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每个人都得用起来
    “你准备的可真够详尽的,难道已经预料到我们会做此决定?”庄王爷看到摆在他面前的样本,墨迹已经干了,不像是刚写出来的。


    “并非如此。”林晓禾指着那几份契约道,“这些契约是平日里我们常用的,经常要签订这样的契约,就做了通用的样本,一般都不需要改动。”


    庄王爷看了看,汤奇和汤力的契约确实大同小异,中间的名字皆用甲乙双方代替,只需在契约上方与最末签上名字,按上手印就行。


    汤家两父子的契约洋洋洒洒几大张,而他的契约,虽然有三种,但有两种只有一张,唯独分红那份多一些。


    “这种用工契约,是我常用的,所以里面的内容都是经过完善而成,基本上不需要再改,所以会提前将样本做好,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签字即可。”


    林晓禾指着纸张,继续道:“用工契约是一式两份,而这两份,是从同一张纸裁切而成。除了能验明字迹和指纹,还能验证纸张的年份与产地,而两份的裁切处用了印记,两边相合能拼出印记来。”


    庄王爷新奇地拿起契约细看,果真如此。


    “这样一来,任何一方想作假都不容易。”


    “正是。”林晓禾只给了汤奇他们两份契约,叮嘱道,“田契我都收了,明日把你们的人都带来,一起把契约签了,到时候会有人安排你们做事。”


    汤奇和汤力连声应着。


    “王爷,分红的契约你不再斟酌下再签吗?”林晓禾看庄王爷大手一挥,就在他该签字的地方都给签上了名字,格外爽快。


    庄王爷大方地道:“你就当我为解决蝗灾之事出点力吧。边关受蝗灾之苦已久,如果你能治理好,我一定在边关城给你树长生碑。”


    林晓禾:……


    倒可不必。


    “王爷想出点力,不如再帮我做点事。”林晓禾笑眯眯地道。


    庄王爷眉头一挑,这顺杆子往上爬的能力也挺强的。


    “你先说说吧,如果需要出力,你有将军府,如果需要出钱,我这个破落的王府恐怕帮不到。”庄王爷丑话说在前头,“我还能帮你做什么?”


    “王爷都这么说了,我自然不好意思跟你伸手要钱。只是这出力的事,有的事确实由王爷出面最好。”林晓禾示意庄王爷坐下详谈,让人先将汤奇父子俩先回去。


    庄王爷从善如流地坐下,他倒要看看林晓禾能怎么说动他。


    “治理蝗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会在边关待几年,后来还有我的人会陆陆续续的过来,他们在边关讨生活,还得王爷多看顾一二。”


    庄王爷用扇子指着周径庭:“有那么大个将军府在,谁还敢欺负他们不成。”


    “我的人也不怕欺负,天底下总归有王法的。”林晓禾说得一本正经,“边关城有王府坐镇,人人都得守王法吧,王爷你说是不是?”


    “那自然是。”庄王爷不知林晓禾为何提起这个,即便她不说,他也会维护边关城的秩序。


    “王爷可想让边关城恢复往日的繁华?”


    “自然也想。”


    “我的人过来后,我的一部分生意也会搬到边关城,到时候会经常有人送东西过来,人来人往,我们得解决一件事情,从外面来边关城的人,能从边关城带走什么。这样边关城的生意才能运转起来。王爷觉得对不对?”


    庄王爷喃喃道:“能从边关城带走什么?”


    林晓禾知道,以前边关城红火,那是因为边关城外的商人带来很多异地的特色之物在边关交换,无数的生意人在这里交汇。


    如今少了那些东西,边关城竟是连能拿出手的东西都没有了。


    “田地利用起来,可以将大量的水果、粮食、马羊运往京城,可这都得蝗灾治理好之后。”林晓禾询问道,“如果王爷没有别的主意,那我们就先将货物定为这些?”


    “惭愧,边关城确实没有其他特色之物。”庄王爷怎么也想不出能拿出什么东西来,玉石、香料都是以前的存货,卖一点少一点的。


    嘉河鱼算是一种


    ,可那光应付贡品就已经很吃力了。


    “那我们就将边关的特色之物弄起来。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王爷,我们需要鼎力合作。”林晓禾郑重其事地道。


    庄王爷正色起来:“你要我怎么做?”


