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 24 章 抓贼了
    朱明山拿不准, 张惠是开开玩笑还是真的想学,就笑着问:“你在学校当老师,有空跟我去山上采茶?”


    张惠内心其实也在权衡, 要是学制茶, 那么老师这一份工作肯定就做不了。


    张高义连忙道:“你别听惠惠瞎胡闹, 她要上班, 以后空暇时间还是照顾孩子,哪里有空闲时间学制茶。”


    “我想也是。”朱明山笑呵呵地点头,一点都没有失望的意思。


    张惠心里下了决定:“朱叔叔, 我想学制茶。”


    张惠语气坚决, 朱明山挑眉,看了张高义一眼。


    张高义皱眉:“惠惠,别胡闹。”


    “爸, 我没有胡闹,我真的是这样考虑的。”


    “你的工作怎么办?以后孩子还照顾不照顾?”


    “学制茶也不用一年到头待在山上嘛, 采茶的季节去一段时间学手艺, 其他时间完全可以回家带孩子。”


    张高义还要再劝, 张惠就一条原则, 坚决不松口, 就是想学制茶, 就算没了工作也无所谓。


    “我说不过你, 回头你跟你妈说去吧。”


    张惠有些头疼, 她妈知道这事儿, 她肯定逃不了一顿骂。


    朱明山坐在一旁喝茶, 江明彦体贴地帮忙续杯,朱明山看他一眼:“你愿意你媳妇儿学制茶?”


    “只要她喜欢,我没有意见。”


    虽然惠惠之前没有表现出有多喜欢茶叶, 但是她愿意去试试,他都是支持的。


    “有意思,你这个小年轻不怕媳妇儿没了工作?”


    江明彦很有信心:“养活妻儿老小我还是能做到了。”


    朱明山哈哈大笑,跟张高义说:“你是个有眼光的,会挑女婿,比我那个不争气的女婿好。”


    张高义谦虚地笑了笑,他没说,这个女婿可不是他挑的,人家是自己送上门的。


    算了,不提了,免得老朱听到这话心里更加难受。


    小院这边地方宽敞,张惠留朱明山在家里住,朱明山欣然同意。


    他不着急走,他和张高义这个老朋友约好了要去钓鱼,总要多留两天。这回他回去,下次再见估计就是明年夏天了。


    “你妈今天说买到几斤红薯好吃,你跟我回去拿两斤,明天早上叫江明彦煮给你吃。”


    “好,那我跟爸一起回去。”总要听听妈的意见。


    江明彦不放心:“我跟惠惠一起过去。”


    “那就走吧。”


    张惠一进门就说:“妈你别骂我,我有理由的。”


    陈丽芳无语:“你好好的,我骂你干什么?”


    张惠给她爸递眼色,张高义一点都不管她,这次他不占站闺女,一天天的,好好的铁饭碗不要了,越来越不靠谱了。


    张高义把女儿想不上班去学制茶说给媳妇儿听,陈丽芳双手叉腰:“张惠你今天要是不给我说个理由出来,今天我跟你没完。”


    张高义补充:“有理由也不行。”


    一家三口吵架,江明彦这个当女婿的,赶紧扶着媳妇儿坐下,又给媳妇儿和岳父丈母娘端茶倒水。


    在自己屋里的张建山两口子,还有在床上躺着的张建林,悄悄打开门,听了一耳朵,又把门关上。


    多少年了,他们还不知道他们妈?


    他们两兄弟做错了那就是棍棒教育,妹妹要是做错了,最多挨一顿骂,比不了。有空替妹妹操心,还不如操心操心自己吧。


    所以,他们对最后的结果一点都不好奇。


    “爸妈你们别急,先听我说嘛。”


    “行,我给你机会。”


    张惠望向江明彦:“后年咱们要回首都吧?”


    江明彦没有直接回答,只说:“你要想住在云顶县,咱们也可以不回去。”


    “不行,我和小江爸妈说好了的,惠惠不用惦记我和你爸,一时分开也不算什么,你们两个不能贪图云顶县安逸的小日子,坏了自己的前程。”


    陈丽芳瞪女儿一眼:“叫你说茶叶的事情,不准转移话题。”


    “妈,我说的就是学制茶的事情。你们想,我们后面要走,到时候这个工作还不是就没了?我早一两年辞职还是晚一两年辞职有多大的区别?”


