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科技与狠活
    两天后。


    科莫村的水田插秧完毕,水田里一列列、一排排,插的整整齐齐地黄绿色禾苗,一亩亩的看过去,像极了一块块列队整齐的方队。


    白柯浸泡的谷种刚刚发芽,准备做垄撒种,育苗。


    “这事我们来做,柯娃你没下过地,谷种撒不匀的。”


    “你三婶说的是,谷种撒不匀,苗长的不好。”


    人得势,亲戚的态度也变得不一样,白柯没叫人帮忙,他那几个堂爷爷的儿媳倒是不请自来。


    白柯心里乐得其成,表面笑着称好,想法上很不屑这种撒种方式。


    手动撒种,out了好吧。


    育秧盘了解一下。


    插秧的记忆太过久远,他已经记不得育秧盘点种是一凹眼几粒种。


    可能与鸡蛋塑料盘一样,是一个凹眼装一个鸡蛋。


    这个世界没有塑料这种科技产物。


    撒种不靠古法不行,白柯承认撒种得靠他这四个婶娘。


    做垄他也不会,也是四个婶娘完成,他站在田埂上看着。


    这一千八百亩田地上空的水雾,一直飘着,湿人衣服,让他好不难受。


    白柯心里忍不住叹气:“这个地方降雨受的限制实在是太多了。”


    “法术不行,科学也没办法。”


    作为后世科学时代的人,神学不行,那就科学上。


    他犁地回去后,认真思考了两天怎么把阵法里的水雾给以雨的形式落回田里。


    结果是没办法。


    科学的原理也做不到。


    降雨三要素:云、饱和的水汽、凝结核。


    万事开头难,第一个要素就直接卡死,把人工降雨胎死腹中。


    覆盖一千八百亩水田的阵法,高度只有五十米,这种低空怎么可能凝聚的云出来。


    饱和的水汽这个要素,阵法保存水分倒是符和。


    第三个要素,凝结核,也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阵法是封闭的,水田里都是水,湿润无风,哪里能刮来凝结核。


    阵法外的冥土,倒是有足够的凝结核。


    那些凝结核充满了煞气等清灵米讨厌的物质,进入阵法只会成为农药,毒死清灵米。


    就更不用说暖云降雨和冷云降雨,科莫村适合暖云降雨,关键也是没有催化剂盐粉、尿素这些吸湿性的粒子,所以降不了雨。


    “似乎,除雾水,增加阵法的透光性,给清灵米增加光合作用,促进粮食增产的计划走进了死胡同。”


    降雨解决阵法内水雾,增加光合作用,只是粮食增产的一个方法。


    增加粮食产量并不只有这一条路。


    做垄撒种结束后,白柯被几个婶娘轮流叫着去他们家里吃饭。


    按理,客人为主家帮忙做事,应该是主家请客人吃饭。


    他这反了过来。


    白柯也不拒绝,正好他有件事需要他们帮忙,顺着邀请就答应了。


    四天后,一天两顿,白柯把八个堂爷爷家的饭轮流都吃了一遍。


    他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大堂,白柯打开面前桌上,一个两掌大的白木箱子,里面放满了鹅卵石般大,白色、黄色、红色、蓝色的光石。


    “雾散不开,光照不进来。”


    “何不主动些,把光请进来。”


    他的办法是学习前世一款沙盒游戏:


    在田里插火把补充光源。


    这个世界,光石等于火把,有了真实可行的对应物,游戏世界里的原理自然可以变成现实。


    “但只有光源没有黑夜也不行。”


    “世界万物,阴阳平衡是生长的根本。”


    白柯有个大胆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实行不了。


    因为他在村里没有话语权。


    他看着盒子里的四色光石,喃喃自语:“白色光石主要充当太阳光,铺以黄色、红色光石,增加暖色调,补充光的多样性。”


    “蓝光与红光配,产生紫光。”


    白柯不敢确定的挠头:“不知道是不是紫外线。”


    这般,太阳光的白光、红光、紫外线都齐备,清灵米的生长环境与在白天无异。


    “晚上是月华冷色调,以蓝光为主,去掉红光,减弱白光。”


    科学为植物补充光合作用的原理大致如此,虽然不是十分准确,但是条件有限,白柯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


