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将军府来人
    “你还得去那家说一声吧?”徐氏指的是三年前,林晓禾托付林以显说动林以达收容的一家人。


    还将家中之前烧毁的房子,重新建了一栋宅院,给他们住。


    不需要林家提供田地,那家还每年会给林家村一些银两,作为借住村里的费用。


    “对。”林晓禾点头,扶着徐氏坐下,“以后还得劳烦奶奶照看一二。”


    “放心吧,那家也不是惹事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惹不出什么事,奶奶我看着呢。”徐氏打包票。


    林晓禾到门口,宅子里的人就已经得到消息,大门敞开相迎。


    管家带着林晓禾直接到了主院。


    “特意跑来一趟,要出远门了?”躺椅上宁宛华懒洋洋的躺着,依旧坐无坐相。


    院子里的人早已习惯。


    离开了婆家和娘家,宁宛华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去一趟京城。”


    宁宛华脸上一怔,坐了起来,露出了认真的神色:“何事要去京城?”


    林晓禾在省城做得好好的。


    “难不成你打算把火锅店开到京城去?咱们的钱够吗?”


    “我倒是有这个想法,但还不到时候。”林晓禾失笑,“我有别的事去京城,还不知道归期,火锅店的事你得顾着呀。”


    宁宛华一惊,彻底站了起来:“什么时候回来都不知道?!林晓禾,我戴着帷帽去省城,也得冒着风险的,我娘可能认不出我,可我爹,我化成灰他都认得。”


    “这都四年了,还不打算给宁府消息?”林晓禾挑眉,“已经和离了,你爹娘没有再把你送回去的道理,女儿们也在你身边,你打算让她们一直闭门不出?”


    宁宛华心中有些烦躁:“她们那爹,又升官了!我们宁家只是一介商户,再怎么有能力,也拼不动官。被他知道,是被我算计了,我担心娉婷她们会被要回去。”


    “律法没有一条是站在我这边的。”宁宛华很想改变现状,可是找不到办法。


    当年,女儿们都是因为养不起,被送到其他家庭“收养”的!


    “宁府能找到更好的地方,将娉婷她们安置好。


    ”宁家要藏一个人法子多,说不定会比现在的环境好。


    林晓禾说的这个未必不可行,但宁宛华不敢冒险。


    现在她和宁府断了,那家人想通过宁府找她不可能,更不可能找到女儿们。


    他们现在连收养孩子的人都找不到了,心里肯定起了疑,只是没有找到她们就无法确定而已。


    “等娉婷她们出嫁了,一切尘埃落定,他们想知道她们在哪,也可以。”宁宛华就打的这个主意,等几个孩子大了,出嫁了,就不用听那家人的。


    林晓禾默不作声,宁宛华的主意虽好,但对于娉婷几个孩子来说,只能过着拘于后院的生活长大。


    “自从他们家将庶女给了别人做妾,我就发誓绝对不会把女儿们留在他们身边,比起那种境地,现在的生活就够好。”宁宛华已经打定了主意,坚决不动摇。


    林晓禾径自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好吧,那省城那边,我让初霜先管着,其他地方你得看着。”


    “行,这么多年都顺顺当当的,不会出什么事的。”宁宛华十分有信心。


    四季红火锅店已经有了一套独特的运行方式,也选拔了一群能干的人,即便林晓禾离开多日,也不会影响到火锅店的运行。


    不过是出现重大事情的时候,需要她们拿主意。


    “你要的东西,我给你带来了。我还多准备了一些,你看看还短缺什么,尽量全给安排好。以后你需要什么,跟我奶奶说,她会找人给你带来。”


    因为不能让顺宁镖局的人送,林晓禾每次都是派林府的人送过来。


    这三年,都是如此。


    林晓禾有时候都想,宁宛华当时找到她,是不是就已经想好了以后都要赖着她。


    说起来,宁宛华是个不错的合作对象,因为她话少。


    不管林晓禾做什么决定,她都举双手赞成,除非林晓禾问她的意见,她才会想个半天,说上几句。


    “行了行了,赶紧走吧。等下娉婷她们看见你,又闹着要出门,她们现在正是对外头感兴趣的年纪,我都快管不住了。”宁宛华催着林晓禾赶紧


    走。


    林晓禾倒的茶水都还没有入口,就得起身。


    陶因宁在外面候着,看见林晓禾出来就赶紧迎上去。


    “走吧,回去。”


    “是。”陶因宁跟在林晓禾身边,“小姐,村里的人刚才又拐弯抹角的打听这院子里的人。这么多年了,好奇心还这么重呢。”


    林晓禾倒不太担心他们的好奇心。


    宁宛华的事说大也不大,不会闹到被人到处找,但是身份传出去,就肯定会有人找上门。


    他们打听不出什么,就不知道能往外传什么。


    三胞胎实在太过显眼,宁宛华都尽量不出院门,要出去,也会把她们几个捂得严严实实,衣服都不会穿相似的,就怕有人往三胞胎身上想。


    这么多年,小心翼翼,倒也遮得很紧。


    林晓禾回到省城已经是两日后,正是约好将军府的人会来的日子。


    省城的院子林晓禾已经买下来了。


    弄了冰窖,冬日里存放的冰还在里面存着。


    林世智已经九岁了,不再是缠着林晓禾去玩的小孩子,他有了繁重的学习任务。


    来林府的大儒,都是付习结识后引荐的。


    与林世礼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同,林世智完全就是读书读到大,完全不惧乡试,甚至很想去乡试上试试自己的学问如何。


    得知林晓禾要去京城,林世智拿着刀过来了。


    “姐姐,京城路途遥远,这把刀留在身上防身。”


    除了学文,林世智还学武。


    这把刀是他最喜带着身边的,放在身上不碍事,又足够好用,削铁如泥,是林晓禾以前特意给他寻来的,他珍惜不已。


    “我不是送给你的,先借你用用,等你回来就得还给我。”林世智说的相当认真。


    “好。”林晓禾从善如流地把小刀留下。


    初霜从院门外走来:“小姐,将军府的人来了。”


    林晓禾忙起身,就看见一道玉树临风的身影逆着阳光而来。


    因为太高,她还得仰起头看。


    阳光照射过来,透过那人的身影,仿佛从光中走出来,耀眼无比。


    闯入林晓禾脑海中的,只有一个念头。


    不坐轮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