    “再说了,明年我要生娃,孩子生下来不能全靠妈照顾着吧,我要辞职了,有时间照顾孩子不挺好?”


    张惠看她妈若有所思,又补了一句:“我带孩子,抽空再跟朱叔叔学门手艺,那不是更好?”


    张高义和陈丽芳夫妻俩刚才还真没想到这一点,女儿点出来,好像还真是。


    张惠再接再厉:“江明彦的工资加外调的补贴,我爸和大哥的工资加起来最多有他工资的一半吧,没有我的收入,对我们家也没影响。”


    沉默了会儿,张高义问:“小江你怎么说?”


    江明彦笑道:“我听惠惠的。”


    张惠得意地扬起眉毛:“看看,江明彦这么聪明的都觉得我想的周到。”


    “少往自己脸上贴金。”陈丽芳凶了女儿一句,想了半天,犹豫道:“好不容易庄红被拉下来,结果你说你要辞职,多可惜。”


    听这个语气,有戏,张惠心头一喜。


    张建山和张建林两兄弟:……你看,我就说吧。


    张惠笑道:“不可惜,这个工作名额我有想法。”


    “你还有什么想法?”


    自从庄红找她麻烦开始,张惠就生出过辞职的念头,那个时候她就在考虑如果不干了,这个工作该怎么办。


    最好的结果,她不干了,让大嫂顶她的班,但是大嫂文凭太低,进去学校也只能干些打杂的活,不划算。


    想来想去,张惠想到了沈燕。


    沈燕很想当老师,她还是临时工,不止一次地跟她说过自己那时候怎么不努力一些考上正式工,不仅工资多,其他福利待遇都会好出一截儿。


    “我的想法是,我把正式工的名额转给沈燕,沈燕家在百货大楼有关系,到时候沈家把大嫂弄进百货大楼上班,咱们交换。”


    “没你想得那么容易,百货大楼的工作有多抢手你不知道?这是轻易能拿出来操作的吗?”


    沈家未必有那个本事,沈家如果真有厉害的人脉,那么沈燕怎么现在还是个临时工?


    “妈,沈家可不像咱们家就这么几口人,沈燕结婚的时候,那么大一个院子都装不下他们还亲戚。他们亲朋好友多着呢,我不信他们弄个工作的本事都没有。”


    沈燕还是临时工也好理解,钢厂和百货大楼又不是一个系统的,使不上力也正常。


    听到小姑子的话,刘莉惊讶地跑出来:“让我去百货大楼上班?”


    张惠笑眯眯的:“大嫂,我够意思吧。”


    刘莉郑重许诺:“惠惠,你有这个心我就很感动了,我知道弄工作难度有多大,不管成不成,大嫂都记你这个情。”


    听到这儿,陈丽芳表情好了不少,儿媳的话说到她心里去了。


    “大嫂别灰心,我一个正式工的工作,换不到一个正式工,难道还换不到一个临时工吗?”


    张惠扭头问爸妈:“我这个计划可以吧。”


    “你啥都想的好,怎么没想过你有没有学制茶的天赋?你要不行,白白浪费两年功夫,浪费两年工作。”


    “浪费啥呀,就算我学不出来,那也算开阔了眼界。至于工作,我没有工作但是大嫂有工作啊,整体来算,咱们家收支平衡。”


    陈丽芳差点被女儿逗笑,白了女儿一眼:“没听人说过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谁跟你是一家人。”


    “少骗我,妈,这样口是心非不行哦。”


    陈丽芳忍不住了,笑道:“不管怎么样,这学期的课你要上完,换不换工作咱们后头再说,说不定到时候你又改主意了呢。”


    “你妈说的对,你当老师还是要对学生负责,不能半路把学生丢下。还有一两个月就期末了,你肚子里的孩子月份不大,上班对你也没多大负担。”


    张高义赞同妻子的想法,先拖一拖再说。


    女儿到时候如果反悔了,还想继续当老师,大媳妇儿可以再找其他合适的工作。


    老两口想先拖着,朱明山那边,也是一样的想法,觉得老友这个女儿,恐怕学不了制茶这个手艺,但是呢,见张惠确实喜欢,他走之前给了张惠一本茶经。


    “这本不算我们朱家的独门秘籍,书上写的内容大多是制茶这个行业的东西,你如果喜欢就留下看看。”


    “看完这本书就入门了?”


