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随着抱琴收拾碗筷送下去,池行秋和听音去了新命名为匠作院的院子,检查蜂窝煤和火炕的进度,屋子里就又剩下了平阳公主自己。


    她的案几上,碗筷基本上都已经被撤了下去。只有那碗仅仅动了一口的辣卤豆腐脑,也不知道平阳公主当时是出于什么心思,伸手轻轻拦了抱琴一下。


    此时她准备拿起公文的手,在空中微微犹豫了半响。最终还是没有忍住再次尝尝的念头,又端起来辣卤豆腐脑...


    暂且不提又开始尝试辣味的平阳公主,一个人正在经受什么。另一面的池行秋和听音,第一次在走进匠作院的时候,没有见到任何忙碌中的人。


    看着空荡荡的空地,听音紧皱眉头,“这些人呢?”


    池行秋猜测道,“昨日就听他们说,已经快要差不多可以开始砌了。还说到时候要先给张师傅砌一个,不如我们就去张师傅的房间看看?”


    “听郎君的。”听音无有异议。


    其他地方先不论,在将作院里,就要以池郎君的意见为先。不然一个主官没有威信,可不是一件好事。


    张师傅是这个新设的将作院里,年纪最大,也是手艺最好的一位。池行秋不在的时候,都是由他来安排工作。


    其实说到年纪最大,其实也只有四十出头。但这位张师傅的头发就已经全都白了,脸上皱纹横布,看起来就像六十来岁的人。


    两个人里来到了张师傅的屋子门前,果然就看到了屋子里满满的人。他们此时,正围着已经建好的火炕和煤炉子说着话。


    池行秋满怀期待的问,“你们怎么都围在这里?是已经做好了吗?”


    “见过池录事,音娘子。”


    听到池行秋声音,围在那里的众人都连忙过来见礼。


    “不用多礼。”池行秋直接跨步走了进来,又问了一遍,“是都做成功了?”


    “郎君,已经做好了。”张师傅也是满脸欣喜的说道。


    “我们试着将火炕连着灶台,这样只用在煤炉子里烧蜂窝煤,产生的烟和热气就能顺便把火炕给暖了。炕面散发出的热量,也能让屋里暖和起来。最后再通过炕边修的烟囱把烟排出去,避免您说的炭中毒。”


    “因为您还说要在保证密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费用,争取让所有人都用得起。所以我们还是决定先用泥砖试试,到时候外面再用黏土重新抹一遍,应该就不会有烟泄出去。”


    池行秋看着正在侃侃而谈的张师傅,心里再次肯定一点。


    古代的能工巧匠非常多,他们虽然可能大字不识一个,手艺全靠师父手把手教或者自己摸索。但是他们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也有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


    你看,他自己都忘记说把火炕和煤炉连起来,工匠们自己就开始尝试了。


    “所以你们现在这是?”


    张师傅憨笑了一下,“您来之前,小的们正在说,是等您来了再开炉,还是小的门先试试,等试成功了再告诉您这个喜讯。”


    “那我和听音可是赶巧了。”池行秋往后退了一步,让出来更多的空间。


    “开始试吧。如果成功了,正好听音也在,就直接让她到公主那里为你们请功。”


    池行秋这话,直接就让所有人的面上都是一派欣喜之色。


    张师傅更是直接就以极快的速度,拿起了蜂窝煤放进了煤炉中心,然后把点燃的木材放到了蜂窝煤堆的中间。最后拿出一个陶釜放到了煤炉上,又在陶釜中填上了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釜中的水慢慢变得沸腾,火炕也在逐渐的升温。整个房间开始慢慢变暖的同时,也没有什么呛人的烟味。


    “这便是成了吗?”听音难掩激动的看向池行秋。


    “成了,听音快去给将军汇报这个好消息吧。”


    池行秋本来没有什么特殊感觉,毕竟这两样东西在现代的城市里,已经非常少见,算是快要被淘汰的物件了。


    但在周围人激动情绪的感染下,池行秋也渐渐地感觉到。这两样造价如此低廉的取暖设施一组合,放在唐初这个时代,确实是一件跨时代的大事。


    “那奴婢就先走一步。”听音一福身,就脚步匆匆的走了。


    听音走了,剩下的工匠和仆从就都眼巴巴的看着池行秋,等着池行秋吩咐接下来的事务。


    他们接下来还会住在匠作院继续打造其他物件吧?