    “我希望王爷将边关城整饬一番,规范化。”林晓禾抽了一张纸,在上面画了边关城的简图,“我打算将米粮店、香料店等等放在这个地方,在这旁边,各个商户可以停留马车,派专人负责照顾,方便运输货物,也让远道而来的商户没有后顾之忧。至于怎么做,还得细节上规范。”


    林晓禾又在对面画了一个大圈:“在这里,是边关城的生活区,客栈、食肆、酒坊都在此处,商户们要在这里等待几日筹办货物,得让他们多花钱消费。”


    “最后这一小块地方,建仓库、地窖、冰窖。”林晓禾在将军府的附近划了一块地方,“这里归我用。”


    庄王爷轻笑出声:“你的目的其实就是这个吧?”


    “我花钱种出来的东西,总得有地方放,然后卖出去,对不对,王爷?”林晓禾确实是这个意思,她的粮食、香料、果蔬,都得有地方放,再加上冰块,还有酒水、火锅底料等等。


    边关城所有的生意,都免不了要从她这个源头进货。


    “王爷,你看看分红的契约上,里面也有你的一点分成。”林晓禾提醒道,“除此之外,王爷府派人照顾各个商队的马车,这一笔劳务费,是少不了的。”


    庄王爷在思考,这里能赚多少钱。


    “付出一点银钱,就有人将马照顾好,还有人将货物运上运下,对于商户而言,划算。”林晓禾顿了顿,“如果王爷觉得此事不好做,那就交给我。我记得漕帮的码头,这个活也很赚钱呢。”


    “边关城的事,哪能全让你辛苦。”稍微点拨了下,庄王爷就知道此事可行,当即应了下来。


    “看来庄王爷与我很多观点一致,那我们可以细谈,边关的措施该怎么开展了。”林晓禾脑子里有无数现成的方案,搬来边关用最合适。


    因为这里不似别处,盘根错节的关系,可以做到破而后立。


    庄王爷惊叹于林晓禾的各种想法,对她的计划越发有兴趣起来,没有别处的商品来,他们就自创商品。


    连食肆、客栈的安排,林晓禾都有很好的点子。


    小吃店被分在边缘之处,那里只需要少量的租金。大的酒楼设在最繁华之处。


    客栈和酒楼都会相隔距离,商户们可以就近入住。


    尤其是边关城内的道路,一定要用平整的石块铺成,适合马车行走。


    路面干净,遇到雨天,商户们的货物也不会弄得脏乱。


    “这可真是一个大工程啊。”庄王爷咂舌,“钱从何处来?”


    “给铺子。”林晓禾问,“王爷知不知道边关城的商户,这些年的生意如何?”


    “惨淡。”庄王爷无奈说道,“没人过来,就没有生意,边关城内的人太少了,他们能买的东西不多,更何况,遇到灾年,银钱都用在米粮上,除非必用之物,别的都不会买了。”


    这和林晓禾来边关看到的情形一样。


    城内坚挺的铺子,只有米店、布店这些生活必需品的店铺,玉石店里都只有一个掌柜在忙乎了。


    “在此期间,我能保证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将边关城的人都动员起来,每一项工作都设置相应的米粮或者其他东西,完成后就能拿到。王爷认为是否可行?”


    “你的意思是,他们不用花钱买油买粮了?”


    “是,好好做活计,这些就都有。”林晓禾点头说道,“那些不适合做重活的人,可以安排轻松些的活计,所以这些事的安排,得由王爷派人去做,切莫出现欺压之事。”


    庄王爷点头,猛地发现,他竟然就这么听林晓禾的安排了。


    这怎么回事?


