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不知道该不该说
    周径庭一家,在民众中享誉盛名,那是他们一次次去边关换来的名声。


    林晓禾给林世智和陶因宁各点了一份冰酪。


    陶因宁推脱不过,只得坐下。


    “边关又要打战了?”林晓禾小声对陶因宁说,“年前不是打过一次吗?”


    陶因宁有时候需要外出置办东西,消息也听到一些,但都是道听途说:“我听说之前是因为冬天太冷,没有吃的,所以想来抢。这次是因为遭了蝗灾,粮食没了收成,又想来抢粮。”


    “蝗灾?”林晓禾紧蹙眉头。


    “可不是,不知道那小国得罪了哪路神仙,这个灾那个灾的,也是可怜。”陶因宁悲天悯人起来。


    林世智嘴里还塞着冰酪,语焉不详地道:“那也不能来抢我们的!”


    “咦,这娃儿虽小,但是也懂这般道理。”旁桌的人听到了林世智的话,颇为赞赏。


    林晓禾都很吃惊。


    这种说法,林世智是跟谁学的,以他的见识,哪里知道国与国的关系。


    一群大人盯着他,林世智有些紧张,抓着林晓禾袖子:“姐姐,我说错了吗?”


    “小智没说错,你这是听谁说的呀?”林晓禾将他的手牵起来,放回勺子上,示意他不必怕,继续吃冰酪。


    林世智笑嘻嘻地道:“二哥说的呀。”


    原来如此,林世义经常听洪大山念叨边关的事,心心念念的,也会蹦出一两句和边关战事有关的话来。


    果饮店里不乏有善心泛滥的人,可怜边关小国遇到灾荒:“他们无粮可吃,总不能坐着等死,这事啊,两难。”


    别人听得不对劲,别人跑到家门口来抢粮,说他们是太难了,不得已而为之,那周家军奋勇杀敌,又是怎么说?


    “竖子,粮食若被人抢了去,边关之人又吃什么?”头发花白的老人被那一番歪理邪说气得够呛,“他们要粮,可以拿钱买,没有钱,可以拿东西换!我们的粮食有富余的才可卖。”


    “是是,黍爷说得有道理。”


    那人不想与老爷子争执,立马认错,只是语气敷衍。


    “我听说某地的粮食产量高达六石。”旁人也转移了话题,他们这群老百姓,没有必要去操朝廷命官的心。


    “吹牛!”


    旁边的人哄堂大笑,这种鬼话也能一本正经说出口。


    “我叔叔的邻居的朋友的表哥就在衙门,这两天听说某个地方官到省城来复命,确实有亩产六石的粮!”被人笑话,他都着急了,把消息的来源都说清楚。


    这是来自衙门的消息,怎么能不可信。


    只可惜,他前面拐了那么多层的关系,更让人觉得假。


    即便他听的话是对的,那也是传出来的是个假消息。


    亩产六石。


    说的难道是自家的田?


    这么快就传到省城了,来上报的地方官难道是贺问?


    “如果真有亩产六石的田,哪还会有灾荒之年。”有人叹息,“真希望这消息是真的,那边关外的小国,也能买到粮,不再受饥饿之苦。”


    “……你这是刚从边关回来吧?听到两句话,就好像看到那里的人在忍饥挨饿一般。他们要真的饿肚子了,还能打战?路都走不动了。”


    头发花白的黍爷被勾起了回忆:“正是如此。你们没有经历过灾荒之年,我小时候可是挨过饿的,饿得头昏眼花的,爬都不想爬,哪还能走路。”


    “黍爷,后来呢?”旁人来了兴致,别的话题都被抛下了,开始听黍爷讲他小时候的故事。


    林晓禾等林世智吃完,就带着他走了,果饮店里忆苦思甜的故事,林晓禾没什么兴趣。


    罗家的车队从门前走过,那旗子上写着巨大的“罗”字。


    马车上摆放着一箩筐一箩筐的水果。


    “想不到罗府的车队这么庞大。”林晓禾惊讶,这比得上顺宁镖局压趟镖的人力了。


    陶因宁在罗府待了多年,这点消息她知道。


    “车队是用来运水果到各地的,送去官府酿酒的水果,也是罗府送过去。我听罗府的人说,还不止


    一个车队呢。除了罗家各地庄子上种的水果,他们也会去别处搜罗少见的水果。”


    “原来如此。他们车队也运酒吗?”林晓禾问。


    “运,他们的酒水还得卖给很多地方的商家,都是用罗府的车队送过去。”陶因宁肯定地说,“这些经常有人说的,人手不够的时候,府里的人也会被调去车队呢。”


    林晓禾点头,这罗府也算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了,从罗府能伸展到各个地方。


    这样的话,单家村那边的酒水,想拉来省城,也不是什么难题。


    私酿的酒水和官府的酒水混在一起,这可轻易辨别不出来。


    林晓禾带着林世智回到家中,初霜就来禀告,说是宁家少爷找她,去一趟宁府。


    “可有说什么事?”林晓禾接过陶因宁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脸。


    “没有,宁少爷说他给人带话的。”初霜很无奈,“宁少爷来去都匆忙,连茶水都没有喝,丢下这么一句话就跑了。”


    林晓禾手中的动作一顿。


    “给人带话。”林晓禾点了点头,“行了,我知晓了。你们先去拎水,我要沐浴更衣。”


    天气热,要是方便,林晓禾都想一天洗三次澡。


    可是,要洗澡拎水都费劲。


    现在是身上汗水太多,一会儿要去宁家,先得弄得清爽些。


    宁宴平想必是给周径庭来带话的,除此之外,林晓禾想不出别的人选。


    他们要去边关,周径庭来找宁宴平一道走,也是正常之举。


    林晓禾怕耽误他们的事,草草地对付了一下,连头发都没有洗,就往宁家而去。


    和她料想的一样。


    来人就是周径庭。


    “我听闻,你想惹事?”周径庭将手中的书放下,遥遥看着林晓禾,笑着问。


    林晓禾呆愣:“我没这么说!有人断章截句。”


    “哦?真没事?”周径庭不太信。


    “有事。”林晓禾忙笑着,“我知道有人做违法的事,但我没有证据,不知道该不该说。周少爷,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