    这叫有科学没科技。


    科技与狠活。


    接下来,就是狠活。


    科莫村三千亩的土地,一千八百亩是田地,剩下的那一千二百亩,一部分是村子屋舍建筑用地。


    一部分是菜地,近五百亩的土地上种的是绿化树木林地,也充当燃料。


    毕竟,做饭是要烧火的。


    烧火没柴怎么行。


    夹杂的,林地里面也种了些吸收灵气的半灵竹。


    可能是空气中有灵气的缘故,科莫村的竹子有五十米高,基部五十公分粗细。


    白柯找族老白蒙要了九根,全部运到村前的晒谷场上。


    一行二十人扛着九根竹子穿街走巷,很难不吸引人的注意。


    特别还是有威望的白蒙在里面,加上最近村里闲聊常刮在嘴边的白柯。


    一下子就点燃了这群吃瓜群众的好奇心,跟着队伍一起到了晒谷种,围观看戏。


    白蒙不知道白柯要半灵竹干嘛,虽说半灵竹不值钱,但怎么说也是村里的共有的烧火物。


    现在村里人都在看着,他不给一个交代可不行。


    “柯娃子,你要这些竹子做什么?”


    这话,白蒙说的很大声,故意说给围观的村里人听。


    白柯知道白蒙的意思,顺着他的话,也故意说的大声。


    “族老,我要这竹子是做一个东西。”


    白蒙目光看到围观的村民不少人点头,这个答案明显是他们想听的。


    嘴里却是下意识的问题:“什么东西?”


    围观的村民议论声一停,目光全部看向白柯。


    白柯自信的说道:“给水田盖房子,准确的说是大棚。”


    话语一落,围观村民沸腾了。


    刚刚点头的村民,霎时间脸上露出怒色。


    “这娃儿,怎么想的,给水田盖房子,这不是胡来吗?”


    “是啊,九根半灵竹,够九家烧火半个月,这不是浪费吗?”


    白蒙听的一时也皱起了眉头,心里有些不愉。


    但想到白柯现在是村子里的神灵,作用很大,日后肯定要管理村子,不能现在失去人心。


    必须得稳住,把这事过去了。


    白柯听着议论很无所谓,他能理解科莫村人对他的不理解。


    因为,他们的世界观念不同。


    他白柯懂得东西,科莫村的人一定不懂。


    就像他说给水田盖大棚,前世农村的人听了只会觉得很正常。


    只不过钢材换成了竹料,费时费力了些。


    “柯娃,别胡闹,不然村里的人会说闲话,你现在的身份,不能乱来。”


    白蒙凑近了,目光严肃的看着他,小声的提醒。


    白柯也是严肃的目光对上白蒙,语气坚决的说道:“我知道我在干什么。”


    “族老肯定不信,但是请相信我这一次。”


    白蒙看到了白柯眼里的坚决和自信,不由的被触动。


    年轻人,那个年轻的时候没胡来过。


    “好,这次我听你的。”


    “你说吧,你给水田盖房子要干嘛?”


    白蒙深吸了一口气,既然白柯要来事,那他也正好借此机会,看看他的能力。


    即便这事失败,以他的威望,在村里压下这件小事还是不成问题的。


    后面,白柯再来事,他就要多想想了。


    白柯想了想,大棚的原理和这里的人是说不清的,因为他们根没有这些知识的认知。


    但是他可以把自己的目标说出来,这里的人肯定明白。


    他吸了口气,一字逐个说的铿锵有力:“我盖大棚,可以增加清灵米的产量。”


    轰~


    围观的村民真沸腾了,白蒙脸色大变,先是一惊紧接着狐疑变成不信,又狐疑变成半信半疑。


    “我听到了什么?”


    “这娃子说给水田盖房子,可以增加清灵米的产量!”


    “荒唐、太荒唐了~”


    白蒙双手一压,止住村民的议论声,问道白柯。


    “你这话可要说清楚。”


    “事儿说大了,可是不好收回的。”


    白柯一句话解决:“你们行房事总得在屋子里吧。”


    静!


    语文课本上那个经典的比喻句可以出现了。


    所有人都被白柯的话雷到了,男人眼睛瞪的老大,心里直呼卧槽,好有道理。


    年轻的妇女羞红了脸,孩童懵懂无知,老人无声笑呵呵。


    行房事造人,增加人口。


    同理,清灵米增加产量,不就是在增加人口。


    “咳!”白蒙站在旁边有些尴尬,咳嗽一声,打破安静,把所有人拉回来。


    “白柯说的没错,世间万物都是这么繁衍后代,只是我们人族知羞耻,私密行事。”


    “可能,我们时常去田里走动,惊扰了清灵米的行事,致使他们不能繁衍,产量不高。”


    道理说通了,可他们心里仍旧觉得有点怪,但是怪在哪里又说不上来。


    反驳不了白柯。


    白蒙见没人再说事,也松了口气,看向白柯继续问道竹子的事。


    “这些竹子你想怎么做?”