    朱明山笑道:“你要看了之后能把这本书二十个篇章背下来,我就考虑收你当弟子。”


    张惠拿着这本厚厚的书,一咬牙:“行!”


    想学制茶不仅是嘴上说说,肯定要付出行动才行。


    张高义送朱明山去车站:“难为你费心思哄她。”


    朱明山摆摆手:“倒不是哄她,如果真惠惠有那个恒心,我收她为徒又如何?”


    茶经原本是朱家代代相传的一些制茶常识,这本书原本在朱文峰手里,见儿子对制茶确实没兴趣,朱明山心灰意冷,就把这本书拿回来了。


    刚好,送给张惠看看。


    张高义轻笑一声:“那咱们都别急,看看再说。”


    私心里,张高义还是希望女儿继承给自己的衣钵,安安稳稳当个老师。


    女儿是他们夫妻的心尖儿肉,他们说不出反对的话,女儿如果自己坚持不了放弃,他肯定乐见其成。


    朱明山何尝不知道张高义的心思:“老伙计,走了,明年夏天来蒙顶山,我请你吃烤鸡。”


    “好,一路顺风。”


    今天是工作日,上午朱明山走的时候张惠没有去送他,下午回家,拿起书就是写。


    这本朱家祖上多少代人增删修改出来的书,书里面的内容都是用繁体字写就的,有些字她甚至不会读,还要一边查字典一边注音。


    要想背书至少要熟读吧,张惠另外拿了个笔记本,把繁体竖版的书,在笔记本上抄写成简体横版,方便她背诵。


    陈丽芳过来给女儿送梨子,见到女儿在书房抄书,嘴里还念念有词,她把拿来的梨子放堂屋桌上,轻手轻脚地走了。


    学校现在恢复了以前的规章制度,下午没课就可以回家休息,张惠的时间多起来,每天下午睡醒午觉起来,除了看书背书,她也会干点其他的。


    比如,烤点心。


    烤点心要上下火,最好是木炭,张惠定了一麻袋木炭送到家里,就开始折腾点心,常见的各种酥饼如桃酥、荷花酥、鸳鸯酥等等,这些都是她以前动手做过的。


    另外还有红豆饼、老婆饼等等,她也会做,张惠还用上次寄来的巧克力做了巧克力馅儿的点心,顺便把空间里存的巧克力消耗一些。


    “这个啥外国糖,看起来颜色不好看,吃起来苦甜苦甜的,没想到用来烤点心还不错。”陈丽芳很喜欢这个口味。


    “这些都给首都寄去?”


    “这么多,肯定不能都寄去,寄一半吧,剩下的妈你拿一些回去吃,再给舅舅家送一些。”


    “嗯,我看行,元旦节快了,到时候就给你舅舅送这个。”


    张惠笑道:“妈,这才十一月,元旦节还早呢,放到元旦节就算没放坏,肯定也不好吃了。”


    “妈你先给舅舅把这些送去,等元旦节了我再烤。”


    “也行吧。”


    陈丽芳拿了个袋子过来装饼:“这么好的饼,用料十足,比拿着点心票去外面买划算多了。早知道你会这个,逢年过节给亲戚送礼我就不头疼了。”


    “以前我想弄来着,你不是怕我浪费粮食嘛。”


    烤点心这个爱好,上辈子还是厂子做起来之后,家里不缺钱花,她才慢慢培养起来的。


    “以前也没见你烤过,我哪儿知道。”陈丽芳理直气壮。


    张惠简直哭笑不得,算了,跟她妈争这个干什么。


    送她妈出门:“别放到斗柜里存着,就放外面叫大家吃。吃完我再烤。”


    “面粉不要钱啊,糖不要钱啊,放在外面随便吃,你二哥两三天就给造光了。”


    陈丽芳挥手:“回去吧,一会儿小江下班回来,你们俩早点到家里吃饭。”


    哎!”


