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不是一般的能耐
    得到消息的顺妃去找渊政帝告状。


    可是她晚了一步,郁墨之已经先一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渊政帝,就连李家欺男霸女,仗着顺妃的势为非作歹的证据,郁墨之都给她准备好了。


    顺妃还没开口呢,渊政帝就把证据甩到了她的脸上。


    顺妃也因此被降了妃位,变成了嫔,更是被渊政帝好一顿斥责,李家还顺带被抄了家。


    顺妃真是要恨死娘家人了,本来大侄子被打,跑她面前告状,她得知郁墨之亲自到刑部捞人,因此没敢轻举妄动。


    可她没想到李家竟然还敢凑上去招惹那位准墨王妃。


    李家被打砸洗劫,满城皆知了,她若不能为李家出头,以后还不被人看轻了?


    现在可好,什么都没讨回来,还把自己搭了进去。


    经此一事,众人也看出来了,墨王是个护短的,他那个准王妃是个野蛮的。


    君七为非作歹……呃,这话似乎有些过了,她顶多就是横行霸道了些,还有不太好惹,还算不上太坏。


    最主要的是她那个不问是非的准夫婿,好家伙,媳妇儿在前面“冲锋陷阵”,他在后面给她撑腰带扫尾,要不要这么称职?


    随着李家以迅雷之势退出京城权势中心,放榜的日子也到了。


    果然如君七所料,何少轩擦了个边儿中了三甲,只不过这个成绩对心高气傲的何少轩来说并不是那么能接受。


    他的目标是一甲,而不是好几百人的三甲。


    而君七也不能接受,好在她已经有了让何少轩跌落尘埃的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姚公子倒是高中了二甲,这为一进京就没遇到好事的姚家人的脸上添了抹喜气。


    看完榜,姚家人马上就把早就收拾好的行囊放到了马车上。


    这京城太危险,他们可不敢再留了。


    还是家里好呀,他们姚家在地方上也算是有头有脸的大户,有什么事当地的官儿老爷也都会给他们点儿面子。衛鯹尛说


    哪像京城,权贵一抓一大把,压都能压死你,还有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人,没点儿能力啥时候死翘翘了你都不知道因为什么。


    简而言之,京城这地儿不是他们能混的,他们还是赶紧撤吧。


    “何姑娘”姚母把一包东西放到君七的手上道:“此一别还不知能不能再见,你帮了我们这么多,我们也不知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来感谢你,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你不要嫌弃。”


    君七打开,除了一些首饰珠宝外,还有两身女孩子的衣裙。


    衣裙布料上乘,花色看起来很是漂亮。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盒子,盒子里是一叠银票。


    “不嫌弃,怎么会嫌弃呢……”君七眼睛亮晶晶的把包袱抱到了怀里。


    这姚家人是真会做人呀。


    “何姐姐再见,何姐姐我有时间再来找你玩儿……”姚小丫头依依不舍的被母亲拉上了马车。


    君七挥手跟他们告别,等马车走远了,她抱着东西喜滋滋的转身迈步离去。


    马车上,姚母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道:“瞧我这记性,都忘了问何姑娘是哪家人了,我还想着回去给她寄些好东西呢。”


    不知道是谁家的往哪里寄?


    姚母这几日净忙着安抚女儿了,外面的事有姚父和儿子两个大男人操心,她也就没理会。


    姚父和儿子对视一眼,姚父道:“你就别瞎操心了,人家能看上你那点儿东西?”


    “听你这意思,难不成何姑娘还有什么大的来头?”姚母听出姚父话里的意思问道。


    说实话,即便君七把她女儿救了回来,她也从没想过君七会有什么太高的身份。


    因为君七的言行举止跟京城的大家闺秀相去甚远。


    “曲阳侯府大小姐,咱们大越的杀神墨王的准王妃,你说来头大不大?”他当初乍然听到这消息时也是惊的不轻。


    主要是毫无准备,他也没想到那么个见面笑嘻嘻,脾气有点儿大,但挺好相处的小姑娘居然身份这么高。


    姚母张大了嘴巴,半晌道:“你没弄错吧?”


    “她带着墨王府的侍卫把李家砸了个稀巴烂,还把四妃之一的顺妃给拉下了马,这满城风雨的我怎么可能弄错?”


    姚父道:“为夫后来打听才知道,京城的人都知道她的大名,也就咱们外地来的不知道。”


    姚父觉得那小丫头混的满京城没有不知道的,真不是一般的能耐。


    姚母缓和了一下受惊的心情想了想道:“妾身觉得何姑娘不是轻视别人的人,总之人家帮了咱们大忙,妾身回去准备些东西也是应该的。”


    姚父想想也是,于是提醒道:“到时候寄东西往墨王府寄,可别寄错了地方。”


    姚母不明所以的看着他,姚父解释道:“何大小姐跟曲阳侯府关系不睦,满京城无人不知。”


    接着姚父就把打听到的君七从小被偷换,在仇人家里受苦受罪,后来曲阳侯府还养着仇人的女儿对她颇为苛待的事讲了一遍。


    姚小丫头听到君七受过这么多苦,还忍不住哭了起来。


    姚母也是唏嘘不已,这更加坚定了她要给君七多多送好东西的决心。


    曲阳侯府那些人没人心,她可得有良心。


    放榜当日,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刘央也回到了家里。


    他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刘若云关进了祠堂。


    这次谁都没有求情,因为刘若云真是错的离谱,只关她进祠堂都是因为没有酿成大祸的原因。


    祠堂里阴冷无比,晚上更是一个人没有,吃喝也都精简的很,关键是刘若云还得每日跪在冰凉的地上反省,她只抗了两日就受不了了。


    她嚷着知错了,可刘央并没有心软,直到第五日,刘若云发着烧昏倒在祠堂,她才被放了出来。


    刘夫人虽心疼女儿,但她也明白,不给女儿点儿教训,她永远都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


    刘夫人一边照顾刘若云,一边在她的床边跟她摆事实讲道理。


    刘若云只乖巧的听着,看着好像又回到了那个虽然懦弱,却乖巧听话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