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我哭死他明明可以抢的
    此时的荀潇、曹操、鲍信三人,俨然已经在兖州、豫州一带成了卓越人物。


    他们已经不能用官位来衡量,而是麾下聚众,若事成则可鸡犬升天,遑论这些都是虎狼。


    然事若败,身首异处,身败名裂也。


    是以一旦举事,必然要勇猛精进,不能犹豫不决。


    荀潇此刻,跪坐于正堂的客位上等待,心情不知激动还是担忧。


    终究是五味杂陈。


    若是看别人在乱世中争雄,或许还能轻松写意,指点江山。


    可当他亲涉其中时,说心绪可以如隔置身事外般冷静自然是不可能的。


    这还是历年几年之后的心态。


    冷静,是相对的。


    因为现在不光是他的命,还肩负了麾下数万义从的性命。


    情义是最难消,若败唯赴死而已。


    当然,现在也只好竭尽全力,努力得成了,依靠系统奖励来不断提高自身各项能力,身为领袖自然可惠及所有人。


    片刻后,张邈和桥瑁一同出来。


    张邈是陈留太守,早几日已经得到了曹操邀请,提前到达了东郡鄄城。


    桥瑁年长,花白胡须颇为瘦削,笑容虽慈祥可一旦板着脸就可见其严肃。


    “孟德,”桥瑁从后院一进来,立刻走向曹操,熟稔的拉起了他的手。


    两人是旧相识,除却关系之外,桥瑁的父亲桥玄对曹操还有很重要的提携之恩。


    曹操早年想要出仕的时候,举孝廉之名最早就是桥玄给的。


    而位列三公之一的太尉桥玄不光给了曹操评语,还让他去找了当年红极一时的月旦评许氏兄弟。


    才有了曹操后来那一句传扬极广的评语,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府君别来无恙!”曹操豪气不已,与之携手坐在了坐塌上。


    各人落座之后,只是寒暄了几句,马上就商议起了如今朝堂之事。


    “孟德刺董,已传遍淮汝、河南、河北。”


    “如此义举令我等汗颜,虽说未成但气节可佳,勇谋过人。”


    曹操哈哈大笑,“不足夸赞,实则乃是无奈之举,府君莫要言过其实。”


    “不过,天子在洛阳所过的日子,当真是非人也,连出行也有西凉人跟随,而且后宫的妃嫔、婢女几乎都被他祸乱过。”


    “董卓名为相国,但实际上已经是窃国之贼了,如今我刺董之义举传扬,曹某高兴的不是自己的声名远播,而是我等有了起义之名!”


    “不过,”曹操说到这,脸色又黯淡下来,凝重思索着道:“只有这个理由或许难以服众,只能我们这些志同道合之人一起行事,而难以召集袁绍等人。”


    董卓为了平息何进、何苗等部的兵马,封了不少太守让其驻军,特别是袁绍、鲍信都得一块地盘。


    他们想要召集,不可能有袁绍这样的效果,毕竟在座的这几个加在一起,估计才等同于一个袁术。


    没办法,这是袁氏积攒下来的人望,非是一个董卓祸乱就能冲灭的。


    “那孟德,接下来打算如何?”


    桥瑁和张邈交换了一下眼神,举大事要狠心,一旦行事就必须谋定后动,举事周全。


    否则大家都难自保。


    这倒也不是在场的这些将军、府君胆小怕事,而是当年黄巾之乱时,有太多举事者全部败亡,身败名裂不说,举家性命都付诸其中,自己还成了亡命之徒。


    譬如许攸便是。


    曹操思索了片刻,沉着脸看向桥瑁,抱拳道:“曹某,只能如实相告洛阳中事,但……心中甚为无力,救援天子需天下人,而非是一二义勇,我只想请府君出山,为我等兵马所部一支大纛,方可号令群雄!”


    “孟德啊,你这话说得……”桥瑁捏紧了胡须,面色甚是揪心,苦涩摇头起来:“孟德,我听闻天子蒙难,如何不是心忧难安。”


    “但现在,我又如何能服众?”


    桥瑁说完,叹了口气。


    此时对于他来说也是无力施为,现在问题就在于,他们都知道董卓暴行,那么如何能够让天下人知晓。


    让各州来同盟勤王。


    “不如,我等先行联系袁绍,看他如何行事?”


    桥瑁总觉得,这等执牛耳之事,总该是让如今最为显赫的人来才对。


    袁氏兄弟在洛阳谋划多年,未果后逃出京都至各地,应该会广发英雄帖。


    “呵呵!哈哈哈!”曹操当即放声大笑起来,“府君恐怕不知,董卓入京这等驱虎吞狼之计,便是袁本初献给何将军。”


    “而董卓入洛阳的那天夜里,实际上鲍相聚集的义兵已经进驻洛水,曾和袁绍商议夜袭董卓,必能攻下,袁绍亦是不敢。”


    “如今他在外举兵早已数万,却还在招募人手,相邀诸侯,何意?置己身于高台而无意厮杀也!依我看,袁氏兄弟唯要名义而非壮举!”


    “等他,曹某可等不了,不如趁早行事!兵贵神速,以雷霆之势聚众威胁洛阳东侧!”


    “可,孟德又要改以什么名义呢?”


    堂上诸人相持不下之时,忽然传来了一个柔和的声音,“诸位不如矫诏行事。”


    “以三公之命,召集各方太守,我等再先攻虎牢,一旦举事开始,自然有人跟随。”


    “占据义举之先也。”


    矫诏!?


    曹操眼睛一虚,看向了说话之人,果然是在中间位置的荀潇。


    他此时也是自顾自的笑着,说完话后又展颜抱拳道:“在下只是随口一说,诸位太守不必挂怀。”


    “不!”桥瑁下意识的抬起了手,凝视地面处陷入沉思。


    片刻后当即抬头再和荀潇对视,“文伯所言极是啊,若是以三公之令矫诏,便可引群雄来除贼平乱了!”


    曹操、鲍信、张邈等人各自点头,同样称是,“除贼之心,无不是天子想说而不敢说,我等所奉之诏,便是公卿欲命却不能言。”


    “我曹操,此次自洛阳出来,便带来了三公诏令,还请府君以天下之大义,宣出此令,将天子之言告知诸侯!”


    “好!好好……”


    桥瑁当即点头,这便根本无需再犹豫,如此行事可为天下先,占据道义。


    也可聚大军而得功绩。


    我等距洛阳可谓近在咫尺,若是可建功,便是盖世功绩名扬四海!


    英雄之举也!


    “兵马,应聚在何处?”


    “许县吧,”荀潇当即起身表态,对所有人拱手道:“诸位应当知晓,我扩建许县一年,又得数处依山傍水的囤粮之地,且许县田土肥沃,可复耕数年,多加开垦,广招流民。”


    “此地,在下便是为了今日,方才占据如此之久!”


    荀潇这番话,让张邈一下头皮发麻。


    小子你……


    卫兹跟你走了,我陈留不知多少义士乡勇去了许县,现在直接明目张胆的要聚兵去你那……


    意思就是,我等还得出钱帮你养兵养民!等许县扩建出来,战事结束,你一个万户大县岂不是要堪比一郡!


    呵呵,你明明可以抢的,居然还和我们商量,你还真是善良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