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苏怀……不需要任何人饶命!
    当听到抬棺鸣冤、抬棺进谏的刹那。


    朱元璋沧桑的眼神,不由得微微一怔,随即缓缓眯了起来,露出一抹危险的弧度。


    “抬棺鸣冤?”


    “看来……这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啊?”


    一旁。


    朱允炆也不由得露出一丝好奇。


    “此人叫什么名字?如此不识时务?”


    蒋瓛面对这位太孙,可丝毫不敢怠慢。


    毕竟。


    如今整个大明上上下下可都知道。


    皇爷已经老了,太子殿下也已经故去。


    或许没几年,太孙就要正式登基!


    锦衣卫只为皇帝服务。


    换句话说。


    朱允炆就是他蒋瓛未来的主子。


    “回太孙殿下,此子名叫苏怀,今年应该是十八岁!”


    “苏怀?”


    朱允炆听了后,并没有什么表情。


    名字而已,没什么稀奇的。


    反倒是朱元璋,有一瞬间的愣神,“十八岁啊……”


    “好!”


    朱元璋回过神来,“既然敢击鼓鸣冤,那咱也给他这个机会。”


    “给他纸笔,咱倒要看看,他要鸣什么冤?”


    “告诉他,若是将其父亲和蓝玉之间的瓜葛阐述清楚,若是牵扯蓝玉案不深,朕看在他年少刚毅,敢冒着必死的决心敲击登闻鼓,或可饶他一命!”


    蒋瓛听到后,有些愣神。


    看得出来。


    或许是对方,真的敢拿着《大诰》敲击登闻鼓的原因。


    所以皇爷对其有些欣赏。


    不过,皇爷饶命的前提还要是牵扯不深,如果真的牵扯蓝玉,还是要死!


    另外。


    皇爷没有说他的父亲,以及家人等等后果。


    那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就算牵扯不深,应该也只是饶他一人性命!


    “臣领命!”


    “你亲自去,把朕的意思传达清楚!”


    朱元璋再度说道,后半句话,更是用上了“朕”字,足以可见他对此事的看重。


    “是!”


    随着蒋瓛离开。


    朱允炆再度看向自己的皇爷爷。


    刚才皇爷爷的决定突然被打断,让他有些懊恼。


    此时,他不由得再度问道:“皇爷爷,那蓝玉等人……”


    按照心里的计划,眼下,就是他决定“斩立决”的时候。


    但突然听到刚才的登闻鼓,以及密信……


    “杀!既然已经下了决定,肯定是要杀的!”


    “若是能查清楚那密信事关造反,那时杀了,还有谁人敢鸣冤?”


    闻言!


    朱允炆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窃喜,“皇爷爷英明!”


    ……


    与此同时。


    承天门外!


    在登闻鼓响起的一刹那。


    不只是四周围拢的百姓已经越来越多。


    甚至在两旁的官府衙门,都有人被惊动连连走出。


    国朝六部、五军都督府、詹事府……甚至连太医院的人都出来,一脸震惊的朝着远处望去。


    户部尚书郁新。


    兵部尚书茹瑺。


    刑部尚书杨靖……


    以及吏部尚书同时领衔左都御史,最近几年身为洪武皇帝的红人,负责查证“蓝玉案”的詹徽。


    大明朝堂上的一应大佬,此时都被惊动,从庙堂之上走出来,看向那登闻鼓下,牵着棺椁的年轻身影。


    兵部尚书茹瑺,出来之后很快就从旁人的议论之中,知道了登闻鼓响的前因后果。


    然而,越是随着他清楚,就越是惊叹其的胆大妄为。


    “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眼下这朝堂内外,谁不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举动突然就吸引了当今皇爷的注意,这小子倒是胆大的紧!”


    刑部尚书杨靖一脸的不看好,“年轻气盛,最容易过刚易折!在这件事情上鸣冤,怕是加快自己的死路。”


    茹瑺摇头,“我看不见得,若是鸣冤是你我这些朝堂官员,皇爷怕是连给你敲响登闻鼓的机会都不给,但如果是百姓……”


    “百姓又如何?”詹徽终于开口,他冷眼看着远方,“根据皇爷命令,此次和蓝玉有所牵扯的,哪怕只是一点儿,宁可错杀绝不放过!”


    “此子的父亲和蓝玉有密信往来,这是足以抄家灭族的罪!”


    詹徽开口,纵然是茹瑺也不敢打断他的凌厉气势。


    几位尚书就这么好奇的看着。


    按照时间推算,皇爷命令也该来了。


    果然!