    倒是不担心池录事说的,先让他们改建自己屋子这话会食言,只是希望池录事能把他们留住。


    毕竟在匠作院做工,没有上级的克扣,打骂和催促,真的是安稳又舒心。


    想到要是又把他们调走,不光这种舒坦日子没了,连这屋子里改好的火炕和煤炉也给了别人,众人就心痛的无以复加。


    池行秋可想不到,短短一段时间内这帮人能想这么多。只以为他们是在担心,之后还能不能先把自己现在住的屋子改造了,便露出一个安抚意味的笑容道,“各位放心,既然这第一次改造成功了,那下面就好做了。”


    “你们到时候先分出一批人给将军的房间改造一下,剩下的人就可以给自己的房间都改了。”


    “中间如果出现这火炕和煤炉的事情传了出去,有人想加塞让你们去干活,你们就先拿我的名字糊弄他。我倒是看看他敢不敢来将军府上找我。”


    “唯。”


    看着匠人们嘴上答应的痛快,神色上却还是有种眼巴巴感,池行秋彻底迷惑了起来。


    他们这样看着自己,到底是想什么呢?难道是想给家里的老小们再砌一个?


    “唔,等过段日子我拿来图纸,到时候也少不得要劳动你们,去教一教那些民间的手艺人。”


    “咱们的目标,是让这火炕和煤炉的制作方法,彻底在民间盛行起来,让底层的百姓,也不再为寒冷的冬日所苦。所以你们不要着急,大家都会有的。”


    匠人们先是一喜,然后就是互相望望,似乎想要说什么。


    池行秋也不知道他们这是在干什么,最后还是张师傅小心的问道,“小人会制图,不知录事可否让小人一试?”


    “哦?!”池行秋惊讶的看着张师傅,没想到他还有这儿手艺。


    “那就请张师傅画一张看看吧。”


    池行秋一同意,张师傅就直接拿起池行秋用削好的木条加炭,弄出来的简易炭笔,摊开一张大张麻纸。


    就见他也不需要什么辅助工具,就在纸上稳稳的画出了火炕连着煤炉的图纸。甚至还分别画了制作步骤图和内部构造图。


    这中间没有出现丝毫差错,甚至连线条都没有丝毫的抖动感。


    这手功夫,可是把池行秋震到了。


    这是什么!这是人才呀!


    “张师傅这图可画的真好,省了我好多事情了。”


    “而且有了它,往民间铺开的事情也能早点开始做了。”


    看着对于图纸爱不释手的池行秋,一个看上去就极为年少的少年就开口了。


    “录事,您是真的打算把这火炕和蜂窝煤炉图纸给其他人免费学吗?”


    “当然,你们不就是第一批学会的吗?之后你们还要教其他人学呢。”


    池行秋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反正这些工匠和仆人的房子,他都答应好了让他们自己先砌。


    那就先多抄几份图纸,然后一份送到长安,由平阳公主的亲爹来进行全大唐的统一推广。


    苇泽关这里则是先贴到城墙的布告栏上,让所有人先按照图纸上面的学。然后再让平阳公主召集全苇泽关想学习的人,分批次的来的来现场看工匠们是如何砌的。


    双管齐下,一定能用最快的速度把这门技术流通出去。


    少年还想再说什么,就被张师傅悄悄拉了一把,拉回了后面小声教育。


    “有事情给咱们做,保证咱们不被调走,让咱们能在匠作院过安稳日子不就好了。贵人的事,你管那么多做什么。”


    少年不服气的一撇嘴。


    正好这个时候,平阳公主亲自到了,池行秋也就没有注意到下面这点小官司。


    “将军。”


    “听听音说,火炕和蜂窝煤炉都已经成了?”


    其实也用不到池行秋回答了,当平阳公主站在那间温暖的屋子里的时候,就知道这事情已经成了。


    “回将军,确实已经完成了。而且属下还有一份完整的推广计划。”


    “哦?”


    平阳公主颇有些不可思议的看了池行秋一眼。


    这还是这么多日以来,他第一次如此主动的说点什么。


    “行秋请说。”


    池行秋直接开始将自己刚刚的想法跟平阳公主复述。


    这时他才突然发觉,怎么平阳公主的嘴唇,似乎有点红红的感觉。


    之前好像没见过平阳公主涂过古代的口红呀,而且这个样子,真的好像是被辣椒辣的。


    池行秋瞄了一眼,然后再瞄一眼,接着瞄...


    平阳公主注意到了池行秋的眼神落点,却也没说什么,还是保持着微笑的听着池行秋的工作汇报。


    待到池行秋说完之后,她还鼓了两下掌,语气期待的道,“行秋的想法非常好。”


    还没等池行秋高兴一下,平阳公主就说了下一句。


    “既然想法如此好,那就由行秋亲自写一份文书交于我吧。”


    池行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