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傻柱炖鸡 老孙送猪
    李放一边洗着衣服,闻到从傻柱儿屋里飘出一股香气。


    他往那边一瞥,傻柱儿正美滋滋地炖着鸡汤。


    今天李怀德和几个干部吃饭,想必这鸡汤又是傻柱儿从厂子里顺来的。


    要说这傻柱,也难怪秦淮茹那一家子盯上他,像寄生虫一样吸他的血,傻柱这生活确实在这四合院首屈一指,谁看了不说眼馋。


    李放想了想,决定等过年回家,也争取带只鸡回去,让张玉容和几个小的吃顿好的。


    李放洗完衣服,冻得手通红,他刚进屋,就看见许大茂又过来转了一圈。


    “许大茂,你这孙子瞅什么呢,我这鸡,可不是偷你们家的了吧?”


    傻柱和许大茂天生磁场不对付,一看见冤家来了,傻柱格外兴奋。


    他端着鸡汤显摆道。


    上回棒梗偷了许大茂家的鸡,傻柱这个冤大头又赔了钱,又赔了鸡汤,自己一根鸡毛都没吃到,白给棒梗背了锅。


    许大茂白了他一眼:“孙子诶,给你自己积点口德吧,今天爷爷有事,不跟你丫的吵架......”


    说罢,他朝着李放这屋走来。


    李放见许大茂来,连忙起身,心里却十分纳闷,这许大茂和自己也没交情,上自己这屋来干嘛。


    许大茂看见李放,嘿嘿一笑:“李同志,我这不是最近思想也打算进步进步,想找您取取经,这文章该怎么写呢......”


    话音刚落,许大茂从兜里掏出五块钱,拍在桌子上。


    “这是学费,李放兄弟,你要是能教会我,我还有重谢。”许大茂走到门口,把门悄悄掩上,拍着胸脯保证道。


    李放看他这样子,也是有些惊讶。


    许大茂一直想当干部,但奈何一直没有机会,于是便想着从李放这学点经验,自己写写文章,万一也能登上厂报,自己在领导心目中形象也许就拔高了,升职之路就又近了一步。


    李放没立刻答应许大茂,他自己也是半路出家的野路子,写出来一篇文章,那已经是不容易,让他教许大茂写作,还不如告诉许大茂,你再熬一段时间,你就能被李怀德提拔为干部......


    当然,这话李放不能说。


    “大茂哥,我写这文章能上厂报,那都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李放苦笑道。


    许大茂摆摆手:“得,打住,你嫂子说了,你这文章一般人可写不出来。怎么,哥求你的事,就这么难办。”


    说罢,许大茂又拍了十斤粮票放在桌子上。


    李放见他这爽快样子,感叹不愧是娶了资本家小姐,这家里有金条,许大茂就是豪气啊。


    许大茂的媳妇娄晓娥是资本家的女儿,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眼界绝非普通人能比。


    李放的文风自信而锋利,又不失真情实感,娄晓娥自然能看出来是好作品。


    李放无奈的点点头:“行,大茂哥,这活儿我接了。要是不成,我把东西再退给你。”


    许大茂看李放点头,咧嘴乐了。


    “肯定能成。”许大茂笑道。


    李放也不是当老师的料,他从枕头底下掏出一个笔记本。


    这上面有自己的写作感悟,也有沈小毅对他的指导,许大茂能看懂这个,成功就离他不远了。


    毕竟许大茂作为电影放映员,多少也有文化底子。


    “大茂哥,你今天先看这个。等明天晚上你再来找我,我晚上都有空,咱一起共同学习进步。”李放把笔记本递给许大茂。


    许大茂开心地接过笔记本,翻了几页,他看着满满的笔记本,满意的回去了。


    李放看着桌子上的五块钱和十斤粮票,心里并不轻松,毕竟谁也不是傻子,要是许大茂跟自己学了那么久,没出点成绩,他肯定是不再相信李放。


    到时候自己也是为难,这些东西也拿着不踏实。


    李放想了想,如果到时候许大茂真写不出来东西,自己就多替他改改,反正许大茂是自己的“徒弟”,徒弟和师傅文风像,那不是很正常,别人即使起了疑心,也不会说些什么。


    李放又掏出吴科长奖励的五块钱和十斤粮票和桌子上的钱和粮票摆在一起。


    超级加倍!


    李放嘿嘿一笑。


    ......


    早晨简单吃了俩馒头,李放就锁门上班去了。


    刚到厂子门口,他就看到那天自己救的低血糖工人老孙一脸菜色的走了过来。


    “孙师傅,今天吃早点了吗。”李放打了个招呼,问候道。


    老孙忙不迭的点头,说道:“吃了吃了,谢谢李同志关心。”


    李放又问了问老孙的家庭情况,老孙只是嘴角扯了扯,无奈地说了一句:“老大下了学,帮着照顾他妈。”


    这里的下学,李放知道不是放学,而是辍学的意思。


    这个年代,像老孙家这样的情况不少,这些家庭里年长的孩子只能被迫辍学,来照顾生病的长辈或者是照顾底下的弟弟妹妹。


    “李采购员......我这有个事,想跟你说说,我老家是孙家村的,最近大队里有头猪要卖,这不有亲戚找到我,想问问咱厂子有收的没。”


    老孙不好意思地说道。


    李放思索片刻,问道:“病猪?”


    老孙连忙摇头:“病猪哪会卖给咱厂子,猪是好猪,就是最近出了点事,本来联系好的买家,不要了。”


    老孙絮絮叨叨地讲了事情的经过,本来孙家村这头猪都长到一百六十斤了,在这个年代,算是大猪了。因为这个年代的猪都是本地土猪,生长缓慢,不是吃饲料长大的。


    大队和食品公司的采购都说好了,打算等年关前就把猪卖了。


    结果还没出手,猪就病了,这一病不得了,猪都奄奄一息了,眼见都救不回来了。大队村民那是又着急又难受,毕竟辛辛苦苦养了这么久,喂的东西不少,可别打水漂了。


    此时食品公司来人收猪,一看猪这样,扭头就走了。他们任务也重,总不能把时间耽误在这病猪身上。


    大队都做好准备,把病猪宰了吃了。


    毕竟这年代,人们没那么多讲究,大家眼里,吃病猪肉也是肉。


    谁知道,病急乱投医,还真让一个赤脚医生,乱喂药,给猪弄活了。


    好好的猪,不能就这么处置,毕竟孙家村也不富裕。


    于是老孙就找上了李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