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光大鸡排
    省城开往跃州的列车上,一个年轻的女子坐在靠窗的位子,戴着一个随身听,头不断地随着耳朵里的音乐节奏抖着,显得非常的活泼。


    这个年轻女子长着一张小巧的脸,脸上也没怎么化妆,大大的眼睛里蓄着一汪秋水,皮肤白得有点发亮,她上身穿着一件浅色风衣,下身穿着深色短裙,风衣的下摆和短裙齐平。风衣敞开的前襟,露出里面紧致的深色毛衣,毛衣扎在短裙里面,显露着姣好的身材。她的脚上穿着深棕色的高筒皮靴,大多数女性,只在乎流行,也不管自己的身材条件,腿短短的,看着别人穿眼馋,自己也弄一双穿上,结果走在路上看上去就像短腿的企鹅。而这个年轻女子大腿细长高挑,穿着时髦的皮靴,如果站在那里,就更显得玉树临风。


    这个年轻女子是赵思芙,她从中国传媒学院毕业已经两年多了,在东海卫视担任记者,今天他和担任摄像记者的同事“胖墩”郭力科一起到跃州采访一个青年创业者。


    回跃州采访,赵思芙想到马上就可以见到自己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她的心里就有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虽然她已经是24、5的年纪,但还是个大姑娘,所以也还有小子孩子心性。她常年在外奔波采访做节目,饭点不准时,有时还经常吃快餐,让她产生了轻度的厌食症,看到泡沫包装食品,她的胃里就会条件反射般产生一阵抽搐。


    而这次回到跃州,白天采访,晚上就可以在家呆上两天,让妈妈给自己做几个家乡口味的小菜,什么鮸鱼敲鱼、目鱼粉丝、江蟹生、清蒸子梅鱼等等,趁机把自己的胃口调理一下。想到这些从小吃到大的家乡爽口小菜,赵思芙嘴里的口水都多了起来,是啊,最甜家乡水,最亲故乡人,最入味的当然是家乡的菜了。


    这次回家,赵思芙给爷爷带了真空包装的金华猪肘,爷爷虽然70多岁了,但胃口仍然很好。她给奶奶带了德国进口暖蛙热水袋,奶奶年纪大了,一直有点怕冷。由于赵思芙二伯赵向南、二婶陈丽婚后一直没有生育,大伯赵向前的孩子在四川,姑姑赵路妮的孩子在东北,所以,赵思芙的爷爷奶奶非常宠爱这个小孙女,她大学毕业留在省城工作,奶奶还哭了好几次。


    所以,赵思芙准备这次在白天完成采访任务,她要趁晚上时间看看爷爷奶奶,争取还要陪他们吃顿饭。赵思芙想着如果这样安排,哎,看来和自己闺蜜聚会都不一定有时间了。


    这次到跃州做节目采访,有一件事还一直困扰着赵思芙,就是这次的采访对象对这次采访有抵触心理。


    原来,赵思芙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在省城街巷里开了好几家“光大”鸡排快餐店,她吃了几次,感到价格便宜,口感也不错,赵思芙一问店员,店员告诉她,现在“光大”鸡排快餐店在东海省内已经开了500来家,目前老板正准备向周边几个省份扩展。


    赵思芙再问他们老板是谁,以及时联系方式时,店员也说不上来,只知道老板是来自跃州的一名年轻人。赵思芙敏锐地感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素材,现在太需要年轻人艰苦创业这方面的题材了,如果能好好挖掘一下老板创业背后的故事,就很可能是一个励志典型案例,会给广大青年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于是,赵思芙通过跃州电视台的同行的仔细追踪,终于找到了他们的老板,可没想到这老板竟一口拒绝了电视台的采访要求。无奈之下,赵思芙只好通过自己在跃州市工商局的一位同学,再让圩江工商局个体协会的人做老板的思想工作,这个老板才勉强答应了下来。