    她妈走了,张惠拿出准备好的小箱子,箱子底下,箱子左右前后都垫上了厚厚的垫子,先把蘑菇肉酱放在箱子角落,然后把点心一样样包好放进去,箱子上面再垫上垫子关好。


    抱起来试了试,重得很,包装比里面的东西还重。


    不过不这样包装,只怕到了首都,桃酥那些点心碎成一包渣。


    张惠也不等江明彦回来,出门去家属区那边找了两个眼熟的半大小子,用两块酥饼的工钱,雇他们帮忙把箱子抬到邮局,今天就把东西寄出去。


    胖胖得意拿着一块酥饼下楼炫耀,享受着小伙伴们羡慕的表情,还没一会儿,两个比他大的人回来,手里拿着两块酥饼。


    得知是小姑姑给的,胖胖气的小脸儿都更加圆润了。


    胖胖把最后一口酥饼塞嘴里,噔噔噔地往小姑姑家跑。


    “小姑姑,我要两块,不,我要好多饼。”


    张惠在收拾厨房,听到小侄子拍门要吃的,打开门让他进来:“奶奶拿了一袋回去,怎么不在家吃?”


    “奶奶只给我一块。”胖胖委屈。


    确实是她亲妈的作风,张惠拉着胖胖进屋,桌上的一篮点心还没收起来:“自己选,喜欢什么选什么,但是只能选两样。”


    哇哇哇!


    胖胖眼睛冒光,好多好吃的呀,他能不能把篮子提走?


    “不可以!”


    好吧,胖胖趴在桌沿儿上,纠结了半天,选了两块他认为最大的饼。


    张惠后悔了,不该说让他随便选的话,一块老婆饼,一块红豆饼,这要吃完了,晚上肯定吃不下饭,她又得挨骂。


    张惠好说歹说让胖胖先吃一个,另一个等明天再过来吃。


    江明彦进门的时候,正巧看到媳妇儿在哄小侄子手里的饼,不禁笑了起来。


    张惠轻哼一声:“还不快过来帮忙。”


    江明彦随手挑了一块酥饼丢嘴里,酥脆的口感,咸甜的口味:“南北味?”


    “嗯。甜的吃太多腻味,就烤了些其他口味,趁着邮局还没下班,我给寄出去。”


    云顶县这边,把咸甜口儿叫做南北味。


    不仅点心有南北味,连香肠也有南北味的。


    “烤点心的时候我多烤了点,等你明天去上班,给洪明他们送一点。”


    “好,洪明他们肯定喜欢。”


    说了会儿话,见时间不早了,锁上门去爸妈家吃饭。


    好像从烤点心这天开始,张惠的胃口慢慢回来了,开始吃面的时候碗里能挑一点猪油提味,她妈炒菜的时候她能在厨房门口站一会儿。


    等到十一月底,几乎什么都能吃了。


    于是,陈丽芳着手给女儿进补,张惠她家厨房外面水缸里的那几条鱼,从最小的鲫鱼开始,排队上了家里的餐桌。


    比起买肉,最经济实惠的就是买骨头,一根棒骨炖一大锅汤,全家都能喝,都跟着张惠享福。


    随着进补,张惠纤细的腰身,慢慢圆润起来,张惠瞬间警惕起来。


    “你这才哪儿到哪儿,现在是你补身体,还不到孩子长身体的月份,你放心吃吧。”


    张惠照镜子捏捏自己的腮帮子,也不只是怕孩子大了不好生,她也怕肉长太多了,到时候不好减。


    陈丽芳冷笑一声,筒子骨藕汤放她面前:“喝!”


    好香好香!


    端起碗就是吨吨吨!


    啊!好喝!


    张惠觉得自己长肉了,和袁晓婷一比,张惠最多就是气色好点,稍微长了一点点肉,穿上衣服都看不出来那种。


    袁晓婷的肚子五个月左右,她穿着厚厚的棉衣,衬的肚子特别大。


    看到张惠,袁晓婷嫌弃地瞪了张惠一眼,扭头就走,看她脸色好像不太好。


    中午从钢厂出来,这是回家吃饭?张惠记得,袁晓婷她妈给租的房子有点远吧。


    “你不知道呀,她没干了,现在整天在家养胎。人家现在有的是空闲,瞎溜达罢了。”


    “啥?”


