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集军训
    《明末之定都上海》全本免费阅读

    乱世之中,即使金银再多,地盘再大,一切都是虚的,手下有兵才是王道。

    但是具体需要拥有多少兵力才足以自保,蓝采和其实并没有什么概念。

    他只是想,不论李自成还是张献忠,或者大明与大清,哪一方最后都是拥有几十万上百万军队的势力,自己怎么着手里也得有个万儿八千人吧?

    人数太少的话,即便装备上后世的机枪大炮,肯定也顶不住人家漫山遍野小喽啰的无脑冲锋。

    所以,这次护厂队的扩编,就在蓝采和的一力坚持下完成了。

    按照事先的计划,一千人的队伍,被重新打乱整编为两个大队,每个大队五百人。

    大队下辖三个中队,中队下辖三个小队。

    每个队员配备钢弩一支,狗腿刀一把,手榴弹两颗。

    改进过的钢弩上弦更加轻松,有效射程达到一百二十米以上。

    狗腿刀刀身长度四十五公分,使用坩埚小批量炼出来的特殊钢,结合几道淬火工艺,锋利异常。

    李云龙是一个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对于各种拳法套路,各种兵器,都有一定的研究。

    于是蓝采和便和他一起设计了几组简单的刀法,主要用于护厂队的砍刀进攻与格挡,以及三到五人的小组战术配合。

    每个小队配置两门小炮,每个中队设两个重炮班,分别配置射程超过二百米的强弩以及两门重炮。

    所谓重炮,是相较之前生产的小炮而言的。

    小炮只能打健身球大小的铁蛋,而新近制造出来的重炮,则可以打台球大小的铁蛋,威力不是一般的大,即便拿去攻城拔寨,也都不在话下。

    队服由桃花领导的被服厂生产。

    只不过工匠们的工作服是蓝色的,护厂队定做的一批是绿色。

    每人还发了一条牛皮武装带。

    队员们对于这样的服装非常满意。

    特别是铜质的皮带头和衣服上那几粒铜纽扣,这些可不是普通百姓能够置办得起的物件。

    阳光下,铜扣子闪着黄橙橙的光,耀人双目。如果扯下来,拿到市面上去卖,少说也能值一两银子。

    蓝采和对于李云龙的老式练兵方法不是太满意。

    李云龙所注重的,主要是刀枪弓弩等器械的训练,以及队员们的体能。

    蓝采和没当过兵,但他在高中和大学期间,参加过两次军训。

    当时,他对于从部队来的教官,让他们整天站军姿和进行各种队列训练,很不理解。

    如今才发现,这两样恰恰才是眼前这帮人最需要掌握的军事素养。

    护厂队队员们大都黑瘦矮小,基本都在一米六左右,超过一米七的没有几个。

    他们普遍不识字,分不清左右,也不懂排队。

    没办法,只能万丈高楼平地起。

    蓝采和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训练大纲做了彻底的修改。

    又在操场上增加了单杠双杠,沙坑水坑,徒手攀爬,障碍翻越,匍匐前进等等训练设施。

    李云龙对于蓝采和的各种折腾,根本不提意见。

    因为他最近一直处于亢奋之中。

    扩编以后,他就是总队长了,手下拥有这么一支装备精良的精兵悍将,怕是寻常总兵都要眼红,往后自己无论走到哪里,腰杆子都能硬得起来。

    要知道,以前当边军时,那些需要仰视的游击将军,手下通常也就几百号人,即便是参将副将,肯定也没有这样的实力。

    严苛的训练就这样开始了。

    一上来,队员们听不懂口令,更分不清前后左右。

    训练几天之后,不少人反而连走路都顺拐了。

    蓝采和重新强调了各种动作要领,然后就开始以班为单位,进行分头训练,每天傍晚组织比赛和讲评,获得优胜或者进步较大的班组,将会获得加餐奖励。

    队员们的训练虽然累,有时还要挨打,不过却没有人反抗,也没有人叫苦叫累。

    因为他们在家干农活的时候,也一样很苦很累,一样要挨父母兄长或者地主的打,但是现在在军营里吃的可比家里好多了,大米饭管饱,每天还有鱼有肉,更不必说每月都能领到的三两饷银了,所以,这点苦算不得什么。

    最先受不了的,是小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