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把婚事给谈妥了
    一夜好眠的林晓禾显然没有受到半点影响,她晨起洗漱才听到初霜说昨夜站在院中之事。


    林晓禾愣在了原地,突然生出一种不太妙的感觉。


    昨天那碗果饮子。


    果然不该送啊。


    林晓禾才在桌旁坐下,就听到陶因宁敲门说道:“小姐,将军过来了。”


    来得可真早。


    还好她已经梳洗完了。


    “进来吧。”林晓禾转头对初霜道,“给将军准备一副碗筷。”


    房门是关着的,初霜将门打开。


    林晓禾抬头看过去,只见周径庭站在门外,身上焕然一新,他看见门开了,视线也正好看过来。


    早晨的阳光闪耀着一层金色,正好落在他的身上。


    周径庭做了无数的设想,此刻站在林晓禾的视野里,他静静地看向她,却没敢抬脚进来。


    林晓禾展颜一笑。


    那安静坐着的女子,此刻恬静而美好,眼神里带着温柔笑意,周径庭的心突然就安定了。


    他低下头,轻轻地笑了笑,刚才的担心全然不见。


    他又抬起头,看向林晓禾,眉眼间都带着笑意。


    两人相视而笑,言语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


    周径庭信步上前,走进房间,在林晓禾的对面坐下,他的视线却一直落在林晓禾的身上,看着她带着笑容,就仿若世间的一切都失去了颜色,完全吸引不了他的一丝注意。


    他的眼里,只有她。


    “行远。”林晓禾轻轻开口,“希望你以后,不要后悔。”


    周径庭听到这话,心里有不满也有不解:“我为何要后悔?”


    “因为世间女子繁不胜数,你会遇到很多更好的女子,可一旦你招惹了我,那就不能再有其他人。”林晓禾的话在这个朝代是惊世骇俗的。


    女子怎么能如此善妒?


    林晓禾担心周径庭没有听懂,又解释了一番:“不论你我身份如何不相配,只要我在你身边,你就不能有别人。娶妻纳妾不可以,外室知己更不可能。如果你做不到,那我就离开。”


    陶因宁和初霜跟在林晓禾身边也有几年,对她的这番说辞并不吃惊。


    实际


    上,林晓禾也常年这么教她们的。


    哪怕她们身为奴婢,也愿意等良人。


    宁为穷人妻,不为富人妾。


    有小姐在,定然不会让她们成为穷人,所以她们只需等人,只娶妻不纳妾的人。


    “家中并未有那种先例,我祖父与我爹,身边都只有一人。”周径庭斩钉截铁地道,“但,我要娶妻。”


    周径庭直视着林晓禾,不躲不避:“你就是妻。”


    林晓禾忍俊不禁,听到这番话,她心里开心。


    “嫁娶之事尚早。”林晓禾并不着急,“边关之事定了,我们再谈此事。”


    周径庭没有料到还要等这么久:“下聘迎娶种种事都马虎不得,但很多事情,我都能办得妥当。如今我回不了京,但可以将两家长辈接来。即便在边关,我也不会让迎亲之事寒酸,你大可放心。”


    这话说的,真是等都等不及了。


    林晓禾沉吟片刻,说道:“两年,给我两年时间。到时候,边关的田地是如何场景,我都不会阻止了。在边关也好,在别的地方也罢,我都能配合你,可行?”


    陶因宁和初霜一脸无奈。


    婚姻大事,原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眼前的两人,都快把婚事给谈妥了!


    周径庭没有说话,而是伸手给林晓禾夹了小菜。


    在边关,条件有限。


    粥配小菜是常吃的早餐。


    “我原只是以为,婚娶之事,我来办妥足矣,你安心做你的事就行。”周径庭笑了笑,道,“不过,我也能等,按你的意思办吧。”


    “好。”林晓禾也给周径庭夹了菜,“我只是希望,我们俩的事,就该两个人来做。这样的话,在多年之后,能成为我们的记忆,而不是只能一个人回味。”


    周径庭彻底被林晓禾说服了。


    她描述的以后,里面有他。


    两年。


    不会太久。


    更何况,他们都在边关,时常能见到。


    他能等。


    两人安静地吃完一顿早饭,就好像相处了很多年,彼此之间十分熟稔一般。


    其实,他们俩是熟悉的。


    那么多年的书信往来,在书信里,他们


    熟悉得展露着各自原本的性子,在念叨着各自生活中的琐碎事时,都有外人看不到的情绪。


    他们已经相处了许多年了。


    甚至都知道彼此爱吃的东西,不爱吃的东西。


    譬如周径庭不爱吃折耳根,譬如林晓禾不爱吃香菜。


    有时候不小心吃到,或者不得不吃的时候,两个人都会在信中吐槽一番,出出气。


    “昨夜山脚可有动静?”林晓禾吃过饭才问周径庭此事。


    一晚上都没有人叫她,肯定是没什么大事,但有无异动,周径庭会比她知道得更清楚。


    “并无。我晚上也过去了几次,没有发现异常。”周径庭肯定地说,他辗转反侧睡不着,就会去看看,都是突然兴起就去的,不可能被人防备。


    “还真是沉得住气,难道黎染没有看到是何人?”林晓禾不再纠结,吩咐初霜,“去叫杨林过来,让他和我们一道上山。”


    周径庭对杨林的印象不深,只知道是平郡之人:“你怀疑他?”


    “想问他几个问题而已。”林晓禾对周径庭解释了一下,昨天有哪几个人问陶因宁关于黎染的事,“杨林是个热心人,但绝不是好奇心重的人。”


    “边关城来的人,和平郡的人,都关心此事,能理解。不过怎么说,也轮不到杨林来过问此事,更何况,已经有闵余来问过了,杨林为何也来问?”


    周径庭了然:“你怀疑他是帮别人问的?”


    “是有这个想法,等他过来,问他就知道了。”林晓禾又吩咐初霜准备好上山的东西,一边跟周径庭说,“我们早些去,如果能在庄王爷来之前,将黎染郡主救出来,会更好说话些。”


    周径庭点头。


    这次上山的队伍壮大了很多。


    陶因宁和初霜就没有必要去了,她们守在原地,管好田地里的事。


    林晓禾带着杨林和陶祥安,他们两个年纪相仿,一并带着,就不让杨林显得那么突兀。


    “听说昨日你来打听过郡主之事?”一入山,林晓禾就询问杨林,“为何这么关心郡主的事,你以前见过郡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