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钢制雕刀
    林晓禾不知道周径庭心里的小想法。


    只觉得周径庭一看到王爷府的人,脸上的表情就更冷了,一丝笑脸都没有。


    庄王爷丝毫不在意,只跟林晓禾打招呼:“晓禾姑娘,前日你问的有关匠人的事,我回去查了一番,很多匠人并无后代,还有的匠人在战乱中下落不明,这么多年,肯定也不在人世了。”


    林晓禾听到庄王爷说那些人都是被流放到边关,就知道很难找到后人。


    “不过,我找到其中一个人姓刘的匠人,他擅长木工,当初用木头做了不少模子,他曾经收了一个徒弟。”


    林晓禾眼睛一亮,可转念一想:“他的徒弟算起来年纪……”


    八九不离十,也可能不在人世了。


    “对,刘工的徒弟也已不在,但他有后人,在边关城开了一个铺子,平日里会给人打打家具。人,我已经带来了,不知晓禾姑娘想不想见。”庄王爷让人在将军府外候着。


    “想不想见?”林晓禾喃喃念了一句,才明白庄王爷的意思,“王爷是说,那家的手艺没落了?”


    “对。”庄王爷点点头,“王爷府里有相关匠人的记载,据说刘工的技艺高超,尤其是雕工,不仅栩栩如生,连细小的东西都能做出来,他用木头雕刻的动物,连纹路都清晰可见。”


    庄王爷叹息一声:“如今那家,只会做一些大的家具,擅长做的是盆。”


    这一对比,着实是天上地下,毫无可比性,甚至还不如别处的木工技艺好。


    因为庄王爷才有此一问。


    林晓禾沉吟片刻,叹口气,十分惋惜:“既然王爷已经将人找来了,那就见一见。”


    周径庭拉着林晓禾的手,在她耳边低语:“你房间里的……唔,那个新盆子就是这家做的。”


    房间里的新盆子?


    林晓禾微微低头想了想,还真让她想起来了。


    她确实有一个新盆子,偌大的洗澡盆,当时她还夸那洗澡盆外面的雕花挺好看的。


    这确实有点尴尬啊。


    当年刘工收徒时,虽然名分是徒,但实际上是义子的待遇,所以也跟着刘工姓刘。


    在刘木匠心里,他家人祖祖辈辈都是木工,只是他爷爷、他爹还有他,在木工上都没有多少才能,学不到太爷爷的皮毛。


    只能勉强糊口。


    他以木工为生,却没有惊人的技艺,所以他做出来的物件不会被商人们看上,只能给边关城中的人做做家具。


    边关城中的人不多,他的生意也不红火,家中人丁稀少,即便买了田地也没有人去耕种,他的木工活尚能养活家人,也就没想过置办田地。


    这些年来,边关越发萧条,别人手中的钱都得留作他用,会添置家具的机会更少,他家的生意也一落千丈。


    庄王府会来找他,是刘木工想都不敢想的事。


    眼前虽是一个女子,刘木工也不敢直视。


    “你家中可有刘老太爷留下的物件?”林晓禾问道。


    “有一把雕刀,材质罕见,这么多年都不见生锈,也没有钝,至今还能用。”刘木工低着头回答。


    林晓禾能猜到那可能是钢制。


    只要知道配比,以铁炼钢是能做到的。


    不过钢制没有流传开了,多半是无意中碰巧制成,后来就再也弄不出来了。


    “可以给我看一下吗?”


    刘木工早有准备,已经带在身上,他不敢奢望还能留住太爷爷的遗物,只求不要被人抢走,能给他一些银两就好。


    在家中贫困之际,他曾经动过当掉这雕刀的念头,最后熬过去了。


    早知道有这么一天,或许当了还更好些,还能换到一些银两。


    林晓禾仔细观察了一番,确实很像钢,是个好东西。


    “留着吧,当传家宝甚好。”林晓禾又将雕刀还给了刘木工。


    雕刀回到了手上,林木工还不敢相信,竟然没有拿走?


