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侠女出手
    姚锦辉的信息比较准确,写这份内参的记者莫佳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跃州人,而且她还确实认认真真地做了功课。


    莫佳佳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上海的一个报社担任记者,她之所以报考人民大学新闻专业,还有一段小插曲。


    在莫佳佳小的时候,她母亲因为路线问题受到冲击而得了间歇性神经病,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刺激,她因此立志要伸张正义,和人世间的一切不公平作坚决的抗争。高中毕业以后,她的父亲莫樟扬要求她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可她坚决不同意,说:“当老师只能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却无法抗争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公平待遇,只能逆来顺受,我妈妈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我不想走妈妈的老路。”


    莫樟扬说:“那你可以通过你的认知,培养出一大批富有正义感的学生。来改变着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不是挺好的吗?”


    莫佳佳笑着说:“爸,古人说‘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己’,等我教出的学生能主持公平正义,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了,而且,我也不一定就会教出这么好的学生,还是我自己能为民请命更畅快淋漓。”


    后来,莫佳佳执意去报考了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在她的心目中,做一名记者能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把人世间的所有不公平通过文字揭露出来,从而引起社会共鸣,通过惩恶扬善,最终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起来。


    由于莫佳佳对记者这个职业充满感情,工作的时候更是富有激情,很快,她就成了这家报社的主力。当时,各级政府也鼓励媒体多做监督,这家报社领导就本着试试看的心理,办了一份内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公开发布的素材,则通过内部渠道向相关领导机关发送,供领导们参阅。


    改革开放后,跃州的个体经济蓬勃发展,海临市的低压电器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为了抢占市场,有些个体生产企业就互相杀价,大肆生产销售无证和低劣低压电器,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莫佳佳在采访中发现这一问题以后,就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打工妹,主动到了海临市一家不法生产企业打工,经过几个月的暗中卧底观察,她对低劣低压电器的生产流程、区域和产品流向了解得一清二楚。


    回到报社以后,莫佳佳奋笔疾书,对海临市生产伪劣低压电器的情况写了一篇深度报道,并对当地政府疏于监管提出了狠狠的批评。后来,报社主编审稿时,觉得在大众官媒上发这么一篇有尖锐批评意见的深度报道,会得罪地方政府,于是就把这篇报道转作内参,送给了相关领导参阅。


    不想,这篇报道引起了时任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因为,那时政府刚好要抓国际接轨和知识产权保护,领导觉得,如果以整顿海临市的低压电器这个典型案例为突破口,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树立狠抓产品质量的良好导向,所以,在国务院领导批示后,国务院相关部委立刻就派驻工作组进驻海临市,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整顿。


    经过整顿以后,海临市低压电器的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几经努力,终于成为全国有名的低压电器生产基地,催生了好几个国家知名品牌。在国家层面,国务院的质量主管部门和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全国质量万里行”栏目,推动了全国各行各业把抓产品质量摆到重要的位置。莫佳佳因此也一举成名,成了这家报社的知名记者。


    莫佳佳是一个相当有个性的人,事业成功以后,她谢绝了组织发展她加入党派的建议,她说,自己喜欢一个人天马行空,不喜欢受到什么组织的约束和羁绊,作为一个无党派人士,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媒体监督。


    作为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她在大学期间就受到过多位男同学的追求,可她冷若冰霜,一概予以拒绝,她说,独身生活,就如天上神仙,无牵无挂,如若结婚生子,就是落难人间,生活难免陷入琐碎。所以,她现在已经36、7岁了,仍然一个人过得开开心心。


    由于莫佳佳没有家庭的拖累,加上记者工作需要多方面的信息,她也很喜欢广交朋友,在政商两界朋友多多。作为她父亲的朋友,赵向军曾和她多次碰到过,有时还带着女儿赵思芙,莫佳佳时常听到父亲讲起赵向军的一些重情重义之举,所以她心中对这个叔叔也颇为仰慕,每当赵向军过来的时候,她都要和赵叔叔说上几句话,赵思芙因此也就成了她的好妹妹。后来,赵思芙也听从了莫佳佳的建议,报考了东海省的传媒学院,毕业以后,当了东海卫视的记者。


    几个月前,莫佳佳接到了赵思芙的电话,声音颇为沉重,说:“佳佳姐,你最近好吗,我想和你聊聊。”


    “好啊,思芙,我们平时见面机会却不多,也只好在电话里聊聊了,怎么,个人的事定下来了?”莫佳佳自己独身,却对赵思芙颇关心。


    “佳佳姐,今天我不是和你说个人的事,我觉得我们做记者的也算见得多了,可怎么也想不到还有这么黑暗的地方,你想听听吗?”


