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四十二章
    《侯府通房不干了》全本免费阅读

    皇帝被搀扶着进入殿内,坐下喘了很久的粗气。

    总算是歇息下来了。

    他知道,这满月酒并不是仅仅为他的孙儿所设。权力顶峰的人家,没什么单纯的事。

    他曾经是很喜欢楚玺的。这人说话甜,办事干脆,就连季侯等一众老臣都对他夸赞有加。

    若不是他孩儿坚持,他倒也愿意放任不管。

    不过如今自己年迈,太子看着也算孝顺,便由他去吧。总归这江山也快是他的了。

    这般想着,皇帝不仅心中又一次闷得慌。

    抬眼一看,四周尽是低眉顺眼的奴仆,不由得心生烦躁。

    “都退下去。”他皱着眉挥挥手,“朕暂且在此处歇息歇息。”

    太监宫女们一个个低着脑袋行过礼,一丝不苟地退下去。

    可他身边的宫女竟拉住也要一并出门的起居郎,低声说了什么。起居郎便立刻停下步伐,又回到原位。

    “朕说了,所有人都退下。”皇帝叹气道。

    那宫女也低着脑袋行一个礼,便朝门口走去。

    正要松口气,皇帝却见那宫女关门时,竟将她自己关在了殿内。

    “你这是——”

    “陛下!”那宫女猛然跪下,抬起头来,却是一张极为美丽却又陌生的脸,“陛下,臣女金州念氏,事出无奈,只得于此求见陛下!”

    “金州念氏?朕怎从未有耳闻……”皇帝疑惑地抬起头,思索一阵,“念氏……是那个,厉州知州念清回的念氏?”

    念亦安随即伏地:“陛下英明,臣女正是念知州的独女,名作亦安。在不久前,您才追封了家父太子太傅。”

    “哦,朕有印象。”皇帝说着,却有些不大耐烦,“有什么事,以后再说吧。”

    “陛下,请您听臣女几句话,臣女便马上退下。”念亦安说罢,不等皇帝开口,便道,“十年大案因陛下英明而得以告破。据臣女所知,如今作恶之人已然伏法,大部分蒙冤者已得昭雪,臣女感激不尽。”

    念亦安稍稍缓口气,却依然抓紧时机,不让皇帝插一句话,“可昨日家父托梦哭泣,臣女惊恐不止。一再追问下才知,家父竟怜臣女孤苦伶仃,恨他无法庇佑臣女。”

    皇帝闭上眼:“念知州的冤情已然了结,正名的正名,追封的追封,他还要什么呢?”

    “家父托梦,哭臣女为奴为婢十年。而如今虽已昭雪,却依然无所依靠。”念亦安道,“家父对臣女讲,当年一同遭受冤屈之人,还活着的大都加官进爵,若已身亡,便封其子孙。可怜臣女一介孤女,不配入列。”

    皇帝昏昏欲睡,并没有想要反驳念亦安的话,只懒懒开口道:“听闻你曾为季侯之子通房,念知州既然觉得你孤苦,朕让你立即与那小季侯成亲便是。那孩子自幼聪颖,这次也立了大功,是个可托付之人。此后你也算是有所依托了。”

    “陛下!”念亦安直起身,语气骤然变得激动,声泪俱下,“家父不愿见的,正是他人皆得立身之本,而我却只能依附与他人!昨夜家父哭道,若非臣女以身破局,楚贼恐不得落网,可如今却只因女儿之身,依然只做浮萍!”

    “啊……是你啊。”皇帝依稀记得最初是一个女子险些用性命才换来了楚玺落网。他曾问过太子,可太子在他神情恍惚间糊弄了过去。

    他当时想着,这倒也不算多重要,便没追问下去。

    “陛下,家父在厉州多年鞠躬尽瘁。当年若非家父卧薪尝胆寻得楚贼贪赃之证,怎会被诬陷至此,而后太子殿下又怎能按图索骥翻案?厉州如今都有人传唱着家父忠君爱民的事迹——陛下,他正是忠于您,才托梦叫臣女来求您啊!”

