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总是有理
    根据张爱武的强烈要求,她担任副市长分管城建口方面的工作。


    可是过了不久,她就感到这个副市长的实际权力还不如下面的一个局长。因为,在市政府层面,张爱武虽然分管城建委、国土局、公用事业局等城建口的单位部门,但这些局长、副局长的任命都是市委组织部商主要领导后提名,虽然有时会征求她这个副市长的意见,其实也只是走走形式,所以,这些局长、副局长虽然表面上对她毕恭毕敬,但有时候在一些关键问题的处理上会阳奉阴违,事后,张爱武虽然可以骂他们几句出出气,但这个帽子毕竟不在自己手上,她也对这些家伙无可奈何。


    因此,很多工作的部署和推进,张爱武只能搬出书记市长的令牌,才能有所作为。而对她分管这些部门来说,虽然她贵为副市长,但分管部门的这些中层干部,都是由部门党委、党组提名任命,她根本也插不了手,就拿城建委来说,以前她一句话就可以让一个中层干部上或者下,但现在绝对不能这么颐指气使了。


    刚当上副市长的张爱武觉得自己简直成了花瓶。这样的工作状态和模式,根本不符合张爱武的个性,她要在自己的分管领域一手遮天、一锤定音。


    经过一段时间调研和思考后,张爱武先和曾平顺吹了枕边风。然后,在曾平顺主持的党政联席会议上,张爱武对城建工作体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她说:“城市建设工作事关城市未来的空间格局,也事关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如果我们跃州要在全国地级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中走在前列的话,城市规划必须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就目前我市的城市规划工作来讲,这种地位远远没有体现出来,现在的规划局还只是城建委下属的二级局,根本没有力量和视野承担城市规划的重任。


    “因此,我建议下一步要把规划局从城建委这个机构里单列出来,让规划局成为市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这样就会使城建委、规划局和国土局这几家部门互相制约、互相监督,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划局成立以后,还要调拨一定的人员编制,让他们从全省乃至全国选调优秀的专业人才充实到规划局里来,这样才能确保今后我们跃州的城市规划走在前列,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方面是关于城市公配设施建设的问题。现在都是由城建委下属的城投公司作为业主建设,由于城建委是建设领域的执法监督部门,自己又有下属企业参与工程建设,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与当前从上到下提倡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不符,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还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因此,我建议下一步要把城投公司从市城建委剥离出来,成为归市政府直管的国有企业,按企业化管理的方法对城投公司的领导班子进行绩效考核,确定薪酬,同时支持它做大平台,做强资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第三方面是关于城市建设口的专业人员紧缺问题。目前,全国范围内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对我市的旧城改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几年,我明显感觉城建口任务非常繁重,大家都干得很苦很累,但整个工作效果领导、群众仍不满意,我认为关键问题是专业人员紧缺的问题,现在,那些工民建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多都被那些实力雄厚的民企招揽走了,他们在民企干一年,抵得上在机关干上八年、十年,但机关工作人员的待遇也不是我们一句话可以提高的,所以,要解决眼下城建口专业人员紧缺的问题,我们要另辟蹊径,走出一条新路。


    “我建议在市政府层面成立城市建设决策咨询委员会,章市长或者我担任这个决策咨询委员会的主任,我们再邀请咨询机构、民营企业的专业人员担任我们的城市建设顾问,城建口下属各个部门的重大项目或出台政策规定的,都要提交决策咨询委员会审查讨论,这样,一来解决了城建专业人员不够的问题,二来,也使各部门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第四方面是关于建管分离的工作。俗话说,城市是‘三分建、七分管’,说明城市管理很重要,可从我市的城建城管体制来讲,城管局目前只是城建委下属的二级局,管理城市力度明显不够,而且,建管不分,容易造成职责不清和互相推诿,所以,我建议城管局下步必须要从城建委分离出来单设,这样,才能把城市管理好,这既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环境的需求,也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


    “最后就是关于城建口干部人选的选拔使用问题。我们干部选拔使用原则历来是党管干部的原则,虽然组织部门事先对每个干部的使用都会进行认真的考察推荐,大部分的领导干部也能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但话又说回来,组织部门对干部的考察毕竟几天就完成,有时候,对干部的了解不如我们政府口的领导那样深入,因为,很多工作部署后,落实和推进成效如何,我们有最直观的感受。因此,我建议对政府口的干部使用要多听听我们政府分管领导的意见,不能只流于形式走过场,当然,不局限于城建口,其他政府口子上的干部也一样……”


    虽然说,张爱武今天的发言的核心是增强分管副市长工作调控力,让自己有更多的权力运作空间,但不得不说,她的这几条建议有理有据,从工作推进角度完全站得住脚,特别是关于分管副市长对分管部门干部使用的发言权问题,更是说出了在座几位副市长的心里话,无非,其他领导有时碍于面子,不会在这样的公开的场合把这些话说出来。


