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家无烦忧心更宽
    金钗和金项链,都是宁宛华百宝箱里的物件,还有不少林晓禾都不能确定价值的东西,有一个镶嵌着各色宝石的头面,还有玉佩、手镯,林晓禾都只敢用帕子拿着看。


    周径庭走得时候,带走了一个火锅炉,剩下的那个林晓禾留在了林家村。


    “晓禾,明天就去省城吗?”家里的人一个个往外走,让徐氏操劳的心一下子无所适从。


    “是,奶奶。省城丢下一堆事,需要早些过去。”林晓禾笑着道,“奶奶,你要是不放心我,那和我一起去吧。”


    “你爹娘都在省城,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徐氏哼哼道,“我住惯了家里,不习惯跑那么远的地方,也不习惯找人伺候。”


    “好,那你有空的时候也能来省城呀,我有空的时候,也会回来。”林晓禾不戳破徐氏的别扭心理,想去又不敢去的。


    徐氏这辈子,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郦县。


    她知道自己脾气火爆,受不得气,去没有底气的地方,那不是找不自在?


    徐家村和林家村都没有她不敢指着鼻子骂的。


    白水村的辣椒苗已经送过去了只需两三个月就有收成,林晓禾叮嘱大伯到时候去白水村收,每一家的账都记录在册。


    “大伯,再过几天,就到了抢收的日子,得请够人,别吝惜银钱。”林晓禾别的不担心,就担心习惯了节俭的家人,宁愿自己受累受苦,也不愿多请个短工。


    “世礼他们都会留在家里帮忙,你不用操心家里的事。我和你大伯能干着呢。”陈氏对她这个劳动力十分有信心,不过就是十五亩田,没有老二和老三在家,她也能行。


    林晓禾当然知道大伯娘是下田的一把好手,可她明显没有注意到,这次和以往不一样:“大伯娘,以往咱家的田亩产二三石,可这回,咱家的田亩产有六石,甚至更多。人手少了,粮食都不好搬。”


    “啥?六石?”陈氏简直不敢相信侄女说的话。


    林老大抓了抓额头:“晓禾跟我说了,我知道


    你不会信,所以没跟你说,我说不过你。”


    陈氏扭头瞪了林老大一眼。


    明明是他不告诉她,倒成了她让他不敢说了。


    “若是如此,确实要多请人。”林以显拿出了一家之主的风范,“村里的都忙着抢收自家田里的粮食,明日我去县里请短工,免得来不及收粮食,遭了雨。”


    “爷爷,先给牙行定金,和他们签下契约,以免临时被其他人挖走。”林晓禾提醒道。


    林以显点头:“欸,知道了。”


    “大伯,咱家田亩产六石的事,也可能会被传出去,到时候说不定会有人来打听,甚至会有朝廷官员询问。不用慌乱,你只需告诉他们,这是因为咱家粮食种子的品质好,再加上用心耕种,才能高产。”林晓禾不确定会不会传出去,但有备无患,先提醒,免得他们乱了阵脚。


    “咱家粮食种子品质好?”徐氏还真没瞧出来,种了几十年都这样子。


    “奶奶,爷爷和大伯多有经验呀,别人都想请他们种田呢,多年经验慢慢地就培育出好种子了。”林晓禾扬眉看向林以显,“是不是,爷爷?”


    林以显刚夹了块肉,这时候只得先放下,故作高深地拢了拢胡子:“当然是。”


    他被野猪顶穿了肚子,都能瞬间好转,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晓禾说啥就是啥。


    “那如果他们要咱家的粮食种子呢?”林老大担心来的所谓朝廷官员,会打种子的主意。


    “贺县令不会让他们轻易得逞的。”林晓禾分析给他们听,“在他的治下,出现了亩产六石的高产田,能给贺县令的政绩留下重重一笔,他不会让人平白把种子带走的。


    如果贺县令都无法阻止,那就让他们买走也成,不管来多大的官,拿东西都得付银子吧,不然那不成抢了?咱家不缺种子,能种一次,就能种两次、三次。”


    别人给的钱合适,拿去卖也行,咱卖的不是粮食,卖的是种子。只此一家,价格往高了说都行。”


    林老大连连点头应允。


    他能想象得到,哪怕靠种田,他家也能赚钱!


    “大姐、二姐,可愿和我一道去省城?”林晓禾没有忘记她们,主动问道。


    “我们也能去吗?”林晓秋眼睛亮晶晶的,她很心动啊,去了省城,就有更多好吃的,好看的。她连县城都没有去几次,就能一步跨到省城。


    好激动啊!


    林晓秋扭头看向林晓云,眼巴巴地想看着大姐点头,这样她也可以点头了!


    “家里很快就要忙了,我留在家里给他们做饭。”林晓云是个会体谅别人的人,她心思细腻,即便想去省城,也会想想应不应该去。


    林晓秋失望的表情显露出来。


    是啊,家里忙,她们怎么能去呢。


    “等农活忙完,我们再过去吧。”林晓云握了握林晓秋的手,说,“晓禾在省城也要忙一段时间,我们突然过去帮不上她的忙,还得她照应。”


    林晓秋明白过来了,她刚才太高兴了,都没有细想这些,于是点点头:“小妹,我们忙完家里的活再去,我们可以和兄长们一起过去。”


    “也好。”林晓禾觉得林晓云考虑得妥当。


    林晓秋心里有几分不开心,因为她总是没有大姐好,刚才不该那么高兴的,应该多想想家里人。


    只是,这次好像没有人说她。


    林晓秋偷偷瞄了瞄爹娘,又看了看爷爷奶奶。


    连林世义都没有说她一句呢。


    林晓秋不懂,但是林晓禾明白。


    以前他们一家人,在温饱线上挣扎,稍微不顺心的事,就能惹出心头一把火来,对林晓秋的“不懂事”也格外生气。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粮有田,又有钱,他们在很多事情都不会再大动肝火。


    钱不是万能的,但钱确实能解决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问题。


    再加上三位兄长都中了秀才,家里人的愿景都实现了。


    家中无烦忧事,心更宽了。


    “晓秋,家里不缺你帮忙,等晓禾那边忙完,你想去就去。”徐氏察觉到林晓秋悄咪咪打量的眼神,回了她一句。


    林晓秋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