    跃州电视台的一名新闻采编人员通过电话和戴大光联系的时候,从来没和电视台打过交道的戴大光感到很诧异,当对方告诉他说东海卫视要对他进行一个专访时,戴大光一口拒绝了。


    因为,他小的时候,父亲戴利仁一直和他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个人要即使成功了,也要闷声发大财,不要到处吹嘘,吹牛要上税,言多必招祸。而且,戴大光觉得自己不善言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根本不必要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和电视台的周旋上,他要忙的事实在太多了。


    可是,想不到的是,戴大光回绝电视台的人没几天,圩江区工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会长老施找上了门。这个施会长就是原来郭山工商所的施所长,他现在已年近六十,几年前被安排到工作相对轻松的个体劳协。工商局的个体劳协是个体户的娘家,戴大光鸡排店刚起步的时候,工商所在注册登记、商标申报等方面都曾经给予过支持,所以,戴大光只好勉强答应了东海卫视的采访。


    赵思芙、郭力科在个体劳协施会长的陪同下,来到了戴大光的办公室。“光大鸡排”形成一定规模后,戴大光就在环城路的鸡冠大厦租了500多平方的写字楼,作为财务、营销等管理人员办公室。


    赵思芙和戴大光稍事寒暄后,赵思芙就把自己的来意说了,并且说:“戴总,您的鸡排快餐店这几年发展这么迅速,你有什么经验要向大家说的吗?还有,您在刚开始经营的时候,您有碰到什么困难吗?另外,您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听赵思芙这么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戴大光腼腆地笑了笑,说:“赵记者,我也没什么经验,我只不过是运气比较好,至于那些困难嘛,都已经过去了,没什么好说,还有,下一步我也没什么具体目标,走一步看一步吧。”


    赵思芙听着就愣住了,这样的话,这个节目怎么做得下啊?她在心里想着,看来要想办法和这个戴大光好好聊聊,不能这么单刀直入,让人感到考试一样的紧张。


    这时,边上的施会长搭话了:“喂,小戴,你上次跟我们聊天的时候不是说要开一万家,规模超过肯德基吗?还有,你在跃州开发区的鸡排生产配送中心,最好也带赵记者去看看,让她感受一下。你要好好介绍,东海卫视的收视率是很高的,节目做好了,就是你‘光大鸡排’的免费广告啊。”


    于是,戴大光带着赵思芙和郭力科来到了位于跃州经济开发区“光大鸡排”生产配送中心。


    一进车间,赵思芙就被震撼了,整个车间都是恒温,客人参观都要经过消毒后走在参观通道。车间以自动化作业为主,工人不多,但都穿着整洁的白色工作服,有条不紊地在生产流水线上忙着。郭力科用摄像机不停地拍摄着,赵思芙对戴大光说:“戴总,还真看不出来,您这个小小的鸡排店,后台的生产配送中心这么规范,这个食品安全绝对顶呱呱。”


    戴大光听赵思芙这个才貌出众的美女记者夸他产品质量,心里涌起一种酸楚的自豪感,因为他父亲的原因,他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社会底层。


    高中毕业后,戴大光没有亲戚朋友的提点,找不到工作,一个大小伙子只好到黄阿姨的米粉点当帮工。那段时间,那些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同学,看他的眼光都有点异样。虽然戴大光表面上沉默寡言,不露声色,但背地里一个人不知流了多少次泪,他发誓要干出一番事业,让大家对他另眼相看。


    从第一家鸡排店开始,戴大光卯着劲对标肯德基的标准,起早摸黑,亲自备料、亲自加工、亲自送货,经过5、6年的打拼,才有了今天这样的业绩。虽然现在达到500多家的规模,但戴大光仍然非常关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把细节做到极致,他对这里的每一道流程、工序都如同自己身上器官一样熟悉。


    听到赵思芙的夸奖后,戴大光的话匣子慢慢打开了,他说:“赵记者,我这里的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对照i9000标准制定的,在这个行业,国家虽然没这么高的标准,这是我们企业自我设定的高标准。我们整个生产按照国际先进的中央厨房模式进行集中配送,我们共有20辆冷藏车,确保运输途中产品的新鲜度。我们生产的鸡排套餐,安全洁净、营养保证、价格实惠,下步,我们还要针对各地不同口感喜好,开发不同套餐系列。湖南、江西、四川这些地方偏辣,北方则喜欢偏咸,江浙沪一带,口味清淡。不知赵记者对我们产品的口感有何评价?


