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兄友弟恭,姐妹情深
    林晓云站在了林晓秋的面前,挡住吴氏的视线:“二婶,我和晓禾能去县城,晓秋不能去,这几个钱给她买东西,这样合适,对不对,晓禾?”


    林晓禾点了点头。


    “不买绢花了,你们买什么就给我买什么吧。”林晓秋闷闷的,对绢花也生不出心思了。


    “那怎么行呢?二姐喜欢什么,我们就买什么。”林晓禾亲亲热热地拉住林晓秋的手,“铜板用完也没事,下次你再让大姐选就行了。”


    林晓云也说:“对啊,晓秋。咱喜欢的东西,买得起就买。别听你哥的,他想买本书的时候,还不是跟大哥和三弟要银两。”


    “我那是买书。”林世义辩驳着,声音小了几分,但却不想低头。


    “你喜欢书,我们喜欢绢花,有什么不一样。”林晓云搂着林晓秋的肩膀,“这是奶奶给我们的铜板,我们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林世义愤愤地一甩袖子:“我刚才可是替你们出头,不领情就作罢!”


    林晓云脸上闪过尴尬。


    林世义确实是为了她和晓禾出头,才斥责林晓秋的,饶是林世礼和林世仁都做不出来这么正义的事,因为一点小事,为了堂姐妹斥责嫡亲的妹妹。


    “我没有……我不是这个意思。”林晓云想不出怎么解释。


    “二哥,下次你给我带关于风土人情的手抄本吧,你以前给我的手抄本,看完了还能给你拿去卖吗?”林晓云可不觉得这种事能讨论出个对错来,转移了话题。


    三个堂哥平日里赚钱就是靠抄书、写信。


    林晓禾对书本很珍惜,她也不会拿着一本书翻好几遍,林世义给她的手抄本都保存得很好,完全不像看过的样子。


    “……可以。”林世义愣了下回道。


    “那我去拿出来。”林晓禾雀跃地跑回房间。


    林世义去县城读书已经四年,每次回来都会给林晓禾带一本或者两本手抄本,这几年下来,林晓禾手里也有了二十来本书。


    “这书保存得好,能卖,一本能卖五六文呢。”林世义欣喜。


    抄一本书换五六


    文,并不觉得多。


    现在一下子二十本书,转手就是一百多文,突然就觉得挺多钱,馒头都能买几十个。


    “真要卖了?”


    林晓禾认真地点点头:“对,我都看过,不需要再看了。”


    不得不说,原主的记忆力就非常好,可以说是过目不忘,大概因为自闭症的原因,她沉迷在自己的世界,只关心自己的事,只要她想记的事,记忆力就特别好。


    但因为对别人的事情不关心,所以又不记得不相关的人。


    林世义给她的手抄本,她每一本内容都记得。


    大部分都是有关林世义学习的内容,林晓禾都没有兴趣留着回味。


    “这都是你的东西,卖的钱都归你。”林世义不会占妹妹的便宜,这些书都是他送给林晓禾的,那就是林晓禾的了。


    “行啊。”林晓禾笑着说,“二哥帮我卖,我们三七分,不让你白跑。”


    平白无故得了笔钱,林世义和林晓禾都高兴。


    林晓禾抱着徐氏的手臂,眨巴眨巴眼,冲徐氏笑:“奶奶,你看,我有钱,等二哥下次回来,让他把钱给你,这次你多给我一些。”


    “那要我给你多少?七十文我可没有。”徐氏把钱抠得紧紧的。


    “不用不用,二哥得三,你也得三,给我四十文就够啦。”林晓禾很有眼色的分给徐氏一份。


    徐氏被逗乐了,回房间取了四十文给林晓禾。


    林晓禾冲林晓秋扬扬手:“我们都能买绢花了。”


    林晓秋抿了抿嘴,垂下眼眸,没有了生气的意思。


    姐姐和妹妹都对她好,林世义又是为了她们俩出头,这么想想她也不亏,林晓秋释然了。


    吃过午饭。


    徐氏就给他们装好的东西,除了衣物、冬被,还有纸墨和一些食物。


    三个人的东西在驴车上堆成了小山。


    林晓禾和林晓云坐在前头,林世礼三人坐在后面。


    林济福严肃,林晓云都怕她爹,一路上都不敢说话,后面的几个人似乎也是如此,几个人安安静静的到了县城。


    “大伯,你送哥哥们去学堂吧,我和姐姐两个人去


    逛。”林晓禾可能是几个人里面唯一一个敢和林济福提要求的。


    林济福板着脸,点了下头。


    林晓云已经十三岁了,这在有些人家,她这年龄都开始议亲了,林济福并不担心她一个人出门。


    等林济福带着他们走远了,林晓云垮下肩,松了口气。


    “我爹很可怕吧。”


    “没有啊,大伯挺好的,好好跟他说话他都会听。”


    虽然林济福看着严厉,但是个讲道理的人,只要讲道理,就好说话。


    “我爹一看着我,我就连话都不敢说。”林晓云哭丧着脸,“他会揍人的,特别凶。”


    林晓禾能理解,多半是林晓云小时候被管教的时候,被她爹揍过,在心里对她爹只有惧怕,现在长大了,即便不会挨揍了,也会怕。


    当父辈们推崇“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这种事就无法避免。


    “走吧,我们去选绢花。”林晓禾知道现在说再多鼓励的话,对林晓云也没有用,只能慢慢来,一步步让她尝试,说出想说的话。


    绢花虽是用布做的,但是在首饰店才有卖。


    首饰店有各种翡翠珍珠,也有银首饰,还有木簪。


    只雕刻花纹的木簪是最便宜的,之后便是镶有绢花的木簪。


    林晓禾看着琳琅满目的绢花,不得不惊叹工艺匠人的奇思和妙手,这绢花的手艺不仅栩栩如生,而且造型巨美。


    只有一朵绢花的木簪有的色彩绚丽,有的还是含苞待放。


    那些有着多朵绢花的木簪,更是各具特色。


    雍容华贵的牡丹,清新可人的并蒂莲,枝头繁茂的一簇梅,还有薄如蝉翼的桃花,花蕊逼真的菊花……


    这完全颠覆了林晓禾想象中的绢花的样子。


    她之前以为,绢花就是一朵像真花的假花……


    当然,那些繁复华美的绢花木簪,价格要比一朵的贵上很多倍,有的还超过了银簪的价格。


    加上后面拿的四十文,她们身上的钱,只够给每个人买一款两朵花的。


    “小妹,我们买一朵花的就行。”林晓云看到林晓禾拿起了一支并蒂莲,轻声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