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五好家庭
    姜奶奶听闫丽香表示说,要把王彩霞说给姜三忠做媳妇的时候,直接一口拒绝。


    “她和三忠不行。”


    “咋的了?”闫丽香一脸纳闷。


    在她看来,王彩霞简直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和姜三忠也算匹配,只要两个人愿意,倒也算得上一场不错的姻缘,怎么就不行了。


    姜奶奶却道:“村里已经有人把当老师的姜小芹说给三忠了,三忠也同意了。”


    “什么时候的事?”闫丽香一脸吃惊。


    自己不过因为吃坏肚子,打了三天点滴药水。


    只在床上闷了三天而已,怎么家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就这两天。”姜奶奶继续道,“王彩霞她爸是咱们村的村医,这种事情不好得罪人家。你就说,三忠已经和姜小芹谈上对象了,王彩霞的事情就算了吧。”


    凡事有个先来后到,既然已经和姜小芹要准备开始了,就不能再吊着王彩霞。


    都是一个村的年轻人,彼此低头不见抬头见,驳了谁的面子都不好看。


    以后见面,彼此还怎么开口说话?


    闫丽香想想姜小芹那娇滴滴的模样,撇撇嘴,悄声嘟囔道:“姜小芹看起来还不如郭梅香呢。”


    姜奶奶嘶了一声,一瞪眼:“以后这种话可不敢乱说了。要是三忠娶不上媳妇,就怨你一个。”


    这样大的罪名落下来,闫丽香可承担不起,连忙捂住嘴巴趁机溜走。


    把这件事说


    给王彩霞的时候,王彩霞的眼眸肉眼可见的暗淡了许多。


    她定了定神,勉强扯出一抹笑:“还好我没去提,不然丢人丢大发了。”


    闫丽香的心里过意不去,连连劝道:“这件事都怪我,是我没有搞清楚状况。”


    “你和他说了吗?”王彩霞忽然又变得紧张起来。


    其他人的态度和意见,她都可以不放在心上,唯独姜三忠这里,她不想在他面前丢脸。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可是闫丽香稍微思考了一下,终究还是很快反应过来,连连说道:“没有,我只是和我婆婆说了一声,其他人谁也不知道。”


    王彩霞轻轻地舒了一口气:“那就好。没事了,以后就当没这回事就行了。”


    “那个,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人家女娃娃这么懂事,闫丽香心里真是怪过意不去的。


    “你放心,我的事情,只有我知道,我爸和我妈也不知道。”王彩霞多贴心啊,都这时候了,还在给闫丽香宽心。


    好吧。


    是我们家姜三忠没福气。


    这边的王彩霞还没走,村里便忽然传来敲锣打鼓的动静。


    不过年不过节的,好端端敲鼓干什么?


    大家心里疑惑,匆匆跑出院子查看的时候,竟发现一伙人举着红色标语,在村长姜庆的带领下,喜气洋洋地往姜家来了。


    除了姜庆之外,还有扛着摄像机的电视台记者,以及县里边的领导。


    姜


    庆忙前忙后地招呼着众人,一看到闫丽香便连忙问道:“二忠家的,你家三忠和姜禧哪去了?快叫他们出来,就说电视台的领导和县委的领导来给他们送牌匾了!”


    闫丽香扭头一看,可不嘛,在众人簇拥着的金色牌匾上,戴着一朵硕大鲜艳的大红花,牌匾上还用红漆印着五好家庭的字样。


    “妈呀!我去喊他们出来!”闫丽香被唬住了,吓得连忙拔腿往回跑。


    姜三忠等人,很快带着姜禧从屋里出来。


    在姜庆的介绍下,县里的领导连忙上前,平易近人地和姜三忠双手紧握:“姜三忠同志,有关你们家的优秀事迹,县里已经知道了。你们家多年来思想政治觉悟好,生产工作抓的好,一直是村里的先进家庭。后来领养了弃婴姜禧,是真正的文明礼貌,邻里团结的好代表。更何况,你们家这一次还高风亮节地,把捡来的国家矿产主动归还给国家,这是多高的思想觉悟。县里决定,给你们家颁发五好家庭奖章,另外再给你们家奖励一台14吋的金星彩色电视机,以及500元奖金!来,大家鼓掌!恭喜恭喜!”


    一台电视机!


    那可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高档电器。


    在八十年代,想要买到电视机,不光得有钱,还得拿到为数不多的电视机票。


    整个姜家庄至今只有村长姜庆家有一台电视机,还是黑白的。


    姜三忠呢


    ,凭空掉下来一台电视机不算,还是彩色的!


    光凭这一点,就足够很多人羡慕了。


    更不用提县里还给他颁发了五好家庭牌匾,以及500元现金。


    周围围观的村民一个个激动不已,羡慕的巴掌拍得震天响。


    姜禧则静静观察着周围人的面孔。


    见那些人脸上大多挂着羡慕,不过姜三忠的脸色却不是很好看。


    不止他,姜家的其他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姜禧不明原因,只看到姜奶奶和姜三忠等人,和县领导寒暄,邀请他们来家中做客,还感谢领导亲自上门关怀等等。


    记者扛着摄像机在旁边咔嚓咔嚓地拍照片,全程摄像,据说过两天,有关姜三忠和姜禧拾金不昧的事迹,要上电视宣传。


    这下,村里人对姜家人更羡慕了。


    县里的领导工作繁忙,在姜家才喝了一杯水,就匆忙要走。


    姜奶奶连忙问道:“领导,咱们县里能给我们家这么大的关怀,我们真是太感激了。不过我家的情况,领导们也清楚,想问问姜禧的户口问题,县里能不能帮忙解决?”


    一块狗头金,仅仅换来一台彩色电视机,500块钱,以及一块牌匾。


    对很多人来说,这已经算超值了。


    毕竟那块狗头金可是捡来的!


    不过大家心里也很清楚,如果姜三忠拿去售卖,狗头金一定不止卖这个数。


    村长姜庆见话题不对,连忙出声阻拦:“老


    嫂子,您提这个干吗?之前不是和您说过了吗,姜禧的情况特殊,想要领养她,你们家的姜三忠必须得有结婚证。”


    “这个道理我懂,可孩子要上学。总不能我家三忠一天不结婚,娃娃就一天不能去读书吧。”姜奶奶坚持己见。


    姜庆还想劝说,没想到姜三忠也跟着提了一句:“不行的话,你们还是把这些东西拿回去吧,我们只希望县里能尽快解决姜禧的户口问题。”


    哎,怎么还能不要奖励呢?


    至于懵懵懂懂的姜禧,则隐约听到了读书两个字,顿时紧张起来。


    眼泪汪汪地扑到县领导的身前,拉着他的衣襟,仰头可怜巴巴地问:“叔叔,我想读书,让我读书好不好?”


    小姑娘萌槽血空的声音,以及那随时要从眼眶中溢出的金豆子,狠狠砸在了张秘书的心上。


    哪里还顾得上其他,张秘书连忙弯腰把可人疼的姜禧抱起,一边帮她细细地擦拭眼泪,一边问道:“你就是姜禧,对不对?”


    姜禧猛点头。


    “你很喜欢读书?”


    姜禧依旧点头。


    “能和叔叔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读书吗?”


    这一次,姜禧没有再仓促点头,她环顾一圈四周。


    看到了那些熟悉的,面色各异的面孔,以及不远处,被记者扛在肩膀上的摄像机。


    四周静悄悄地,就连锣鼓队也不敲打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静静等待着姜禧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