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什么,朱允炆也短寿?!!
    说了半句话之后。


    朱标也不知道该要说些什么。


    朱允炆则是如同闷雷在耳边炸了好几遍。


    完全懵了。


    怎么会是他?


    他上了金榜?


    会不会也短寿?


    就在这个时候。


    吕氏也顾不得太多,匆匆冲了进来。


    她先是慌乱的看了看屋内。


    甚至于顾不得行礼,双眼通红,直接冲向窗边的朱允炆。


    她抱住自己的孩子,哽咽的开口:“允炆,你,你没事吧。”


    朱允炆还有些愣神:“母妃,我没事。”


    此刻,尽管朱允炆的心脏,也是在扑通扑通的乱跳。


    但,他仰头看向天上异象的时候。


    心间也出现了不一样的感觉。


    这次,他肯定和那些短寿的叔父们不同!


    毕竟,又太多的理由,让他作为这天下的特例!


    一旦他的寿命正常,那么之后的路不久很好走了吗?


    这样想着,朱允炆的眼里逐渐多出了期待。


    朱允炆扭头看向朱标:“父王,母妃。”


    “你们别着急,金榜只是刚刚说我的名字,还没说寿元。”


    “别忘了,金榜从未说过只盘点短寿之人!”


    话落。


    朱标也叹了口气:“王妃,金榜上只是出现了允炆的名字,你先别担心。”


    太子妃吕氏抹了把泪,理了理有些散乱的头发:“殿下,是我方才失态了。”


    “可是,您和允炆要是都出事,让我怎么活呀……”


    朱标看着金榜上逐渐出现的画面,轻声安慰道:“允炆自出生,司天监那边就说,这孩子气运极佳,放宽心。”


    听此,吕氏连连点头,心下也有了几分安心。


    尽管朱标,的话是那么说着。


    可是,看着高悬的金榜,朱标心里也在不断地打着鼓。


    不过,此时的朱允炆心里却十分激动。


    这样想着。


    朱允炆头一次,对天上这金榜异象极为期待。


    当然,说没有紧张也是假的。


    只是,此刻,真的是有太多的理由让他自信了!


    ……


    凌王府。


    朱永煜看着此刻天空之中的金榜。


    只见,其间的‘朱允炆’三个大字。


    十分的扎眼。


    在周围一众吓人错愕的惊呼之中。


    朱永煜却笑了笑。


    终于,朱允炆来了。


    这个在原本史书中,在位四年的建文帝。


    也是造成朱元璋各个藩王儿子死亡的中心点。


    不过,就是不知道,先前那些藩王的死亡时间线改变之后。


    朱允炆这边会不会受到影响。


    这是第一次。


    朱永煜对金榜上的内容,真正的有些好奇。


    他也和旁人一样,抬头,看着金榜上的内容。


    ……


    应天府,皇宫。


    当金榜出现的时候。


    朱元璋正在批阅着奏章。


    他看到看到上头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颇为烦躁。


    正准备发作,便听得一声惊雷。


    下一刻。


    金光洒满整个大殿。


    很快。


    金榜缓缓出现。


    当朱元璋看到金榜上的那个名字时。


    整个人都怔住了。


    朱允炆?


    他刚刚准备下诏立的储君。


    可是,这么快,就要揭示那个孩子的寿元了?


    这是想告诉他,皇子们真的真的没救了?!


    为了大明的江山,他早该将自己坐下的决定落实了?!


    下一刻。


    朱元璋站起身,满桌的奏章洒落一地也不管。


    快步走向金榜出现的地方。


    虽然目前金榜上的所有人都短寿。


    但这金榜可真不是什么短寿榜啊。


    皇孙,和皇子区别了一些。


    并且目前的这位皇孙。。


    刚好也就是朱元璋现在想选的皇孙。


    朱允炆可以说是他在朱标之后,看到新的希望。


    而后,朱元璋的视线,死死的盯着金榜上的内容。


    明明和往日是一样的发布速度。


    可是,这日。


    朱元璋只觉得分秒都很慢。


    慢到他恨不得亲自上去写下那一个个鎏金的大字。


    让他的皇长孙朱允炆,能有堪当大任的机会。


    这天。


    全天下期待着接下来金榜的内容。


    就好像是,第一天看到苍穹金榜,既好奇又期待。


    甚至有些惊讶诧异以及小小的害怕恐惧。


    ……


    应天府,东宫。


    书房之中。


    朱允炆微微扬起下巴,看着金榜将最后的结果公布。


    以他的状况。


    六七十岁,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不对。


    应该稍微保守一些。


    就六十岁吧,这样才能将江山治理好。


    毕竟书上说了,治理国家要慢慢来,这才能养精蓄锐。


    就当朱允炆这样想的时候。


    金榜上面出现了变化。


    【皇太孙朱允炆,寿元二十六载!】


    霎时间。


    整个书房里,空气都凝滞了几秒。


    她的母亲吕氏张了张嘴。


    二十六载?


    朱标也微微愣神。


    朱允熥则是诧异的看向朱允炆。


    当然。


    朱允炆是最先反应过来,二十六年意味着什么的人。


    他原先微微扬起的脸,如今脸色黑成了锅底。


    就在这一瞬间。


    他的身体,仿佛都不受自己控制了。


    不对,完全不对!


    朱允炆的余光扫过朱标。


    无论是自己父亲短寿,还是那些藩王叔父有一个算一个的,全都活不长。


    简直就是上天在为了他而铺路。


    旁的事情先不说,这些天皇爷爷来看父王的时候,总会时不时的亲自抽查他的功课。


    昨天皇爷爷来东宫,在临走之前,专门的看了他一眼。


    虽然时间不算很长。


    但是,朱允炆也清楚的感受到了朱元璋眼里的期许。


    更何况,这么多天了,他是第一个上榜的皇孙。


    他看过很多书。


    知道,现在自己的年纪,正好适合培养成一个储君。


    不算太小,很多东西需要讲数次都无法吸收。


    也不算太大,有过多自己的想法主意。


    总归是,夫子怎么教,他就会怎么学。


    等到这次寿元金榜发布之后。


    可以说,全天下都会为他朱允炆当储君铺一条路。


    但是,为什么他会是短寿之人啊!


    明明他就应该是民间话本子里,能拯救天下的英雄!


    这一切都不对。


    只是想转过头,说些什么。


    下一刻。


    脚下一软,径直跌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