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旧城拆迁
    虽然林日新极力反对宅前巷的拆迁,但董少波几经权衡,仍做出了拆迁宅前巷的决定,并且决定成立由张爱武担任组长的宅前巷拆迁改造领导小组,全权负责拆迁改造工作。为了取得跃州市级层面的支持,董少波专门找到了邵春生。


    “邵市长,在您的支持和推动下,我们圩江区的旧城改造准备从宅前巷开始,现在已经开始在做前期工作了,但是我们现在也碰到一个具体问题,就是这里的鞋业生产基地搬迁的问题。现在,我们圩江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值都靠皮鞋生产,而且,鞋业生产还带动了我区餐饮、住宿、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现在,我们圩江区周边的圩海区、临江县等都把我们宅前巷这个皮鞋生产基地盯得很紧,一旦我们启动拆迁,我们这些规模较大的鞋业生产企业都会被他们招引过去,因为他们那边也有一定的鞋业产业基础,无非我们这里配套更齐全而已,所以,我们担心……”


    “哈哈,少波同志,你是担心那几个地方到你这边挖鞋业企业吧。”邵春生性格直爽,不等董少波把话讲完,就打断了他的话,说:


    “不过,你们这个鞋业基地确实不错,我陪上面的领导去过两次,所以,你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现在全国上下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级各项考核指标的设计,都是突出了抓经济工作,所以,在城市建设这个问题上,你们一定要学会两手抓,不能因为旧城拆改而导致经济滑坡,我会在市级层面的会议上叫各县区之间不能互相挖企业,但是,你们这个鞋业基地的搬迁安置方案你们要尽早拿出来,应该和政策处理同步推出,这样,那些企业负责人的心就会安定下来,你也不用担心企业流失了。”


    “噢,邵市长,我明白了,到时我把我们宅前巷的房屋拆迁与企业搬迁安置方案同时拿出来,争取在市政府的会议上一次性过掉,这个可需要您的大力支持啊。”董少波想把自己的拆迁政策以市里的名义发布,以提高政策权威性。基层工作的领导总是这样,上级的文件就是鸡毛,也可以成为自己的挡箭牌,自己在工作推进的时候就可以处于超脱的位置,对老百姓什么话就更好说了。


    “这个没问题,我不是在上次就答应过你了吗?记住,两个必须同步。”邵春生强调。


    得知圩江区要对宅前巷区块进行旧城改造的消息,丁进达带着徐海啸几个人又来到了跃州,和张爱武约好时间以后,张爱武在自己的办公室单独会见了丁进达。张爱武说:“丁会长,在我的大力推动下,我们董书记突破阻力,准备率先对宅前巷区块进行拆迁,不知你们对这块地块有什么想法”


    “张区长,我们上次见面的时候就谈过,我们恒裕地产公司对这个地块很感兴趣,所以,我这次专程过来,就是想要和你们圩江区政府签订协议,早点把这个项目动起来。”丁进达因为前期给张爱武送过价值不菲的名牌化妆品以及5000块的美金,因此显得信心满满。


    “哎,丁会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区里启动宅前巷拆迁的议题还没正式研究,社会上的小道消息就满天飞了,现在有几家外地的地产公司,不知通过什么路数都找了过来,我们区里的领导都很为难,因为他们背后都站着各路神仙,我们得罪不起啊。”其实,当时跃州的城市拆改刚刚起步,根本没有什么其他房地产公司过来投资,张爱武这么说,无非故意在丁进达面前卖关子,把这个项目说得紧俏,目的是想让丁进达拿出更多的好处给自己。果然,丁进达这么一听,心里就有点急了,说:


    “张区长那,我对您的好您是明白的,我知道现在董书记他们都听您的,您一定要帮我,我这个人呢,其他好话也不会说,但是,您只要帮了我们,我们心里有数,会按照地产行业的规则报答您的。”丁进达此刻称张爱武为“您”了,显示对张爱武的尊重,他这样的态度,也让张爱武看出了他对这个项目的内心迫切,更感到这个项目奇货可居,于是,她不动声色地说:


    “哈哈,丁会长倒是实诚,地产业有什么行规,说来听听。”张爱武不懂地产企业内部运作的事项,就装作非常随便地问了出来。


    “是这样的,我们会按照每个项目收益大概的10提成,作为我们的项目公关经费,会事先在相关工作经费中列支,财务做账走掉,连审计单位都看不出来,很保险的。”丁进达把这个公关经费具体操作方法也说了出来,他又告诉了张爱武宅前巷项目的整个测算情况:


    “就宅前巷项目,前期我们做了测算,这个地块总共200亩,按照20的容积率。可以建造商品房约270000平方米,按照眼下圩江市面每平方1000元的价格进行销售,销售额有27亿,目前这个区块大概有旧房100000平方米,我们按照每平方800元的价格回收,支出成本大约8000万,建造成本大约每平方米500元,那么总的建设成本是13亿元,我们再交给政府部分土地出让金,还有其他一些成本费用,这个区块我保守估计可以赚5000万,您就可以拿500万元。”


    张爱武一听自己可以拿500万元,吓了一大跳,这可是她和孟技术员几辈子工资加起来都够不着的啊,自己稍加运作就可以拿这么多报酬,这个权力的价值真是不可估量,怪不得总有人削尖脑袋要往上爬,她想到自己现在有权不用就过期作废,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她决心就要搞笔大的,她故作惊讶地问道:“丁会长,你这么说真吓了我一大跳,但国家有纪律管着我们,不好拿钱啊,怎么办呢?”


