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陈年旧事
    李二陛下为了雪花盐,准备为李然召集大批熟练煮盐的工匠。


    李然当场就拒绝了。


    煮盐是不可能煮盐的。


    砍柴伐木耗费人工,破坏森林,进度虽然能快但是产量极低。


    日晒法就不一样了。


    海水引入盐田,分级蒸发到最后自然结晶就行了。


    虽然缓慢但是架不住产量巨大。


    只要盐田的面积足够大,想要多少盐都是时间问题。


    况且在雪花盐上市之前,李然也要考虑盐市上的存量问题。


    雪花盐上市之前不管是大小盐商手里都有库存。


    实力弱的盐商要是招架不住面临的就是破产的问题。


    李然还想利用现成的网络进行销售。


    自然要先保住现有的盐商,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雪花盐铺向整个大唐。


    “朕从未听说过不需蒸煮却能得到的盐,这也是雪花盐的独特之处吧?”


    李然卖了一个关子。


    “雪花盐不蒸不煮,乃是吸收日月之精华所得。只要吸收到足够的日月精华,届时自然就会出现。”


    “嗯?这可是仙家手段?”


    “陛下,此乃科学手段。”


    “嗯?科学是哪位仙家大能?朕从未听过。”


    李然:……


    原本只是一个玩笑,现在越想解释越解释不清,干脆就不要解释了。


    “陛下,臣的盐场前期需要大量的劳力,时间紧任务重。”


    李然这么说,李二陛下想都没想,大手一挥。


    “爱卿不用愁劳力之事,朕会命工部协助爱卿。只是朕有一事不明。”


    “陛下有何疑问?”


    “爱卿的四处盐场年产如何?现有的盐户将来该如何处置。”


    李二陛下考虑的事情也很长远。


    雪花盐问世之后,从事煮盐的这个百姓就会面临失业的问题。


    大量人口失业就会造成社会问题。


    社会的进步就是生产力的解放。


    那些失业的盐户就是李然想解放出来的生产力。


    “臣的盐场可是需要大量劳工,那些从事盐业的百姓无一例外都会得到一份适当的工作,陛下不必担心这些人会失去生活来源。”


    日晒盐产量巨大,但是需要的人手和煮盐相比会少很多。


    但是输运这块李然是需要大量人手的。


    整个雪花盐运转起来,李然除了一线劳工之外,运输、存储到处都需要人。


    除了这些,李然的全国包邮计划,自然要建立转运中心。


    转运路线也需要合理规划。


    这些到处都需要人。


    现有的盐户根本就不够消化的。


    只要将先后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达到的效果绝对是惊人的。


    “既如此,朕就等着看爱卿如何下这盘雪花盐的大棋了。”


    “还有朕有一事不明。”


    李二陛下的手指了指李然在纸上写下的突厥贸易上。


    “陛下是想问为什么臣打算和突厥交易?”


    “正是!”


    一提到突厥,李二陛下自然气不打一处来。


    “有钱为什么不赚呢?再说了突厥想买到盐引必然会花高价,那自然是要超出八百文的价格。只要盐利被大唐赚了就行了,不要在意细节。赚突厥的钱壮大自己不好吗?”


    李然有自己的计划,明面上的计划讲清楚就行了。


    至于割突厥的韭菜这块暂时先不解释了,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楚。


    李二陛下听完李然的解释脸上稍微好了一点。


    赚突厥的钱壮大自己,这个理由就很充分。


    “话虽如此,爱卿也应该稍加控制才行。”


    李然却不以为意,巴不得突厥买了所有盐引才好。


    “为什么要控制,臣巴不得让他们全部买干净了才好。用他们的钱财让百姓重建家园,强军再把他们赶回漠北岂不是更好。”


    李然有自己的考虑。


    “既然如此爱卿放手去做便是。”


    从中午一直聊到了太阳快落山,李然和李二陛下还有长孙狐狸差点就忘记了时间。


    李二陛下满心欢喜,长孙狐狸喜笑颜开,李然内心多少有点小激动。


    “对了,爱卿腰间玉佩何人所赠?朕能否看看。”


    李然从腰间解下那块穿越以来就一直戴在腰间的玉佩。


    “此玉佩臣从未离身。家严说和臣的身世有关。在碎叶河畔发现臣的时候玉佩就在臣的怀中。”


    李二陛下死死盯着手里的玉佩。


    “原来如此,朕懂了。怪不得爱卿如此爱护。”


    李二陛下表面上看似波澜不惊,内心却遭到了一记重锤。


    碎叶河那是远在西域,距离太原有万里之遥。


    种种猜疑在这一刻得到了验证。


    怪不得眼前的这位英俊少年郎和自己年轻的时候那么像。


    长孙狐狸也察觉了李二陛下的表情变化。


    看清李然腰间的玉佩时候,长孙狐狸就跟见到阿飘一样,完全就是懵逼他妈给懵逼开门,懵逼到家了。


    “这……”


    玉佩的材质是蓝田玉,雕琢的技艺很拙劣。


    那是自己的妹妹长孙无垢当年用心雕琢的。


    虽然做工粗糙了点,但是也幸好是做工粗糙,不然李然也无法随声佩戴。


    佩玉在大唐已然很流行,也分等级。


    雕刻及其精致的只能是王公贵族之类的佩戴。


    差点的也是书生文人佩戴,彰显自己是谦谦君子。


    平民百姓也有佩戴的,精致程度确是最差。


    豆蔻之年的长孙无垢对李二陛下一见倾心。


    李二陛下和长孙狐狸大小就志趣相投,交往甚密。


    经常进出长孙狐狸的家里就跟家常便饭一样。


    长孙无垢也亲切的称呼李二陛下为二郎,就是后世二哥。


    两人日久生情,在某个月圆之夜两人。


    偷偷尝试了一下不知名的果子。


    没想到李二陛下枪法绝佳,一击即中。


    这也李渊第一个三代子孙。


    那年,长孙无垢年纪尚小,原本以为这个孩子无法顺利生下。


    就在太原起事前夕,长孙无垢突然羊水破裂,诞下一名男婴。


    李渊原本紧绷的精神一下好了起来。


    这绝对是一个好兆头,老天庇佑李家。当即接受了刘文静等人的建议着手起事。


    战事一起,李家怕无暇顾及这对母子,便派人护送撤往后方。


    半道中,忽遇敌军突袭。护卫尽数被敌军所杀。


    长孙无垢身体虚弱命侍女带着孩子先逃。


    乱军之中这个孩子丢失了,李二陛下带人赶回来营救的时候只寻回了虚弱的长孙无垢。


    马夫和侍女已经惨死了。


    当年李二陛下和长孙无垢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情,秘密寻找了很多年最终毫无线索。


    这样成了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这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陛下!可是认得此玉佩?”


    李然发现李二陛下表情不对,自然也好奇这身体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社会关系存在。


    反正那个死去的不良帅不是亲生的他知道。


    李然的话把李二陛下的思绪打断。


    “朕看错了,原本以为的故人之物。”


    长孙狐狸啥也不敢说啥也不敢问。


    只能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不过有些事情现在看来已经是实锤了。


    “想来这位故人在陛下心目中极为重要。”


    “爱卿说的没错,十几年杳无音讯了,朕甚是想念。刚才我们说到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