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舆情不断
    这几天,跃州市委大院里传出重磅消息,在跃州工作十来年的曾平顺终于要高升了,上级安排他到西部某省担任副省长。市委大院里的干部,现在不是关心曾平顺的去处,更多的人是在猜测谁来接任跃州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他的工作风格又会是怎样等等。大家交头接耳地议论着,空气弥漫着这一股要变天的味道。


    张爱武这个层面的领导干部,早在半个月前上级组织部门来考察曾平顺的时候,就知道曾平顺很快就要离开跃州了。


    张爱武接受了考察组谈话以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临下班的时候还迟迟不肯离去,她想了很多。曾平顺的高升,对张爱武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这个和自己有亲密关系的男人在事业上终于更上了一层楼,步入省部级高官的行列,而且,从年龄、学历来说,曾平顺在同级别的领导干部中还占据一定优势,今后前途未可限量。张爱武忧的是,曾平顺离开后,自己在跃州将再也不可能有这么强力的靠山可以倚靠,她十分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大刀阔斧地推进一些工作,离不开曾平顺的支持,有时她布置的工作,那些部门领导还在观望,曾平顺又会在另外的场合强调张爱武曾经布置的工作,还让市委督查室跟进督察。即使是老大难问题,老大出来了就不难,有了曾平顺的强力支撑,张爱武这几年在跃州的官场上简直如臂使指,无往不利,甚至她有时讲话比那些常委还管用。


    像李亦非,作为圩江的书记,虽然兼着市委常委,但也经常要到张爱武这里串串门,保持比较友好的关系,张爱武在圩江碰到难题,无论公事私事,一个电话过去,李亦非就会迅速帮她搞定。有一次,圩江公安分局的一个派出所长因为贪腐被区纪委”双规“审查,凌天因为和这个所长有着利益输送的关系,怕这个所长扛不住纪委的审查,把自己供出来,赶紧找到张爱武,张爱武就通过李亦非让圩江区纪委迅速把这个案子做了了结,丝毫没有牵涉到凌天。


    张爱武坐在办公室左思右想,明白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可能很快就要过去,但这就是现实,人的事业一旦到了抛物线顶端,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要从顶端慢慢下滑,想到这一点,张爱武心里慢慢平衡起来,觉得自己毕竟捞了大笔的钱财,退下来后,照样可以潇洒享受余生,眼下她最要紧的是要让怎样让自己平稳过渡。


    在曾平顺前往西部某省赴任前一天的晚上,省城的一家宾馆里,张爱武搂着曾平顺的脖子,说:“老曾,你这番过去,不要沾惹那些花花草草,经济上一定要保持清爽,争取好好干出一番事业,争取在职务上再上一个台阶,如果……如果你需要资金打点,和我说一声就是了。”张爱武说着说着,落下几滴眼泪,声音抽泣起来,说:


    “就是想到以后一年也见不了你几回,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爱武,我们缘分一场,于公,我感谢你在城建工作方面做得出色,让我脸上有光,于私,我也要感谢你这么多年来你对我生活的照顾,虽说我要去做副省长了,但前路茫茫,西出阳关无故人哦。”


    曾平顺也有些伤感,虽说做了副省长,级别上去了,但在省级的领导班子里,也只能属于配角,远远比不上做市委书记时一言九鼎的存在感,而且,西部省份的气候也不及南方温润,经济发展也落后南方一大截,他不免感到一丝丝的微微落差。


    “老曾,话说回来,你提拔了总是一件好事,以后我要过去看你,你可不许让我吃闭门羹。”


    “这是哪里的话,爱武,一日夫妻百日恩,我这几天已经和省里部门和我关系很铁的几个领导都打了招呼,让他们方便的时候多关照你,你有什么需要,可以和我短信联系,我会在第一时间回复处置。”


    听了曾平顺这番话,张爱武的自信心又有些许增长。


    曾平顺离开跃州后,章建弘接任市委书记,张爱武第一时间向章建弘发了短信,“众望所归,恭祝章市长接任书记,在您的领导下,跃州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章建弘的回复是两个字,“谢谢!”