    “张区长,这个是可以根据您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操作,我们会把这些钱从公司里提出来,存到香港的另一个银行账户,这个呢,请您放心,我们绝对是童叟无欺,并且非常安全。”


    “好,我知道了,你们先抓紧在圩江成立项目公司,立刻制作宅前巷项目的开发建议书,要把项目包装得高大上一点,要早一点拿给我,让我做到心中有数,到时我看看以什么名义把地批给你,这个什么回报的事,以后再说吧。”张爱武结束了和丁进达的秘密谈话。


    半个月以后,董少波召开了宅前巷区块改造政策分析讨论会,林日新作为分管经济的领导也参加了会议。董少波说:“同志们,今天这个会议很重要,要决定打响我区旧城改造的第一枪,前段时间,爱武区长牵头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爱武区长,你把情况说一下吧。”


    “好,董书记,这个宅前巷区块总共203亩,现在共有住户838户,总共建筑面积将近140000平方米,我的想法是区里的财政没有钱投入,那就按照‘自我消化、自求平衡’的原则对这个区块进行改造。根据城建部门的规划图纸测算,这里拆了以后准备建造25栋高楼,建筑面积约270000平方米,核心区块打造跃州中心鞋城商业区,更好地服务我区制鞋业这个支柱产业。关于群众的安置政策,我们建议原则上就地安置,旧房政府收回,居民根据自己的房屋年限大概每个平方米交80到100元,就可以分到自己原来居住面积的12倍的新房,这样的政策应该是非常优惠了,新房子卫浴设施齐全,功能布局合理,群众的居住条件可以大大改善。前段时间,我就这样的安置条件,侧面向郭山街道的几位领导沟通了解了一下,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条件,居民普遍会接受。而且,我们这个区块改造后,政府还可以拿到几千万的土地有偿使用金,还有各类税费收入。旧房变新房,群众得实惠,旧城变新城,政府有面子,两全其美,一举多得,这绝对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张爱武侃侃而谈。


    “爱武区长,那宅前巷鞋业企业怎么安置,有什么具体标准和要求吗?”林日新很关心鞋业基地的事,这也是董少波所关心的,他们都在等待听张爱武的说法。


    “关于鞋业基地,我是这么考虑的,我想在西部双阳镇规划一个工业区,第一期先征地1000亩,然后让各企业向我们政府提出自己的大概需求数,政府可以根据企业产值进行考量,确定每家企业用地数,再进行分配划拨。目前的征地成本大概需要一个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也要个把亿,但企业自己必须拿出钱来,工业土地也应该是有偿使用。所以,整个大帐算过来,我们政府非常划算,也不要什么财政投入,宅前巷区块马上改变过去的‘矮、破、旧、脏、乱、差”面貌,而西部马上又多了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工业基地,真正做到了董书记您说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要‘两不误、两推进’,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圩江干部的工作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


    董少波听了张爱武全面系统思路,非常满意,说:“日新区长,我早就说过爱武区长作为市里下来的专业干部,综合能力强,问题考虑全面,你看,这样原来你担心的鞋业基地问题不是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吗?而且,更把我区的鞋业生产条件改善了不少,我们再也不用三天两头担心宅前巷的消防安全了,哎,有时在家里听到消防车‘呜呜’叫的声音,那真是心惊肉跳啊。”


    林日新对张爱武提出的鞋业基地整个搬迁方案是满意的,他清楚圩江的鞋业生产条件确实需要改善了。前段时间,他就听刘新国说有老外过来到厂里看企业的生产情况,看车间、看食堂,甚至看厕所,如果这几个地方的环境老外看不上,就立刻取消订单,听说,有好几家企业的订单就下到浙江温州那边去了,如果这个现代的鞋业基地一上来,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所以,林日新就说:“董书记说得对,爱武区长的思路很好,整个鞋业基地搬迁方案比较合理,希望早日尽快实施。”


    “爱武区长,那整个区块让哪家企业进来具体建设实施,你考虑了吗?”董少波问。


    “董书记,关于宅前巷区块建设实施的企业,我前期也做了考察,我市目前没有一家有经验的地产企业,国内其他一些企业我觉得资质能力也一般,就是上次您带我们去考察的香港恒裕地产公司,这家公司实力确实不错,这个总经理丁进达也是香港地产协会副会长,我同他几次接触下来,他们对旧城改造区块的建设实施很有经验,我想就请他过来,让他带外资进来,这样既解决了建设实施企业的问题,又解决了日新区长那边招商引资的实际使用外资问题,您看怎样,董书记?”张爱武平时也比较注重学习,他在区政府的一次会议上,听到林日新说招商引资,特别是吸引外资任务很重很艰难,她今天就趁机把恒裕地产公司的外资背景突出出来,以便争取林日新的支持。果然,林日新一听有外资可以进入,对自己经济这条线上考核有利,自己脸上也会沾光,就赶紧表态说:


    “董书记,那就太好了,如果没有其他什么好的企业,我看就请这家恒裕公司过来吧,现在吸引外资多难啊。”直率的林日新被张爱武当枪使了。


    “好,既然你们都说这家恒裕公司好,那就请它进来。”董少波一锤定音,接着说:


    “不过,爱武区长,我需要强调的是,具体操作一切按规矩来,大家在和外商接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收好廉洁的底线,不能项目上去了,然后自己进去了。”


    宅前巷鞋业基地搬迁政策这么敲定以后,林日新心里一块石头也就放下了。这天,他正在办公室学习翻看外地一些工业开发区建设成功的做法,准备把双阳镇的鞋业基地建成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工业基地,他的秘书小吴突然神色紧张的进来了,说:“林区长,区政府外面有一大批人指名道姓要找您,情绪很激动,话也讲得比较难听,您看怎么办?”


    林日新一听,愣住了,心想,这批人到底会是谁呢?他想了一下,说:“告诉门口的接待同志,让他们派代表进来,我倒要听听到底是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