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 24 章
    《不再嫁(重生)》全本免费阅读

    过了年,日子过得格外快一些,头三日,白天要走亲访友,四处拜年,晚上回来要处理年前没吃完的年货,初四初五,街上的店面就渐渐开张,忙起来了。

    沈悟在家里认真温书,他家亲戚在他爹死后就不大来往了,生怕惹上他家一家子麻烦。孟兰因也很有骨气,从不去做热脸贴冷屁股的事。

    只剩下孤儿寡母两人,除了街坊四邻走动走动,也没什么其他人情往来,倒是清净些。

    节后不久就是春闱。这是新一年里的头一件大事,京城人对此关注不少,赶考的考生也都进了京,京城的旅馆都热闹了起来。

    沈悟为这一天准备了很久,莫名醒的很早,比往常还要早些,天还将将黑着,时辰还早。

    孟兰因不知是醒了还是没睡,听见他的响动,轻手轻脚地给他煮了碗面,碗底卧着两个溏心蛋。据说是能保佑他考试顺利。

    干粮是早就准备好的,孟兰因临走前塞在他怀里,陆谨也跟着一起,把他送进了考场。

    考试一连三天,考生期间不能外出,只能待在方寸大的屋子里答卷,考场外的人也一样焦灼。

    孟兰因日日都去考场外看,黑洞洞的院子,其实也看不到什么,但她不看,又总觉得不放心。

    沈悟考完交卷出来的时候,心中有种奇怪的平静。他寒窗苦读十年,只为这一日,但坐在考场上动笔的时候,反倒没有什么激动的感受,和他之前所做的千万篇文章一样,行云流水地写了出来。

    或许是之前练过太多遍,写着写着,他几乎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走出考场,外头熙熙攘攘的声音才堪堪让他回过神来。

    旁边传来了向心觅的声音。他循着声音望过去,她似乎很高兴地挥舞着巨大的汤勺,在给周围人分汤。“热乎的汤饼!免费供应!”大的牌子放在小摊的旁边,身后的考生纷纷朝那边涌去,周围很快聚集了一圈的人。

    毕竟对于啃了三天干粮的考生来说,热乎乎的当时实在是很难抗拒的诱惑。

    今天天气很好,虽然气温还没回暖,但是金灿灿的阳光洒下来,给人以温暖的感受。人一多,向心觅有点忙不过来,手忙脚乱的,额头稍微渗出点汗,更显示出健康的光泽。

    沈悟看着向心觅,忽然愣了一下。似乎终于意识到自己结束了这场考试。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到向心觅的那一瞬,他才终于有了轻松而惬意的感受。

    孟兰因和陆谨一早就来到考场门口守着了,垫着脚在人群里左看右看,还是陆谨个子高眼睛尖,总算看到了人群中鹤立鸡群的沈悟,他身高腿长,身姿挺拔,年纪又格外轻,在一众考生里面简直像只孤高的鹤。

    陆谨护着孟兰因拨开人群,急匆匆地走上前去。

    在沈悟出来之前他们就已经商量好了,谁都不要提考试的事,毕竟他们也不懂,沈悟废寝忘食的程度他们也都看在眼里,无需多问。

    孟兰因把揣在怀里暖着的饼子递到手里,关切的问他:“饿坏了吧?快吃,我出门前才从锅里拿出来的,一直捂在怀里,还是热的。回去了,炉子上煨着鸡汤,就等你回去喝。”

    陆谨也很高兴,搂着他的肩膀摇了摇:“考完了,打算做些什么去?离放榜还有段日子呢,我带你去京城玩儿一圈!”

    沈悟也难得露了点笑:“你不去上工?”

    陆谨挠了挠头:“还是陪你比较重要,我给向心觅说一声,请两日假,她应当应的。不过既然接到你了,我就去帮忙了,向小姐还在那边发吃的,你要不要,我给你拿两个来?”

    沈悟朝那边看了一眼,仿佛并没注意到:“她怎么来分吃的?”

    陆谨耸了耸肩:“谁知道她。”

    -------------------------

    春闱是大事,向心觅没怎么出门,也有所耳闻。

    天气还很寒冷,考场里的考生呆了三日,出来的时候自然是又冷又饿。是以家里人都会备好吃食和御寒的物件,在考场门外等待。

    但也有一部分考生是从五湖四海的乡县赶来参与考试的,在京中无依无靠,自然也没有人为他们准备这些。

    向心觅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她想着做点好事,去考场外支个摊子,为这些考生免费供应饭食和热汤。

    青荷不解地看她一大早出来,放着好好的懒觉不睡,兴致勃勃地给人盛汤,还有些不明就里。

    毕竟这活算是吃力不讨好。“一饭千金”终归是少数,大多数人也不会为着这一碗汤一个饼就涌泉相报。

    事实上,说难听些,能考上的也就那么几个,这里面大半人都会名落孙山,回家或是埋头苦读,或是从此不再读书,老实谋个生路。

    向心觅倒是没考虑这些。她不大在乎这一饭一食的恩惠,也没指望有什么回报。

    只是想着天气太冷,能给他们吃口热饭也是好的。她从前并不知晓,还是去接男主出考场的时候,看到那些考生饥寒交迫的情况,才意识到这些。

    今生知道了,她至少能让这些考生考完后稍微高兴一些,这也算是做了一桩好事。

    对于盛汤这事儿,向心觅倒是很熟练,因为前世三年雪灾,她年年去城郊施粥救援,已经做过很多次。

    这都是她前世留下来的痕迹。

    不过与那些灾民不同的是,这些读书人面皮薄,尤其是一些年轻的书生,眼巴巴又很羞涩地看着,忍着饿却一个劲地让年纪大的先吃。

    有几个考生眉毛胡子已经花白了,都能做爷爷的年龄,却还在考试,还乐呵呵地同向心觅说话:“今年第一次来吧,上回我来考试的时候,可没有热乎乎的汤喝。”

    向心觅露了个笑:“是,今年才出来摆呢,下次考试,我还在这摆,往后的考生,出来都有热汤喝。”

    一个老人已经年纪很大了,一把白色的胡子,满脸皱纹,手指甲里都是常年劳作的厚茧,看起来并不像是个读书人,更像是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农户。

    他到了这个年龄,已经不大忌讳生死了,乐呵呵地说了一句:“唉呦,不知道下次考试,我还能不能来,你这个汤还蛮好喝的。”

    这会儿说的,并不指望自己能考上,也不指望自己能再活三年了。

    那这样千里迢迢赶路来,考这一场试,究竟是为什么呢?

    向心觅听不得这话,见他一碗汤见了底,又给他了一碗:“喜欢喝就多喝两碗,我们准备了很多呢。”

    陆谨很快就过来帮忙了。向心觅正愁拿那些羞涩的年轻人没办法,又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