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等到这一生的良人
    林晓秋一言难尽地看向林晓禾:“小妹,你不会想贿赂县令吧?舅舅家可拿不出那么多银两。”


    几个大人都沉默不语,这个法子他们也想过,甚至还觉得可能行得通,如果有钱的话。


    “记得世礼与我闲聊的时候提过一句,他的同窗中有已任县令之人,月俸四五十两。”林以显叹了口气。


    “这么多?”陈氏咋舌,“难怪都想读书从仕,这样的话,得拿出多少银两才有用,还得冒着风险,怕是做不到。”


    众人都叹息。


    是啊,别说拿不出四五十两,就算能拿出来,别人会为了这点钱冒着丢官的风险?


    想想都不可能。


    “我没说要去行贿,我觉得闹到衙门去,或许不是一件坏事。县令是姓贺吧?”林晓禾不知道他们的想法怎么不和她一条道,行贿也得有实力才做得到。


    “是姓贺。”徐氏打起精神,看着林晓禾。


    “我去县城时,可能见过县令之女,贺如彤。她在县城买了一支绢花,价二十五两。”


    坐在一旁的几人都倒抽气。


    这一家子没有一个人想过用二十五两去买个绢花,这太浪费了。


    “县令的俸禄不低,四五十两除去每月花费,应有富余,完全买得起二十五两的绢花。若是县令家产颇厚,县令之女多半看不上绢花,现在看来,正好适当。”林晓禾悠然地道,“所以呢,我想,贺县令不会贪一时蝇头小利,会秉公办案。”


    “小小年纪,懂得倒多。”徐氏的眼神扫过,林晓禾笑得单纯。


    一脸无辜,反正就是懂的样子。


    林晓禾逛过两次县城,多少了解了当地的物价。


    他们这一大家子,因为家中有粮食、有蔬菜,加上徐氏抠抠搜搜,一个月在生活上的花费差不多二两银子。其他普通人家,或是五两左右,富裕之家那就没顶了。


    县令之家,家中有仆人,再加上个人情往来的,最少也得二三十两吧。


    贺如彤这一次花的,也不过县令半个月的俸禄,听起来也不像经常花,这次是为了入宫才选的,家


    中有存银也愿意出这一大笔。


    算来算去,这县令家生活不奢靡。


    当然,也不排除像某些贪官,把贪得的银两藏在地下生虫,也不愿多花一个子。


    这样的人,应该极少吧……


    如果县令不贪,徐青山伤了人,会让他赔偿,但不会让对方要一千两。


    因此,林晓禾觉得这事让县令判决更好,左右他们这边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徐氏听到这番分析,心里倒安定了。


    她去过县城多次,可真没有和官府的人打过交道,对他们有一种敬畏感,初闻徐青山下了大狱,人就慌了。


    娘家那边的人,也都是本本分分种田的人,一时间都乱了手脚,只想着尽快把青山捞出来。


    “娘,那青山的事,县令什么时候会判?”李氏静静地开口问道。


    “衙门的人说是县令有事外出,明日就回。”


    “那等上一两天,到时有事再说,都先吃饭。”林以显一锤定音。


    徐氏吃了几口就放下了。


    家里的人都知道徐氏的心情,不敢惹她,早早地回了房间。


    “老头子。”徐氏看着林以显踱着步子进房间,抬头看向他,“家中的存银,我暂且先拿给我三哥了,如果需要用上,他们短时间还不上,你可恼?”


    “这银两是我提醒你带上的,以前家中一贫如洗,是哥哥们从挤下口粮养活了我们这一家子,我不是那么不知恩的人。”林以显知道家中的银两还有用处,但那边更急需。


    徐氏愁得慌,原本以为需要花钱的地方都解决了,现在一下子全没了。


    “你也别太心急,哥哥还不知道会不会花这个钱,就算花了,我们也和以前一样,给孩子们凑齐来就行。”林以显安慰着徐氏。


    “马上就到收稻的时候,到时候田里不需要干什么活,我带老三他们去打猎,再烧点木炭,多砍柴,总有赚钱的法子。别心急,世礼他们需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几个月,实在不行,学堂的束脩也能晚几天交。”


    林以显拍拍徐氏的背:“总会有法子的。”


    徐氏重重地吐出


    一口气。


    这么想,心里好过些,往年也是如此,今年再辛苦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