    “唔,我在省城吃了好多次,您这个和肯德基不一样,他们的油炸鸡块虽然香喷喷、脆酥酥,但年轻人吃多了不利健康,您的鸡排快餐能做到这样的口味,在我的眼里绝对是物有所值。不过,戴总,据我所知,您现在的鸡排店目前经营范围还只在东海省,您怎么想到还要开发其他口味的系列套餐?”看到戴大光话多起来,赵思芙开始刨根问底了。


    “肯德基、麦当劳这些都是洋品牌,他们都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产品开发、管理标准这些方面确实比我们领先,但是,正如你刚才所说的,这种油炸食品毕竟不利于百姓身体健康,还有,他们价格较贵,现在你一个人到店里吃一顿,没有30、40块拿不下来,而像我们跃州这些经济还算不错的城市,大家的平均月工资还不到1000元,经常吃肯德基,一般工薪阶层还是有压力的而我们的口号是‘10块钱吃饱吃好’,所以我们这几年才会发展这么快。”这些情况,戴大光经过多次分析比对,所以讲出来如数家珍,他又接着说:


    “赵记者,你问我下步有什么打算,原来我还真的不好意思说,其实,我的想法不一定把品牌价值做得全球最高,但我的决心是,在中国我要把我的‘光大鸡排’做成门店最多的品牌,做成世界的品牌。


    “接下来,我先逐步向江浙沪一带开拓,这几个地方的营商环境相对较好,然后,我们在向全国拓展。我准备逐步还要在华东、华北、西北和华南一带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和物流体系,同时,也要建立自己大型的养殖基地,确保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和运输的便捷性……虽然,我这目标最终不一定完全能实现,但这是我真实的想法,赵记者,你不要见笑啊。”


    赵思芙听着记着想着,想不到这个站在眼前个子不高,外貌普通的男人竟然有这样的豪情壮志,让她心里有点震惊。


    年轻人创业是未来国家保持经济活力的根本来源,创业者的成功不但会创造财富,给社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业者的首创精神更将会给社会带来榜样的力量。赵思芙下决心要把这个节目做好,不能就事论事,简简单单的描述一下“正大鸡排”的成长及未来思路,而要更加深刻地挖掘戴大光成功的必然因素,给更多的年轻人提供借鉴和模式,让戴大光的成功之路得到复制和推广。


    于是,赵思芙还就她关心的许多问题,对戴大光做了提问。戴大光听了施会长的话后,一方面觉得做好东海卫视的采访对他的产品可以做更好的推广,另一方面,也感觉赵思芙对他的尊重和理解,也就很诚恳的把自己开鸡排店的心路历程一一叙说了。


    由于戴大光后来一直很配合,赵思芙在采访中挖掘到很多“光大鸡排”成长有趣的故事,结束一天半的采访后,她要搭乘这天下午5点的列车返回省城,戴大光就陪着她和郭力科一起前往火车站,几个人在车上说笑着就又交流了一些问题。


    由于近几年跃州城市改建力度较大,戴大光的驾驶员按照他平时熟悉的道路驾车前行,哪知这条路已经在半个月前开始在开挖改建,驾驶员想掉头,后面的车又跟上把他们的车塞住了,进退不得。


    戴大光只好亲自下车指挥疏导交通,好不容易冲出重围,拉着赵思芙奔进站台,却见这趟开往省城的绿皮列车正慢慢地驶出跃州站。见此情景,赵思芙眼泪都要下来了,因为明天她要陪同一位副台长到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采访,这是约了好几次才约下来的,这样的机会真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可现在被抛在了跃州火车站,后面已没有开往省城班次,这可怎么办呢?赵思芙心乱如麻,在站台上急得直跺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