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主公在上
    宋宁有些头疼地看着聂忍。这小子看来小时候没少被封建糟粕思想所毒害。想要忽悠,哦不对,是想要说服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唉,要是能再给自己配个政委就好了,这干部,哦不,这部下的思想工作就有人来能替自己做了不是!


    幸运的是,宋宁也听出聂忍话里的一个致命漏洞:在他的观点里,似乎皇帝总是圣明的,帝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阉人权奸的错。所以他天真地认为,天下在年轻皇帝的治理下必将复兴,只要皇帝再把这些阉人扫除,天下自然就会大治。


    可这怎么可能?真要这么容易,他那个时空崇祯也不会在煤山上吊自尽了。


    不过,宋宁也知道,古时候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作为“上天之子”,在普通人眼里已披上非人的光环,聂忍心中会这样想也很正常。


    宋宁当即抓住这一点,对聂忍进行无情地打击道:“一年之前的胶东之乱你可是亲身经历过的,后动乱虽被平息,但隐患却并没有根除。且帝国会有今日,并不仅仅是朝中的权阉一方面造成的。就算皇帝清除掉宫中所有的宦官,结局依然不会改变。”


    聂忍几乎是下意识地反驳道:“爷何出此言?当今天子不同先帝,自亲政以来,重用贤臣,体恤百姓,天下已有复兴之相,若非朝中阉宦沆瀣一气,联手蒙蔽圣听,卖官鬻爵,迫害忠良,导致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天下又岂会如此?”


    宋宁摇头道:“帝国真正的问题在于上层贵族与底层老百姓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上层贵族掌握了绝大多数财富和资源,占据了帝国八成以上的人口和土地,而大多数普通百姓却生计艰难,渐被逼入绝境。若是在早些年,帝国或许勉强还可维持。然而到现在却是已经晚了。”


    “要知道人的贪欲是无尽的。作为帝国的上层阶级,宗室、诸王、勋贵、官员、士族、豪强等,他们尝到了侵夺他人田地和财富的甜头后是不会满足的,只会变本加厉地兼并土地、私匿帝国人口以增加自己的财富。如此一来,朝廷拥有的土地和人口愈来愈少,赋税自然一年比一年降低。”


    “然而,可怕的是帝国每年的开支用度却没有跟着减少,反而逐年增加,入不敷出之下便只能年年加赋。这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上层贵族兼并土地、藏匿人口,朝廷赋税减少,于是朝廷便只能加赋,但上层贵族有免税的特权,所以朝廷每次加赋最后都只会加到普通老百姓的头上。”


    “如此一来,老百姓愈加穷困,最后被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只得卖儿卖女卖土地最后连自己也卖给上层贵族为奴;这便进一步加速了上层阶级土地兼并和朝廷人口与土地流失的速度。”


    “日积月累之下,朝廷和百姓变得愈来愈穷困,而士族和权贵则变得越来越富有和奢靡,以至于帝国上层权贵与底层民众的矛盾越来越深,终至不可调和。相比之下,历朝历代的宦官与外戚之祸,不过表象而已。”


    宋宁当即将后世从网上听来的理论说出来,想要一举击垮聂忍心中对大苏帝国的幻想。


    聂忍听后果然脸色苍白,久久无语,看来是真的被镇住了。隔壁暗室中,偷听的王枫同样眼中精光连闪,大有所悟。


    岳松则心直口快,直接破口大骂道:“我说这天下怎么变得越来越坏,普通老百姓天天干活这日子却还是越过越艰难,原来都是这些有钱有势的人兼并土地造成的。这些人当真该死!”


    宋宁道:“此言不差。所以说大苏帝国的没落不可避免,老百姓吃饭的问题不解决,就算皇帝再怎么励精图治,天下还是会大乱。”


    聂忍有些艰难地道:“难道就没有办法吗?真要是天下大乱,还不知有多少黎民百姓会惨遭杀害?又有多少无辜家庭会毁于其中?整个帝国也将再无宁日。”


    宋宁心中松了口气,看来聂忍暂时是被说服了,没有再怀疑自己对天下很快便会大乱的判断:“办法当然有,只是阻力太大,实现起来很难。”


    聂忍却是真的心忧大苏帝国,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般急切道:“什么办法?”


    宋宁道:“既是两大阶层的矛盾对立,办法也很简单,无非有两个,一个是通过流血革命,暴力推翻现有统治,重新建立起新的秩序,也就是常说的改朝换代。由新的王朝取代旧的王朝,新的贵族取代旧的贵族,然后重新分配人口、土地和财富,如此一来,一切重新开始,矛盾自然缓和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