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合适的误会
    一到边关城,林世智就动身赶回京城。


    边关城有阿姐的照拂,爷爷奶奶无需他担心。


    安全起见,林晓禾没有给两老另外准备住处,直接住在了宁府。


    宁宛华给两老准备了另一个院子。


    “你要种棉花?”宁宛华将下人都使唤走,只留下她和林晓禾两个人,连初九和初柳都被叫去门外候着。


    林晓禾还没想好怎么解释最好,犹豫了一下才道:“是有这个打算。”


    “为了周将军?”


    林晓禾点点头:“他们有行军作战的本事,唯一能让他们棘手的,只有粮草和保暖品出现问题。以前的边关战役中,粮草上出现问题的情况有过,更何况,我们不缺粮。所以,我觉得这次会是保暖上出现问题。”


    “远水救不了近火。”宁宛华不解,“哪怕你现在就能将棉花种下,也得等明年才有棉花可摘,再说现在不是棉花种植的时节,倒是收棉花的时候。你直接收棉花更为合适,拿棉花种子没什么用。”


    林晓禾单手撑着脸颊,另一只手在桌上画着圈圈,慢悠悠地道:“我现在缺银子,可买不了那么多棉花,更何况,就算我能买,多半也不会让我买太多。”


    “宁家的农户里,有几家种棉花……”宁宛华努力给林晓禾想办法,“但也不多,只怕是杯水车薪。”


    “用不上,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林晓禾说着就有了主意,“棉花我会自己解决,说白了,我打算先借棉花,等我的棉花种出来了,再还。”


    宁宛华瞪圆了眼睛,努力消化林晓禾的话,每个字她都听懂了,可这意思着实让她难以理解。


    谁会这么好心?


    “此事你就不必追根究底了,我不好说,互有好处的事自然会有人做。”林晓禾模棱两可地说,“等棉花弄到手了,还得麻烦宛华姐想办法运到北地去。”


    宁宛华心里的想法百转千回,不由地就认为林晓禾这是找了其他地方的人帮忙,极大可能非大沥朝的人,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


    如果这样,确实不好多说了


    。


    “这么大量的棉制品运往北地,瞒不住别人,想安然无恙的送到,难。”宁宛华提醒道。


    “我知晓,如果有人想使坏,就不会让我们轻松送到。不过料对方也不敢大张旗鼓。”林晓禾想了想道,“我会尽量让对方早些准备,还没入冬就把东西慢慢运过去,量小的话,应该能瞒住一段时间。”


    宁宛华听到这番话也认为对,只能如此了。


    “又要让顺宁镖局的人受累了。”林晓禾明知这是件危险活,却不得不找顺宁镖局,心里颇有几分歉意。


    “镖局的生意本来就是刀口上的,他们做了此事就知道后果。”宁宛华也是带过镖的人,十分清楚,能花大价钱给镖局的生意都不会太平。


    宁宛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缓了口气道:“说点高兴的事吧。赌石的生意有起色了,依这个情况下去,不出两个月,就得盈利。”


    “总算快有要赚钱的生意了。”林晓禾听到这消息也很开心。


    宁宛华又给林晓禾浇了一头凉水:“易家那边的架子也搭起来了,很快就得跟我们针锋相对,你可有应对之策?”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林晓禾无奈地耸耸肩,“如果易家想抢生意,就把那几块挑好的原石拿出来,找几个眼生的自己人去开。”


    “这赌石场上,也得有好东西让众人开开眼了,可不能天天都是小打小闹。”林晓禾又说道,“我之前画好的玉饰样式,做好了也可以慢慢拿出来摆了。”


    “好。”


    “请几个玉石鉴赏专家来,尤其是拿钱办事又有实力的。有骨气的也请,这些就别花钱。”林晓禾继续说,“会写诗的寒门学子也找一些,要夸那些玉饰,也要夸赌石坊。写的好的格外有赏,把诗作传到各地。”


    宁宛华目瞪口呆地看着林晓禾,忘记了如何反应。


    “怎么了?怕花钱太多吗?”林晓禾不解,“不用给太多,那些人,为利者少,为名者多。而且,我们很快会有一大笔收入。”


    宁宛华摇了摇头:“我一直以为


    你……没有想到你阴谋阳谋竟如此多。”


    “……”林晓禾失笑,“我就当你是在夸我了。”


    “行商之人,心思至纯至善并不适合,需得有些许城府才好。”宁宛华勾了勾嘴角,“世人对商人多误解,但行商就是如此,心有谋略,我觉得并非坏事。”


    林晓禾深以为然。


    “你刚才说会有一大笔钱收入,从何说起?”宁宛华好奇地问。


    “珏国之人,想知晓治理蝗灾的秘诀,他们会来找胡海潮。”这是林晓禾早早安排下的一步棋,就等着珏国的人来问呢,“这打听消息,总得花钱铺路吧。”


    宁宛华是聪明人,自然不必林晓禾说得太透。


    只听到这话,她就笑了:“你呀,明明是要给别人办法,才能将事做全,反而还在别人身上赚一笔,我看你的经商能力可比我强。”


    “缺钱呀。”林晓禾耸耸肩,颇为无奈,“对方好歹是珏国皇室,总有些许资产的。”


    “可有需要我做的?”知道林晓禾都有了安排,宁宛华犯懒了,靠着椅背没有了坐相。


    “有。”林晓禾眨眨眼,说,“我这还缺一个走私贩子。”


    “何为走私?”


    “私下做生意的贩子。”林晓禾索性铺开来和宁宛华解释,“眼下要与邻国通商,短时间内无法达成,但是民间交易往往先于朝中,这就需要胆大的商人为逐利而做。”


    宁宛华点点头:“往年倒是有这样的事,因为蝗灾,再加上周家军镇守,没人在这里动心思。”


    “让珏国之人先动,他们比我们的需求更甚,但我们这边得先有一个能接生意的人。事不必先做,名得让那边的人知晓。”


    “需要什么生意?”


    “玉石,香料。玉石需得是精品,其他的小玩意,宛华姐做主就可,活物暂时不用。我会说服周家军,但表面还需做得隐蔽些才合适。”


    宁宛华十分明白:“你弄来的棉花,也是这么找来的吧?”


    “啊?”林晓禾心念一动,眨眨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可真是个合适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