    “越是你看不惯的现象,我越想知道,说不定是我很好的新闻素材呢,说吧,我洗耳恭听。”


    于是,赵思芙就把赵向军受到跃州市政府部门刁难打压,最后只好忍痛退出跃州地产市场的大概情况和莫佳佳说了。原来,赵向军身体稍微好转之后,李红就把情况告诉了爱党、思芙兄妹。


    当赵思芙迅速从省城赶到家时,见到平时一直孔武有力、来去如风的父亲竟然病恹恹地卧床休养,左边半身偏瘫,顿时涕泪俱下。她问母亲是什么原因,李红语焉不详,问父亲,赵向军却是沉默无语。


    赵思芙无奈之下,只好找到姨夫倪新国,还有她父亲的同学朱建芬了解到一些情况,不听则已,听了以后,赵思芙愤恨不已,她突然想起她的好姐姐莫佳佳平时最容不下这些政府部门的胡作非为之事,就打电话找到了莫佳佳。


    赵思芙最后愤愤地不平说:“佳佳姐,我真想不通,改革开放都二十多年了,反腐败也抓了好多年,我们家乡跃州作为开放城市,竟然还有政府公职人员竟然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对民营企业大肆打压,这哪里是执政为民,简直是官商勾结、强取豪夺嘛。”


    莫佳佳一听她心目中的偶像赵向军竟如此受到打击和摧残,一股浩然正气不禁从胸中升腾上来,作为地地道道的跃州人,她不忍心自己的家乡被这些贪官污吏和神奸巨蠹玷污,更不忍心自己的向军叔叔因此折戟沉沙后一蹶不振,于是,她对赵思芙说:“思芙,你如果说的是真的,这真是政府滥用职权的好素材,但是,你也知道,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新闻的生命,我不能凭你的一面之词,我要回到跃州做个多方了解。”


    于是,莫佳佳就回到了跃州,回家看了父母,又找相关人士了解了情况。她首先找到了君天公司周建达。几周以前,丁进达答应赵向军要对君天公司的员工全部留任的,可是,他接盘的第二周,就把倪新国、朱建芬和周建达都开掉了。


    周建达在政府部门干过,到赵向军这里干也不全是为了薪酬,他觉得在赵向军手下能得到尊重,因此死心塌地地为赵向军拼命。不过,他给莫佳佳的叙述还是比较客观的,他把前段时间执法部门在君天公司工地上蹲点查噪音超标,跟踪君天公司渣土车运输,城建委故意延迟君天公司的工地验收,市城投公司故意拖欠君天公司代建款等情况都一一告诉了莫佳佳,还说:“莫记者,这些事情有人会说是巧合,其实天底下的事真的就会这么巧?我认为这些巧合的背后会是一场精心的布局。”


    莫佳佳说:“周总,你刚才讲得都很到位,分析的也很有道理,可是,这里还缺少一个政府部门这么做的出发点,他们是为了什么呢,要让你们给他们好处吗?”


    “这个我确实说不上来他们为了什么,我原来在城建部门干过,我私底下问城建部门具体承办人员的时候,他们都说自己有难言之隐,因此,这些政府部门的目的和出发点,你要问问赵总。”


    “还有,周总,我还想了解跃州城区旧城改造的具体情况,你能说说吗?”莫佳佳还要了解更多的情况。


    “莫记者,我看你也是有侠义心肠之人,但这跃州旧城改建方面的水挺深,你真的要全面曝光吗?”


    周建达的这句话激起了莫佳佳的斗志,她说:“周总,你不要看我只是一个弱女子,但我们作为记者,就是要尽己所能,为天下苍生请命,扬善惩恶,给世人一个公平。”随即,她话音一转,说:


    “周总,我当然也理解你的难处,你只管把你所知道的情况都说出来,我绝对替你保密,你信得过我吗?”


