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一块巧克力
    喝得不怎么尽兴的两人在填饱了肚子之后便离开了酒馆。


    他们一起在柏林的街道上悠闲的散步,偶尔几片枯黄的树叶飞过身侧,成为了两人幼稚的追逐游戏的道具。


    “汉斯,接下来想去哪里?”


    “由你决定吧,豪普特曼。”


    鲁德尔想了一会儿后说道:“我想去见见海因里希殿下。”


    “正好,我也有这个打算。”刚刚回到柏林的鲁德尔第一时间便来见了自己的好友,还没有来得及去向海因里希报道。


    当初他能够顺利进入军队,也是因为海因里希请相熟的容克军官为他写了推荐信。


    而这次进入军校学习,同样也是因为海因里希的安排。


    他并不觉得自己走后门的行为有什么不妥,他有能力,有本事,不过是缺一个机会。只要给他一个合适的机会,他一定会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他会证明给所有人看,海因里希殿下的眼光和选择是没有错的!


    “你刚刚回到柏林,去见殿下的话可不能空手去,我们去买个礼物吧。”鲍尔特提出了这个中肯的建议。


    鲁德尔没有理由反对:“你说的对,豪普特曼。不过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礼物呢?”


    太贵重的以他们的微薄工资根本承担不起,若是便宜的,又配不上海因里希殿下的身份,显得很没有诚意。


    略微思索一番,鲁德尔提议道:“不如买一份巧克力吧,我记得殿下挺喜欢吃巧克力的。”


    “好主意!”鲍尔特同意了好友的建议。


    可当他们真正地走进售卖巧克力的甜品店时,两人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实在是有些难以实现。


    最便宜的巧克力也要5马克,好一些的价格达到了10马克或者20马克,甚至更高。


    鲍尔特和鲁德尔都不会选择那款最便宜的巧克力,斟酌之后,他们选择了一款售价10马克的巧克力。


    这款巧克力由柏林希尔德布兰德巧克力厂开发。1817年,特奥多尔·希尔德布兰德创建了这家巧克力工厂,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也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巧克力制造商。


    第二次战争爆发之后,德军的标配军用巧克力scho-ka-kola也是这家工厂开发的。33qxs.m


    鲍尔特和鲁德尔可谓是掏空了口袋才终于买下这款对他们来说已经十分昂贵的巧克力。


    在德国军队里,列兵工资最低,月薪只有15马克,而且没有战时补贴。


    二等兵月薪22.5马克,也没有战时补贴。


    下士每月30马克,还有战时补贴14马克。


    中士工资正常标准是根据服役年限划分,服役超过12年,工资正常标准是56马克,服役低于12年,工资是46马克。


    上士的工资同样是根据服役年限划分。服役超过12年,工资正常标准是63马克,服役低于12年,工资是55马克。


    如果可以升到军官,那么工资还能涨不少。


    少尉工资正常标准是80马克,中尉是109马克,上尉工资是171马克,少校237马克,中校284马克,上校372马克,少将467马克,中将560马克,上将705马克,一级上将的工资则为771马克。


    <app>


    而最高级别元帅们的工资又是多少呢?


    元帅有两个工资标准,位于参谋部岗位元帅工资是1080马克,位于前线岗位元帅工资是1200马克。


    工资最高的人是国家总统,每月工资1600马克。


    如今,鲍尔特和鲁德尔都还是月薪工资只有15马克的最低级列兵。


    而且就这么点工资,每个月还要寄出大半给家人,以维持生计。自己身上的钱实在是少得可怜,省来省去也存不下什么钱。


    这么一小块巧克力就把他们几个月的存款全花没了。


    不过他们并不后悔,因为即将收到这份礼物的人值得他们付出一切。


    海因里希这几天很忙。


    他不仅要保证学业,还要兼顾国防军装甲部队和武装党卫队的事务。


    希特勒想要重整军备并扩军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分配给装甲部队组建的资金也陆陆续续发了下来。为了防止这笔宝贵的资金被其他友军部队半路抢劫,海因里希不得不拿出自己的身份来坐镇。


    而党卫军武装部队的建立也已经在日程上了。海因里希推荐的前陆军中将保罗·豪赛尔顺利得到了希姆莱的赏识,被授予了党卫队旗队长的衔位,并任命为党卫军特别机动大队指挥官,着手建立起了一套系统化的训练体制。


    豪赛尔同样是一位典型的普鲁士军官,举止端庄有礼,受过良好教育。缺点是性格古板,又因为善于讽刺别人而在国防军内树敌颇多。


    他对军队体制了如指掌,具有一个优秀的参谋军官所应具备的素质,在实战上也拥有出色的战略眼光。这是目前其他党卫军高层所没有的,能够弥补机动大队的不足。


    也因此不到一个月,他便收获了年轻党卫军们的崇拜。


    不过希姆莱对于豪塞尔将传统国防军军事观念带入党卫军的做法颇有微词,其他高层也有排斥的意思,为了调节矛盾,海因里希花了不少心思。


    忙碌的工作让他不得不将学业也一起带进工作场地,忙里偷闲完成作业。


    但也是这些繁杂的作业,阴差阳错地让他和戈培尔的关系亲近了不少。


    导师交给他一个任务,翻译一部夏国古代文学作品。翻译对海因里希来说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使用恰当合理最好是出彩的词语进行翻译。毕竟很多东西直译过来实在是有些奇怪,甚至可能会导致阅读的人们误解作者表达的意思。海因里希对此很慎重。


    而他所需要翻译的文学作品正是非常有名的《逍遥游》,海因里希想要更多地往哲学和自然方面进行翻译。


    在哲学这方面,整个总理大楼里就没有比戈培尔更专业的了。


    作为哲学博士的戈培尔也很愿意帮忙,两人经常聊到错过午餐时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