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农耕
    夜色深沉,虽然已经到了春日,倒是京城吹来的晚风里,依然带着料峭冰霜的寒意。


    郭斐站在巷子里,看着推着小摊卖馄饨的老人逐渐走远,都忍不住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真是暗流汹涌啊……一年前他负责押送张家人去北境,那个时候谁能想到,那一大家子佝偻着背,神态萎靡的流民,在一年之后,竟然能把密探安插到京城来了。


    郭斐又扭头看向了皇城所在的地方,夜色渐浓,四处都已经开始点灯。但满城灯火,依旧压不住皇城的璀璨流光。


    恍如漫天银河倾泻,都注入了人间。


    郭斐笑了笑,神色里却带着几分讥诮。这些达官贵族,会在意北境的风起云涌么?


    郭斐很快就走入了深深的夜色中,很快就消失了踪影。


    而此刻,书信快马加鞭,也再一次递到了张云敏的手里。


    杨国舅收下了送过去的东西,而且看样子十分喜欢,郭斐只把镜子送了过去,张云敏给的药他却留了下来。留下的原因是,若这药真的有张云敏说的这么神奇,将来有更大的作用。


    张云敏看到这里,自己倒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她当时实在找不到什么好东西,能够送到京城去收买那些达官贵人。后来左思右想,想起这个年代的镜子虽然已经有了,但依然模糊不清。


    船舱里有些镜子,完全是能用得上的。


    至于随着镜子一起寄到京城的药,用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炜哥。这药之所以在救济物资里,是因为关键时候它也是能治疗肺动脉高压。


    张云敏将西地那非一块送到京城,纯粹是出于一种尝试。这药物在后世风靡,想来总归是有它的受众的。


    但是没想到,郭斐却写下了这么一段批语,可见在郭斐看来,这药的重要程度远比张云敏想的要高。


    但最要紧的,还是从郭斐的回信里,张云敏总算是知道了为什么周墨翎匆忙赶回京城的原因。


    皇帝病了,这是大事。寻常百信是不可能知道的,就算是她安排在京城的内线也打听不出来。


    能让靖王放弃北境直接回了京城,可见皇帝并不是感冒咳嗽这么简单。


    皇帝要是出了什么事,王朝必然会引起剧烈的动荡。尤其是老皇帝迟迟没有立谁为太子的旨意,一旦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死了,靖王和端王开始争夺帝位,整个天下都会被卷入这场巨大的纷争。


    张云敏轻轻叹了口气,这是搅动天下风云的大事,她不过是是个普通女子,实在力有不逮啊。


    不过这封信还是让张云敏心情愉悦的,至少杨国舅被说服,罗坚伯的家人不用死了。流放到北境,这一路上有郭斐帮忙,终究是有办法活下来的。


    而只要能活着到北境,就算是为自己赚出了一条活路。


    张云敏向来不吝啬和人分享好消息,很快就派人去通知罗坚伯了。


    这位罗叔父有个好处,性情执拗而坚定。丰水河大败,身边的士兵叛变,要是寻常人早就乱了心神,或是郁郁寡欢,沉浸其中。


    但罗坚伯依然领兵打战,当时数千兵马,分了一部分给罗坚伯率领,对方英勇奋战,要知道张家的士兵,早就已经不是寻常的家丁护卫了。


    他们名义上虽然只是部曲,但恐怕并不比身经百战的战士逊色。


    罗坚伯对他们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主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将士们心悦诚服,这也是罗坚伯的本事。


    张云敏觉得自己现在什么都缺,最缺的就是能够用的人才。


    这也是为什么她当初听说了罗坚伯的事之后,愿意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来找罗坚伯。


    能够得到这样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是张云敏的好运气。


    所以她派人去告诉罗坚伯,很快他们就要一家人团聚了。而有了罗家一家人都在自己手上,张云敏也相信罗坚伯对自己的忠心,恐怕要比对大胤要强上许多了。


    处理完远在京城的事,张云敏还是要抓紧处理幽城的内务。


    张家村的人口,加起来也不过数百人。


    就算只是几百人,尚且还要有村长来主理,还有护卫队来负责治安巡逻,管理一个村子尚且不容易,更别说是管理一座城了。


    但张云敏很会拿捏重点,衙门的差役和军中的士兵,在工钱得到大部分保障和提升之后,看见张云敏就像是看见了菩萨似的。


    而有了衙门和军中的支持,一般的富户也不敢随便出头。


    张云敏的威信力乍一看,在整个幽城看上去畅通无阻,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不过是浮在表面上的权力。


