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来者不善
    应宁很快就接到了口谕, 她挑挑眉,笑了。


    想不通的是应文雪,她虽然接受了妹妹与妹夫和离, 但总觉得姨母应该会不准许才是。


    怎么能这么痛快就答应了呢


    只是她坐在书房问这话的时候, 应宁只是在旁边懒懒靠着书架看书, 神情很是温和。


    应文雪忽然就噤了声。


    也许心底里她不是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的。


    只是已经习惯了宠爱,当久了天之骄子, 就很久没有低下头看看深渊了。


    后面她就很干脆利落的把应宁赶走了, 颇有些眼不见心不烦的样子“去去去,姨母下了口谕,让你禁足, 你也别在我院子里待着了。你从今天起,就好好待在你院子里, 别出来招人眼。”


    应宁点点头,捧着书往外走, 走到门口她回头“姐姐,你别多想, 有空闲还是想想怎么哄姐夫吧,还有, 我禁足时, 帮我多照看一下阿鹤。”


    应文雪这小王八蛋就不该关心,尽往这些天她的痛点戳。


    主要是她真不知道怎么招惹了自家夫郎啊


    应文雪烦躁的抓抓头发“滚”


    应宁麻溜滚了。


    禁足对她来说不像惩罚, 更像嘉奖。


    整个正月, 她都困在屋子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好不逍遥快活。


    哦, 还有一些些有趣,来自整天邀宠的小九。


    这位属实是个能屈能伸的人物,而且越挫越勇,学习能力超强。


    感觉就和应宁杠上了似的,每次争着抢着要服侍,每次花样百出,技术越来越精湛,可惜每次应宁都是用完就扔,绝不允许他留在床上过夜。


    这人也明明知道结局,但是每次都不死心的要往床上爬,然后结果就是被应宁踹下床,安安分分的去睡小榻。


    这个时候就是应宁的快乐源泉,她能静距离观赏一些情绪克制方法和变脸。


    虽然每晚结束后小九都很憋屈,但是由于他第二天的春风满面和志得意满装的很好,一时间,在应宁的院子里他的身份节节攀升。


    已经成为了应宁的新宠


    从青叶悄悄呈上来的消息看,府里的小侍人又酸又仰望,私底下都喊他“狐狸精。”


    应宁


    她有意没有戳破,而是放纵了这个假象,她想看看小九会不会露出狐狸尾巴。


    但是没有,这位好像已经忘记了他的目的,在应宁看来,他现在爬床的目的在于跟应宁较劲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已经不止一次了,应宁看见他对着大床露出诡异的目光。


    实在是一个不怎么合格的对手。


    在禁闭期间,应宁还迎来了元宵。


    姐姐姐夫怕她不能出门烦闷,都给她送了一盏花灯过来,又特地过来陪她吃了元宵。


    妻夫两个的矛盾虽然还没解决,但在应宁面前还挺和睦,应文雪大约是感觉到了,目光亮亮的看向阮朔,可惜出了院子阮朔给她的又是一张冷脸。


    也不怪阮朔生气到现在,正月期间作为世女的应文雪一直外出走动,今日这个酒宴,明日那个集会,每次回来身上都有男子用的香薰味道,而且因为应文雪一心想要赔礼道歉又找不到方向,干脆向同僚请教后跟阮朔回禀行程。


    然后阮朔就听到,今日应文雪又遇见了哪家公子,才华尚可。


    明日见了哪家郎君,活泼开朗。


    就是独狼族族长带来的那位白术,都经过应文雪的嘴在阮朔耳朵里来来回回好几次。


    阮朔能给她好脸色就怪了,于是妻夫两个继续僵持。


    除了来自姐姐姐夫的关心,前夫沈知鹤心里也愧疚,亲自做了元宵和花灯给应宁送过来。


    已经吃过一碗的应宁表示吃的很撑,她看向一心期盼她多吃点的沈知鹤,晃了晃勺子里的元宵“要不你也一起吃吧,我一个人还怪不好意思的。”


    元宵在勺子里滚啊滚,仿佛蹦蹦跳跳的小鹿在沈知鹤心里乱窜。


    他内心动摇起来,过完年后他就没和应宁同桌用过膳了,元宵节又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这样特殊的时候他很难抑制住渴望。


    而且怀孕以后他没什么特殊反应,就是胃口越来越好了,看着应宁吃的香,他也馋。


    他吞了吞口水,矜持道“那我就吃一点应应景吧。”


