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进宫
    《穿成太后的侄女》全本免费阅读

    姜家现在住的宅子是加封公爵时特赐,曾是某个王爷的府邸。

    比起其他朝臣的府邸,离皇城算近的。

    往皇城方向的路似乎格外平整,姜清漓坐在轿内,都没怎么觉得晃。

    还顺便打了个盹,养精蓄锐。

    马车不能进皇宫,在皇城门外停下。

    皇宫很大,从城门口走去最近的后殿,脚程快的也要两刻多钟。

    更何况在外人眼中还体弱多病风一吹就倒的姜清漓。

    她望着看不清来路的石阶,脚下一软。

    望向两位嬷嬷的双眸,泛着莹光。

    郑嬷嬷默默上前,向来肃穆的面庞难得多了一丝别样情绪:“太后娘娘念六姑娘身子骨弱,特地备了软轿。”

    不过嗓音还是一如既往,一丝不苟。

    姜清漓一时无言。

    不早说,害得她刚来就交了半个大招。

    宫里出来的,果然都是人精。

    斗不过。

    好在姜清漓还有一个其他人都很难拥有的优点。

    她脸皮厚。

    待谢过后,姜清漓坐上软轿。

    去的这一路上,郑嬷嬷让梁嬷嬷同姜清漓介绍长乐宫的大致情况,以免她初入宫会过于陌生。

    “正殿自然是娘娘住。”梁嬷嬷道,“长乐宫伺候的人并不多。娘娘喜欢清净。”

    “太上皇住未央殿,偶尔会宿在长乐宫,今日太上皇有政务要处理,所以只有太后娘娘要见六姑娘。”

    在梁嬷嬷心里,一切都抵不过太后娘娘重要。

    是以关于太上皇的事,她没有说太多。

    不过姜清漓还是从她短短几句话里,提取到了有效信息。

    外界都说太上皇情许她小姑母,为此还永不选秀纳妃,可梁嬷嬷却说他只是偶尔才宿在小姑母宫里。

    已经退位做了太上皇本该放权给儿子,却还要处理政务。

    试问哪朝哪代的皇帝愿意自己在位时上面还多个顶头上司。

    姜清漓眉头微蹙,内心复杂极了。

    完全没注意到方才有一道目光落到她身上。

    郑嬷嬷本想提醒梁嬷嬷一句,你话没说清楚,姜六姑娘明显误会了。

    但随后想想,偶尔的误会也是机会。

    一路上,三人心思不一。

    很快,长乐宫到了。

    姜清漓下了软轿,视线自然从上往下。

    金顶红门,油然而生的庄重感袭上心头。

    金黄的琉璃瓦沐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辉煌。

    青瓦雕刻白玉铺砌的墙面,绿意攀爬而上。

    踏进大门,入眼便是被清澈池水环绕的水上楼阁。

    边上假山石上不断往下的三两股水流形成一帘瀑布流入池中,惊动池中鱼儿跳跃。

    好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初的惊叹过去之后,姜清漓望着这一幕内心想的是,她回去能不能也弄个小瀑布在院里。

    绕过楼阁才是太后寝居的正殿。

    姜清漓颇不舍地收回目光,在郑嬷嬷的指引下,往正殿去。

    如梁嬷嬷所言,姜清漓这一路上果然没见多太多人。

    沿路只几个洒扫宫女在做事。

    这时一位年轻宫女出来迎接,名叫采薇。

    说是小姑母身边伺候的一等宫女之一。

    陪同姜清漓一路的郑、梁两位嬷嬷功成身退。

    采薇瞧着比姜清漓大不了多少。

    神色温婉和气道:“六姑娘这边请。”

    进殿后,姜清漓一眼就瞧见了坐在上首的女人。

    “不用行礼,过来坐。”