    虽然张爱武还是副市长,但她的工作作风转变了许多,变得低调温和,下属稍微干出点成绩,大堆的表扬毫不吝啬地从张爱武的嘴里冒出来,这在以前可不是多见的。即使下属出了一些工作上的纰漏,放在以前,张爱武的声色俱厉的国骂如同唱山歌,可现在,她最多说一下大家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的场面话,就过去了,大家一下子感到工作环境轻松了不少。


    张爱武希望自己能够平稳过渡,可树欲静而风不止,最近,博客上的一篇文章又把她推上了火山口。


    博客作为新兴的个人互联网出版工具,使用者可以很方便使用文字、链接、影音、图片,建立起个性化的网络世界,如果有人想发表观点想法,再也不用都依靠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了,随便在键盘上敲几下,就可以向公众发布。博客进入中国后,很多人跟风而上,莫佳佳也开始在中国博客网发布自己的文章,而最近令张爱武难堪的文章正是出自她的手笔。


    几个月前,莫佳佳知道自己那篇反映跃州城建工作存在问题的文章引起了领导的重视,东海省纪委也派人下去进行了调查,心中颇感欣慰,可令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调查竟然无疾而终。


    莫佳佳开始更加关注张爱武这个人,她觉得张爱武在跃州营造的人际脉络简直如同黑洞,把光都可以吞噬,但她始终相信,光明是人类对生活最美好的向往,既然体制内无法解决问题,那就让社会公众做个评判。


    莫佳佳在征得赵向军的同意后,一篇题为《政府领导违法干预经济活动--一个民营企业家在跃州的遭遇》在中国博客网横空出世,把赵向军在经营中受到跃州市相关政府部门刁难的遭遇做了详细的叙说,由于文章内容详实、文笔犀利,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中国博客网的访问量一时大增。


    几天后,跃州市委宣传部把莫佳佳的这篇文章转给了市里的相关领导,张爱武拿在手上读了几遍,顿时如坐针毡。文章里叙述跃州市的城建管理部门对赵向军进行选择性执法,采取合法性伤害,最终导致赵向军含恨离开了地产行业,各个细节都描述得十分具体详细。


    张爱武清楚文章讲得句句是实,如果上级有关部门因此开展调查,自己和城建管理部门根本无法自圆其说。张爱武在办公室里打着圈,脑子里想着应对的办法,她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不能坐以待毙,她经过充分思考后,找到了章建弘。


    在章建弘的办公室,张爱武满脸的委屈,拿着莫佳佳的文章,说:“章书记,您看了这篇文章了吗?”


    “唔,张市长,我也正想找你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章建弘看了一眼张爱武,说话语气也有点急,毕竟自己刚刚上任市委书记,屁股还没坐热,不想在自己的地盘上出现什么幺蛾子。


    “章书记,文章里所说的这家君天地产公司十几年前确实和圩江区政府签订了投资协议,可是,这家公司实力太差,项目做得很慢,这么长时间也没开发几个楼盘,听说是老板因为顶不住高利贷的资金压力,自己选择退出地产市场,和我们政府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篇文章纯属污蔑!”张爱武情绪非常激动,说着说着竟然有些哽咽:


    “章书记,对跃州市的城市建设我是全身心投入的,十几年前,我还是圩江区副区长的时候,率全省之先,开展旧城拆迁,在一无资金支持,二无政策依据的情况下,创新性地推出‘自我消化,自求平衡‘的模式,很好地推进了工作,受到了住建部、省政府的多次表扬。后来,我到了市城建委,又大力推动旧片区改造,把原来棚屋遍地、不到10米宽的环城路改造成宽30余米的景观大道,现在外地客人过来,都喜欢到环城路走走,吹吹圩江的徐徐江风,欣赏一下夜景。还有,为了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我带队到深圳考察,回来后就推出了国有土地公开招拍挂机制,另外……”


    张爱武如数家珍地向章建弘倾诉着自己多年来的工作业绩,最后说:“章书记,我知道我这么大力度地推进工作,拆了这么多人的房子,肯定会得罪不少人,得罪人我不怕,但我希望组织要理解我,不能让我流汗流泪又流血。另外,城建工作我管了这么多年,也干得心累,您能不能把我在市政府的分工调整一下,安排我分管相对清闲的文教卫工作,我将一辈子感恩您。”张爱武以退为进,故意试探章建弘对自己的态度。