    应宁看他故作矜持,没忍住笑了一下,就把沈知鹤燥红了脸。


    沈知鹤送来的汤圆有十个,取得十全十美的意思。应宁就取了小碗过来,分了他五个,然后递过去。


    沈知鹤接了过来,垂着头慢慢吹冷,虽然怀了孕,但是总体来说他还是纤瘦的厉害,只有腹部突起,虽然最近胃口变好也只是比原先吃的多一点点,五个元宵吃下去也差不多饱了。


    他现在听家里老爹爹的话是少食多餐。


    怕两个年轻人没经验,应宁的父亲,姐夫阮朔都给寻摸了经验丰富的老爹爹照看沈知鹤。


    这次和离风波后,君后在皇帝的示意下也给沈知鹤安排了一个宫里的老爹爹过来照顾,甚至还专门题字夸了沈知鹤“秀外慧中,温婉贤淑”。


    这个夸赞表示了皇室的认可,加上皇帝对应宁的申饬,也算是堵住了外面对沈知鹤纷纷扰扰的流言。


    当然,两个人肯定还是会受一些影响的。


    在这方面,世人就对应宁宽容很多,虽然也有说她荒唐胡闹的。但是也有人自动为她辩护。


    沈知鹤也还好,他养胎,深宅大院的门一关,他就什么也听不到了。


    云诏在这方面的接受度也相对高一些,议论声少了很多,大部分议论还是集中在京城。


    等到元宵过完,正月结束,应宁的禁足也解了。


    这个时候天气已经慢慢转暖,各个城池和村子已经准备起春耕。云诏府有例可循,一切进行的有条不紊。


    合安府在这方面就有点抓马了。


    之前的洪灾已经死过一批官员,现在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带着镣铐进了牢里一一等候审问,但是大概率最后也是逃不了死路一条的。


    合安府现在能办事的官员官大归官大,但都不是做这方面的。


    韩将军要招安,春耕她是一窍不通。


    程尚书是钦差,除了贪污案子外,她不可能贸然插手这里的政事。


    其余没抓进去的官员,平日里在合安府也说不上什么话,手里更没什么权利。赶鸭子上架,指靠她们也是磕磕绊绊的。


    再加上一批起义军带走了不少壮劳力和合安府本就不多的百姓,春耕都没有什么人。


    合安府上上下下可谓混乱一团,但是情况再怎么糟糕,春耕也是必须要进行的。


    如果今年的春耕做不好,来年起义的事情很快又会重演一遍。


    因为前三年的洪灾对这里的土质进行了严重的冲刷破坏,前两年合安府收成都并不好,若不是朝廷免了税,现在的本来就少的百姓至少还要饿死一半。但即使如此,很多家家户户也都是吃不饱的。


    再加上洪灾过后的修筑堤坝,征发徭役,抽掉了大部分劳动力。家中留下的都是老弱,没有余钱进项,也没有人对土地精耕细作,每年的收成也就更差了。


    因此百姓别说修养生息,日子和洪灾期间相比,三年了不仅没什么提升。甚至还越混越差。


    这也是为什么当地百姓轻易就反了的原因。


    现在新的一年开春了,一批贪官进了大牢,剩下的百姓还是都盼望着搞好春耕的,等到秋收也算有个好收成,日子也能有点盼望。


    但是现在她们苦恼于没有好的粮种,也没有钱购买,也没有壮劳力参与春耕。


    四皇女应时昕是很想在这个时候做出一番功绩来的。她不想只是给两个大人打打下手。因此她听从了身边的伴读,谋士给出的建议,也是准备从春耕下手。


    只是这些人虽然知道春耕的重要性,但大多是世家子女,她们跟商场在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对待春耕只有方法,毫无实践,还都是十分体弱的书生,五谷不分,想要实践也没有办法。


    而且合安府的情况复杂,巧夫难为无米之炊,一行人折腾了许久,也没有折腾出一个具体的章程。


    气的四皇女在书房大发雷霆。


    “区区一点小事也办不好,我要你们有什么用”


    “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就要看着它从我们手里溜走吗”


    “平日里读了这么多书,临到要用了,个个都是草包。”


    一群谋士伴读等都垂下了脑袋,心里也不无怨愤。


    那这合安府,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好的种子也没有,她们怎么组织百姓春耕呀


    一家人都是剩些老弱病残,捡捡石头块,拔拔野草还可以,让她们把土地翻一翻,当场人能倒下去三四个,还有可能以后也就起不来了。


    谋士们越想越沮丧,现在就很想把之前提出春耕建议的人拉出来打一顿。


    但是想想还是作罢,当初提出春耕建议的时候她们也其实也是很感激的,因为这解救了她们的一次挨骂的。


    这就涉及到四皇女应时昕了。


    年前皇帝询问韩将军和程尚书四皇女应时昕如何,两位大臣都只给了一个官方夸赞的评价,真实的情况也就是尚可。


    皇帝听懂了话外之音,就特地带了口谕私下斥责了四皇女。这件事情瞒得住别人瞒不住合安府这个圈子里的人。


    四皇女虽然生气恼怒两位大人没有多夸夸她,但自己也是有点心虚的。


    因为之前她们忙着审案,忙着招安,合安府的官员几乎停摆,所有人都忽略了百姓,也所有人都忽略了这是一个冬天。


    等到大雪压塌了屋子,造成百姓受伤死亡,还有不少体弱的人因为寒冷冻死在这个冬天,每天丧乐不绝,一群官员才意识到这件事情做的不到位。


    这责任仔细想,就和四皇女应时昕脱不了关系。


    因为皇帝要求她从旁辅助,其实就是希望在程尚书等查案的时候,她要撑起合安府临时政事。但她明显没有撑住,因此程尚书和韩将军知道这件事后没有在皇帝面前夸她,她虽然心底愤怒,但表面甚至还要承情的。