    皇帝知道念清回是个好官。

    他甚至想起十数年前,都依稀听闻过厉州有个县令治好了频发的大水。

    那时他对此人就颇有好感。

    可他又懒得再管。

    直接把这女子赐婚给季侯的儿子,既省力气,也能算个皆大欢喜。

    “若陛下不能为臣女做主。”念亦安霎时自袖中掏出一把匕首,匕首尖对准她脖颈,将皇帝吓得清醒过来,“臣女便去黄泉之下,再度孝敬父母去!”

    哎呦,这女子……

    他也不是没见过死人,只是如今年迈,见不得有人死在他面前,总是觉得不吉利。

    “那个……念姑娘,”他想了半天都没想起名字,又怕她果真把匕首刺进她脖子里,忙道,“念知州想要什么,你先说说看。可莫要冲动。”

    “家父说,臣女本是有功之人,哪怕不得到更多封赏,也该与其他蒙冤者之后相同才是。”念亦安道,“若陛下能了家父心愿,赐臣女以立身之本,定能安天下忠臣之心。”

    听这姓念的小姑娘一说,皇帝倒也觉得合理。尤其是他又缓缓想起来,有传言说太子处理楚玺之事时,有个女子帮了许多忙。

    看起来,应该就是她吧?

    这样看下来,她无论如何也能算半个忠臣。

    那若简单将她赐婚给季侯的孩子,好像的确说不太过去了。

    “陛下,家父向您求的不多,但却是影响臣女下半辈子的东西。”念亦安泪眼盈盈,看得皇帝着实忍不住心生怜悯。

    她说得也没错,赏这些名头上的东西,确实不需要他费多少心思。

    不过是动动口舌罢了。

    “念姑娘,朕看念知州与你皆对朝廷有功,确实该有所封赏。”皇帝清清嗓子,再次衡量最后的决定,“你先把匕首放下来,朕在好生想想。”

    “陛下的话决定着臣女的生死。”念亦安道,“在陛下最终决定前,恕臣女不能放下。”

    这可真难办。单不说在他面前死个小姑娘多不吉利,他可不想人至晚年,被史书记一笔逼死蒙冤功臣之后的罪过。

    “这样吧。朕念你此案有功,又为含冤官员之后,”皇帝沉吟片刻,“不如——”

    “陛下龙体为重,臣等喧闹,还请陛下先行摆驾回宫。”

    却在此时,门外传来沈瑾逸的声音。

    念亦安知道他总会极快地意识到,她究竟去了何处,要做些什么。

    皇帝听得门外声响,眼里立刻闪着光,朝门的方向瞧去:“哎,说得也是,朕——”

    “陛下!”念亦安扬起头,再度将匕首置于脖颈边,“看来是天要我去黄泉,那臣女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哎哎哎!”皇帝又连忙看回来,“朕回宫去,好生给你封赏,岂不更好?”

    “陛下,您的车辇已备好。”沈瑾逸的声音在门外再次响起,沉着无比。

    “你看看,这车辇都备好了。”皇帝道,“朕去个清净处,给你好生想想封赏。”

    “此处足够清净,只有门外不速之客喧哗,才惹得陛下心烦。”念亦安依然不将手上的匕首放下,“若陛下不能在此成全家父心愿,臣女恐无福再候,只得即刻随父母而去了。”

    不待皇帝再言,她立即朝门外一喝:“门外何人狂妄至此,扰圣上清闲,该当何罪!”