    章建弘耐着性子,一边听着张爱武的倾诉,心里一边想着,他也听人说张爱武和曾平顺关系不清不白,但作为自己的副手,平常也对自己毕恭毕敬,城建工作方面也是亮点颇多,自己刚接盘市委全面工作,应该以稳定为主,所以,听完张爱武的话,章建弘犹豫了一下,说:“张市长,我们组织对你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你不要多心,你是城建专业干部出身,城建工作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做调整?但是,关于这篇文章的事,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现在上面鼓励媒体监督,我们应该妥善应对,这样吧,你先和宣传部门做个研究。”


    张爱武听了章建弘的话,感觉这位新上任的书记还是对自己信任的,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于是就根据章建弘的意见,迅速召集市城建委主任徐立和宣传部分管媒体的潘副部长等几个人,小范围进行了研究。


    潘副部长说:“解决这件事有上中下三个方案,上策是让作者自己做个声明撤回,这样事情就可以很快平息;中策是城建部门起草说明,把文中的观点事实一一驳斥,我们宣传部门拿着这份说明和中国博客网所在地的宣传部门沟通,删除这篇文章;下策是以诽谤的名义,到公安部门投诉,让公安部门采取措施,不过如果这样的做的话,肯定会引起社会更大的关注,弄得不好会引火烧身。”


    “潘部长是舆论方面处理的老手,徐立主任,你说说看,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张爱武问道。


    徐立原来是曾平顺担任副书记时协助他工作的副秘书长,张爱武一直感恩当年徐立的精心安排,为她接近曾平顺创造了条件,所以,她一担任副市长,就向曾平顺极力推荐徐立接任了城建委主任,他现在是张爱武的心腹干将。


    由于兹事体大,徐立早把赵向军的情况梳理了一遍,他见张爱武点他,就说:“潘部长说的很对,这件事如果能让作者自行撤回,负面影响就会少些,但这个作者的底细我们不是很清楚,不过,他既然敢于这么发布出来,就说明准备一条道走到黑了,我们即使找到他,也很难做他的工作,所以,我们能不能退而求其次,做做君天公司赵向军的工作,让他出面和作者沟通沟通,争取把文章撤下来。”


    徐立的话给张爱武出了难题,她知道赵向军现在是走投无路才在博客上让人发布自己的遭遇,现在自己再通过别人和赵向军说好话,这张脸往哪里搁,而且,现在自己的人一找赵向军,赵向军肯定会开出价码谈条件,不行,这条路绝对不能走。


    张爱武想了一会,突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说:“徐立主任,这个赵向军除了做地产,还有什么软肋可以找找看,有哪些社会关系我们可以借力的?”


    “赵向军还在圩江有一家规模比较大的鞋业公司,既做内销,也做出口,听说他和跃州经济开发区的林日新主任关系比较密切,还有市政协的董少波主席也对赵向军比较关心,曾经打电话给我,向往了解过君天地产公司的情况。另外,赵向军的爱人已经退休,儿子在上海的外资企业工作,女儿在省城东海卫视担任记者,我们是鞭长莫及。所以,我建议张市长您能不能找找董主席或者林主任,他们和您一起在圩江区搭过班子,让他们出面做做赵向军的工作?”


    徐立提的意见确实比较中肯,但张爱武清楚自己绝对不能找林日新和董少波,她深知林日新和赵向军一个鼻孔出气,如果一找林日新,他就会详细询问事情的前因后果,肯定会指责政府管理部门合法性伤害的问题,还有可能会上纲上线,向市委主要领导报告,这样等于自己不打自招。张爱武已经从一些渠道了解到林日新和章建弘曾经是东海大学的同届校友,章建弘担任市长的时候,经常找林日新探讨跃州经济发展的规划与措施,听说,章建弘有好几次的报告都是出自林日新的手笔。


    至于董少波,虽然他在担任圩江区委书记的时候,对张爱武颇为欣赏,但这仅仅是工作关系,关键问题是他曾经找过自己,要求对赵向军多加关照,可是自己利欲熏心,把老领导的话置之脑后,采用下作的手段逼着赵向军含恨离开地产行业,因此,张爱武觉得自己现在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向董少波开口。张爱武前思后想,她突然想到可以找李亦非做做赵向军的工作,毕竟他是圩江的父母官嘛。


    会议结束后,张爱武拨通了李亦非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