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四章 歪打正着
    李文军一脸歉意地对徐旭绪说:“不好意思,临时有客人。还好我们也谈得差不多了。要不您回去考虑几天,再给我打电话。”


    徐旭绪按捺着一口答应李文军的冲动,回答:“好。”


    多年的商场经验告诉他,这一切很有可能是李文军故意演给他看的。


    要冷静观察一下。


    毕竟进来容易,到时候想要撤出来就难了。


    徐旭绪出来的时候,特地往旁边的小会议室看了一眼。


    里面坐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四星的中国区域负责人朴天恩。


    他之前在国际光刻机交流会上见过朴天恩,所以认识。


    李文军就算想演也请不动这种人。


    竟然是真的!!


    他真的要好好想想李文军的条件了。


    李文军等徐旭绪下去了,才请朴天恩他们进来,避免他们交流。


    朴天恩进来也是先鞠躬。


    李文军依旧只握手,不弯腰。


    中国男儿的腰从来不随便弯,特别是对外国人。


    朴天恩说:“我们想在‘文军新城’里建一个电器厂和一个手机厂。”


    你们是想怕我先把大屏幕彩色液晶屏做出来,所以先布局,以后好偷学吧。


    李文军暗暗好笑,点头:“可以。不过你能给我什么。”


    朴天恩没想到李文军会问的这么直接,一愣,然后说:“李先生想要什么。”


    李文军说:“ASML精度小于100纳米的光刻机和五十纳米的蚀刻机。我给你们免三年地租,其他条件跟别的外国厂一样。”


    既然对方也有所求,他不需要绕弯子。


    朴天恩脸上出现了很奇怪的表情。


    这事太大,他做不了主。


    他接到的指示是在李文军这里先建厂,把市场份额占住,然后密切关注李文军这里的技术动态。


    李文军忍着笑,轻轻点了点桌面:“朴先生要不回去跟你们会长商量一下。反正也不着急这一天。”


    “好。”朴天恩站起来浅浅鞠了躬,就出去了。


    步伐比刚来的时候要沉重得多。


    等他们走了,美女秘书跑进来:“李董,不好意思,我是真的忘了您约了湾省的客人了。”


    李文军摆手:“没事。歪打正着。”


    刚说完,李文军本来叫来演霓虹国客人的人进来了。


    李文军一看,他还在人中上贴了个小胡子,忍不住和秘书一起笑出了声。


    那人一看里面只有自己人,一脸茫然:“不用演了嘛?”


    李文军好不容易忍住笑:“卧槽,还好没让你演。不然分分钟穿帮。你那个小胡子,实在是太浮夸了。”


    那人撕了胡子,干笑:“嘿嘿。我觉得贴个胡子比较有气势。”


    -----


    次日,“嘘嘘嘘”就打电话过来说可以接受西班牙资本合资。


    李文军把季青韬叫了来。


    季青韬心中怨念无比:我当时到底是脑子里哪根筋搭错了,会想出这个假装西班牙人来骗李文军的法子?!


    结果对这混蛋不但没有半点伤害,而且现在他一想骗人就叫我,一想骗人就叫我。


    我想从良都不行。


    丢!


    最后四星也同意了李文军的条件。


    因为光刻机的精度一直在提高。


    就算给李文军一台100纳米以内的光刻机,李文军不想办法提高精度,也追不上ASML。


    讲句不好听的,就算李文军拿不到100纳米以内的,现在已有的精度也足够用在很多行业上了。


    而大屏幕彩色液晶屏的技术,就不同了。


    现在还没有人攻破,而且以后应用以后会广泛得多。


    只要他们能想办法从李文军这里偷过去,以后就能不断改进,抢占市场。


    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就是以小博大。还是很划算的。


    李文军拿到光刻机,就立刻交给芯片研究所去研究了。


    白立刚和董庆军两个人猫在芯片研究所,看他们拆那个光刻机。


    一千多万的东西。


    拆的人手抖得厉害,一个螺丝半天都拧不下来。


    董庆军笑得直抽抽:“哇哦,你吓到打摆子了吗?”


    白立刚:“来来来,让一下。我来拆,我最喜欢拆东西了。”


    他们还是按照以前的套路,一边拆一边画详细的构造图。


    每个零件都仔细量尺寸画图。


    折腾了快半个月才全部拆完,然后各个研究所拿着属于自己专业的那一部分零件跑了。


    一个光刻机被分得干干净净。


    只有董庆军,到最后什么都没有分到。


    因为他是汽车研究所的。


    汽车研究所跟光刻机八竿子都打不到。


    他好失落,摸着下巴自言自语:“啧,好没意思,看来要多学个专业才行。不然以后没得玩了。”


    ------


    穗城为了地铁的设计和勘探,专门成立了一个“地铁勘察设计研究院”。从规划设计院,市政设计院这些大设计院抽调的骨干。


    但是大家都没有搞过地铁,心里还是没有底。


    全线勘测地质报告和设计图纸出来以后,那边的领导想来想去,要他们把图纸送过来给李文军审查一下。


    毕竟以后施工是李文军来搞,万一有什么问题,最痛苦的也是李文军。


    李文军把图纸拿给“文军实业”的设计院去看了,要求设计院的院长和专业组的组长一定要仔细审查并且签字负责。


    因为工程在地下,不单单是轨道和隧道结构稳定性,还涉及电气、通风、排水、消防、通讯和防灾减灾等等,好多个专业。


    有一点小问题没考虑到,以后可能都会要命。


    然后设计院查出了大大小小问题好多个,有一个还是比较致命的问题。


    把这些问题反馈给回去后,那边的领导们出了一身冷汗,要求那边负责设计的人员仔细修改。


    谭打雷的建筑公司为了地铁的修建派了好多人出去进修,就连他自己也被李文军派去京城和国外的地铁修建工地观摩。


    谭打雷光资料和心得都写了两大本。


    想想他十年前还是个连市场算账的账本都不想看的人。


    果然不管是谁,到了李文军这里都要被逼成专家。


    虽然是这样,他还是觉得不够。


    按照李文军的话:在动手干之前,做多少准备都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