    所以,当曾平顺就张爱武听的几条建议让大家发表看法时,大家都说没意见,就连市长章建弘也说张爱武讲得好,把问题及思路都讲到点子上。


    可是,组织部的余部长因为张爱武提到机构编制问题,需要他到省里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有的问题还需要费一番周折,所以,他就说了:“爱武市长,你刚才讲的关于在城建口设立决策咨询委员会设立问题,意见很好,而且这个决策咨询委员会是非常设机构,我没意见。关于政府口子上的干部征求分管副市长的意见这个问题,在干部人事问题酝酿的时候,我们和分管副市长也有沟通,今天你既然说到这个问题,那么下步我们把干部考核评价中分管领导的权重加大,分管副市长评价不高的干部,我们原则不提名使用,当然,这个最后还需曾书记拍板定夺。


    “还有,关于这个规划局和城管局从城建委里分设出来,城投公司从城建委剥离出来的问题,我听说在上轮机构改革的时候,你在当城建委主任,我们组织人事部门就提出过建议的,可是你当时坚决反对,今天我倒要问问,你为什么又提出机构分设的意见呢?你要知道,现在上级对机构设置管得很严,市级部门每增加一个机构,都要报省编制委员会审批,这个甚至还需要主要领导出面沟通协调呢。”


    这个余部长从省直机关交流到跃州担任组织部长不久,不知道张爱武的底细,所以,就把话挑明了,将了张爱武一军。其他党政班子成员都把目光转向张爱武,有个别平时和张爱武关系不和的常委,看着余部长以张爱武之矛攻张爱武之盾,内心窃喜,巴不得等着看张爱武的笑话。


    张爱武心里暗骂这个余部长不知趣,在这样的会议上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可是她略一迟疑,面不改色,微微一笑,说:“余部长说得很对,我担任城建委主任的时候,确实反对规划局、城管局和城投公司从城建委分设出来,因为我当时作为部门负责人,觉得由城建委一家为主搞建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纯属出于部门工作考虑,站位没有现在副市长这么高。


    “担任副市长后,我越发认识到规划局、城管局和城投公司从城建委分离出来的必要性,而且,现在城市之间的竞争,规划方面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市民对市容市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谓此一时,彼一时,面对形势的变化,余部长,我提出机构分设的意见,正是出于当下与时俱进的需要嘛。”


    张爱武的回答对自己先抑后扬,最后提到了与时俱进,余部长就不好说话了,只好打哈哈说:“爱武市长,我说不过你,你真是墨索里尼,总是有理啊。”余部长这么一说,与会人员忍不住都笑了。


    最后,曾平顺做会议小结的时候说:“爱武市长刚才讲的关于城建委下属几家单位机构分设问题,大家如果没有什么意见,那么就请余部长牵头,爱武市长配合,近期抓紧拿出方案,章市长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先研究,最后报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今后,我们各位分管常委、副市长如果在工作中有什么好的建议意见,特别是改革创新性意见,大家都要像爱武市长这样敢于提出来,如果意见合理,我和章市长作为主要领导,都会支持你们工作的,我们要以创新谋发展,要向改革强动力。”


    张爱武为自己抓权的意见得到市党政联席会议的通过,心里感到轻松愉悦,当她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自己办公室的时候,只见办公室外面的会客室里坐着两个人,两个老熟人正在聊天,一个是跃州市经济开发区主任林日新,另一位是跃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杨飞渐,他们都要向张爱武副市长汇报工作。


    由于时间快到中午十二点,林日新准备先请老领导杨飞渐先汇报,自己再等一会,哪知,张爱武却说:“解放,不,日新,你先进来吧。”


    林日新在张爱武办公室坐了下来,开始了工作汇报。张爱武本来不分管经济开发区工作,但经济开发区这几年在林日新的领导下,发展很快,原来的规划用地即将用完,今天,林日新要向张爱武提出用海的规划设想,他提出把滩涂围出3万亩填平,以补充工业用地的不足。


    虽然林日新内心对张爱武很反感,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了经济开发区的工作,他必须要按捺住自己的性子,向张爱武做个比较全面的汇报。


    张爱武坐在林日新对面,看着林日新虽然也已年近50,但长期的运动使他身体健硕,看上去只有40出头的模样。多年的读书思考积累,林日新汇报的时候条理清晰,言简意赅,颇有当年书生意气的样子。


    张爱武心不在焉地听着,脑海里闪现过一幅幅自己和林日新年轻时候的画面。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曾经沧海难为水,以前和林日新的那些青涩的情感都已成为回忆,张爱武内心唏嘘不已,当林日新结束了汇报,她还没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林日新轻轻地说:“张市长,我讲完了,你有什么意见?”