    这也是为什么她急着要表现的原因,回京以后如果被人攻讦,她好歹也是有功劳的。


    因此春耕眼看着做不好,她才暴跳如雷。


    “别人都能做的好,为什么你们就是做不好”


    她手拍在案几上,脸上都是怒意。


    这句“别人”却仿佛是个提示。


    “四皇女殿下,长乐亲王府就在云诏府,而云诏府与合安府相邻,你的表姐,表妹都在云诏府,我们没有银子,何不去找云诏府借一些,帮帮忙呢”


    “您与世女关系不错,不如先从云诏府赊欠一些粮种或者银两。”


    “至于壮劳力,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


    四皇女眼睛一亮,这虽然不是全部解决了,但也算是解决了一部分问题。


    她可是记得应文雪这位表姐的,这位表姐历来大方和善,与她也算有些交情,再说大家都是皇室子嗣,肯定愿意帮帮忙。


    “不错,不错,终于有一个肯动脑子了。”


    她夸赞两句,然后又皱眉头担忧起来,问道“如何借呢母皇会不会不高兴,觉得我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还要出去借壮劳力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毕竟她们到底已经有许多年没见面了,突然张口总有些突兀,而且云诏府自己也是要春耕的,不借也说得过去。


    一群谋士伴读连忙思索,脑子快的已经抢答了“四皇女殿下,你肯定要坐镇合安府,不如就派一个人手持殿下的信件代表殿下去长乐亲王府找应世女商量。”


    “只要我们把春耕做好,陛下肯定会很高兴的。”


    “壮劳力的问题不妨一起写信问问应世女她在云诏管事两三年了,说不定有什么好法子呢。”


    四皇女点点头,她虽然不觉得应文雪会有什么好法子,但这件事情问了不吃亏,不上当。若是应文雪的拿出法子来更好,毕竟她是最后领功劳的。


    若是应文雪拿不出法子来,她也不亏,甚至还有了一个人兜底。


    这天下也不是她一个人想不出法子来呀。


    她当即手书了一封书信,言辞恳切地表明了合安府现在的困难,然后希望能够得到表姐的帮助。


    只是书信写好了,那派谁去呢


    四皇女应时昕环视一圈,并没有找到很好的人选,这个人最好要和长了亲王府熟悉一些,不然都不好开口,也要让长乐亲王府不好推诿。


    这时候处在阴影角落里的江夏动了。


    这段时间她的日子十分难过,在合安府整个圈子里都不受欢迎,议事的时候都被挤到角落里去,平日里也没有了发言的机会,甚至遭到了主子的厌弃,四皇女应时昕是不肯多看她一眼的。


    若不是还没回京城,说不定她早就被踢出这个圈子了。


    体会过风光的人,最不能接受这样的落差。因此她迫切的想要自救,从这一次的送信上,她看到了曙光。


    她激动的身体都颤抖起来,挤开前面挡住她的两个谋士,跪到应时昕脚边“四皇女殿下,这件事情我可以去做。”


    应时昕皱了皱眉,颇有些嫌恶看了她一眼,这样不知感恩的人,她并不想用,而且她已经计划好了,等她回到京城,她一定要换掉这个伴读。


    因此她往后退了一步。


    江夏怎么能容许她退,她拉住她的衣角,说出她的筹码“我和长乐亲王府有些渊源,更好帮殿下开口。”


    “哦”


    “长了亲王府二小姐和离的那位主夫是我的表亲。”


    四皇女目光微动。


    “这次和离陛下也斥责了是二小姐荒唐,对我表亲多有亏欠。如果长乐亲王府推诿,我可以让这位表亲说说情。”


    四皇女思索一下,她可记得应文雪最宠爱的就是她那位妹妹了,她无缘得见的表妹应宁,这件事情十分可行。


    不过他不会轻易就把这个机会交到江夏手里,因此她目光凉凉的看向江夏。


    江夏咬牙,心底暗生恨意,表面却砰砰磕起头来,表示出感激涕零的模样。


    她也打探出了一些消息来,知道四皇女厌弃她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感恩,现在四皇女作派就是要拿捏她,训狗一样训她,让她知道感恩。