    她并不是幽城名正言顺的县令,一旦有人借机煽风点火,引动暗处蠢蠢欲动的人,好不容易维持的和平局势还是会崩塌。


    而且张云敏真正想要掌控的,从来也不是这些衙门或者士兵。


    从现代社会穿过来的人,最懂得民生是多么可贵。


    张云敏在确定自己的政令能够在幽城通行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百姓们继续耕种。


    种植的不仅仅有水稻和麦子,更多地还是红薯,玉米和土豆。


    这三样东西,足够在饥荒年间拯救千千万万的百姓了,就算是在战火纷飞的时候,这些农作物也并不需要怎么打理。


    除了鼓励百姓耕种之外,张云敏也重新开始搜检土地。因为战乱,以及世家贵族们大范围的划走了良田,普通百姓无从耕种,甚至对百姓们来说,耕地也并不是什么活路。


    辛苦劳作了一年,收成多少自己说了也不算,还得靠天吃饭。但就算收成好,地主也是要收走大部分粮食的。


    这样的日子,谁能过得下去?!


    张云敏并不打算和这些地主一开始就产生冲突,耕作的土地到后来慢慢会失去价值,发展到了一定水平,这是无可避免的事。


    而且按照这个时代的人口来算,其实还远远不到担心土地不够用的情况。所以张云敏下了一个决定,重新清算隐户,并且分发土地!


    别看这年头地广人稀,但并不是每一块地都适合栽种的。有些土地看似无名,但地契却实实在在被乡绅士族所收留要看明年


    还有一些土地贫瘠,其实并不适合种植。要重新开垦出这片荒地,至少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而贫瘠土地就算种植粮食,也很有可能收获甚微。


    这种情况下,分发的土地哪怕是免费的,甚至都不一定会有人来耕种。


    毕竟一年忙到头,说不定一家人连吃饱都是问题。


    但是张云敏在告示上说了,要是种地的收入卖出去不够四两银子,到时候可以来找衙门要补贴。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只要你按照县衙的要求耕种,一年下来一定会有四两银子的收入。


    多退少补,要是收入多,衙门还会额外多发放一些奖赏。


    可以是土地,也可以是一些农具。甚至还有一些小的牛犊,这都是可以便宜买到的。


    看着贴出去的告示,幽城的人都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这样好的条件,还送小牛呢?”有人嘀咕道。


    “也不是白送的,没看见上面写了,要等到明年看谁种的粮食多,才给谁呢。”


    “那也是一头牛啊,种地种的多,竟然能给一头牛,这可是从来没听说过的事。”有老人忍不住感叹道。


    他们从前也是住在城外,当初都是种田维持生计的,只是后来日子好些了,就搬到了城里来。


    虽然已经不怎么种田了,但是回想起从前的日子还是忍不住感慨万千。


    寻常农户,至少要四五年,这还得是家里人无灾无病的,才能存的下钱,卖得起一头小牛。


    官府会送牛,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城里不种地的人尚且议论纷纷,更别说村外那些种地的了。百姓们一开始并不相信,但是县衙派人到周边的村子里去勘察了土地,重新制订成册。


    谁家需要更多的土地,谁家中的人已经死去了,但是继承的人还在,或者哪一家干脆绝户了,土地也要重新收归到乡里去。


    县衙并没有贪图这些土地,而是将他们还给了村子,这让几个村的村长们都十分满意。


    张云敏当然不需要抢走这些土地,她想要的是在这里干活的人。只有来的村民越来越多,她才能从中经营自己的力量。


    在重新测量过土地之后,凡是想要种地的人,都可以来县衙申请,然后县衙根据划分出来的土地,分给众人。


    红薯,土豆、玉米……这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农作物,但是县衙却很看重这些农作物,也让大家不必担心销路的问题。反正只要最后种出来了,官府都是会收的。苟晞提议迁都的仓垣城就在陈县附近,也就是说,他的豫州治所可能被划到京都范围内。


    这意味着,他这个豫州刺史很可能成为京城府尹啊,所以他是支持迁都的。


    心神都放在朝廷迁都上,对底下各县的情况,何刺史就不是很上心,而恰在此时,他旧伤复发,去年在灈阳受的伤,今年一下发作出来,他难受得很。


    而老天爷似乎不让他好过,恰在此时,一直和苟晞争论的东海王似乎耐心告罄,直接给苟晞定了个造反的罪名,以朝廷的名义发表檄文,要天下兵马共击苟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