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终于来了
    “林?从未听过此名字。”周径庭倒是知道这些事的,“钦天监历代任职的风水师都留有档,人数不多,我应该能确定,没有出现过这个名字。”


    林晓禾点点头。


    或许林老太爷并未在京城,毕竟他若当了官,林家村肯定会知道。


    林老太爷应该只是给别人做事而已。


    “我知道了。”林晓禾再三叮嘱,“此事别向外提及。”


    “绝不会!”


    两人又继续说了一会儿话,只是没有聊天的气氛,他们一问一答,谁都能随时把天聊死。


    周径庭终于准备走了,林晓禾起身相送。


    “我与那汪家之女并无交情。”周径庭终于说出了他最想说的话,不管林晓禾怎么想他为什么要说这话,他都要说。


    林晓禾莞尔一笑:“我知道。”


    周径庭没有等到林晓禾的其他话,只得转头走了。


    “小姐。”房外的两个丫鬟见周径庭离开,马上进房来。


    林晓禾抬眼看着两人:“怎么了?”


    “小姐,你和周将军吵架了吗?”陶因宁探头打量林晓禾的神色,颇为犹豫地问,“周将军走的时候,看起来不太高兴。”


    不高兴?


    林晓禾摇头:“没有啊,我们没吵架。”


    她最后还笑了呢。


    为什么会不高兴?


    肯定是陶因宁误会了。


    林晓禾很快就把这事甩到脑后。


    几年的工夫,林晓禾对空间的掌控力越来越强,她种下的东西能算好时间,分不同的时间种下去,用清泉浇灌后,都长出绿色的枝叶,就会迎来一场空间雨。


    空间的植物不仅能成熟,还能将之前浇灌的清泉全部还回来。


    林晓禾现在不用担心清泉会被用完,毕竟没那么多人需要救,这几年日积月累的,虽然还恢复不到她刚来时的数量,但现在也很可观。


    林晓禾收了一波成果,又重新种满,空间里漂浮着的果实现在没有地方可放,林晓禾就不着急把空间里的植物种出来,让它们先待着吧。


    两日后,皇帝依旧没有


    召见林晓禾,可是他却来将军府了。


    打着来看望定国公的旗号。


    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定国公就已经是将军,两人相差十多岁,在皇帝幼时,定国公还教过他一阵子的箭术。


    虽不是师生,却有着师生的情分。


    林晓禾被叫来见皇帝。


    皇帝倒和林晓禾想象中不一样。


    她原本以为,皇帝会是那种痴迷风水之术,眼神混沌,一副求天拜地的疯狂形象,处处疑神疑鬼的疯批模样。


    可并不是。


    皇帝看起来很正常。


    恒帝有着上位者的威严,神情、体态无一不展示着从小就受到的教养,看向林晓禾的眼神,有探究,也带着一丝友善。


    “朕听行远说高产田乃是一名十多岁的女子所为,还以为他弄错了,如今见到,不免感慨,英雄出少年。大沥朝的这一代人有超越前人的能力,是我朝之幸事。”


    “给晓禾姑娘看座。”恒帝吩咐旁边的人。


    很快就有人搬来了椅子,端来了茶水。


    林晓禾和安远侯夫人坐在西侧,定国公等人坐在东侧。


    恒帝来将军府,名义上不是为了政务,只当是家宴处理,所以安远侯夫人也在此处。


    “晓禾姑娘,可否说说高产田之事?对土质有什么要求?能否大范围推广高产田?”恒帝迫不及待地问了好几个问题。


    说到专业上的事情,林晓禾能侃侃而谈。


    “圣上,粮食高产最主要的是粮种的品质,提升品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这些年来,我已经培育出上千亩。若每年产出的粮种分发各地,确能提高全国的粮食产量。”


    “但是,除了粮种的品质,对粮食的照顾也不可疏忽,和平常种粮相差不大,如果照顾得当,亩产高于六石也有可能。如若遇到虫灾、旱灾等等天灾,也会导致粮食减产。”


    林晓禾不可能将清泉之事和盘托出。


    好在有这些年将军府的遮掩,现在哪怕她不用清泉,也有足够多的高品质粮种。


    “竟能比六石还多


    ?”恒帝的手微微握紧。


    如果能全国推广,那大沥朝就不会再因粮食发愁,还能存够粮食,即便遇到灾荒一两年,都不会饥不果腹。


    对民生如此有利之事,让恒帝心中激动。


    前几天身旁人的劝诫犹如在旁,恒帝不由地看了看旁边不发一语的数人。


    军营若有了充足的粮食,那就无所畏惧。


    恒帝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不知高品质的粮种如何才能得?”


    “圣上,此事更复杂。粮食品种的提升,和当地的气候极有关系,要培育出来,不能一概而论,即便在同一个地方,每年的气候条件也有所差异。”


    林晓禾早就想好了借口。


    “我发现能亩产六石后,就将当年的粮食全部做种,将军府借了我一些别庄,这才使得粮种渐渐增多到如今之数。”


    恒帝看向定国公。


    定国公忙道:“此事是行远所为,他多年前与晓禾姑娘相识,别庄的地本就种粮,借与晓禾姑娘也一样。”


    周径庭点头道:“圣上,当初晓禾种出高产粮,微臣认为可能是偶然之事,所以未曾上报,想让她继续尝试,如今大有见效,才敢向朝廷禀报。”


    恒帝明白,朝中众人,一点点小事都能争得面红耳赤,若是当年周径庭就禀告上来,说不定争到现在,都还确定不了,给不给林晓禾良田。


    “此等大事,尔等也该让朕得知,朝中说不了,与朕见面之时不能说吗?”恒帝被旁人说动,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高产田之事,即便将军府有理由,也改变不了瞒了他这么多年的事实。


    只是,将军府有高产田这么多年,未曾有异动,又让恒帝觉得将军府值得信任。


    “那以你的高产粮,种于其他地方,可否产出高产粮的种子?”恒帝最关心这一点。


    林晓禾摇了摇头:“圣上,粮种的品质会一年一年下降。”


    “那为何原本十多亩的高产粮种,可种出上千亩来?”恒帝不是蠢的,一眼就看到关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