    “除了此物,还留下了什么吗?例如书信,记录过的书册之类。”林晓禾提醒道。


    刘木工摇了摇头。


    林晓禾了然:“明白,纸张留这么多年,也很难保护下来。”


    周径庭看着刘木工手中的雕刀上了心:“此物看上去竟比


    军中的武器更好。”


    刘木工很上道地又将雕刀递给了周径庭。


    一把小小的雕刀,周径庭自是用不上的,他看上的是做雕刀的东西:“可知这雕刀如何制成。”


    刘木工惭愧不已,他一问三不知。


    “此物用的是钢。”林晓禾出声道。


    周径庭惊讶地看向林晓禾,想说什么,猛然惊醒,眼神略微扫过庄王爷,于是笑道:“原来如此,这种异族之物,很是难得。”


    异族有?


    这下轮到林晓禾疑惑了。


    周径庭将雕刀还给了刘木工,给林晓禾使了使眼色,他刚才的话,只能等一下再跟她解释。


    “你听说了吗?有人要来这治理蝗灾了!”


    “说什么梦话呢?这蝗灾要能治理好,会持续这么多年?你肯定听的小道消息。前日还传闻将军府说会有粮荒,一个个都去抢着买粮,结果呢,就是个谣言。”


    “对,对,还好我没有听信这等一听就不可信的传闻。”说话的人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别人都抢着买米,他没有买。


    站在他对面的人白了他一眼:“你不是不信,我还记得你到处借银两,想去买米,结果没借到罢了。”


    “我是想借钱,可我不是借钱买粮。”那人急吼吼地辩解,“我是借钱买书!”


    对面的人嗤笑一声,言下之意,显而易见。


    “行了行了,快说说治理蝗灾是怎么回事?”


    旁人对他们俩的小矛盾丝毫没有兴趣,更关心刚才说的治理蝗灾的传闻。


    “朝廷派了人来治理蝗灾,是周将军带来的人。”


    周径庭在边关的声誉好,一听是他带来的,不信也都会信几分。


    “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汤家父子都已经见过了,听说家里有田的人都将田地卖出去了。”


    “这样的田地都有人买,想必是真要治理蝗灾了。”


    一堆人正讨论着,就看见汤力带着人浩浩荡荡地从街上走过,朝将军府的方向去。


    有人追上去,拉住熟人问他们去做什么。


    “签契约,以后我们每个月都能领月钱。”那人在汤家父子的说教下,已经认为这是一件极好的事,留着田地自己种不出来什么,倒不如给别人,他们跟着做事,每个月领工钱。


    有契约在,还有将军府作保,这月钱,稳了。


    以后不必看天吃饭,每个月都有钱领,最重要的是,年老之后,不能再做事了,还能领月钱。


    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不仅如此后代还能顶替他们的位置,继续做活拿月钱。


    他们买地置产,一是为了老了之后有个依靠,二是为了给后代更好生活。


    现在两个问题都解决了,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这可是会明明白白写在契约上的。


    浩浩荡荡的人群后面还跟着围观群众,一起到了将军府。


    闻掌柜在将军府外临时搭建了一个棚子,放着桌椅和文房四宝,因为来的人多,云升他们也在外头帮忙。


    很多人还有问题,闻掌柜都一一作答。


    “小姐,你不去外面看看吗?”陶因宁好奇地问道。


    “不用去,那里有闻掌柜就够了,我得保持一点神秘感。”林晓禾笑嘻嘻地道,“走,我们去准备明日要带的东西,我得看看还有什么要准备的。”


    林晓禾没管前头的事情,有闻掌柜在,有周径庭在,会弄得妥妥当当的。


    “我们先带必须要用的东西过去,剩下的我写了清单,让将军府的人陆陆续续送来。”林晓禾上了马车查看了一下带的东西。


    “吃的不用带这么多了,以后拿新鲜的过来。厚的冬衣先放在将军府,等天冷了再来拿。”


    “那边住的地方还得修缮,没地方放这么多东西。”


    陶因宁和初霜只是将马车上用掉的物件补充起来,然后又多添加了一些她们觉得会用上的,马车上的东西比她们来的时候还多。


    “好。”陶因宁和初霜应着,忙把不要用的东西先搬下来,让下人搬到了她们住的院子里。


    “在车上藏几把武器。”林晓禾指着搬空了的几处位置,“将军府应该会有,你们问顾伯要几把刀


    或者剑。”


    这话说得陶因宁都紧张起来:“小姐,难道我们去那里会有危险?不是说没有战事吗?”