    “咳咳。”庄王爷清了清嗓子,“你该信任的人,不该是周将军吗?将军手下的人那么多,为何不让将军派人来?晓禾姑娘看来对我更为信任呀


    。”


    周径庭连眼睛都不抬,这种浅陋的挑拨离间之法,根本不够看的。


    “行远的人,我另有安排。”林晓禾一句话就将庄王爷堵了回去。


    田地上的事情还有很多呢,这边关城的事,该让王府去做,免得他们坐享其成。


    边关城里,庄王爷除了有田地,肯定也有商铺。


    林晓禾一条条地将事情跟庄王爷说了一遍,现在要写成方案,时间太紧张,此事是个大工程,庄王爷还得花时间想想该怎么安排。


    庄王爷打算拿此事考考儿子们的能力,将林晓禾的话仔细地记住了。


    周径庭很少发表意见,只是在林晓禾需要纸笔的时候递上去她需要的东西,偶尔会接过她手中的纸笔替她写写画画。


    三个人一直谈到入夜时分,顾伯已经第三次唤人来说晚膳之事。


    “王爷可要在我府上用晚膳?”周径庭将有用的纸张收拾在一起,这上面都是他们讨论出的点子,不可外传。


    瞧这话问的,就不想让他留下来用膳。


    庄王爷吹胡子瞪眼睛:“不必了,我府上不缺。”


    “那我就不多送了,王爷早些回去。”周径庭很上道。


    庄王爷甩甩衣袖,出门坐马车回府。


    “你和王爷府有过节?”林晓禾觉得周径庭对庄王爷的态度说不上好,庄王爷似乎也习惯了。


    “以前和他斗智斗勇,彼此看不顺眼。”周径庭毫不客气地道,“明明是为朝廷做的事,他非要得到好处才做。边关战事瞬息万变,很多时候,他都很能惹恼人。”


    林晓禾一听就明白了。


    “这次他不会的,这么多好处摆在他的面前,不用我们催,他也会去做。”


    周径庭点点头:“以后对他的态度会好点。”


    “边关城的事说完,我们还有边关城外的事,吃完饭再说?”林晓禾询问的眼神看向周径庭。


    “好。”


    晚膳是顾伯请的新厨师做的,很合林晓禾的口味。


    之后给她备上了冰酪,还另外准备了一壶果饮,放在冰鉴之中,实在很符合林晓禾的喜好。


    林晓禾吃饱喝足了,在小院子里来往走着,一边问周径庭:“边关城外没有回去的异族人,我能用吗?”


    “你的治理蝗灾之法,他们能知道吗?”


    “能,我还希望他们将消息传出去。”林晓禾补充了一句,“传到珏国去。”


    “那就能用。”


    “边关留下的异族人有多少?”


    “不足百人。”


    “兵营中能用之人又有多少?”


    “可用五六千人。”


    这个数字倒是出乎林晓禾的意料,将军府手中握着的军力,不算小,毕竟除了可用来耕种的人,还需要一部分人留守城墙。


    如今边境新建好了城墙与城楼,不需要大批兵力守城,周径庭手下的兵营约莫接近万人。


    林晓禾以前在史书上看过安西军的历史,那里守城的兵力只有几千,而且失去了来自朝廷的支援,全靠军队在安西城繁衍生息,以此来补充失去的兵力。


    孤守西域五十年,最终战败时,满城都是白发老兵。


    这就是安西军的描述。


    在没有任何支援下,能孤守五十年,就是靠兵营开垦农田,自给自足。


    所以,林晓禾认为兵民合一,是可以实现的。


    “靠近兵营的田地,你们负责深耕。”林晓禾在纸上画了画,“中间的田地,我让留在这里的异族人耕种,还需要你派人盯着。”


    “兵营不缺粮,我会给他们月钱。”驻守边关的将士们有朝廷的供养,米粮不缺,他们更缺钱,要让他们干劲十足,就得给他们最想要的东西。


    “异族之人,用米粮足矣。”


    周径庭默了默:“你的银钱可够支撑?”


    这一路听来,周径庭都知道中间需要耗费的银钱甚多,林晓禾再有钱,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养活整个军队。


    “我会让家里将能用的银钱都送来此处。”林晓禾不敢保证。


    “可先给一部分,另一部分等他们归家时再给。”周径庭说道,“身上放银钱容易遗失,有将军府作保,他们会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