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知青
    “老方,走了啊!”等人坐稳当了,赶车老头儿,回头跟刚才说话的男人喊了一嗓子。


    “得嘞!李叔你慢走啊!回头找你喝酒!”


    “行,有空就上家来。”李老头答应一声挥着鞭子“啪”的一声,牛车慢慢悠悠的往前走了。


    车上车下的聊天不方便,而且女主他们四个显然被折腾的不轻,谁也没有聊闲天儿的欲望。互相简单的打了个招呼就抓紧休息了。


    尽管牛车上面有股子味道,到几个人也没精力嫌东嫌西了,往行李上面一靠就不想动弹了。土路很颠簸,这几天没有雨,牛车后面尘土飞扬,蔡晓玲几人也只能加快脚步,走在侧面。


    这里面也就蔡晓玲还算有点儿活力,一边走,一边还有心情欣赏一下风景,顺便跟直播观众打屁。


    【这地方不错啊,风景如画,除了偏远星系已经很久没看到这样的景色了。】


    【主播,你这什么时候能开共享功能啊,想呼吸一下古地球的新鲜空气】


    【共享功能是个什么意思?都共享什么?】


    【就是共享主播的嗅觉味觉,或者是触觉,系统虚拟的。】


    【嗷,那估计得等主播我升级了系统才可以。】


    【主播加油啊,打赏走一波……】


    有一个带头蔡晓玲的直播屏幕就被打赏特效淹没了。


    即使有直播间分散了注意力,蔡晓玲也感觉渐渐开始腿脚酸疼,郑梅君她们两个就更不用说了。


    李老头也注意着她们的状态,约摸着,走了一半的路程,车上的四个人就被提醒真跟她们换了位置。


    蔡晓玲这是时候还是挺清醒的,虽然这是书中世界,不过这本小说比较清新脱俗,女主身边也是挺多麻烦事,但是不论是女主还是女配都不是那种自命清高,蛮不讲理的人。


    这会尽管有些不情愿,也没有说什么,人累到一定程度是没有聊天欲望的,所以这一路也没人说什么话。


    走了差不多要一个半小时,一群人才算是晃晃悠悠的到了地方。


    这会儿已经中午了,村里人都回家做饭去了,所以一路上也遇上什么人,牛车一直把他们送到知青点,他们七手八脚的拿行李的时候,李老头已经去敲门了。


    开门的是一个20多的男知青,又黑又瘦的。


    “陈东,这是新来的知青,住的地方你们自己安排吧,有事就去找茂才哥。”


    “行,麻烦你了,李大爷,进来喝口水呗?”


    “不进了,你们自己安排吧,我这下午还有事儿。”


    “谢谢李大爷。”


    “麻烦李大爷也了,”


    “李大爷慢走。”


    蔡晓玲她们跟李老头儿到了谢之后就跟着叫陈冬的知青进了知青点。


    “我叫陈东,男知青的代表,现在知青点有7间房,一个大屋,之前我们人少,就集中睡在那两屋了。


    现在男知青那屋还能睡,睡一个,女知青的屋里能睡两个,剩下还有六间小屋,你们看着分配,不过一直没住人,你们选好房子,自己再收拾收拾。


    先找个地方把东西放一放,收拾一下就出来吃饭,已经把你们饭给做出来了,等回头领了粮食,再把中午的补上,院里有口井,你们要洗漱就去拿打水。”


    陈东一边带他们往里走,一边给他们介绍每个房间的位置。


    遇到的老知青也之前先点头打个了招呼。


    这个知青点是,村里唯一的一间装瓦房,建国前是地主家的房子,后来打仗的时候遭了鬼子,村里人是十不存一了,现在的村民都是后来被分过来的。


    中间是一间正房,进门就是堂屋,两个灶台,两口铁锅,放了一张大长桌,平时吃饭都在这。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一个卧室,后来打仗的时候遭了鬼子,村里人是十不存一了,现在的村民都是后来被分过来的。