    “莫记者,听你这番话,我信得过你,但我更不忍心赵总就这么失败了,看在他面子的份上,我也要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周总的情绪被莫佳佳感染了。


    于是,周建达把跃州城区旧城开发一路过来的情况说给莫佳佳听,并从他的角度分析了这十几年来政府在旧城拆迁改造方面的得失成败,他说:“从总体来看,跃州率先在全国按照‘自我消化,自求平衡’的模式进行了开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资金短缺的问题,但是,地产公司招引到位后,政府监管明显缺失,甚至一些地块的规划方案都是由地产公司先拿出方案,再拿到政府会议上讨论通过,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公配设施落不了地的问题。还有,一些地产公司拿地以后,仅仅象征性地缴纳了一点土地有偿使用金,就申请政府调高容积率,造成了好多安置小区的房子采光、通风都不好,老百姓意见很大。


    “还有,我们跃州的旧城改造没有进行连片开发,明明一个几百亩的地块,偏偏要招引好多家地产公司开发,造成地下管网连接都出了问题,一条小区道路两边高低都不一致,比如那条环城路,是我们跃州的沿江景观大道,虽然旧城拆迁后,宽度增加了不少,整条路也做得不错,但环城路边上的背街小巷简直没法看,一到晚上,好多上了岁数的老百姓经常会摔跤,是因为这条路高低不平啊。”


    莫佳佳又问道有哪些具体区块有这样的问题时,周建达一一指出了各个问题对应的地方,所幸,莫佳佳这个土生土长的跃州人对这些地方倒都非常熟悉。


    根据周建达叙述的情况,莫佳佳又一一进行了实地踏勘,并拍了照片。她还通过同学、朋友的关系,进入了跃州城市建设档案馆和招投标中心,查阅了与跃州旧城改造相关的资料,渐渐缕清了思路,发现这后面的水确实很深,她觉得自己这次回来确实不虚此行,决心要好好写一篇分量重的深度报道,曝光跃州旧城改造的黑幕。


    可是,周建达说的政府部门为什么刁难赵向军的君天公司,她仍然没有答案,她决定要找赵向军好好聊聊。


    当莫佳佳来到赵向军家里的时候,戴利仁刚给赵向军做好按摩,莫佳佳看到自己曾经的偶像半身偏瘫,手脚不便,心中不禁一酸,轻轻地叫了一声:“向军叔,您还好吗?”


    赵向军一看莫佳佳,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高兴的说:“佳佳啊,你怎么来了?坐坐坐,让李红阿姨给你泡茶。”然后把莫佳佳上上下下打量一遍,说:


    “我们见了都快三年了吧,你看上去还是这么干练,你爸一直和我说,他三个孩子就数你最有出息,佳佳,你这次来该不是送喜糖给叔叔吧?”


    “向军叔又笑话我了,我这次来呢,是领导安排的,想就跃州城区旧城改造的问题做个调研,准备回去写个材料。”她当做不知道赵向军的遭遇似的,问道:


    “向军叔,您也是做地产的,也请您谈谈看法。”


    “佳佳,我是做新城板块的,旧城改造都没介入,这方面还真说不出来呢。”


    “那您在新城做了也十来年了,做的还顺利吧,跃州地产市场的投资环境怎样,您应该有切身的体会,说给我听听吧,也算帮帮我的忙。”


    赵向军叹了一口气,说:“哎,不说也罢,可能我经商一路过来太顺利了吧,命中该有一劫。”


    “向军叔,此话怎说?”


    “我已退出新城板块开发了,别提了。”赵向军转换了话题,问道:


    “你这次回来,看过你爸妈了吧,哎,你妈这个病,真亏了你爸的照顾,他真辛苦啊,你和立新几个要对你爸孝顺一点。”


    “向军叔,先别说我家里的事,几十年都过来了,大家都习惯了。您一直对新城开发充满情怀的,怎么会退出呢?背后一定有隐情吧。”


    赵向军沉默的看着窗外,就是不说。李红看看不对,就在边上说:“向军,我看你病了到现在一直闷闷不乐,你就别憋在心里,说出来吧,佳佳现在见多识广,说不定还可以替你参谋参谋呢。”


    “是啊,向军叔,您告诉我,我不一定能帮上您的忙,可是,您就忍心你的美好蓝图就这么化为泡影吗?”


    莫佳佳的这句话让赵向军的心一紧,这几天他躺在床上,新城区块的样板蓝图始终在他脑海里萦绕,他对心中的梦想仍是万般不舍。犹豫了许久,赵向军才慢慢地把自己和张爱武、丁进达接触的情况告诉了莫佳佳。


    莫佳佳听了以后,柳眉倒竖,怒道:“这些人拿着政府的俸禄,却和奸商狼狈为奸,对正当经营的企业竟然豪取强夺,真是衣冠禽兽,向军叔,我一定要为你伸张正义!”


    莫佳佳虽然怒发冲冠,但也不是莽撞之人,为了不给赵向军带来更多的麻烦,她在内参中只字不提君天公司的遭遇,但跃州旧城开发面上的问题已经足以让相关领导触目惊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