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宾馆的事八九不离十了
    本来陈子豪是准备带着姜禧在家里稍微站上一会儿,就赶紧离开的。


    毕竟家里的气氛,让他每每想起来,都忍不住想逃离。


    偏偏姜禧在跟过来之后,陈家人的相处模式,竟渐渐变得不寻常起来。


    明明家里只是多了一个小女孩而已,却感觉像是多了好多人似的。


    就连吃饭的时候,饭桌上也总有人在说话,热热闹闹的仿佛过节聚餐一般。


    陈子豪难以置信地,时不时扭头看看一旁的老陈同志。


    生怕他下一秒就板着脸训人,骂上一句:“食不言寝不语!”


    姜三忠意识到,姜禧边吃饭边叽叽喳喳的说话,可能不太礼貌,连忙出声提醒:“小禧,先吃饭,别说话了。”


    姜禧有点不太懂,反而问了一句:“为什么不能说话?”以前在姜家的时候,大人和孩子经常在吃饭的时候聊天啊。


    只是不能大笑是真的,哪有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一句话都不能说的。


    姜三忠正要解释,一旁的沈霞忽然笑着说道:“没关系的,我喜欢听小禧说话。不过你要先好好吃饭,等吃饱了咱再说,好吗?”


    姜禧开心地连连点头,甚至还冲着姜三忠挑眉,意思很明显:看吧,我就说可以说话。


    老陈同志看着这一幕,不仅没有生气,脸


    上反而笑眯眯的,也不知道在乐呵个啥。


    用过饭,陈子豪就准备带着姜禧等人离开了。


    这也是他们之前就已经想好的规划,不过姜禧却抱着沈霞的胳膊,一脸不舍地说道:“不要,我还有很多话没和阿姨说呢。”


    沈霞也想多看儿子两眼,连忙跟着附和:“是啊,你们再坐一会儿吧,正好你爸今天有空,可以听你们多讲讲鹏城的事情。”


    迫于无奈的陈子豪,只能规规矩矩地坐下来,和老陈同志面对面聊起了生意上的事情。


    开始两个人的神经都紧紧绷着,彼此小心翼翼,生怕惹怒了对方。


    可随着话题的深入,两个人的情绪逐渐放松下来。


    实际上,陈子豪的性格和他爸爸简直一模一样,两个人绝对是那种认准了就一条道走到黑的人。


    说着说着,就因为某件事激动起来。


    暗暗注意着这一幕的沈霞,简直把心都要提到了嗓子眼。


    她早已见惯了这种场面,知道自己就算帮着劝说,也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


    明明在一旁干着急,却不敢开口。


    一扭脸,刚刚还和她一起叠纸飞机的姜禧,忽然蹬蹬跑到陈子豪面前,拉着他的手,怯怯地问:“子豪哥哥,你在和叔叔吵架吗?你生气的样子好可怕。”


    说话的时候


    ,姜禧一下子扑进陈子豪的怀里。


    这一瞬间,立即让陈子豪惊觉自己刚刚失态了。


    他在回来之前,明明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为了能盖好宾馆,不管老陈说什么都要附和他,怎么现在反而做不到了。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柔和了语气:“没有,我只是太激动了。”


    再看对面的老陈,这会儿也在用喝茶来平息心情呢。


    就这样,一旦看到两个人的情绪不对,姜禧总能想到各式各样的方式,帮他俩迅速排解情绪。


    让人意外的是,这一次陈家父子的相处,因为有了姜禧的参与,才变得异常和谐。


    从陈家离开的时候,老陈握着姜三忠的手,由衷感谢道:“三忠,你养了一个好女儿啊。姜禧这孩子我非常喜欢,以后不管什么时候,你们可以随时过来。等子豪的宾馆盖好,那里永远给你们留一间最好的房间,你们随时都可以来住,不收钱。”


    能让经商多年的老陈同志如此特别对待的人,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姜三忠和姜禧连连致谢。


    这一次姜三忠和陈子豪的鹏城之行,可以说是收获颇多。


    有了和鹏城电子厂的合约在手,下一次姜三忠再申请边防证的时候,就可以用经商的由头前往,到时候,恐怕他的边防证期限,


    就不止短短七天了。


    与此同时,身在鹏城的电子厂老板,也把订购签订合约的喜讯,告诉了自家的幕后大佬——他的亲姐姐。


    身在燕京的姐姐苗若柳在知道后,纵然为弟弟高兴,却忍不住劝道:“若风,这次是你第一次实控企业,万事得小心谨慎。不然在你姐夫那里,我不好交代。”


    苗若风从小一直把姐姐当作自己的榜样目标。


    姐姐从小各项都很优秀。


    就连后来嫁的人,也是一等一的豪门贵族。


    不说燕京,放眼全国,也没几个家族能比得上。


    苗若风乖巧应承,看起来依旧是记忆中的乖小孩呢。


    另一边,姜三忠带着姜禧在李洪武等人的目送下,再次乘上前往龙城的列车。


    李洪武和李辉并排站在一起,冲着渐行渐远的列车遥遥招手。


    李辉皮笑肉不笑地道:“兄弟们这一次都跟紧了吗?可别再像上次一样把人给跟丢了。”


    李洪武脸上的笑容一僵,下意识反驳说:“您这是说什么呢,没影的事。”


    “你我心知肚明,就不用装糊涂了。你要觉得闲得慌,我不建议再给你送几件事儿干。”


    紧接着,李辉默默吐出几个名字。


    每听到一个名字,李洪武的心总忍不住一阵抽动。


    我的天,他是怎么知道的?


    那些冤家对头,一个个恨不得要了李洪武的命!


    要是他们真的联合起来,估计十个李洪武也扛不住。


    刚刚还死鸭子嘴硬的李洪武,忽然变了脸色,连忙哈哈笑着解释道:“误会,这都是误会。我其实是让兄弟保护他们的。”


    究竟是保护还是心怀不轨,大家的心里和明镜儿似的。


    大家很清楚,李洪武此人藏了八百个心眼,他说的话并不可信。


    得益于陈子豪的保护,姜三忠和姜禧又一次安全回到龙城。


    在火车上,照例有许多人找姜三忠询问小电器的生意。


    姜三忠笑着解释:“这些是样品,不卖。”


    “为啥不卖,我们给钱啊。”


    最近几年大家赚了些钱,像是录音机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几乎家家必备。


    买不起电视机的人家,录音机是一定要备上一个的。


    “我们家的货物办理了托运,你们如果想要的话,等下了火车跟我去看就行。样式有不少,到时候大家有得挑。”


    这一趟鹏城之行,姜三忠并不是只拿了鹏城电子厂的几个样品就满足了。


    回羊城的时候,他顺便去了趟光明电器厂,按照之前的订单标准,又找李康厂长加量拿了许多产品。


    那些电子产品照例办理了托运,和姜三忠乘坐同一辆火车回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