    再度转头,念亦安跪着低下头,手上的匕首依然架在脖上,“请陛下见谅。待讨得陛下封赏,家父心安,臣女也自行退下,不再扰陛下歇息。”

    皇帝见缓兵之计不成,闭眼叹一口气:“也好,也好。”

    念亦安抬起头,朝起居郎看了一眼。

    见到他确实在记录,才放心地继续听皇帝继续封赏。

    “金州念氏女亦安,封安靖侯,食邑千户,赐良田六百顷,府邸一座。”皇帝锤锤脑袋,命令道。

    念亦安直到起居郎写毕,才低头谢恩。

    皇帝这番封赏,是将她当做立功男子而设的。

    “如何?朕这回可是能歇息了?”皇帝依然闭着眼,斜靠在椅背上,“如今话已说出,你便回去等旨吧。”

    “陛下英明。臣女得以告慰家父在天之灵,对陛下感激涕零。”念亦安收回匕首,站起身,将衣裙的褶皱抚平,而后退至门口,转身开门,“陛下摆驾回宫。”

    乌泱泱一群太监宫女便进门去。不知是门边的沈瑾逸神色晦暗,还是开门的念亦安声色干脆利落,这些太监宫女竟走得比平日要快上许多。

    念亦安看见那血一般的残阳,脚下变得有些虚无,脑子也恍惚起来。

    耳边只剩如鼓的心跳声。

    方才发生的一切都令她集中了百分之一万的精神,待此事落幕,她才意识到这究竟有多么不可思议。

    她死在这个殿里的可能,并不算小。

    但她现在不仅好好地活着,还甚至比自己险些嫁的人提前获得了侯位。

    念亦安大口大口呼吸着,转过身看向一旁沉默的沈瑾逸。

    沈瑾逸的脸色看上去已恢复如常,只有她能看得出那一层伪装下的暴怒。

    她看着他,嘴角扯出一个明媚的笑容。

    下一瞬,眼前的光影皆没入黑暗,身子不由自主地软下去。

    有人接住了她。

    *

    沈瑾逸想从念亦安的房中出去。

    他脑子实在是太乱了,若还是待在这里,他无法思考。

    可他也走不出去。

    一稍稍离那张床远一些,他也便放不下心来。

    原以为念亦安只是精神过于紧绷后骤然放松导致的暂时晕厥,可如今瞧上去,并不是这么简单。

    他不断回忆着最后念亦安看向他露出的笑。

    好多年,他都没有见她这样干净地对他笑过了。

    他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她这样笑竟如此令人心旷神怡,又弥足珍贵。

    “世子,念姑娘的病根自四年前依然种下。”俞连枝坚持要安排来的东宫医女转过身,朝沈瑾逸报。

    “不知念姑娘是受了什么刺激,病症便如同洪水破堤,令念姑娘晕厥。”

    “四年前?”沈瑾逸问,“是因何而起?”

    “我见念姑娘肝气郁结、体质偏寒,恐是因长期心情烦闷,加之吃了些不该吃的药导致的。”

    医女说罢,便问道,“世子可知四年前念姑娘喝过什么使人体寒的药?”

    沈瑾逸立即想起来,却并未马上回答,只道:“她的体寒,是否与难以有孕有关?”

    “正是。”医女道,“依我看,此药并不能使人彻底不孕,却可使受孕变得极难。”

    果然。

    沈瑾逸神色一沉,点了点头:“那还请大夫尽力救治。”

    “世子,”医女叹口气,“体寒可治,肝火可调,但有些事情,是我做不到的。”

    “何事?”

    “她心中积攒的事,若不能得以解决,便会继续化作郁气侵蚀她的身体。”医女写着方子,一边道,“至于是什么事,恐只有她自己知晓——或者世子也知晓一二,毕竟我听闻念姑娘曾经也一直在世子身边。”

    医女写完方子,交给沈瑾逸身后的小厮,交代了各种事项,“念姑娘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歇息半日,世子还是不要在此处了。”

    竟然要他也出去?

    沈瑾逸有些意外,但心下一想也自知理亏,只得谢过医女,便走出房去。

    “这个月给昭宛寺的六十两送去了吗?”一出门,沈瑾逸便问。

    “回世子,按以往的规矩,这个月的正好是明日送去。”

    “禅修时本应戒欲苦修,以往给母亲送的实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