独不可能放过他。


    楚骏眉头紧皱,“少爷怎么说这种丧气话?将军说你天资过人,武功已经远超于他,怎么可能逃不出京城?”


    简朝抬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站起身走到门外,望向正院,此时正院已经浓烟滚滚。


    简朝眼眶通红。


    他的母亲还有尚在人世的祖母,此时都在正院。


    三日前,他就提前得到了父亲身边暗卫的飞鸽传书,半月前,他父亲大败胡人大军,夜里三皇子非要举行庆功宴,在庆功宴上给他父亲下毒,之后污蔑他父亲通敌,还将他父亲大败胡人的功劳统统冠在他的头上,简直恬不知耻。


    父亲意识到被下毒之后,便偷偷示意暗卫来回京报信,让简朝带着母亲和祖母离开京城。


    可事实上,三皇子这次的行动,本身就是皇帝授命的,镇南将军府早就被皇家禁军监视了。


    简朝武功出众,确实能逃出去,可他母亲和祖母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他根本不可能带着她们一起逃出去。


    从小时候知道家里的情况之后开始,简朝一直伪装自己,即便他天资聪颖,文武精通,可却为了避免皇帝猜忌,委屈自己整天留宿花街柳巷,做尽丑态。


    饶是如此,皇帝还是没打算放过他们全家。


    父亲被毒杀,诬陷通敌卖国,母亲和祖母为了不拖累他而自焚。


    而他自己……早已经被狗皇帝下了慢性毒,近一个月已经毒发了数次,他试过解毒,可这毒实在厉害,根本无药可解。


    今日他若是强行动用武功逃出将军府,至多不过两个时辰,就会毒发身亡。


    “公子,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楚骏焦急的道。


    简朝红着眼道,“没用的,楚骏,狗皇帝早就给我下了毒,如今毒已入五脏六腑,若不是我武功高强,只怕早在一个月前就毒发身亡了。”


    “什么?”楚骏震惊极了。


    简朝深吸一口气,“我简家一直忠心耿耿,可狗皇帝却疑心至此,父亲被毒杀,母亲和祖母已经自焚,我身为人子,简家后人,如此血仇,不可不报!”


    “公子,你要做什么?”楚骏隐约意识到什么。


    简朝往怀里一掏,将一枚玉令交给楚骏,“你将此令,交给我舅舅,快走吧。”


    楚骏还想说什么,简朝已经提着麒麟剑,离开了自己的院子,一晃眼消失无踪。


    楚骏追了一阵,没追上,震惊的道,“公子的武功竟这么高?我全力追竟追丢了人?”


    他看着手里的玉令,咬了咬牙,转身快速离去。


    公子此去,怕是再也回不来了,他不能辜负公子的信任。


    简朝一人一剑,独闯皇宫,拼死杀了皇帝与归来的三皇子,最终毒发而亡。


    -


    大魏致和二十一年,太子逼宫失败,自绝于紫微宫,皇上身中奇毒,需得静养,便传位于继后嫡子,自己退位称太上皇,新帝登基,次年改元昌平。


    昌平元年,天灾不断,新帝为此焦头烂额,几乎夜不能寐。


    好不容易熬过一个冬,刚过完除夕,便下起了大雪,连日不停。


    好些房屋被压垮,百姓死的死,伤的伤。


    料理完京都这场雪灾,皇帝只觉得心力交瘁。


    出了正月,听闻京城玉虚观来了一位得道真人,皇帝心念一动,隔日便微服来到了玉虚观。


    皇帝来到玉虚观,观内却没什么人,不由疑惑。


    需知,因玉虚观年前来了个神仙道士,每日都有百姓前来上香,就是想看看有没有缘分见到这位真仙。


    可现在观内却一个人都没有,皇帝心中不免生疑。


    这时,有个年轻道士来请。


    皇帝哪怕是微服,暗中护卫的人却不少,自持有人保护,他便跟着道士进了观内。


    年轻道士领着皇帝来到玉虚观后头的独院。


    他在门口停住,侧身让路,“请贵人移步院内,真人已等候多时。”


    皇帝闻言一惊,正欲追问,那年轻道士已经退到十米开外。


    见状,皇帝若有所思,抬步进了院内。


    这独院内种着一颗古树,枝繁叶茂,一名鹤发童颜的道士盘坐在树下,瞧着便很不凡。


    皇帝上前,“真人知……我会来?”