    “唔,完了?哦,你汇报的很全面,关于这个……嗯,这个用海意见很好,我主要是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只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处理好了,你这个3万亩用海问题不大。你的工作我总是还要支持的。”


    “谢谢张市长,那下步我请省环科院做个可行性分析报告,再按流程逐级报批,如果没其他问题,我先走了,杨校长还在门口等着呢。”林日新巴不得早点离开张爱武。


    哪知张爱武却说:“老同学难得碰到,不聊会再走?”


    张爱武这么说,林日新就不好走了,但他却一时无语,只好默默地坐在那里等着张爱武开腔。


    张爱武靠在椅子上想了一会,坐直了身子,说:“解放,我还是叫你解放吧,我知道我以前对你做的是绝了点,虽然我是出于私心,但那个荒唐的年代让我那一刻变成了魔鬼,对你来说是悲剧,其实对我来说也没好到哪里去,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的个体,但在时代大潮面前我们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希望你把这件事放下吧。”


    林日新听着张爱武说起了以前的事,心口处感到一阵穿心的疼,正是眼前这个人让他失去了阿英,让阿英后来的生活如此困顿和窘迫,不到四十岁就离开了人世,林日新在内心不知多少次诅咒过张爱武,但此刻理智告诉他外表还要必须保持平静,即使把眼前的张爱武撕成碎片,也已经于事无补。


    林日新注视着张爱武,许久才说:“这些都已经过去,覆水难收,希望我们今后做人做事都要一心向善,无愧于心吧。”


    张爱武知道林日新内心仍未原谅自己,但她明白再说下去也是徒劳无益,于是她赶紧转换话题,咧嘴勉强笑了一下,说:“毕业这么多年,同学们还有联系吗?”


    “那个年代造成我们很多同学观点不同,甚至形同水火,虽然时间过去这么久,但大家关系难免隔阂。现在,同学中的很多人还在为生计艰难奔波呢,大家对生活的理解不一样,即使和他们碰到,我想我也很难和他们说得上话了,这大概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吧。”


    林日新之所以这么回答,一方面,他不想和张爱武多说过去的事,另一方面,他也确实感到那些同学眼界、格局和他已经拉开很大差距,很难找到共同语言了。


    “你讲得很对,我也有同感。虽然我们嘴上不说人的层次等级论,但事实上不同的人生阅历会给每个人带来不同的生活感受和认知,做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过早的在低层次上形成了自己的认知闭环,而且还沉浸在这个认知闭环中沾沾自喜,死不悔改,从而就会慢慢脱离时代潮流。


    “而你和我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除了学历、机遇以外,关键是我们有一个开放的大脑,不拘泥于自己固有成见,善于接纳新知识、新事物,因此就能不断化解一道一道人生和工作的难题,让自己走向成功的彼岸。”


    张爱武说出这样的话,来自于她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深度的思考。不得不说,张爱武之所以能在各个领导岗位上都干的得心应手,迅速呈现亮点,除了她背后有强大男人的支撑,她自己善于思考学习也是她能走到这一步的关键。


    当林日新离开的时候已是十二点半多了,杨飞渐轻手轻脚地走进张爱武的办公室。


    杨飞渐没有接任圩江区委书记那段时间曾经颓废了一阵子,但后来就振作了。可是,省市两级纪委都收到了关于他的举报信件,虽然两级纪委也没查出他有什么大问题,但小问题还是不少。后来,曾平顺对他网开一面,组织上没有追究他的违纪责任,把他安排到跃州市委党校担任常务副校长,虽然级别不变,但市委党校这个地方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干什么事都要求人,这个位子属于明显边缘化了。


    这次杨飞渐找张爱武是为了党校搬迁用地的问题,本来杨飞渐想回避张爱武,让其他副校长找张爱武汇报,哪知张爱武一概不见,说必须一把手过来汇报,无奈之下,杨飞渐只好硬着头皮,亲自过来找张爱武。


    张爱武看着杨飞渐进来,也不叫他坐,问道:“这不是杨校长吗?你过来找我有什么事啊?”


    她故意把“校长”这个职务叫的很清楚,存心要奚落一下杨飞渐。张爱武一直对杨飞渐大舅子的顺达建筑公司和她大哥张爱军抢活干的事耿耿于怀,虽然上次在市城建委作弄了一下顺达建筑公司,但她仍感到没有解气,所以,那些党校副校长找过来的时候,都被她拒见,一定逼着杨飞渐上门。今天,杨飞渐终于亲自上门,她要杨飞渐一点颜色看看,出出多年前心中这口恶气。。


    “张市长,就是我们党校拆迁搬迁用地的事,我想找您汇报一下。”杨飞渐轻轻地说。


    张爱武抬手看了下手表,说:“哎哟,时间不早了,你总该让我们这些领导休息吧,你把报告先放这里,有空我再看吧,我先到食堂吃饭了。”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可怜的杨飞渐,苦苦等待张爱武一个上午,却这样被张爱武晾在这里,落得浑身的尴尬,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