    “要真有战事,我们带这些也顶不了大用。”林晓禾解释道,“外面的田地原本都是异族人的,而我们要去的地方,正是留在这里的异族人生活的区域。”


    陶因宁和初霜一脸严肃。


    “我们要从他们手上拿走田地,哪是边关城的人那么好说话的?”林晓禾能预想出到时候会出现的冲突。


    即便林晓禾愿意和他们签订契约,他们也会认为契约没有用,至少在大沥朝,他们根本告不到林晓禾。


    没有信任的基础上,林晓禾说得天花乱坠都没有用。


    这个时候,就只能靠武力镇压了。


    “有备无患吧。”林晓禾安慰了她们俩几句,“你们放心,将军会派人跟在我们旁边的,至少等事情尘埃落定,他才会让他的人走,我们是安全的。”


    陶因宁和初霜依旧惴惴不安,两个人商议着,以后一定要轮着守夜,小姐身边时刻都不能离人。


    林晓禾无奈地任由她们安排了。


    更何况,她也觉得她的身边不能离人,万一到了紧急关头,她还需要让她的异能提升下。


    “有件事,我得跟你们说一声。”林晓禾犹豫片刻,斟酌着句子,“如果有一天,出现非常急迫而且危险的时候,我身边只有你们两人,别人都来不及出手救我们,我可能会要你们的命。”


    这话说得有些奇怪,陶因宁疑惑问道:“小姐,你的意思是会让我们在你面前先死吗?”


    初霜正色道:“小姐,这本就是应当的,我们的命是你的。”


    “对,如果真有那种时候,我肯定要挡在小姐前面!”陶因宁站直了身体,笃定的眼神,熠熠生辉。


    林晓禾:……


    其实不是这个意思。


    她只是借用一下她们的命,等把事情解决,她就把她们救回来。


    现在这话不能说,那就让她们这么误会吧。


    “好,你们一定要信我。有我在,就不会让你们死的。”林晓禾承诺道。


    听闻这些话,初霜和陶因宁万分谨慎起来。


    她们得用心准备好防身之物,除了武器,还得问问顾伯将军府有没有穿在身上的软甲之类的东西,她们可以花钱买下来。


    这么多年,她们在其他府邸当过丫鬟,然后才跟着小姐。


    她们切切实实地体会到,小姐根本没有轻视过她们,从来不摆小姐的架子。


    平时她们身体有些不舒服,小姐都会注意到。


    她们犯了错,小姐也不会非打即骂。打破了东西,也不会让她们赔。


    初霜和陶因宁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主家。


    她们心里清楚,没有了小姐,她们就再也遇不到这么好的主家,她们也会很难适应别的主家。


    “多带几顶帷帽,纱制的。”林晓禾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蝗虫太多了,带着帷帽舒服点,你们两个也得准备着,问问云落他们要不要准备面具之类的。”


    “小姐,我们只有一个狐狸面具,而且被将军拿走了。”陶因宁想了想,“没有在边关城看见这些东西,不过我们可以自己做。”


    “好,还有时间,那就做吧,多做几个,以后我们也说不定会用上。”林晓禾吩咐道。


    帷帽戴着确实诸多不便,但是可以改良下。


    养蜂人的挡着脸的工具就挺合适的。


    不过这不着急,只有大半天的时间了,先做面具。


    陶因宁和初霜也忙碌起来。


    林晓禾的摊子铺得很大,可想而知,要耗费的银钱之巨。


    手握空间,林晓禾并不担心她会亏钱。


    哪怕蝗灾短时间治理不好,她的空间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东西来,只要她愿意。


    她现在控制着用空间,因为她还不想暴露于人前。


    如果迫在眉睫,那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正因为有这样的底气,林晓禾不怕将手中的银钱都拿出来。


    幸好她还有不少产业上了轨道,能给她一直提供银钱。


    家中的人,都不是奢侈之徒,平日里也只有她讲究得多,赚的银钱这几年积累下来的,也不是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