    道士微笑道,“贵人的来意,老道已知晓。”


    皇帝看着道士那张比他还年轻几岁的脸,却自称老道,不免愣神,“敢问真人年岁几何?”


    “不足挂齿,贵人自掌权以来,天下灾祸不断,以至于民怨四起,认定是皇帝不作为,惹怒了老天爷。”道士说着停下来,见皇帝面色不佳,顿了顿道,“贵人前来,是来寻解决之法。”


    皇帝深深吐出一口气,“真人之言,一针见血。”


    他苦笑道,“朕本不相信什么神神鬼鬼,可自朕登基以来,灾情连连,便是朕再不信,也实在找不到其他理由解释。”


    百姓怨怪,道是他不作为,惹怒了老天,实在是叫他难受又委屈。


    道士微笑不语。


    院内陷入一片静默。


    皇帝与道士对视许久,终究还是没忍住,先开口问道,“敢问真人,莫非真是朕德行有亏,才招来这等祸事?”


    道士闻言摇头,“此乃天灾,非人力能及,岂能怪罪陛下?”


    “那为何……”皇帝欲言又止。


    道士沉默片刻,道,“陛下只是时运不济,又有小人作祟,造谣生事,才累及陛下声名。”


    有人造谣,在背后推波助澜,皇帝早已经知晓。


    他登基,诸多兄弟都不服他,没少给他使绊子。


    这道士没有说些神神叨叨的话哄骗他,皇帝倒是相信他有真本事,不由追问道,“可有缓解朕这运势之法?”


    “陛下可相信鬼神?”道士反问道。


    皇帝犹豫了一下,“朕现在信。”


    “贫道早已推算出缘由,只是涉及……”道士抬手指了指天,“贫道也不可妄语,泄露天机是要遭天谴的。”


    皇帝眉头紧皱,“难道没有解决之法吗?”


    “有!”道士语气坚定的回道。


    皇帝闻言心中一喜,“还请真人解惑。”


    “这破局之人,即将出世,此子福缘深厚,陛下只需善待于他,便可逢凶化吉,万事顺遂。”


    “是谁?”皇帝急声问道。


    道士微微一笑,“此子既然不凡,自有特殊之处,陛下只需等待。”


    皇帝还想再问,可不过眨眼的功夫,眼前的道士便消失无踪。


    他惊愕的四下张望,院内却是半个人影都没有。


    “莫非真是神仙?”揣着满腹心事,皇帝回到宫中,叫来禁卫,命其暗中查探京中有无神异的怪事或是奇闻。


    不出一天,禁卫便来回禀。


    “回禀陛下,荣国府袭爵人贾赦之妻,昨晚诞下一子,手中握着块晶莹的白玉,上头还刻着几个字,属下本以为是内宅妇人为稳固地位自己造的,但那块玉确实神异,属下原想取来给皇上看,可那块玉只要离开那孩子一丈远,便会自动回到那孩子手中。”


    皇帝早就有过心理准备,闻言倒也不算震惊,沉吟片刻,道,“传贾赦觐见,那孩子也一起带进宫来。”


    “是。”


    宫中禁军统领亲自登门传达皇帝口谕,搅和得整个荣国府上上下下都惊怕不已。


    贾赦让奶娘抱着孩子,跟他一块儿进了宫。


    皇帝在御书房接见了贾赦,贾赦进来就跪倒在地,怕得整个人都在哆嗦。


    见了他这窝囊样,皇帝就忍不住皱眉。


    叫了他起来,皇帝让内监将孩子抱到他跟前来,拿走了孩子手中的玉,翻看了一会儿,交给禁军统领,让他走远些。


    御书房十分宽敞,远不止一丈,禁军统领刚走出一丈远,那玉便直接出现在孩子的手中。


    亲眼目睹了这玉的神奇之处,皇帝认定了这孩子就是真人所说的,福缘深厚的孩子。


    “此子可取了名?”皇帝问道。


    贾赦哆哆嗦嗦的摇头,“并未。”


    “那朕赐个名给他如何?”皇帝又问。


    这哪里是询问意见?不过贾赦完全不介意,他虽然是个孬货,但好歹也是世家出身,看皇帝这架势,他儿子怕是入了皇帝的眼。


    大好事啊!


    “这是小儿的福气!”


    皇帝沉吟片刻,金口一开,道,“便取名为瑄,小字显福。”


    而后写了一道圣旨,便让贾赦带贾瑄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