    现在的工作一个萝卜一个坑,袁晓婷这会儿辞职了,再想回去,就算她爸是副厂长,也挡不住大家指指点点。


    旁边一个老师笑道:“人家跟我们可不一样,袁晓婷不上班也不影响人家吃好的,穿好了,要不然怎么能养出这么壮的身材。”


    这个年代,只长肚子其他地方不长肉的孕妇多了去了。


    不缺钱,哼,她难道缺钱吗?


    嗯,不缺小钱,大钱还是缺的。


    自从怀孕之后,张惠就没去过回收站了,现在看看,江明彦说的对,再小的地方也不缺聪明人,想捡漏到好东西,和撞大运差不多。


    都这么久了,她淘来最值钱的老物件,还是最开始碰运气买到的木石图和四贤山水合卷。


    一般情况下,想要真正值钱的好东西,还是要花钱买。


    张惠慢悠悠地回她妈家吃午饭,吃完午饭才回家睡觉。


    睡醒午觉之后,在自己家院子里溜达了两圈,进书房开始抄写茶经。


    忙到傍晚,江明彦下班回家,去水井旁打水洗手,看了一眼水缸:“鱼都吃完了?”


    “嗯,本来就没几条。”


    哗啦啦的水声传来,江明彦一边洗手一边说:“后天休息,我跟咱爸去钓鱼。”


    “你会吗?”


    江明彦洗完手,扯了一张毛巾,擦着手过去,低头亲了媳妇儿一口:“钓得到就钓,钓不到就买。横竖都是河里的野生鱼,都是好东西。”


    “嗯,买的话多买点,争取多吃几天。”


    她妈听医生说,多吃鱼以后生出来的孩子聪明,她妈见天地做鱼,买太少了不够消耗。


    “江明彦在家吗?江明彦!”


    “谁在叫?”


    “我去看看。”


    江明彦随后把擦手的帕子扔桌上,去开门,是邮局的两个工作人员。


    送了几次大包裹,认了个脸熟。


    “首都寄来的东西?”


    邮局的小哥笑道:“看来你心里有数。这么大一包裹,叫你去你估计也搬不走,干脆我们给你送来。”


    “谢了!”


    “应该的,不用客气。”


    江明彦帮着搭把手,东西搬到堂屋里,照规矩江明彦给了两毛钱,另外给他们一人拿了三块点心:“家里自己做的,别嫌弃。”


    “哈哈哈,有这样的好东西吃谁还敢说嫌弃。”


    “那我们就不客气地收下了,回见。”


    “行。”


    江明彦把人送出门回来,张惠拿着把剪刀已经把袋子上的封口的麻线拆开了。


    最上面就是衣服,用一块麻布包着,拆开了之后张惠惊讶,羽绒服?居然是羽绒服,她记得国内第一家羽绒服厂好像是七五年才有?


    “这应该是爸妈他们托人买的,你看,上面的标牌是外语。”


    张惠看到了:“爸妈太照顾我了。”


    搞的张惠有点不好意思,收了好几回首都寄来的大包裹,她就给回了一箱吃的过去。


    江明彦笑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咱们送的是一箱吃的,不比鹅毛好?”


    张惠笑着拍他胳膊:“下面一件是你的。”


    “也有你的。”


    黑色的羊绒大衣,一大一小两件都是黑色的,还贴心地准备了羊绒衫,羊绒衫春秋都可以当外套穿。


    “这个大衣肯定是大嫂请人做的。”


    “你又知道。”


    江明彦对家里人穿衣风格那简直太了解了。


    张惠见大衣的衣兜鼓鼓的,从里面摸出一个大纸包,纸包里裹着厚厚一叠肉票。


    江明彦掏自己的衣兜,他那件大衣的衣兜里摸出一封信,一目十行地扫过:“妈说,肉票是爷爷奶奶他们准备的,说让你别亏了自己的嘴,多吃点好吃的。妈还说爷爷奶奶想明年暑假你生孩子的时候过来住两个月。”


    “还是不要了吧,爷爷奶奶年纪不小了,几天几夜的火车坐过来,太累了。”现在的绿皮火车就那个条件,也快不了。


    “嗯,回头给爸妈打电话说说。”


