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信
    这一趟燕京之行,给了王彩霞一个非常难忘的,值得炫耀的蜜月之旅。


    给了姜三忠一个非常好的,开阔眼界思维的成长机会。


    至于姜禧,她交往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真的是收获满满。


    更加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当他们乘坐火车,再一次况且况且地返回龙城,又换乘大巴车抵达姜家庄时,姜禧一行人才从大巴车上下来,就看到李和平从屋子里急匆匆跑出来,一边跑还一边大声喊:“姜禧,快来给你看个好东西!”


    姜禧没想到,自己人还没有回到家乡,新交往的笔友东方弘,竟已经把信件邮寄到了她们家。


    仔细一看,发现这封信是加急的,而且邮寄的日期,居然是姜禧和东方弘第一次见面的当天。


    小弘同志效率满满,给了姜禧很好的印象。


    李和平一脸好奇地,盯着姜禧手里的那封信,疑惑地问道:“小禧,谁给你写的信,上面写了什么?”


    姜禧赶紧把信捂在自己胸口,一脸认真地说道:“这是我的信,不给别人看。”


    看她这样,李和平故意笑着刺激道:“是你新交往的好朋友吧,你要和别的小孩子去玩了,那我们家李伟咋办?”


    自从姜禧开始上学之后


    ,李伟和姜川两个人,成天就像小跟班一样,时时刻刻跟在姜禧身边。


    就连回到家里之后,李伟也时常把姜禧的名字挂在嘴边上。


    身为父亲的李和平早把耳朵磨出茧子来了,这会儿看到有燕京来的信件,点名是要寄给姜禧的,他简直替儿子操碎了心。


    天知道昨天信件抵达的时候,李伟有多惊讶,多着急。


    这小子一晚上拿着封信左看看右看看,根本没有睡着。


    要不是有李和平拦着,说不定他早把信拆了。


    姜禧笃定地说道:“叔叔,我和李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以后就算有了更多的朋友,他一样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你这小姑娘,嘴巴就和抹了蜜一样,真不知道你爸妈成天给你吃啥了。”李和平被姜禧的一番话,哄得哈哈大笑起来。


    有了姜禧的这句话,李和平替儿子放了心。


    不过姜川却不放心。


    姜禧回到家没多久,姜川便匆匆赶来。


    看到姜川来找自己玩,姜禧的脸上满是惊喜,问道:“你怎么过来了?李伟呢?”


    “他回家去了。听说你回来了,我过来看看你。”姜川说话的时候,目光一直紧紧盯着姜禧手里那封信。


    姜禧也不藏着掖着,她大.大方方


    的把自己和东方弘见面,并成为笔友的事情,和姜川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紧接着,她还乐呵呵地,献宝似的把手边的那封信,给姜川递过去:“你看,这是我新交往的笔友写给我的信,刚刚爸爸已经帮我读过了。”


    如今的姜禧,只简单认识几个字,像是读信这样的事情,她根本不擅长。


    不过姜川就不一样了,他根本没有犹豫,拿起信件仔仔细细读了起来。


    他先粗粗看了一遍,之后又细细品鉴。


    第一感觉是,这个名叫东方弘的人,写的字未免太好看了吧。


    其次就是,这个人写出来的信件怎么可以这么顺畅,感觉和读课文一样,很容易能让人身临其境。


    在看完手里的这封信后,姜川的心情更糟糕了。


    他根本没顾上和姜禧多说什么,便急匆匆找了个借口回家练字读书去了。


    天生要强的姜川暗暗下了决心,表示一定要赶超那个叫东方弘的男孩子,以后他也要做姜禧的笔友。


    可惜姜禧不识字,写的字也不好看,只能给东方弘画画。


    在她的笔下,白云蓝天渺渺炊烟,房屋林立道路蜿蜒,近处还有茂密笔直的参天大树,以及在花丛中上下翻飞的花蝴蝶。


    这样的景


    象,是东方弘以前从未见过的。


    他从出生后开始,就一直生活在干净到一尘不染的城市里。


    出入有小轿车接送,身边除了亲人,还有保姆和警卫员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行走坐卧得按规矩来,琴棋书画更是要样样精通。


    他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可以如姜禧一样,坐在村庄屋后的山坡上,看天空云卷云舒,听虫鸣鸟叫,静静感受微风拂面,享受着时间的慢慢流逝。


    于是东方弘很快提笔写下这么一句:姜禧,我喜欢你画里的风景,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和你一样,可以坐在那片山坡上,亲自感受蚂蚱蹦上膝盖的感觉。


    转眼间,长达两个月的暑期时光就要过去了。


    龙城这边的气候常年偏冷,昼夜温差非常大。


    尤其在立秋过后,人们早晚出门时,总得披上一件外套。


    就连百姓中间,也流传着一句谚语: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姜禧这天早早起床,拉开窗帘的一瞬间,觉得外面的阳光分外美好。


    更让她惊喜的是,随后她便看到一个令人惊喜的面孔,出现在她的视线中。


    是短头发,花衬衫的陈子豪。


    在他身边,还跟着一脸笑意的李辉,甚至还有焕然一新的廖城。


    第一个看到姜禧的人是廖城,他笑呵呵地冲着姜禧远远招手。


    这才让她恍然反应过来,哒哒哒哒地跑到他们几个身前,一脸惊喜地问道:“哥哥,你们怎么来了?”


    陈子豪不善言辞,哪怕遇到令人牵挂的姜禧,一样没有失态。


    不过李辉和廖城就不一样了,两个人围着姜禧说说笑笑,把彼此的近况交流了一遍。


    姜禧兴冲冲地,带着陈子豪等人去村里看那条整齐的水泥路面,以及崭新漂亮的新教室。


    “咱们村修路和铺设自来水管道的款项,县委领导已经特权批准了。咱们村的人几乎没花费一分钱,便享受到这么好的待遇,真是想想都能让人笑醒。”村长姜庆得意洋洋的说道。


    光是因为这两个款项,县委肯定要大出血,不过村长姜庆的功劳簿上,也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辉连忙问道:“那我们的钱呢?”


    “按照陈同志的意思,那笔钱全都花在孩子们身上了,学校扩大了不少,还请来了新教师。走,陈同志,我这就带你去看看我们村的新新教室。”


    他们一行人开开心心地往前走,却没想到,才走了没多远,就听到有小女孩抽抽搭搭的哭声从附近的林子里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