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两年之约
    “进去!”


    周正感觉到肩膀传来巨大力量,身体不由前扑,钻进阴暗潮湿的牢间之中。


    哐当!


    牢门被狠狠关上,铁锁敲击,在空荡的地下监牢中发出沉重的声音。


    “稍等!”


    周正喊住刚要离开的狱吏。


    “嗯?”


    狱吏停下脚步,不满地看向周正,道,“你还有什么屁要放?”


    “这位官爷,麻烦行个方便。”


    周正悄悄靠上前,藏在袖子中的手递出,那是几颗细碎银两。


    狱吏见此,眉宇间的不耐散去,继而悄无声息地将银两收好。


    “咳咳……”


    他清了清嗓子,一改之前的冷漠态度,道,“放你出去是不行的,你还是想想最近是否得罪了哪路权贵吧。”


    周正闻言,心中一沉。


    他的脸色阴晴不定,片刻后才道:“官爷,监牢阴冷,我住着不太习惯,能否麻烦帮忙去我家中拿件被褥。”


    不等狱吏拒绝,周正立即补充了一句,道:“官爷放心,我家中并无他人。”


    狱吏一听此话,脸上扬起笑意,掂量着手中的细碎银两,道:“此事有违律法,着实难办。”


    “我这里还有些许银两,官爷尽管拿去喝杯辛苦茶。”


    周正心中却是将贪得无厌的狱吏骂得狗血淋头,脸上却只能带着卑微的笑意,又递出几枚银两。


    “也罢!”


    狱吏长叹口气,道,“念在你尚且年幼,就与你行个方便。”


    “多谢官爷。”


    周正望着狱吏离开的背影,冷意与愤怒涌上心头。


    事到如今,他心里已然清楚,必是有人在下套,想要用此种方式对付他。


    深吸口气,周正让自己冷静下来。


    先生曾经说过,欲成大器,不可乱心之方正!


    监牢内暗无天日,只有几盏烛火在散发着微弱光芒,让监牢显得越发阴森。


    只是监牢破旧,看起来已是许久未用,除了周正之外,唯有隔壁牢房还关押着一名囚犯。


    那名囚犯蜷缩在角落,身上用肮脏的稻草披盖,看不清楚样子,甚至不知道他的死活。


    没等周正思索,就见刚关上不久的监牢大门被打开,三道人影从门外走入。


    “哟哟哟,这不是我们的周大才子吗?怎么沦落到这个地步了?”


    人未到,声先至。


    那人语气中满是得意与讥讽,周正瞬间便听出了来人是谁。


    唐永清,唐家二少爷。


    气海畅通,拥有前往大秦郡修行资格的准修士!


    “原来是你。”


    待三人走近后,周正借着昏暗的灯光看清楚了三人模样。


    为首的华服少年正是唐永清,在他身后跟着两人,一人是他的奴仆李维维,另一人赫然竟是此前逮捕周正的那名锦鱼卫。


    刹那间,周正便想通了事情原委,脸色变得阴沉,道:“你想做什么?”


    “嘿嘿,我待如何?”


    唐永清阴笑几声,双手抱于胸前,目光肆无忌惮地在周正身上打量着,满是居高临下的讥讽。


    他的家世本就不错,如今又获得修行资格,正是春风得意之际。


    “周正,今时不同往日,我家少爷有大帝之资,势必要成为遨游九天的大修士,纵使先生再如何喜爱你,恐怕也保你不得。”


    唐永清还未开口,旁边的李维维率先开口,话里话外透露着对唐永清的谄媚。


    “诶。”


    唐永清抬手,制止李维维的话,对周正说道,“放心,我也不会要你小命,只是将你在此关押三月而已,待到戎州会考结束,自然会放你出去......如果还有人记得的话。”


    周正闻言,当即怒道:“唐永清,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近十载寒窗苦读,为得便是一次会考,若是因此错过,那么这十年的努力便会付之东流。


    可恨,可恶!


    “我可不想做什么。”


    唐永清笑着说道,“我只是看不惯你罢了,看不惯你明明身份低微,却不把我放在眼中,一介贱民却可以取得先生喜爱,明明是我抬脚就可以踩死的蚂蚁,却为薇冉小姐看重,仅此而已。”


    “我早就告诫过你,不要和少爷作对,可你却总是不听。”李维维笑着摇头。


    作对?


    周正的心中怒不可遏,他从来都未与唐永清作对。


    只是他没有像其他学子一般跪舔唐永清,这便是错么?


    亦或是,贱民身份本身便是错误?


    他的双手攥紧,指甲狠狠嵌进肉里,疼痛让他的大脑无比清醒,他必须要离开这里!


    “再给你次机会吧。”


    唐永清嘴角带起不屑,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扔进监牢之中,道,“签署画押,我便放你离开。”


    周正低头看去,只见那张纸上写着几个大字:奴仆契约。


    “我若是你,便立即签了这份契约。”


    李维维在旁诱导,“能侍奉一名未来的大修士,这是多高的荣耀啊?不知有多少如你这般的贱民所渴望而不可得。”


    往日里在学堂,先生常以周正为例,教导所


    有学子认真修学,以争取阶级的跃升,摆脱贱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