    当看到承天门处,一道飞鱼服的高瘦身影,带着浓郁的阴冷之色走出后。


    在场的几位尚书,都没有任何好感。


    但还是开口说道:“来了!”


    “敲击登闻鼓的是何人?”


    承天门外。


    蒋瓛已经带着两名太监走出,太监分别拿着笔墨纸砚。


    苏怀抬头。


    看向不远处,从服装和气势上,就和之前那位百户有天差地别的区别的锦衣卫。


    心知,登闻鼓终于是把那位洪武皇帝惊动了!


    如果没猜错,对方定然就是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


    正是他,状告蓝玉谋反!


    一个都指挥使,就算是天子近臣,但能密告当朝凉国公谋反罪名,要说没有上位授意?怕是傻子都不信!


    而苏怀更是知道。


    按照蓝玉案的始末。


    蒋瓛从头到尾,都不过是洪武皇帝的“工具”!


    正如之前的“胡惟庸案”一样,第一位都指挥使毛骧,在办完宰相案后,就被朱元璋为了平息众臣怒火处死。


    蒋瓛的下场,也一样!


    蓝玉等人身死后,作为刽子手的蒋瓛等人,也要被处死!


    朱元璋作为大明的皇帝,他在一众臣子的眼里,早已经脱离了“人”的情绪。


    百官,是他赐予他们权力,替他治理天下的工具!


    锦衣卫、皇城司等人,是他赐予权力,替他稽查、抓捕的爪牙!


    当年的农民、乞丐、和尚,和现在的天子。


    已经完全不是同一个人。


    在“帝王术”的运用上,他早已经炉火纯青。


    而此时。


    心中的念头倏忽即过。


    苏怀则认真的回答着,蒋瓛的问题。


    “民,苏怀,因家父涉及蓝玉案,前来鸣冤!”


    蒋瓛眼中闪过一丝不快,还喊鸣冤?到了现在,你这小子难道还不知情蓝玉案就是陛下要办的?


    鸣什么冤?


    明知故问!


    明知故犯!


    不过,碍于陛下之前讲得,蒋瓛眼神示意,一旁的太监很快端来笔墨纸砚。


    而蒋瓛则决定要给此人一些教训。


    他伸手从其中拿起笔。


    “陛下口谕,凡遇冤屈求门无路者,可凭《大诰》敲击登闻鼓,天子需亲自受理!”


    “既然你有冤情,就把你父和蓝玉的密信往来从实招来!”


    “如若和我们所查的证实,和主犯蓝玉牵扯不深,陛下念你年轻又有勇气,敢敲及登闻鼓,便可饶你一命!”


    苏怀抬头。


    因为此时融合海瑞模板的缘故,他对任何字眼、任何婉转的意思,都报以“仔细审视”的态度。


    此时。


    他就听到其中了其中的不对劲。


    饶自己一命?


    那父亲呢?母亲、妹妹呢?


    仅仅是因为自己敢敲击鸣冤鼓,牵扯不深的情况下,就能饶自己一命?


    但父亲和家人绝口不提,就已经代表了那位陛下的意思?


    可……


    这算什么?


    明明无罪,就是因为牵扯了蓝玉案,所以只能倒霉认栽?


    这一刻。


    苏怀的内心中,无法自制的涌现出滚滚怒火!


    融合的海瑞模板,更是让他在想通的一瞬间。


    就大怒道:


    “苏家既是冤屈!我父既是冤枉!”


    “何来的从实招来?何来的要让陛下饶我一命?那我的家人呢?那本该就受了冤枉的苏家呢?”


    “你告诉陛下!”


    “犯法就是犯法!造反就是造反!”


    “我苏家,一没有犯大明的法,二、我父亲仅仅百户,又谈何造反?”


    “没有犯法没有造反的前提下……”


    “苏家不需要任何人饶命!”


    “我苏怀……也不需要向任何人从实招来!”


    “如若真的犯了造反的十恶不赦之罪,自有大明律惩处!”


    他话语刚强,态度刚硬。


    这番话说出,又带着不容置疑的起势,顿时就让蒋瓛面色一变。


    【直言抒愤、刚正不阿,海瑞契合度13】


    就在这时,脑海中的信息流再度涌现。


    苏怀深知自己此时的情绪无比契合。


    顿时再度开口。


    “相反!”


    “若要生生造一场大冤案!”


    “便是有人因为一己之私,以私情操控大明律法……”


    “滥杀无辜!”


    “谋害忠良!”


    “视大明律如儿戏!”


    “彼时,这无辜之人的累累血债,终将记在这大明的国运之上!”


    ps:求鲜花、求评价票。


    继续开始更新,求数据支持!


    今天最少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