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 9 章
    《不再嫁(重生)》全本免费阅读

    向心觅心中急着,泥鳅似的钻过人群,终于找到了一家摆着各色布料的摊位。

    摊主笑呵呵的,有了瓦拉在一旁翻译,两人沟通得很顺畅,摊主很快明白向心觅想找盒子里装着的布料。

    他不大理解地看着这个娇小姐,她长裙摇曳,手上的晴水玉镯,耳朵上的玛瑙耳坠,看起来都价值不菲,怎么偏偏来买这种在他们国家平民才穿的料子?

    虽然心中疑惑,生意总是要做的。摊主连连点头:“多的是,多的是。”他拽拽身上的衣裳,“这个就是棉做的。”

    向心觅凑过去看了看,摊主身上穿着蓝色小衫,色彩鲜亮,和京中染色工艺多有不同。而自己手上这匹棉布未经染色,是以一时没有分辨出来。

    得来全不费工夫。她眼睛亮了亮。

    “有卖的吗?我都要。”

    摊主愣了愣,尴尬地搓着手说没有。谁会知道这种不值钱的平凡料子会入贵人的眼。他们跋山涉水入京,带的自然是最值钱的玩意。

    “没有,家乡有很多的。要的话,我回去运过来。”

    一来一回,耗费时间未免太长,况且她想要的,并不只是这批布料。

    前世,这种布料被称为棉,从莫古国引进而来数十年,因为其果实如云,被当做观赏植物偶尔种植。而这种棉织作的布料,只有莫古国每年朝贡时会进贡几百匹,只有贵族才可享用。

    后接连寒冬大雪,灾民成群,冻死者不计其数。向心觅那时也捐献了不少物资,却仍然抵御不过天灾。或许是灾民走投无路之举,棉终于被发现其保温效果良好,被用来填充衣服防寒,才得以推广种植。然而大雪三年,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

    若是能够提前将棉种带回推广种植,并且从莫古国习得棉纺织技术,尽她一人绵薄之力,或可救下万千百姓。

    向心觅没想到棉种在莫古国是平民用的布料,入京的商队里没有多少携带,她和陆谨找了一晚上,也不过寥寥数十匹。不过为了吸引人买,这些棉料都用各色染料染成,鲜艳异常。若是将其制成成衣,也能当做噱头高价卖出。

    向心觅一路逛回去,心中已然有了定夺。

    既然已经拿到了想要的东西,他们也不再着急,毕竟异国商队进京一年才一次,难得一见,向心觅和陆谨又逛了一通,陆谨发挥了他极擅长砍价的才能,帮向心觅省下了不少银子,等到天已经黑透,他们才打道回府。

    向府灯火通明,沿街都点着灯笼。这是郑丽蓉嘱咐人留的灯。

    向铮在外应酬,常常饮酒,郑丽蓉怕他看不清路摔了,就让人在家门口的街上都挂上明亮的灯笼。

    向心觅在一街灯火映照下回到家中,向铮也刚刚到家,父女俩在向府门口正巧碰了个头。

    向铮又喝了酒,但并未大醉,只是身上带些酒气,看见自家女儿深夜才回,问道:“去哪里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向心觅担心向铮喝多站不稳,靠拢过去搀着他的手臂:“女儿去了南街的集会,今日有异国人来摆摊,有好多稀奇玩意呢!我还给娘带了些没见过样式的簪子呢!”

    向铮有点吃味:“没给我带东西啊,光记得你娘了。”

    “带了带了,给爹爹带了个平安符,爹爹在外做生意,盼你平平安安的最重要了。”向心觅哄他,青荷将那平安符递过来,向心觅就接过去在向铮面前晃了晃。

    向铮这才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我闺女眼光不错,来!给我挂上!”

    向心觅依言将香囊给他系在腰侧,向铮低着头看了半天,很满意地叫人再给向心觅发点零花钱。

    向心觅无奈地看着向铮:“我银钱够使的,但是爹爹,我有旁的事想同你商议。”

    向铮酒意有点上头了,晕乎乎的,说话嗓门也不自觉的大了起来:“说!你就是要星星要月亮爹爹也给你搭梯子。”

    这并不是一个商议正经事的好时机,只是向心觅说的这件事,她心中连半分爹爹答应的把握也没有,只能先趁着向铮酒意上头的时候同他先提一提,万一......万一他醉意朦胧之间就答应了呢?

    向心觅搀着他,斟酌着开口:“我最近发现了一种很好的布料原料,它制作出来的布料亲肤透气,还兼具保暖之能,若是能大量生产制作,可以带来巨额利润。”

    “要钱买原料?”向铮听着,自觉察觉了女儿的意图,很大方地挥了挥手:“你倒真在生意上留心了,那挺好啊,年轻人就大胆去试嘛,要多少?一千两够不够?”

    向心觅无奈,京中人饭后闲谈时,总免不了议论些富贵人家,说到暴发户,头一个就想到向铮。不怪乎,向铮为人豪爽,说话行径间颇有江湖气,不符合京中流行的清贵风气,于是总被人们鄙笑一身“铜臭气”。

    她爹爹这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的模样,不得不说,确实像个暴发户啊。

    向心觅打断他:“不是,爹爹你听我说完!那原料种子和纺织技术都在莫古国,需要派人去学习种植方法和技术......这种重要的事情,我想......”

    她惴惴,还是说出了口:“自己去。”

    向铮的酒一时之间醒了。

    当朝女子,出嫁之前通常都在闺中学学刺绣,跟着母亲学些管账敲打下人的手段,闲时和闺中密友组宴会赏花踏青,等到合适的年纪定亲出嫁,出门的范围至多不过离家数十里。出嫁之后,夫君去哪里,家就在哪里,或许夫君做官,去了地方上任,女子才有机会远行。只是这样的机会也不多,到了地方之后,女子的活动范围也更加狭小。主持一家人的吃穿住行,一刻钟也离不得人的,纵使有奴仆做,也要女主人在家看着的。于是女子的活动范围更狭窄了,连踏青赏花这样的闲事,也没有多少功夫。

    向心觅这样,能够成日四处跑,能去书塾读书,已经算是开明的人家了。可她一个过不了两年就要定亲的姑娘家,却说,自己要去听都没听过的劳什子莫古国?

    向铮甚至怀疑自己刚刚幻听了,他站直了身子,转脸严肃地看着向心觅;“你说什么?”

    ......看来是蒙混不过去。话一出口,覆水难收。向心觅平静回望:“女儿想亲自去莫古国,将东西带回来。”

    “莫古国在哪里?你知道吗?”向铮语气冷了下来。

    <p