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他们沾光了
    “如今圣上闭门不出,皇子们各有主意。”安远侯看了定国公一眼,继续道,“只是,圣上以前曾装病查探过,所以京中各方仍在观望,人人自危。”


    “……”林晓禾没想到皇帝竟然还用过这种招数。


    真是费尽思量,好好活着不好吗?


    “不管是什么情况,明日你都得进宫一趟。你来了京城,总得有求见之意。”安远侯叮嘱,让林晓禾有所准备。


    林晓禾点头。


    不管皇帝见不见她,她都得表示出这个意思,这才是尊重皇帝。


    她懂。


    定国公摸着胡子,徐徐问:“林家姑娘,我想问问,两家结亲之事,还作不作数?”


    “父亲?”安远侯惊讶地看向定国公。


    这问题问林晓禾并不太妥当。


    定国公扬起手掌,阻止了安远侯继续说话,定定地看着林晓禾,等她回答。


    林晓禾思索片刻,只道:“行远说,等他回来。”


    “好。”定国公松了口气,“既然你们俩有意,那结亲之事,只是延后。”


    “公公,是不是等行远回来,再谈此事?”安远侯夫人是女子,想得比定国公要细致,“行远不知道何时能回,即便晓禾死心眼,林家也未必肯等多年。”


    “北地的将领总不至于是死的,要是让行远在北地待那么久,我拼上这把老骨头也要去说一说。”定国公吹胡子瞪眼的,“总归是不能耽搁晓禾的。”


    安远侯夫人无奈地垂下肩膀。


    定国公执拗起来,她只是个媳妇,可不好劝。


    “林姑娘,可想清楚了?”安远侯再次问道。


    林晓禾点头。


    将军府的人不嫌弃她的家底,倒还问她有没有考虑清楚,好像占便宜的是他们一样。


    林晓禾认为,如果她一定得成亲,那不如找周径庭。


    “好,既然如此,那明日入宫,晓禾,你就从这府中出去。”安远侯解释道,“既已定下亲事,那你在府上休憩,准备好再去拜见圣上,就说得过去了。”


    原来如此。


    林晓禾恍然大悟。


    不管皇帝是不是装病,她到城门口时,只怕消息


    就已经传入宫中了。


    可林晓禾先去了国公府,再入宫,就不好解释。


    现在有亲事,林晓禾来国公府,那就是约等于回家。


    面见圣上之前,回家休整一番再入宫,那便能说是尊崇圣上,得先洗去尘土,再求见。


    “夫人,明日你带着晓禾去看看……贵妃吧。”安远侯想半天才想出一个人选来。


    安远侯夫人蹙眉:“侯爷,我与贵妃往日来往不多,这带着晓禾去见她,总得找个由头。可惜我们府上与后宫之人没人沾亲带故的关系,去后宫想理由都得想破头。”


    林晓禾抿嘴笑。


    “这有什么难的,贵妃侍疾辛苦了,听说近日累病了,休息了两日呢。”安远侯说道,“你就去关心关心,左右是走个过场,圣上也不一定会见你们,多半找个人来打发你们。”


    安远侯夫人又为难了:“那我们带点什么东西去看望贵妃?”


    国公府上上下下,兜里都没几个钱,总不能拿圣上赏赐之物去看望贵妃,一时间,倒有些为难。


    “我这有百年人参,应该适合。”林晓禾适时说道。


    “这合适,贵妃是累病了,人参正好。”安远侯觉得再合适不过了!


    “侯爷!”安远侯夫人白了安远侯一眼,“那是林姑娘备下的,肯定有别的用处,你呀。”


    安远侯这才回过神。


    林晓禾忙道:“无妨,我有几株呢。侯爷那是不把我当外人,这样很好。”


    “让晓禾见笑了,这府上看着光鲜亮丽,其实底子薄得很。”安远侯夫人实诚地道,“府上能拿出手的物件,都得留着给你当聘礼,以后啊,你也得受苦了。”


    林晓禾眉眼弯弯:“侯夫人,别忘了我是做什么的,这个缺口,以后就由我补上。”


    几个长辈醒悟过来。


    他们的未来儿(孙)媳,那可是大商户,赚钱的。


    越想越觉得是他们沾光了。


    “晓禾,有件事得跟你说一下。”定国公表情严肃,“行远之前给你的田地,所产的粮食,能不能留着,以防不备?”


    边关城的田地没有收成,


    定国公是知道的。


    如果将高产粮留起来,那势必影响林晓禾的生意。


    “北地的粮草,出问题了?”林晓禾知道,定国公不会拿这些粮食去卖钱,他要留下,只有北地一个原因。


    “朝中争论不休,只怕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圣上又病着,这粮草,只怕没那么容易拿到。”定国公有时候真想给那些文人挑一缨枪,让他们从中作梗。


    战事瞬息万变,后勤稳固,将士们才能一心应敌。


    朝中这群人,只会扯后腿。


    林晓禾闻言,了然。


    “粮草自是得紧着将军的。国公不必烦忧,朝中粮草迟迟不给,北地的粮草也不能断,我们给。”林晓禾抿紧嘴,“但这粮草绝不能白给,得让吏部写下欠条。”


    安远侯眼睛一亮:“确实该如此!这事我来想办法,非得闹得他们写下这个欠条不可。”


    林晓禾没有时间在京城多待,有安远侯做这事,那就更好。


    “粮草不能断,御寒之物也得先行。”林晓禾告诉他们,“我已让人从边关城,运送棉花和棉制品到北地,若无意外,应该能在寒潮之前,赶到北地。”


    “真的吗?太好了。”安远侯夫人眉开眼笑,“我这两天都一直想这事呢,北地那么冷,这御寒该怎么办,朝中不给,手中又没钱,幸好有晓禾。”


    定国公可不那么乐观:“只怕这些御寒之物,没那么顺利运到北地。”


    “父亲,我带人去护送!”安远侯起身,对定国公说。


    定国公摇头:“不可。眼下拿不到圣上的旨意,你贸然带兵前去,只会留下话柄。”


    “侯爷放心,我找了顺宁镖局的人,那些镖师都是武艺高强之人,他们会尽力将御寒之物送到将军手中。”林晓禾想了想,如实道,“我也会悄然过去,若是物资出了问题,我也能在北地置办。”


    定国公三人闻言,都愣在了原地。


    这姑娘,能替周径庭做到这等地步,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去北地,他们怎么能不为之动容。


    千言万语,最终只能化为一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