    惠惠怀孕,今年过年他肯定回不去了,明年过年可以带着孩子回去。


    他原来都是跟家里人一起住,现在有了家小,还是要有自己的房子。后年借调结束,明年回首都过年,最好提前把房子准备好。


    江明彦想要的房子,就没想过筒子楼,惠惠喜欢宽敞的家,回首都肯定要单独弄个四合院。


    这会儿明面上想买卖房子那不可能,私下里操作还是要费些功夫。


    衣服下面,装的都是吃的,奶粉、麦乳精什么的,特别是奶粉,有大半袋。


    “这么多,要喝到什么时候去。”


    江明彦把奶粉拿出来:“一会儿过去吃饭给胖胖提一些过去。”


    “行吧。”


    收到礼物,总是让人开心的,张惠笑嘻嘻地爸妈家吃饭:“猜猜我们带什么来了?”


    张建山一看:“奶粉?”


    “哈哈,就是奶粉,给胖胖的。”


    “小江,你爸妈太客气了,以后你爸妈给你寄的东西你们两个人自己吃,别往我们这边送。”陈丽芳表情郑重。


    张高义点头:“小江,听你们妈的。”


    “爸妈,主要是家里太多了,我和张惠两个人吃不完,总不能放坏了吧。”


    江明彦笑着道:“我们是胖胖的姑姑姑父,送点吃的给他,这不是天经地义嘛。”


    “再天经地义,也没有这么大方的。”


    江明彦无奈:“那您跟我爸妈说说,我跟我爸妈说少寄点儿,他们都不听我的。”


    张建林羡慕,看了他爸妈一眼:“我也好想要这种不听我话的爸妈。”


    陈丽芳瞪眼,张建林连忙往回找补:“不过想想还是自己爸妈好,钱不钱的我都无所谓,毕竟像我这样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早就明白一个道理。”


    “啥道理?”陈丽芳步步紧逼。


    张建林被逼到墙角了,突然灵机一动:“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你个没良心,老娘生你不如生一块五花肉,我看你不是我的儿,你就是个白眼狼。”


    “哎,哎哟,哎哟!疼疼疼!轻点儿!”


    张建林被揍的上蹿下跳,张惠和江明彦非常自觉,往门外跨一步,坚决不能让自己成为那条被殃及的池鱼。


    “惠惠你们两口子站门口干什么?”


    张惠冲邻居假笑:“门口空气好。”


    有了公婆寄来的羽绒服,张惠开启了一个温暖轻松的冬天。


    今年冬天确实冷,以前云顶县过冬,最冷的时候大不了地上结一层薄薄的霜,今年冬天,才十一月底,就下了一场小雪。


    上课的时候伸出手写板书,捏着粉笔的手指头都感觉动僵硬了。


    下课后,沈燕不停地搓手,给手哈气,生怕手上长冻疮,红的紫的那也太难看了。


    “惠惠,快让我摸摸手。”


    “沈燕你怎么好意思两个手都占,快给我分一个。”


    沈燕和另外一个年轻女老师把手里教案随手一扔,抱着张惠暖和的手,就跟抱着热水袋一样。


    “你的手真暖和。”


    李副校长进来,一双手放到张惠背后的帽子下面。


    沈燕后悔:“我怎么没想到。”


    李副校长哈哈大笑。


    李副校长他们过来是来通知他们,因为最近降温降得厉害,后天学校要搞活动,给穷苦人家送温暖。


    “送温暖?怎么送?以前也没搞过这种活动啊?”


    “咱们统计了一份名单,你们动员学生从家里带一些木柴煤炭什么的来学校,到时候咱们根据名单上的人家,挨家挨户地给送去。”


    “首先有一点,所有的送温暖活动全看自愿,不要强迫学生送或者多送。”


    他们钢厂子弟小学的家长,最差也在钢厂有个工作,每个月有固定收入,绝大部分都过的不错。


    不过还是有一小部分家里过得穷有些苦,过的苦的原因就是家里挣钱的人少,花钱的人多。


    一对父母生好几个娃,衣食住行,住行抛开,衣和食,管了一样另外一样就会捉襟见肘。


    另外,再要送孩子上学,学费和买纸笔的额外花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张惠家屯的柴火和煤都挺多,因为在爸妈家吃饭,他们自己家开火不多,晚上和江明彦商量,他们家可以多送点。


    这么重的东西张惠肯定不方便拿,江明彦亲自把张惠送到学校。


    今天张惠到得算晚的,她到的时候,几乎办公室的每个位置上,地下都放着一袋烧的。


    “哟,大家都拿的煤?”


