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没收
    派出所的两位民警,一位年长一点,一位年轻一点。


    年长一点的名叫赵东,年轻一点的叫刘飞。


    刘飞年纪轻,性子急躁,一看见姜三忠便开口问道:“你就是姜三忠?听说你捡了一块狗头金,能不能拿出来让我们看看。”


    姜三忠皱着眉头没有行动,反而问道:“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刘飞的眉毛一竖,眼瞅着就要发火,还是一旁那位年长一点的民警拦住了他。


    赵东的年纪稍微大一些,见过的市面也要多一些。


    这会儿和姜三忠说话的时候,他的语气相较温和一点:“我们接到群众举报,听说你捡了一块狗头金,所以上门来查看情况。”


    这时,村里那些看热闹的人急了,一个个连连催促姜三忠赶紧把东西拿出来。


    别人这么说也就算了,就连姜奶奶姜亚平,也跟着问:“三忠,狗头金卖了?”


    警察上门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姜奶奶心里怵啊。


    姜三忠无奈,只能把狗头金从身上掏出来。


    众人看到这块不规则的,通体金光闪闪的“石头”,一个个羡慕不已。


    两名民警也愣住了,他们没想到,姜三忠手里真的有狗头金。


    就连姜庆也激动地接连问道:“三忠,这块狗头金是从哪捡来的?”


    “不是我,是小禧在村里捡的。”姜三忠说。


    大伙立即把目光齐刷刷落在姜禧身上。


    姜庆毕竟是村长,脑瓜就是转得快,趁民警查看狗头金的功


    夫,连忙把姜禧的事情绘声绘色地说了一遍。


    “我知道咱们有政策,不管捡到了什么都属于国家财产。我们不要求别的,只希望能尽快帮孩子解决户口的问题,耽误了啥,也不能耽误了小孩上学!”


    说话的时候,姜庆还冲着姜三忠不断使眼色。


    狗头金的事情既然被人知道了,姜三忠再想私藏明显不可能,何不趁着这个机会,给自己捞点实实在在的好处。


    赵东和刘飞在把狗头金细细查看一番后,为难地表示道:“你们主动把宝贝上交国家,肯定要受到表彰的。不过具体给你们什么好处,我俩说了也不算。”


    “这样,我们先把东西拿去鉴定。毕竟这玩意咱们谁也不懂,是不是狗头金还不一定呢。就算真的是狗头金,也得领导们开会研究,才能决定给你落实什么奖励。”


    民警说的没错。


    就这样,两位民警拿着狗头金去做鉴定了。


    哪怕民警已经拿着狗头金离开了,姜家依旧热闹不已。


    “三忠,你们家啥时候捡到的狗头金?你小子不够意思啊,怎么一点消息都没透出来。”


    “鉴定出来后,如果真的是狗头金,你小子可就发了!”


    “姜禧好好想想,你究竟是在哪里捡到的狗头金,咱们也去碰碰运气。”


    一块狗头金的出现,就像往热油锅里泼了一瓢冷水,顿时把人们的情绪点燃。


    和大家的肆意畅想不同,姜家人面对这件事时,显得格


    外平静。


    吃晚饭的时候,姜亚平冲着大伙叮嘱道:“狗头金的事情你们别惦记了。我和村长打听过了,不管捡到什么宝贝,都要上交国家的,和咱们老百姓没啥关系。以后该干啥干啥,别尽想些有的没的。”


    周围是一圈死寂,小孩子们不懂事,不明白狗头金的价值。


    大人们则各有心事,闫丽香终究沉不住气,开口埋怨道:“这么贵重的东西,就算不能换钱,留在家里当传家宝也是好的呀。就这么平白给了别人,怎么想都觉得憋气。”


    “你可少说两句吧。”姜二忠不耐烦地阻止道。


    他们也不想把狗头金交出去,可是能咋办?


    警察都上门了!