    姜清漓膝盖刚弯下一半,边上的采薇就将她扶了起来。

    姜清漓瞅了一眼始终没什么变化的宫女采薇。

    心道,反应真快。

    同姜清漓一样,姜锦今日穿得也很随和。

    她朝姜清漓招手,一身月白宫装,显得她更加年轻。

    姜清漓缓步走过去,离得越近她越有种错觉,自己此刻面见的不是太后姑母而是多年以前的皇后姑母。

    凑近坐下,看得更清了。

    满头青丝成华髻,目若明珠,指尖莹莹如雪。

    容颜依旧,只是更添了几分雍容华贵的气度。

    就连有容貌优势的韩氏,且在仔细保养下,如今眼角也添了两缕细纹。

    而姜锦,完全不像是有个皇帝儿子的皇太后。

    哦不对。

    姜清漓突然想起,她这位小姑母没生过孩子。

    皇帝不是她亲生的。

    破案了。

    原来如此。

    “这么瞧着我作甚?”面对这一进殿就盯着自己忘了神小侄女,姜锦幽幽出声。

    “许久未见姑母,姑母一如往初。”姜清漓如实回答,“清漓被美到了。”

    “噗嗤。”姜锦美眸含笑道,“同你那个爹学的?嘴还挺甜。”

    不过姜锦倒没认为姜清漓故意夸张,她确实和十年前一样美丽。

    否则这些年努力保养不白费了?

    “我爹可不如我。”姜清漓实话实说。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想通过姜家人和姜锦快速建立亲近关系。

    毕竟是十年未见的姑侄。

    姜锦想起许久未见的三哥,点头同意:“我早就同你祖母说过,三哥那性子再过几十年也稳重不了。”

    “你娘如今还抽他不?”她突然又来一句。

    “......抽。”

    想想毕竟是亲爹,姜清漓又找补道,“偶尔。”

    “是不是好奇我怎么也知晓?”

    姜清漓点头。

    姜锦招呼她吃点心。

    自个儿喝了口茶水,回答她:“因为你娘的鞭子是我送的啊。”

    姜清漓讶异:“姑母送的?”

    娘怎么从没和她说过。

    难怪,娘每回提起小姑母,语气尤为亲切和信任。

    姜锦放下茶杯,将往事缓缓道来:“你爹年轻时是个十足十的纨绔,你祖母就想为他寻个书香门第出身的姑娘做妻子,至少下一代不能再随他这个做爹的了。”

    姜清漓:“所以就看中了我娘?”

    姜锦颔首:“你娘出身江南世族,族中进士出身者无数,妥妥的书香世家。”

    “两家定亲后,母亲带三哥返回盛京。”她又继续,“我觉得江南很好,就决定留下陪未来三嫂一段时日,也就是你母亲。”

    说到这,姜锦微微一笑,话中藏着腹黑,“你娘后来一直不离身的鞭子就是我在江南请工匠专门打造。”

    “......”姜清漓问,“后来呢?”

    “后来?”姜锦笑回,“后来就算没我,你娘也压得住你爹。”

    “所以我也嫁人去了。”

    “当然,不是这回。”姜锦最后加了一句,“是嫁你前面那个姑父。”

    姜清漓默了。

    倒也不用说这般清楚,她能听明白。

    提起前夫,姜锦神色坦然中带着一丝感慨:“他人其实不错,就是太闷,我不喜欢。”

    “容貌更是上乘。”

    只是姜锦是个恣意随性的人,还颇懒散。

    然而裴贺此人,世家子弟出身,年轻气盛。

    且十六岁就高中状元,何其风光。

    人人都言其是天才。

    前途无量的状元郎,自有他的矜贵。

    本就是看脸嫁人,没多少感情的姜锦自然也不愿意委屈自个儿。

    吵吵睡睡了半年,姜锦耐心耗完,哪怕裴贺有着风华清绝的天人之姿。

    俩人还是和离了。

    姜锦主动提的。

    “虽说你和阿迟的婚约是他父皇定的。”姜锦也不是平白无故提起上一段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