    “这不是煤好拿么,柴火不禁烧还重,不如煤好用。”


    学生们不管带的多少几乎都带了,带一根柴也是心意。


    后勤部的工作人员把学生和老师送来的烧的统计好,第二天上午改为户外活动课,把任务分配到每个班级,老师们带队去送温暖。


    张惠身子不方便没去,在学校等着,十点多钟学生们陆续回来,大家都笑哈哈的,做了好事,有一种别样的快乐。


    江明彦没有张惠这么悠闲,从早上上班就有一堆事情等着他处理确认,都是技术上的事情,解决每个问题都需要耗费他不少精力。


    开会把新设计图讨论完之后,已经是中午了,大家肚子饿的咕咕叫,江明彦也不耽误时间了。


    “先去吃饭,吃完饭下午再试验总结经验。”


    大家纷纷应声,一阵椅子拖拽的声音后,会议室里只剩下江明彦一个人了。


    今天不回去,吃食堂,江明彦打了菜随便选了个空位置坐下。


    他屁股刚落座,张建林过来了。


    “刚才有人通知我,我让他关注的钢厂原来那个库管今天下午请假了,这会儿已经出城了。”


    “有什么特别?”


    “要说特别,他如果是回老家,应该去城北方向,但是他走的城西。没事儿他去城西干什么?”


    城西出城的那条路,连接的是铁矿厂。


    洪明听了一耳朵:“这事儿不是有专门的人在负责么,你怎么还在观察?”


    张建林笑道:“看袁建军倒霉我高兴。”


    “呵,你这心眼儿,不一般啊。”


    “过奖过奖。”


    自从钢铁厂学校里闹了一出后,一线的普通工人没什么感觉,照常上班领工资。但是后勤部和管理岗的一些人感觉到不对劲。


    非上班时间你去试试你就知道了,原来钢厂里面的一些空房或者库房一样的地方,都是那些值班的人吹牛打屁的好地方。


    现在不行了,你要值班的时候不在岗位,被抓了一次扣工资,被抓住两次警告,被抓住三次那就要开除了。


    别跟以前嬉皮笑脸似的去说情,现在没用。


    秋收后,该种的冬小麦和油菜苗都种下了,现在是农闲时间。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后,前些日子,周震他妈带着小儿子小女儿进城来。


    这些天家里闹的鸡飞狗跳,周震都在忙着调解家庭矛盾,心思就没怎么放在工作上。这两天又到了约定的老日子,周震照常踩点,发现厂里管得严了。


    “前头那个人站住,干什么的?”


    周震连忙道:“我周震,宣传部的,这不是马上年底了吗,领导叫我在厂里到处走走,收集一些好人好事,年底评选优秀工人用。”


    “哦,宣传部的。你新来的啊,咱们后勤部能有什么优秀工人,你要找,也该去一线车间里找。”


    “看大哥说的什么话,后勤是咱们钢厂发展的基础,评选优秀工人,怎么能少得了后勤部。”


    “哈哈哈,你小子会说话。”


    周震笑着给几位散烟,聊了几句混熟了后,周震旁敲侧击后才知道,上面领导发话,冬天干燥要注意防火,上面把这个当作一个任务来抓,检查的时候要是发现谁浑水摸鱼不在岗位后,可没有好果子吃。


    “检查总有个规律吧,要不然一天都这么挺着,想想就累。”


    一个老工人皱着脸吐了口吐沫:“想啥呢,人家领导只管下任务,检查也是想来就来,没个定数,人家是领导,还能体谅咱们这些普通工人?”


    “老牛,你说什么屁话呢?说话过不过脑子?”


    “嘿,队长,你别生气,我这张破嘴你又不是第一天知道。”


    周震陪着笑了两声,借口还有工作,就先走了。


    “兄弟,回头有空了过来转转,下回我请你抽旱烟,那个够劲儿。”


    “老哥谢了!”


    周震扭头离开,脸上的笑容一下没了,赶紧去找袁建军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