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集资金链断裂
    《明末之定都上海》全本免费阅读

    十一月二十,傍晚

    最近这段时间,护厂队完成了扩编,华阳学院顺利开学,矿山上所有工厂也都在满负荷生产,一切显得那么有条不紊,欣欣向荣。

    蓝采和难免有些志得意满。

    不想这一日,噩耗终于传来。

    晚饭过后,蓝采和突发灵感,想到了一个解决技术问题的好办法,便跑到办公室里奋笔疾书。

    这时,王启年闯了进来。

    蓝采和也不抬头,只示意他随便坐,自己倒茶喝。

    王启年却不坐,仍旧站在办公桌前,道:

    “四弟,我有话跟你说。”

    蓝采和摆摆手:“你坐下等会儿嘛,急啥。”

    一直过了半个钟头,直到把技术方案彻底修改确定完毕,蓝采和才走到沙发上坐下,见王启年也不喝茶,只黑着脸坐着,便心生狐疑,问道:

    “大哥,你这是咋啦?跟小嫂子吵架啦?”

    前些天,王启年接了两个妾室过来,准备在矿山上过年。

    王启年扔了个账本过来,道:

    “你自己看看吧,矿山怕是干不下去了。

    我觉着咱们还是趁早把东西一分,散摊算了。”

    蓝采和懒得去翻账本:

    “直接说嘛,到底是咋回事?

    白天不是还好好的,怎么晚上就突然不行了呢?”

    王启年道:

    “也不为别的,就是咱账上没钱了。

    今天我把账目盘了盘,咱们账上的银子,只够发这个月工钱的,

    接下来的腊月和正月,都是只有开销,没有进项,

    你说吧,不散伙还有啥办法?”

    在大明朝,由于冬季下雪结冰严重,道路交通受阻,所以一般年关前后,各种商业活动都会暂停,一直到年后过了元宵节,甚至是二月二龙抬头之后,做生意的人,才会慢悠悠地重新出门。

    这种模式蓝采和自然也是知道的。

    但是之前的生产和赚钱都很顺利,他并没有认真盘算过其中的细账。

    现在被王启年这么一提醒,这才发现,资金链弄不好真的要断裂了。

    他拿过账本,简单看了几眼。

    账上存银还剩三万两。

    现在矿上领工资的人员众多,每个月的工资总额将近两万两,另外采购原材料以及各种吃住后勤开销,也需要两万两左右。

    也就是说,每个月的固定支出,是四万两银子。

    账上的存银,竟然还不够这个月的支出,接下来的十二月和一月,如果没有销售回款的话,今年这个年,铁定是过不去的。

    蓝采和对于财务问题虽然不感兴趣,但也不算是完全外行。

    他妈以前就是财务经理,替他爸掌管集团财务。后来他妈去世以后,他爸帮他找的小妈,仍然是个会计师,美其名曰,钱袋子始终要握在自己人手里。

    蓝采和与王启年对坐在沙发上,大眼瞪小眼。

    他脑袋里陷入一片茫然,久久没有说话。

    王启年得理不饶人,埋怨道:

    “我早就说过,护厂队不用扩编,

    原来的五百人我都嫌多,你就是不听。

    现在又弄来那么多读书人养着,听说年前年后还能再来上百人。

    四弟啊,你到底是咋想的?我承认你学识渊博,

    可一下子弄这么多白吃白喝白拿银子的祖宗供着,

    咱兄弟俩哪能遭得住呢?”

    蓝采和也不搭腔。

    王启年又道:

    “要我说,不行咱们就把矿上的人遣散一半,

    护厂队也只留五百人。

    如此,咱能省下不少银子。”

    蓝采和仍然不说话。

    他目光呆滞,大脑却在急速运转,试图立刻琢磨一条妙计出来。

    如今矿上的收入,主要是两项。

    一个是在汉中城以及襄阳汉口等地的批发零售业务,每个月大概有四五万两银子的回款。

    另一项是铸钱局大院里的金银冶炼,每个月的产量不高,折算下来,也就一万两银子出头。

    如此,如果接下来两个月的批发零售业务全部停下来的话,则整个冬季的资金缺口,应该会达到五万两到八万两银子。

    这还没有考虑到,如果年后继续下大雪的极端情况,那么二月份的收入也会大受影响。

    见蓝采和不言不语,王启年便继续叨叨:

    “我原本觉得咱们今年生意不错,早已经跟家里人夸下海口,

    说年底最少能拿上万两银子回去,

    还暗地里许了小妾的几个要求……”

    蓝采和猛地抬起头,道:

    “大哥,我把我的想法说一说,你看看是否可行啊。”

    “好好好,你说你说。”

    “这第一嘛,咱们马上扩大金银冶炼的规模,

    争取以后每个月能得一万五千两以上,最好能有两万两。”

    王启年点头:

    “这是应该的。

    我估摸着每月一万五可以做到,两万两就不容易了。”

    蓝采和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