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日进斗金的生活要来了
    等林晓禾终于弄清楚了豆腐的做法,才明白了,豆浆是没有了,都煮成豆腐花了。


    “那,豆腐花就豆腐花吧。”


    林晓禾退而求其次。


    好在林晓禾是个甜豆腐花主义者,不需要额外准备什么东西,等豆腐花煮好,放一旁搁凉的时候,她舀一碗直接放糖吃就好。


    林世智眼瞅着,想吃的样子。


    林晓禾用勺子挖一点,吹凉了喂他。


    林世智笑眯眯的张嘴,那豆腐花刚到他嘴里,他的脸就皱成一团。


    他还没习惯吃。


    林晓秋也端了一碗出来,吃得喜滋滋的。


    吴氏一看,赶紧擦了擦手,去拿碗,还招呼着两个妯娌,林晓云也被陈氏拉了过来。


    徐氏站在院子里,板着脸:“都只能吃一碗,再吃下去,豆腐都没有了!”


    为了避免他们偷吃,徐氏还特意守着,等他们拿碗装完,她就把豆腐用干净的棉布盖起来,上面再铺上板子,用几个重物压住,压上个把时辰,等压实了,就成豆腐了。


    林晓秋吐了吐舌头,走到林晓禾身边,悄声说:“小妹,豆腐能做出好吃的吗?”


    “能的。”林晓禾肯定地点点头。


    林晓秋松了口气。


    徐氏做菜的法子,实在是太过敷衍。


    以前没怎么吃过外头的,菌汤也吃得少,食不知味也能吃下去了,现在吃过脆哨、吃过各种小食,要再回头确实有点难。


    豆腐确实有很多好吃的做法,最简单的,应该算鱼头豆腐汤了。


    肉酿豆腐和蒸豆腐都有不同的味道。


    豆腐不能久留,泡在水中,每天换水,或者浸泡在盐水里,也最多能留一周。


    徐氏留出了一小半尝试做腐乳,剩下的,得天天做豆腐吃。


    豆渣也全都留下了。


    野菜豆渣饼的日子又快来了。


    对于豆渣,林晓禾那可真是有心无力。


    以前用的电器,磨个豆子,连豆渣都没有,她也没有学过能用豆渣做什么好吃的。


    徐氏舍不得浪费,只能任由她做野菜豆渣饼了。


    冬至前一日。


    佟掌柜到了林家村,在村口问了人,才找到林晓禾家。


    马车一到家门口。


    消息就


    在村里传了。


    林济为家来了辆马车!


    佟有财问的是林济为家,并非问林晓禾,这点人情世故,佟掌柜是懂的。


    家里只有徐氏、李氏在悦丰酒楼见过佟有财。


    林济为一听是悦丰酒楼的人,就懂了,其他人还不知道,这会儿有种不敢置信的感觉。


    悦丰酒楼的掌柜,竟然对他们家这般有礼。


    “后日就是冬至,冯掌柜让我冬除之前过来和你对账,顺便把这段时日的分红给你。从冬至到年后,也会有一波生意,年后我再过来。”佟掌柜的出现,林晓禾也没有想到。


    林晓禾预想的,冯掌柜他们讲情面,会年前和她结账,但他们合作没有多久,年后结账也说得过去。


    真没有想到,冬至之前,佟掌柜就来了。


    林晓禾不知道,在这个朝代,冬至算是一个大节日,比过年次之,但家中有银两,都会在这日置办新衣,祭奠先祖。


    这一天,也叫“贺冬”。


    借贷、分红在冬至之前能处理好的,都得处理好。


    这算是一种习俗。


    “酒楼每日都有固定赠送的小食,这些我们也给你算了,按正常售出的收益,算了三成给你。”佟掌柜指着账本上详细记载的一条条记录。


    林晓禾办果园的时候,什么事都是亲力亲为,修剪树木、挖地施肥,都是她一个人,当然,那时候有科学技术。


    账目收支她也懂。


    佟掌柜记录得复杂,但她还是能看懂。


    悦丰酒楼想要与她长期合作的诚意,都体现在这一本账册里。


    从立冬到冬至总共四十天左右。


    佟掌柜给林晓禾带来银子一百二十两。


    一天竟然能赚到三两银?!


    开酒楼真是暴富啊!


    林晓禾觉得她日进斗金的生活快要来了!


    “世人都爱饮酒,配小食最佳。”


    林晓禾很尽量让自己表现的见多识广的样子,但佟掌柜仍瞧出她的震惊,三言两语解释了一番。


    这也是当初冯掌柜看中林晓禾手中小食的原因。


    酿酒业的发达,促进了酒业的发展,而酿酒行业掌握在官府手中,私自酿酒的数量有限制。


    为了税收,官


    府中人也“唯恐人不饮酒”,因此,不少文人志士写出来的诗词歌赋,都给饮酒套上了一层高光。


    人人以饮酒为好。


    酒的种类繁多,也有适合女子小酌的酒类。


    “酒楼不能私自酿酒,卖的酒需经官府之手,善饮之人众多,你的小食正是酒楼急缺之物。”佟掌柜知道这些事,林晓禾迟早会知道,不如主动告知。


    下酒菜一向是酒楼畅销之物,现在有林晓禾提供的这些小食,他们酒楼的下酒菜独树一帜,别的酒楼都比不上。


    这也是冯掌柜竭力要留住林晓禾的原因。


    哪怕她才十岁。


    冯掌柜也要与之合作。


    “顺便还得告诉你一事,有消息传来,从关外来的商队,冬至那日会途经郦县,大约停留三日。”佟掌柜又给林晓禾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太好了。”


    现在有了钱,就有了底气!


    冬至是一个大节日,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会放假。


    浩瀚书院自是也有假。


    头天晚上,徐氏就已叮嘱林老二第二天一大早就赶驴车去县城,接林世礼几个孩子回来,别去晚了。


    他们不知道家里会来接,去晚了他们就坐别人的车回来了。


    徐氏忙着准备祭祀的东西。


    林以显出事那天,她可是求了好多神仙菩萨,不管怎么样,在这附近的庙宇她都得去一趟,还愿!


    林老大陪着徐氏一道去,他得拎东西。


    至于,去县城买东西的事,就交给林晓禾。


    一会儿回来还得带上几个哥哥,出门就不能带太多人,林晓禾只拉着吴氏一道去。


    天还没亮,林晓禾就被李氏叫起来,梳妆洗漱。


    冬日的冷空气一贴上脸,林晓禾整个人就清醒了。


    天还未亮透,正是冷的时候。


    林晓禾裹着披风坐上了车。


    这车,还少个棚子。


    林晓禾缩在驴的屁股后面的位置,思忖。


    “拿着。”


    徐氏要去不少地方,也起得早,看到林晓禾缩成熟虾的样子,伸手就递给林晓禾一个小笼子。


    外面用厚厚的布盖着,林晓禾还是看把手才认出是个笼子的。


    “热的?”


    林晓禾万分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