    这个房子当时的归属也闹了很久,谁都想住,谁家进去,其他家都有意见,后来干脆谁也别住了,直到知青来了,就干脆给当了知青点。


    几个女知青进女生这边的大屋看了看,就一铺炕,不是很大,满打满算也就只能睡四个人,一商量还是都住到其他屋子里。没必要一起挤着。


    “我觉轻,自己睡那个小屋,正好那屋的炕窄巴”六个小屋里有一个是最小的,应该是以前的杂物房之类的,炕都是后修的,正好符合蔡晓玲的需求,她也就先提了。


    主要是她的秘密比较多,以后还想要偷摸的改善一下伙食,人多不方便。


    “那咱俩住一屋?”郑梅君跟张胜男本来就比较收悉,这会儿自然也就住在一起。


    剩下的女主,和女配,自然也就住一屋了。


    六间小房间是左右各三间,蔡晓玲选的小屋是靠近大门口,进屋左手边靠里边就是炕,也就是六七平米的样子,目前什么都没有。


    土炕上没有铺东西,也就两米长不到一米八的宽度。


    蔡晓玲把两个大包放炕上,拿出衣服,脸盆和毛巾香皂,打算先打点水把身上擦一下,换身衣服。


    跟直播间的观众说一身,就把直播关了。


    到井边发现徐大同,和徐小同俩人也正打水呢,看见蔡晓玲来了,徐大同就把先打上来的水桶拎给了她,一看她年龄小,也就是顺手的照顾。


    “呐,给你倒盆里。”


    “不用,我自己来就行。”


    “一桶水又不费什么劲儿,别跟着客气了。”徐大同摆摆手,一脸不在乎。


    “那多谢徐大哥了,以后有什么用上我的,你就说一声”蔡晓玲说着,也就没客气的接了。


    “行了,赶紧回吧。”


    “诶,先走了啊。”


    拿水回屋,把门插上,大概擦了一下,蔡晓玲就抖着一身鸡皮嘎达,赶紧套上了衣服,快十月的东北本来就不暖和了,刚打上来的井水也是冰凉。


    那滋味儿,冰冰凉,心飞扬。


    收拾好了拿着包里的碗筷,去了中间的大屋,饭已经上桌了,蔡晓玲是最后一个到的。


    “赶紧来上桌吃饭,粥和干粮在锅里,你自己盛。”说话的是一个圆脸的女知青。


    蔡晓玲也没扭捏,照着女知青指的大锅过去,盖帘儿上还有一个杂粮饼子,下是大碴粥,就是玉米磨得粗粒子,加上豆子,熬的。


    桌上是一盆炒白菜,一盆萝卜汤,还有一碟黑黢黢的咸菜,应该是芥菜疙瘩。


    杂粮磨得粗,一口下去都剌嗓子,但是现在乡下都这样,尽管不好吃,蔡晓玲也强迫自己,细嚼慢咽的吃下去了。


    “既然来了新人,大家就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陈东,辽省人,刚才已经认识了,今年24,下乡3年。”


    “我叫黄家强,海口人,今年18,下乡3年。”说话的是一个南方口音的男知青,长得很白净,说话轻声细语的,个子不高,有些瘦。


    “冯百川,东省人,今年21,下乡三年”蔡晓玲打量着说话的人,心里自己上弹幕,毕竟这是男主吗,


    长得是挺帅,浓眉大眼,高鼻梁,气质好冷,身高185,一身腱子肉,大长腿,在这个年代,绝对是鹤立鸡群,为啥打一眼就知道,这不是书里写的么。


    爸是军人,妈是老师,前几年起风的时候也受了牵连,现在在50里外的农场,男主下乡主要是为了照顾父母,这美强惨的人设,啧啧……


    “我叫花兰芳,今年21,苏省的,去年下的乡,女知青这边我负责,有什么事儿以后可以来找我。”先出声的依然是之前的那个圆脸姑娘。


    花兰芳长得比较敦实,倒是不胖,也不丑,很有朝气。


    “我叫陈丹阳,今年19岁,牡丹市的,也是去年下的乡,”陈丹阳坐在花兰芳旁边,声音很清亮,长得就是一般人,说话的时候一直笑眯眯的。


    接着新知青也各自做了自我介绍,徐大同今年18,徐小同17,至于为什么一起来了,书上写是因为让后妈给逼得,本来应该是后妈的大儿子下乡,结果他后妈一哭二闹三上吊,他爸也是个耳朵软的,就把徐大同给舍了。


    对于下乡,徐大同倒是无所谓,本来在家也是不受重视的,但是他怕自己走了,下次自己弟弟肯定也是一样的情况,最后俩人一商量,徐小同也偷偷跟着报了名。


    王丹丹,17,就是哈市的,地道的东北人,长得很艳丽,不过那都是假象,张嘴就一股大碴子味儿,蔡晓玲还记得王丹丹刚跟她们打招呼的时候,郑梅君,和张胜男那个诧异的表情。


    她家里就她跟她哥俩个孩子,她哥结婚了,她就来了。


    女主吴雨欣,也是燕京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最是重男轻女,她在家里排老三,据书里的描写,平时住在姥姥家。


    至于为什么穿的这么好,那就得说说女主的金手指了,复制空间,也就是说只要她用手碰过的东西都可以复制粘贴出一模一样的,数量无限,空间也是能自我发育的,时间静止,现在已经可以种出粮食了,你瞅瞅人家这个命……


    “”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