    白柯已经算好一切,直接指挥起来。


    “八根半灵竹基部最粗的五米都截下来。”


    白蒙一挥手,同行的十八个人,两两来到一根半灵竹前,一个人拿金色的鲁班尺、一个取出丈大的鲁班锯。


    在半灵竹基部量好长度后,便开锯。


    咯吱~咯吱~咯吱~


    拉锯声无比的刺耳,但很快,白柯要的八根竹桩便有了。


    他继续指挥道:“截两根二十米长的竹竿,要粗细均匀。”


    不用白蒙挥手,四人直接行动,鲁班尺一量,确定位置,鲁班锯一架,左右横拉,很快两根竹竿就有了。


    “再截两根三十五米长的竹竿,这个不用管粗细,直接不要竹尾细的那头。”


    听到这,现场围观的村民顿时心里有了数。


    白柯说的这两个数字,正好是一亩地的长度和宽度。


    地基和框架有了,白柯这次怕说的不清楚,招呼十八人来到四根竹竿跟前,用手比划。


    “这根二十米长的竹竿,这里要往下面锯掉二十公分,让这根三十米长的竹竿这头可以搭在上面。”


    “然后这根三十五米长的竹竿也是一样,但是要反过来锯,让他可以反扣在这条二十米长的竹竿上面。”


    “剩下两根竹竿道理一样。”


    原理就是四根竹竿以双手掌心互扣的方式,增加稳定性。


    八根五米高的竹桩也是一样,平面凹下去一部分,可以让长竹竿的两头和中间固定在上面,形成一个六脚长桌模样。


    “明白!”十八人按照白柯的指挥,很快便完成任务。


    白柯指挥众人在原地把八根竹桩子立起来,然后四根竹竿按照掌心互扣,两头稳固的原理搭起来,确定没问题后,继续下面的步骤。


    削竹条。


    “削二十米长,七公分宽的竹条六根,三十五米长,五公分宽的竹条三根。”


    十分钟,九根竹条弄好,白柯继续指挥。


    “四条竹竿,都间隔五米打洞,二十米竹竿打三个洞,三十五米竹竿打六个洞。”


    “二十米竹竿的洞打五公分宽,三十五米竹竿的洞打七公分宽,要让长竹条和短竹竿配对,短竹条和长竹竿也配对,这样才能编织成一个竹网。”


    十八人很快领悟白柯的意思,讨论了几声就开始行动,鲁班尺一量,确定位置、确定洞的宽度,便用刀雕刻起来,很快便四根竹竿上打好了白柯要的洞。


    劳师动众花费这么多材料,白柯确实是发很了。


    指挥十八人原地组装好竹网,一个一亩大的竹网。


    围观的村民也惊呆了,事儿还真让白柯做成了。


    至此,距离白柯的设想还差最后两步。


    他取出装光石的盒子,来到地上的竹网里,这里有十八个网结。


    这是干嘛?


    晒谷场所有人的目光集聚在白柯身上,目光疑惑又期待。


    白柯运转神力施展消融术,嘴里念道:“金木水火土,光为火,火克木,消融!”


    咒毕术成,右手往盒子里一抓,摸出一颗鹅卵石大的白色光石往网结上按下去。


    白色光石触碰到竹条的瞬间,法光绽放,物质穿透物质,鹅卵石大的光石直接嵌入竹条,另一头从下面那根竹条冒出,露出大半截光石。


    这又是做什么?


    围观的村民还是没看懂,白蒙也没懂。


    白柯以白光为主、黄光为辅、红光、蓝光相容合的原则,在竹网上嵌入了上百颗光石。


    一时间,晒谷场上多了明黄色的光,围观的村民细看,又觉得是金色,可眼睛一眨,又看到了红色,再一眨又看到了靛蓝色、绿色、紫色。


    “走吧,把东西都运到我田里去。”


    白柯弄好这一切,招呼十八人抬着一亩大的竹网向田里走去。


    在众人围观之下,白柯的狠活在水田上组装好。


    上百颗光石释放的光芒,在田上水雾里幻化出了一道道小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