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香囊也有秘方
    第二日,林以显考虑到徐氏要带李氏一同前去,他就不带老三,让林济为送他们去县城,他带着老大和老二上山。


    三兄弟里面,林济为打猎厉害一些,他会动脑子,不冲动。


    老大只能听吩咐,力气大,但不太会转弯。老二呢,又太能转弯了,总想着小聪明解决,想省事,把动物惊跑是常有的事,比老大还能惹事。


    不过这次有林以显坐镇,应该会有点收获。


    徐氏之前答应过林晓秋,等她脚伤好了,就带她去县城。


    林晓禾也得去,那林晓云和林世智就索性一并带去。


    家里虽然还缺钱,但手上宽裕,这几文钱拿得出来。


    连徐氏都忍不住感慨:“没想到有朝一日,我还能大手一挥,都去县城。”


    大家都笑了起来。


    日子有奔头,哪怕再辛苦,也觉得甘之如饴。


    徐氏先带着他们去了县城的学堂,林世礼几个人授衣假不回去,他们过来看看那几个孩子有没有短缺什么。


    县里的学堂在城郊的山上,这里风景优美,静谧淡然,很适合学子们在这里潜心研究学问。


    林晓云不适合往学堂去,徐氏让她带着林晓秋和林世智在山脚下等,还给他们在山脚下找了一处地方,留个他们几个藕合,万一林世智闹,还能哄哄他,给他吃。


    林济为留下来看着驴车,顺便照看几个孩子。


    徐氏把林晓禾带着一起去了,她们还带着香囊。


    香囊要卖出去,学堂里的学子是消费对象,她们做的这些香囊,原本就是为了让林世礼他们读书的时候,能保持好的状态。


    这香囊的意见是林晓禾想出来的,自然得带上她,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她也能了解到。


    因为是授衣假,很多学生都放假回家,但和林世礼他们一样,在这里苦读的学生也不少。


    徐氏看着路过的学子身上,都挂着香囊。


    各式各样,不仅布料更好而且花样更精美。


    这一对比下来,她们手里的香囊显得有几分寒碜。


    徐氏觉得她们做的香囊要卖出去,不太容易。


    林世礼等人得到消息,已经在


    学堂外面候着,徐氏几个人不好在学堂里影响别人学习,林世礼几个人带她们去了后院,三个人住的房间。


    别人都是两人一间房,不过房间够大,林世仁就在两个哥哥的房间里加了一张小床,这样还能省下一些住宿的费用。


    “我们正好来县城,问问你们有什么缺的吗?下次托人带过来。”徐氏不想耽搁他们学习,没有嘘寒问暖,直奔主题。


    “没有,我们什么都不缺。”林世礼给他们都端了茶水。


    林世义把卖手抄本的钱交给徐氏:“我把我的那份扣下来了,剩下的给奶奶。”


    徐氏原也打算给他们留点银钱防身,林世义已经拿了,她便将其他的银钱收好。


    看几个孩子这挺好,不用再准备什么,徐氏就想带着李氏和林晓禾走。


    刚一开门。


    挤在门外的人就晃了下,前排的人差一点摔在了地上。


    “你们做什么?”林世礼板着脸。


    这是被一堆人听墙角吧?


    “礼兄,别生气,我们只是想问问老夫人给你们做的香囊是怎么做的。”为首的学子行了个礼,还恭恭敬敬的回答。


    徐氏还是第一次被人称呼老夫人,一下子紧张得说不出话。


    李氏更是内向的人。


    林晓禾只得站出来说:“我哥哥们那样的香囊,我们还做了一些。”


    说完,林晓禾就将徐氏放在一旁的筐子上盖的的布掀开,里面放着几个做好的香囊,和一些空香囊以及晒好的药草。


    “你们做的这些香囊可是打算出售?”


    “是。”林晓禾点头。


    “可否卖给我一个?”


    “我也要一个。”


    “什么东西啊?都要买。”


    “林世礼他们用的那种香囊,特别能提神醒脑,我坐在他们旁边学习的时候,都觉的神清气明。我也要一个香囊。”


    原本以为香囊卖不出去的徐氏,看到一个个都喊着要买,顿时傻眼。


    林晓禾看了看筐子里为数不多的几个香囊,说:“我们的香囊有两种价。这种封口的里,里面装好的药草的,需要十文。还有这种空香囊,你们可以另装药材的,九文。”


    “这香囊的用料和绣工都很一般,叫价十文太过离谱。”


    因为担心不好卖,李氏没有做很多,而且布料拿的是不值钱的碎棉布,徐氏和李氏都被林晓禾开出的价格吓一大跳。


    李氏平时绣的帕子,也不过三文钱一块。


    “我们家的香囊自然是不同的。”林晓禾并不强求,“你们都是哥哥们的同窗,我可以告诉你们香囊怎么做的,你们可以找人去做。”


    “这香囊最关键的地方,是里面装的药材,不同的药方有不同的作用,你们可以去医馆让大夫配方子去抓,需记住,不是那种需熬制的药方。然后将药材放在香囊里,随着气味的挥发,就有药效。”


    “制作香囊的布料,棉布为最佳,透气性好,药材起的效用明显。我们选用价格低廉的布料,也是因为放了药材后,这个香囊很难再作他用,就算换个药方,都得考虑药材的药性是否会有影响。”


    “普通的棉布就够用,无需选用上等的布匹,那种布做出的香囊,还是和玉佩更搭。”


    “我哥哥们的香囊用的清心安神的药方,你们去药店问,就能得到这个方子。”


    林晓禾的话说得清楚明白,没有一丝遮掩。


    徐氏和李氏的脸色都不太好看,这些全告诉别人了,还有谁会来买他们的香囊。


    香囊里面的药材加上碎布,两文钱就够做了。


    何必花十文钱来买他们的香囊?


    在场的学子们同样有所疑惑:“这样看来,我们请人做香囊要实惠很多,你们的香囊为何卖如此高价?”


    “每家店都有独特的秘方,我家的香囊自是如此,秘方是不能外传的,所以不能告知各位。不过,各位按照我所说的去制作香囊,也会有一定效用。”


    “只是,我家的香囊效用更为明显,也更持久,所以我家的香囊需十文钱。”


    林晓禾的笃定,让徐氏和李氏都不敢说话了。


    有什么秘方?


    怎么她们不知道?


    “你家空香囊就卖得九文钱,难不成你家香囊的秘方在绣工上?”


    学子们都是聪慧之人,一眼就看到问题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