    因此她忍着屈辱折腰“只要殿下愿意再给小的一个机会,小的一定肝脑涂地报答殿下恩情。”


    应时昕这才淡淡笑了笑“那你去吧,若事不成”


    声音里饱含的都是威胁。这并不是吓江夏的,她知道,如果她去了却没有借出银钱或者粮种来,应时昕一定会彻底厌弃和迁怒她。


    到时候不止伴读的位置不保,很有可能会悄无声息的丢了性命。


    因此她垂下头,眉眼里划过狠厉“江夏一定不辱使命。”


    她很快出发前往云诏,只是到了云诏,因为没有十足的把握,她并没有先拜会这边的知府,也没有去求见应文雪。


    为了万无一失,她先去打听了沈知鹤的消息,想要见沈知鹤一面,然后让沈知鹤从中引荐。


    应宁很快就收到了消息,有陌生的女子在沈知鹤的宅邸转悠,看着很有些居心不良,因为别人暂时只是转悠,她们也没有贸然抓人,只是先通知了应宁。


    应宁皱眉,为了保护沈知鹤和他肚子里孩子的安全,她是暗地里派人守着沈知鹤的宅邸的。就怕京城沈家或者别的什么人起了其他心思。


    没想到竟然真的有人来招惹。她当即收拾收拾就带了仲守过去沈知鹤的宅邸。


    只是到的时候,那个陌生的女子已经离开了,不过守在这里的护卫还是给应宁了一张小画像。


    应宁也担心误伤,虽然这个概率很小,但她还是拿着小画像就去寻了沈知鹤,让她辨认一下。


    沈知鹤也不在府邸里,开春了,他的肚子负担不大,他就想趁着这个时候把他的绣坊建立起来。


    正好姐夫阮朔正在跟应文雪冷战,有的是空闲,也专门抽出空来帮他。


    他们在云安城繁华的地段买下了一个铺子,这两天收拾好以后,沈知鹤见天的都去铺子里盯着新进的布料和绣线,也把控里面一些时兴的花样。


    应宁就寻着铺子过去了。


    只是她到的时候已经有些不对。


    沈知鹤也没有想到会在云诏看到江夏。


    他刚刚出绣坊,还没有登上马车,就被人喊住了。


    “表弟”第一声的时候沈知鹤没有意识到再喊他,大约是他没有回应,那边直接喊了第二声。


    “知鹤”


    沈知鹤就寻着声音望过去,然后就看见了瘦了一圈的江夏风尘仆仆的站在绣坊对面,看他的眼神都是冒着光的。


    沈知鹤狠狠皱眉,下意识的还有些恐慌,他拉了拉明显也被吓到沉书沉墨,催促道“快,我们回府。”


    无论江夏为什么出现在这里,还特地来寻他,对他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沉书沉墨都知道轻重,搀扶着他的手,就要往马车里扶。


    对面的江夏脸上就一下阴沉了下来,她之前还高兴自己运气不差,竟然在回客栈的路上就遇到了沈知鹤呢。结果没想到,沈知鹤竟然避她如蛇蝎


    这让她回忆起了合安府遭受排挤厌弃的时光。


    别人排挤厌弃她也就罢了,沈知鹤凭什么


    一个被和离的下堂夫


    一个她抛弃悔婚的翰林之子


    她只觉得受到了折辱,也感受到了对比后的落差。


    尤其现在的沈知鹤神情轻松明快,衣料车架皆是上乘,肚子还微凸,出门前呼后拥,一看就过得十分好。


    凭什么她跌落成泥,沈知鹤被和离了还要众星捧月


    她眼里闪过嫉恨,理智一点点消失“知鹤,你不记得我了吗我曾经和你”


    沈知鹤抬头就看见她疯狂的模样,他一阵心悸“住口”


    “有什么事过来说。”


    江夏看了看他前后左右护卫着的人,理智终于回来了一些“你让他们都退下。”


    沈知鹤皱眉,并不同意,他现在怀着孕呢,一看江夏的神情就不对,他怎么可能放心让护卫退下,单独面对江夏。


    江夏抓了抓袖口,她能感受到袖袋里信纸的轮廓,这让她更冷静了一些。


    她不能毁在这里,她以后要爬的更高,更远,不能为了一个小小的沈知鹤就毁了。


    于是她的声音温和下来“放心,我不会对你做什么,只是有事求你,表弟。”


    她看了看沈知鹤的肚子,继续保证到“你肚子里的孩子也是皇孙。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动的。”


    沈知鹤踌躇了一下“我要带上沉书沉墨,有什么事情进绣坊谈。”


    江夏看了一眼,应了。


    一行人进了绣坊。


    因此应宁赶到时就看到沈知鹤身边的爹爹神情凝重“二小姐,有一个陌生女子和公子进了绣坊,看着来者不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