    姜亚平同样皱眉:“咋地,啥好事都是你家的,你比法律都大,天王老子都得听你的呗!”


    闫丽香不说话了。


    “要是能因为这件事,把姜禧的户口安顿好,倒也行吧。”姜三忠说。


    这是他的底线。


    要是那帮人想空手套白狼,姜三忠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帮姜禧把狗头金要回来。


    姜禧不懂大人心里的小九九。


    她只是单纯觉察到大家的心情不好,拉着姜亚平的袖子,讨好地问道:“奶奶,要不我再去捡一块吧。”


    嚯,好大的口气。


    听姜禧的意思,捡狗头金,就像在路边捡小石子一样简单。


    大家看在她只是一个四岁半小孩的份上,这样的承诺只当笑话听听看,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姜亚


    平知道姜禧是个一根筋的性子,但凡是她认准的事情,一定会削尖了脑袋去做。


    于是特地找姜禧叮嘱了好几遍:“傻孩子,像狗头金那样的宝贝,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捡到的。你能捡到一块,已经很了不得了,不可能再找到第二块。乖孩子好好上学,其他的事情就别操心了。”


    姜禧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不过看家里的气氛不是很好,她还是默默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第二天,姜三忠把姜禧送去学校读书。


    似乎早就猜到他们会来,老师姜小芹早早站在学校门口候着。


    今天的姜小芹依旧穿着昨天那身衣裳,让人奇怪的是,她脚上的那双袜子依旧雪白崭新,仿佛从未浸染过脚汗一般。


    姜禧总忍不住盯着姜小芹的袜子看。


    姜小芹乐呵呵地和姜三忠打招呼,说了一些让他安心之类的话,便拉着姜禧的小手往学校走。


    为讨好姜三忠的欢心是一方面,实际上,姜小芹确实蛮喜欢姜禧的。


    尤其牵着姜禧站在同学们中间的时候,更能清晰地把姜禧衬托成年画娃娃一般可爱。


    和那些上蹿下跳、满地乱爬、吱哇乱叫、又哭又闹的孩子不一样。


    在姜奶奶身边养了一阵,姜禧手上的冻疮和身上的伤势,已经愈合的就剩下浅浅的印。


    她身上穿着干净得体的小衣裳,一张抹了香香的小脸,白净地像瓷娃娃似的。


    两条细细的麻花辫扎在脑袋两侧,随着她走


    路的动作,麻花辫一甩一甩的,简直灵动极了。


    更重要的是,姜禧说话的时候柔声细语,别看人不大,可是说出来的话要多可心有多可心。


    这会儿看到老师带着她走上讲台,台下疯玩的孩子们忽然像得到号令一般,全都乖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安静坐好。


    他们中的很多人,就算之前没有和姜禧接触过,也多多少少从自家大人的嘴里,听说过一些有关姜禧的事迹。


    这会儿看到姜禧也来上学,一个个都瞪着好奇的大眼睛,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位村里的话题人物。


    “同学们,这位是我们的新同学姜禧,以后她就是你们的同学了,大家要友爱相处,共同进步哦。”说完,姜小芹带头鼓掌欢迎。


    乖乖坐在座位上的孩子们,也跟着老师热情地鼓动巴掌,其中拍巴掌最热烈的,就要数姜凯了。


    姜禧能来一起上学,他比任何人都要开心。


    “大家好,我是姜禧。”姜禧的声音甜甜的,环顾教室一圈,在那帮孩子中间,发现了不少熟面孔。


    其中一个身材消瘦的男生,率先举手起立:“老师,让姜禧和我坐同桌吧!”


    说话的是村长姜庆的大孙子姜川。


    姜川身材精瘦,个头拔高,一双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


    看向姜禧的时候,小姜川的笑容里尽是腼腆的笑,见姜禧也在冲着自己笑,他不自觉地挺高了小胸脯。


    根本不会把其他同学的懊恼和不屑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